寿广丽;蔡鑫
肝癌是临床上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因早期症状不明显,症状发现后已是中晚期,大多数患者已失去手术机会而选择非手术治疗[1].介入热化疗是利用介入技术将已加热至一定温度的药液通过导管并持续一定时间灌注到肿瘤局部的一种治疗方法.充分发挥热疗与化疗的协同作用,可提高肿瘤局部的药物浓度,增强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降低化疗不良反应,提高化疗疗效.现作报道.
作者:孙玲;刘燕 刊期: 2010年第01期
在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许多生长因子发挥了一定的作用.近来发现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不仅参与胚胎发育、创伤修复和肿瘤生长等过程的调节,而且还促进心肌细胞肥大和动脉平滑肌细胞增生,参与高血压及其靶器官受损的过程.现对IGF-Ⅰ与高血压关系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寿广丽;蔡鑫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观察补肾化瘀利水中药对糖尿病肾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56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控制血糖、饮食管理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补肾化瘀利水中药治疗,治疗1个月后对两组治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空腹血糖、24 h尿蛋白定量、肾功能、血脂均有明显改善(P<0.01).结论:补肾化瘀利水法治疗糖尿病肾病可以明显改善患者肾功能.
作者:王建生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了解非公立学校青春期儿童自我意识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方法:抽取合肥市一所非公立中学752名学生,采用及自编调查问卷,所得数据应用SPSS 13.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非公立学校青春期儿童在行为、智力与学校情况、焦虑、合群、幸福与满足的分量表得分和自我意识总分与中国城市常模儿童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逐步回归分析提示学习压力、父母关系、家庭经济水平、管教方式、学校生活丰富与否等10个因素与自我意识评分有关.结论:非公立学校青春期儿童自我意识与家庭、学校等多种因素有关.
作者:钟慧;李晓驷;李泽爱;董毅;王克明;马曙辉;陶领知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对ICU患者睡眠状况及其影响因素进行调查与分析.方法:采用睡眠状况自评量表(self rating scale of sleep,SRSS)和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入住的124例ICU患者进行调查.结果:80.6%的患者SRSS评分>23分,自我感觉在ICU 期间睡眠不良.影响患者睡眠障碍的因素依次为身体不适、担心自己的疾病及预后、限制探视及无陪护、心理负担、噪音等.结论:ICU患者存在一定的睡眠问题,需要提供相应的措施,改善ICU患者的睡眠质量.
作者:董秀云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腹部和中脘穴按摩及俯卧位防治早产儿腹胀的护理效果.方法:将60例早产儿随机均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干预组采取腹部+中脘穴按摩及俯卧位和早产儿常规护理,对照组只实施早产儿常规护理.结果:干预组腹胀发生率10.0%,对照组36.7%,排便量及排便次数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01).结论:通过腹部和中脘穴按摩及俯卧位,可促进早产儿肠蠕动功能及提高胃肠道对食物的消化吸收,减少胃食管反流,降低早产儿腹胀的发生率.
作者:徐兵;杨丽君;李莉;张翠英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结肠镜双人操作法向单人操作法转换的可行性,总结结肠镜单人操作法的优点.方法:分析结肠镜单人操作法的成功率、插镜至回盲部的时间、进镜至末端回肠的成功率及并发症的发生,总结单人操作法的体会.结果:结肠镜单人操作成功率96.3%,大多数用时5~10 min,无穿孔、出血等并发症.结论:结肠镜双人操作法可向单人操作法顺利转换,单人操作法具有安全简便、低痛、成功率高、患者反应良好的特点,值得推广.
作者:汪建超;姚爱群;王启之;燕善军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观察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34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口服阿德福韦酯,每次10 mg,每天1次,每3个月检测1次HBV DNA、肝功能及乙肝血清标志物.结果:治疗12个月时HBV DNA阴转17例,阴转率50%,其中HBV DNA<107拷贝/ml,阴转率为66.7%而HBV DNA≥107拷贝/ml,阴转率为2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2);ALT<2倍正常值,阴转1/5例,而ALT>2倍正常值,阴转率为71.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11),HBV DNA阴转率与乙肝血清标志物模式无明显关系(P>0.05).结论:阿德福韦酯对低病毒载量的患者HBV DNA阴转率较高.
作者:尚莉莉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对低氧状态下神经干细胞(neural stem cell,NSC)增殖、分化的影响.方法:采用10%低氧环境中无血清悬浮培养胚鼠脑源性NSC;加入EPO,观察和计数NSC克隆形成率,MTT法检测NSC的生长情况;胎牛血清诱导细胞分化,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 enolase,NSE)和神经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glia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免疫荧光染色检测NSC的分化情况.结果:培养的细胞经鉴定呈Nestin阳性,分化后部分细胞呈NSE阳性,部分细胞呈GFAP阳性.常氧和低氧组NSC的克隆形成率分别为(32.26±3.26)%和(48.93±4.34)%.低氧+EPO组NSC的克隆形成率比低氧组增加了17.26%;分化后,NSE阳性细胞数目增多.结论:低氧可促进NSC增殖,促进其向神经元方向分化;EPO能进一步促进NSC增殖及向神经元方向分化.
作者:赵保明;赵莉;耿慧慧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研究冠状动脉TIMI血流与血管内皮功能、胆固醇及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浓度之间的相关性.方法:行冠状动脉造影患者120例,造影前应用高频超声测定血管内皮功能的主要指标(肱动脉基础内径、反应性充血后肱动脉内径变化率、服硝酸甘油后肱动脉内径变化率)、胆固醇及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浓度,造影后按TIMI血流情况分为TIMI血流3、2、1、0级共4组.结果:不同TIMI血流组患者的胆固醇、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浓度、血管内皮功能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TIMI血流和血管内皮功能、血脂及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浓度有一定关系,TIMI血流越差,血管内皮功能损害越严重,血脂及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浓度越高.
作者:陆卫红;王如兴;羊镇宇;曹云翔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口服孟鲁司特辅助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49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5例,采用常规治疗加用孟鲁司特;对照组24例,仅采用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疗效及症状、体征改善时间.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儿的症状、体征缓解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口服孟鲁司特辅助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疗效确切,且安全方便.
作者:高大明;马家明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观察两种邻近带蒂复合组织皮瓣修复复杂性前尿道狭窄的效果.方法:对12例前尿道长段狭窄的男性患者,分别采用带蒂包皮瓣和带血管蒂阴囊纵隔组织瓣进行修复,并对其效果进行总结.结果:12例均顺利完成手术,一期愈合10例,排尿通畅,不需要多次尿道扩张,随访2~5年,无尿道再狭窄形成.1例发生尿瘘,再次修复治愈.1例舟状窝至尿道外口形成尿道下裂,不影响排尿.结论:邻近带蒂复合组织瓣修复复杂性前尿道狭窄具有取材方便、皮瓣血运好、愈合力强、再狭窄机会少等优点,是修复长段尿道狭窄首选的方法之一.
作者:侯金华;顾恒;王昌兵;余同辉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呼吸训练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方法:测定32例COPD缓解期患者经呼吸训练前及呼吸训练6个月后的肺功能改变情况.结果:呼吸训练后COPD患者的肺功能及脉搏氧饱和度(SaO2) 均有显著提高(P<0.01).结论:呼吸训练能明显改善COPD患者的肺功能,提高COPD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耿利琼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外伤性硬膜下积液的临床特点、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对105 例外伤性硬膜下积液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05 例中,非手术治疗64例,其中随访49例, 痊愈8 例,显效31 例,无效10 例,有效率79.6%;手术治疗41 例,均随访,痊愈15例,显效20 例,无效6例,有效率85.4%.随访总有效率82.2%.结论:在外伤性硬膜下积液治疗中,应采取综合治疗方法.
作者:鲁殿佩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分析外伤性腔隙性脑梗死的病理因素与病变发生的关系.方法:使用全身螺旋CT扫描仪进行颅脑扫描,并分析其CT表现.结果:外伤性腔隙性脑梗死均发生在基底核内囊区,表现为斑片状、点片状类圆形低密度影,边缘欠清晰,其中双侧11例,单侧28例,合并有豆状核区钙化29例,钙化呈斑块状、斑点状及砂粒状.结论:基底核区钙化的存在是外伤性腔隙性脑梗死的主要病理基础.外伤所致脑组织的不均匀肿胀,引起基底核区钙化的移位,使血管受压,导致供血区域的脑组织梗死是基底核区外伤性腔隙性脑梗死的主要病理因素.
作者:张树宝;颜广林;张波;贺小平 刊期: 2010年第01期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及人们就医观念的改变,对医疗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但伴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现行医疗体制存在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加上社会因素、舆论因素等影响,集中表现为医疗纠纷数量不断上升,纠纷造成的恶性事件也时有发生,已严重干扰现有的医疗秩序,甚至危及医务人员的人身安全.法医病理尸检就是通过尸体解剖,对死者查明死因,为医学司法鉴定提供有力的科学证据,对更好地解决医疗纠纷起到积极作用,因而病理尸检在医学司法鉴定中的作用与地位也就愈显得至关重要.
作者:葛霞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垂体腺瘤细胞中Ki-67、E-Cad及nm23的蛋白表达与腺瘤体积、激素分泌及侵袭性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二步法同时检测3种蛋白在52例垂体腺瘤中的表达水平.结果:Ki-67蛋白阳性表达在垂体腺瘤的侵袭性组与非分泌型组中与非侵袭性组及分泌型腺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与肿瘤体积大小无明显关系(P>0.05);E-Cad蛋白在侵袭性和非分泌型腺瘤中表达均低于非侵袭性与分泌型腺瘤组(P<0.05),但与肿瘤体积大小均无明显关系(P>0.05);nm23基因蛋白在侵袭性腺瘤中的阳性表达低于非侵袭性腺瘤组(P<0.05),但与激素分型及肿瘤体积大小均无明显关系(P>0.05). 结论:Ki-67蛋白阳性高表达及E-Cad、nm23蛋白低表达,与垂体腺瘤的侵袭性相关,并影响腺瘤细胞的分化,促进细胞的增殖活性增强.可以作为临床评估垂体腺瘤侵袭能力与预后判断的生物学指标之一.
作者:罗志谋;袁春艳;谢蕴;潘玉林;浦文兰;蔡沛然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探讨PBL教学法在组织学与胚胎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PBL教学法适当的运用到组织学与胚胎学的教学中,让学生通过问题来主动的学习知识,将相关的内容串联形成一条知识链.结果:学习效果事半功倍,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分析能力,口头表达能力,教师自身素质也得到提高.结论:组织学与胚胎学教学中适当的运用PBL教学法能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活化了所学的内容,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教学方法.
作者:李徽徽;关宿东;卓煜娅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紫杉醇联合表阿霉素方案治疗乳腺癌不良反应的护理.方法:45例乳腺癌患者采用紫杉醇加表阿霉素治疗,21天为1周期,每位患者均完成2个周期以上.化疗前实施心理护理,化疗过程中强化护理,观察毒副反应,并进行针对性护理.结果:过敏反应3例,骨髓抑制17例,胃肠道反应31例,脱发45例,神经系统反应21例,心脏毒性反应1例,口腔溃疡2例.无Ⅳ度反应者.结论:乳腺癌患者化疗过程中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保证了化疗的顺利完成.
作者:吴子琳;魏少美;彭可勤;沈学敏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心理干预对康复期脑梗死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住院康复期脑梗死患者108例按住院号尾数单、双号随机分为常规对照组和心理干预组.常规对照组执行神经内科脑梗死临床路径护理,心理干预组进行3次三维心理访谈并根据患者不同心理障碍类型作针对性心理干预.两组分别于治疗前、治疗1周和2周后行3次改良巴氏指数(BI)检测和瑞文智能(RW)测验.结果:常规对照组和心理干预组治疗1周和2周后,BI总分均高于治疗前(P<0.05和P<0.01).常规对照组治疗1周后除精神病性障碍和心境障碍(P>0.05)外,其余各型患者的BI积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P<0.01);治疗2周后各型患者的BI积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P<0.01).心理干预组治疗1周和2周后各型患者的BI积分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1).治疗1周后,两组患者的RW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两组患者的RW均较治疗前显著增加(P<0.01),但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干预能有效改善康复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能促进或加速康复期脑梗死患者的智力康复.
作者:蒋海华;时恒屏;徐艳 刊期: 2010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