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垂体腺瘤中Ki-67、E-Cad、nm23的蛋白表达及临床意义

罗志谋;袁春艳;谢蕴;潘玉林;浦文兰;蔡沛然

关键词:垂体腺瘤, Ki-67, E-钙黏蛋白, nm23基因蛋白, 免疫组织化学
摘要:目的:探讨垂体腺瘤细胞中Ki-67、E-Cad及nm23的蛋白表达与腺瘤体积、激素分泌及侵袭性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二步法同时检测3种蛋白在52例垂体腺瘤中的表达水平.结果:Ki-67蛋白阳性表达在垂体腺瘤的侵袭性组与非分泌型组中与非侵袭性组及分泌型腺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与肿瘤体积大小无明显关系(P>0.05);E-Cad蛋白在侵袭性和非分泌型腺瘤中表达均低于非侵袭性与分泌型腺瘤组(P<0.05),但与肿瘤体积大小均无明显关系(P>0.05);nm23基因蛋白在侵袭性腺瘤中的阳性表达低于非侵袭性腺瘤组(P<0.05),但与激素分型及肿瘤体积大小均无明显关系(P>0.05). 结论:Ki-67蛋白阳性高表达及E-Cad、nm23蛋白低表达,与垂体腺瘤的侵袭性相关,并影响腺瘤细胞的分化,促进细胞的增殖活性增强.可以作为临床评估垂体腺瘤侵袭能力与预后判断的生物学指标之一.
蚌埠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预防医学专业本科实验教学改革探讨

    目的:对预防医学专业本科实验教学进行改革,提高实验教学质量.方法:把预防医学各专业课程的实验课内容整合为一门<预防医学实验教程>独立设置,在实验教材、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验考核模式及加强实验室管理等方面进行了改革.结果:通过对预防医学专业本科实验教学改革,提高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及综合实验能力.结论:实验整合对实验教学具有促进作用,有利于预防医学专业创新人才的培养.

    作者:赵红;周纯先;江城梅;申玲;王建军;王春华;张杰;张玉媛;姚荣英;周占伟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先天性子宫颈闭锁的解剖与病理学特征研究

    目的:研究先天性子宫颈闭锁的解剖及病理学特征等,探索先天性子宫颈闭锁畸形矫治方案和阴道及子宫颈成形术式的科学性.方法:对Ⅰ型1例、Ⅱ型4例、Ⅲ型2例、Ⅳ型1例的子宫切除标本和Ⅰ型5例子宫体下连积血囊腔壁活切标本进行病理学检查.追踪观察保留子宫而接受了阴道及子宫颈成形术患者的预后.结果:Ⅰ型子宫颈闭锁18例行阴道及子宫颈成形术后半年内无一例痛经,合并阴道完全闭锁者远期随访13例,2例3例次自然妊娠至足月行子宫下段剖宫产获2男婴1女婴;Ⅱ型1例行腹会阴联合阴道及子宫颈成形术,术后性生活满意,未孕,仍痛经;Ⅳ型2例行阴道及子宫颈成形术,术时子宫颈管腔置管,术后无痛经.结论:先天性子宫颈闭锁分型诊断标准对先天性子宫颈闭锁的诊治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谢志红;刘建东;张晓萍;肖红;张宁芝;刘永莹;梅莉;周亚柏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针刺结合超短波治疗梨状肌综合征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超短波治疗梨状肌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梨状肌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采用针刺结合超短波治疗; 对照组30例单独采用超短波治疗.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6.7%,痊愈率60.0%;对照组有效率80.0%,痊愈率3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结论:针刺结合超短波治疗梨状肌综合征疗效高于单纯采用超短波治疗.

    作者:江勇;徐磊;张学云;曹树刚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非公立学校青春期儿童自我意识的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了解非公立学校青春期儿童自我意识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方法:抽取合肥市一所非公立中学752名学生,采用及自编调查问卷,所得数据应用SPSS 13.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非公立学校青春期儿童在行为、智力与学校情况、焦虑、合群、幸福与满足的分量表得分和自我意识总分与中国城市常模儿童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逐步回归分析提示学习压力、父母关系、家庭经济水平、管教方式、学校生活丰富与否等10个因素与自我意识评分有关.结论:非公立学校青春期儿童自我意识与家庭、学校等多种因素有关.

    作者:钟慧;李晓驷;李泽爱;董毅;王克明;马曙辉;陶领知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Ⅱ类牵引在矫治安氏Ⅱ类错(牙合)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验证Ⅱ类牵引在矫治安氏Ⅱ类错(牙合)中的作用.方法:对15例安氏Ⅱ类错(牙合)患者应用Ⅱ类牵引调整前牙的覆(牙合)覆盖关系及磨牙关系.结果:15例患者在平均8个月的Ⅱ类牵引中,前牙的覆(牙合)覆盖都调节到了正常,磨牙关系都调整到中性.结论:Ⅱ类牵引能使安氏Ⅱ类错(牙合)患者的前牙覆(牙合)覆盖关系调整到正常,磨牙关系调整到中性.

    作者:孙军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LRP和MRP在肺癌中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研究肺耐药相关蛋白(lung resistance related protein,LRP)、多药耐药相关蛋白(multidrug resistance,MRP)在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62例肺癌组织LRP和MRP的表达情况.结果:62例肺癌组织中LRP、MRP的表达率分别为61.3%和70.0%,LRP和MRP共同阳性表达率为51.6%,LRP、MRP的阳性表达率在肺癌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理类型、分化程度及TNM分期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者之间无相关关系(P>0.05).结论:LRP、MRP与肺癌的固有性耐药有关,与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无明显关系,且两者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无相关关系.

    作者:胡俊锋;夏雪梅;李殿明;承泽农;冯振中;陈余清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CT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术对肺内孤立性结节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对肺内孤立性结节的临床意义.方法:分析40例肺内孤立性结节行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资料.结果:40例肺内孤立性结节病灶经手术病理证实,穿刺成功率100%,活检诊断准确率97.5%(39/40).并发气胸1例,穿刺后咯血痰1例.结论: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是安全的,对肺内孤立性结节的明确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意义.

    作者:程娟;薛涛;张军;班向芳;周晓静;薛芳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离断式肾盂成形术治疗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11例

    目的:探讨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对11例离断式肾盂成形术患者围手术期的各种临床指标和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一次性手术成功.其中10例随访6个月至9年,肾积水均有明显改善.结论:离断式肾盂成形术可作为治疗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的首选术式.

    作者:李国华;陆露;王昆;胡伟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复合平塞补片无张力修补腹股沟疝30例

    目的:探讨复合平塞补片治疗腹股沟疝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30例复合平塞补片无张力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除3例有轻度疼痛不适,经过热敷而消失外,其余无任何并发症,随访6~8个月,均无复发.结论:复合平塞补片修补术治疗老年腹股沟疝安全可靠.

    作者:高光荣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乳腺癌组织中p16基因的甲基化状态研究

    目的:探讨乳腺癌组织中p16基因启动子区域的甲基化状态.方法:应用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MS-PCR)检测82例乳腺癌组织及30例乳腺良性病变的甲基化状态.结果:乳腺癌组织p16基因启动子甲基化阳性率为30.5%.乳腺癌患者癌组织p16基因启动子区域甲基化状态与肿瘤分期、肿块的大小、病理类型、月经状况、淋巴结转移、激素受体和家族史均无明显关系(P>0.05).结论:p16基因启动子区域甲基化参与了乳腺癌的发生,是一个早期事件,有可能作为乳腺癌的早期诊断和筛查的一个分子生物学指标.

    作者:郑荣生;张喆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外伤性硬膜下积液105 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外伤性硬膜下积液的临床特点、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对105 例外伤性硬膜下积液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05 例中,非手术治疗64例,其中随访49例, 痊愈8 例,显效31 例,无效10 例,有效率79.6%;手术治疗41 例,均随访,痊愈15例,显效20 例,无效6例,有效率85.4%.随访总有效率82.2%.结论:在外伤性硬膜下积液治疗中,应采取综合治疗方法.

    作者:鲁殿佩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外伤性腔隙性脑梗死的病理因素及CT相关分析

    目的:分析外伤性腔隙性脑梗死的病理因素与病变发生的关系.方法:使用全身螺旋CT扫描仪进行颅脑扫描,并分析其CT表现.结果:外伤性腔隙性脑梗死均发生在基底核内囊区,表现为斑片状、点片状类圆形低密度影,边缘欠清晰,其中双侧11例,单侧28例,合并有豆状核区钙化29例,钙化呈斑块状、斑点状及砂粒状.结论:基底核区钙化的存在是外伤性腔隙性脑梗死的主要病理基础.外伤所致脑组织的不均匀肿胀,引起基底核区钙化的移位,使血管受压,导致供血区域的脑组织梗死是基底核区外伤性腔隙性脑梗死的主要病理因素.

    作者:张树宝;颜广林;张波;贺小平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患者健康相关生存质量评估

    目的:通过对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重建术后患者健康生存质量评估,评价Lysholm评分在关节镜ACL重建术后疗效评估中的作用.方法:对49例(50膝)接受关节镜ACL重建术的患者进行6~12个月的随访.在术前和术后6个月均对患者进行Lysholm评分和健康相关生存质量的评估,用简明健康状况调查量表(SF-36)评分,并分析Lysholm评分和SF-36各项评分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患者术后6个月的Lysholm评分和SF-36各项评分均较术前有所改善(P<0.01),但SF-36各项评分的改善程度并不一致.结论:Lysholm评分能较好地评估ACL重建术对改善患者关节稳定性和缓解疼痛的疗效,但对于评价患者健康相关生存质量和其他方面的改善还存在局限性.SF-36评分引入到ACL重建术的疗效评估中有积极意义.

    作者:王维;王志强;苑秀华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补肾化瘀利水法治疗糖尿病肾病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补肾化瘀利水中药对糖尿病肾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56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控制血糖、饮食管理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补肾化瘀利水中药治疗,治疗1个月后对两组治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空腹血糖、24 h尿蛋白定量、肾功能、血脂均有明显改善(P<0.01).结论:补肾化瘀利水法治疗糖尿病肾病可以明显改善患者肾功能.

    作者:王建生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腹部和中脘穴按摩及俯卧位防治早产儿腹胀的护理

    目的:探讨腹部和中脘穴按摩及俯卧位防治早产儿腹胀的护理效果.方法:将60例早产儿随机均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干预组采取腹部+中脘穴按摩及俯卧位和早产儿常规护理,对照组只实施早产儿常规护理.结果:干预组腹胀发生率10.0%,对照组36.7%,排便量及排便次数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01).结论:通过腹部和中脘穴按摩及俯卧位,可促进早产儿肠蠕动功能及提高胃肠道对食物的消化吸收,减少胃食管反流,降低早产儿腹胀的发生率.

    作者:徐兵;杨丽君;李莉;张翠英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促红细胞生成素对低氧状态下神经干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

    目的: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对低氧状态下神经干细胞(neural stem cell,NSC)增殖、分化的影响.方法:采用10%低氧环境中无血清悬浮培养胚鼠脑源性NSC;加入EPO,观察和计数NSC克隆形成率,MTT法检测NSC的生长情况;胎牛血清诱导细胞分化,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 enolase,NSE)和神经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glia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免疫荧光染色检测NSC的分化情况.结果:培养的细胞经鉴定呈Nestin阳性,分化后部分细胞呈NSE阳性,部分细胞呈GFAP阳性.常氧和低氧组NSC的克隆形成率分别为(32.26±3.26)%和(48.93±4.34)%.低氧+EPO组NSC的克隆形成率比低氧组增加了17.26%;分化后,NSE阳性细胞数目增多.结论:低氧可促进NSC增殖,促进其向神经元方向分化;EPO能进一步促进NSC增殖及向神经元方向分化.

    作者:赵保明;赵莉;耿慧慧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唇腭裂患儿术后麻醉苏醒期并发症评估

    目的:分析唇腭裂患儿手术麻醉苏醒期并发症的分布特点,探讨有效预防治疗措施.方法:650例3个月~6岁唇腭裂手术患儿,根据年龄分为3组:婴儿组3个月~1岁,幼儿组>1~3岁,儿童组>3~6岁,对麻醉苏醒期所出现的并发症进行评估和分析.结果:各年龄组中并发症分布不一致,婴儿组以低氧血症(23.0%)多见,幼儿组以心动过速(7.4%)和低氧血症(8.5%)多见,儿童组则以呕吐(10.9%)、躁动(6.5%)多见(P<0.05).结论:对唇腭裂患儿麻醉苏醒期应加强观察和监测,并根据年龄特点采取不同的治疗和护理措施.

    作者:张松;张志武;徐静;高嵩;黄鹤;李光早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社会支持与癌症化疗患者身心需要的分析研究

    目的:探讨癌症患者化疗期间与患者身心需要之间的关系.方法: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对150例癌症患者化疗间存在的身心需要与得到的社会支持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癌症化疗期间给予充分的社会支持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主要的身心需要为对护士穿刺技术的要求和对自身血管的保护.在生理及心理上希望得到更多的关心与帮助,避免减轻化疗时产生的不适反应,通过对患者社会支持情况的调查与分析,年龄>65岁的患者更希望得到社会的关心与支持.结论:应重视癌症患者化疗期间的社会支持,满足其身心需要,改善护理效果,帮助其树立抗癌信心,提高生存质量.

    作者:刘春梅;刘学华;何学林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介入热化疗治疗肝癌55例护理体会

    肝癌是临床上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因早期症状不明显,症状发现后已是中晚期,大多数患者已失去手术机会而选择非手术治疗[1].介入热化疗是利用介入技术将已加热至一定温度的药液通过导管并持续一定时间灌注到肿瘤局部的一种治疗方法.充分发挥热疗与化疗的协同作用,可提高肿瘤局部的药物浓度,增强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降低化疗不良反应,提高化疗疗效.现作报道.

    作者:孙玲;刘燕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蛲虫教学中虫卵形态的探讨与体会

    目的:探讨<人体寄生虫学>蛲虫卵形态的教学方法.方法:结合实验观察和教学实践,从蛲虫卵的立体形态、卵壳结构、卵盖的存在和卵的平面示意图等方面探讨合适的教学方法.结果:通过教学,学生掌握了蛲虫卵的形态结构,取得了良好教学效果.结论:利用多媒体手段将科研成果经归纳总结后展示给学生,有利于拓展学生的思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作者:陈兴智;胡守锋;夏惠;杨小迪 刊期: 2010年第01期

蚌埠医学院学报杂志

蚌埠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安徽省教育厅

主办:蚌埠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