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乳腺癌组织中p16基因的甲基化状态研究

郑荣生;张喆

关键词:乳腺肿瘤, 基因表达调节, p16基因, 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
摘要:目的:探讨乳腺癌组织中p16基因启动子区域的甲基化状态.方法:应用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MS-PCR)检测82例乳腺癌组织及30例乳腺良性病变的甲基化状态.结果:乳腺癌组织p16基因启动子甲基化阳性率为30.5%.乳腺癌患者癌组织p16基因启动子区域甲基化状态与肿瘤分期、肿块的大小、病理类型、月经状况、淋巴结转移、激素受体和家族史均无明显关系(P>0.05).结论:p16基因启动子区域甲基化参与了乳腺癌的发生,是一个早期事件,有可能作为乳腺癌的早期诊断和筛查的一个分子生物学指标.
蚌埠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过量维A酸致昆明小鼠腭裂动物模型的建立及意义

    目的:建立维A酸诱导的发生率较高、易于获得并可用于腭裂发生机制研究的动物模型.方法:采用致畸物全反式维A酸(atRA)作用于昆明小鼠(对照组采用等剂量溶剂),观察不同剂量和不同给药时间的胚鼠腭裂畸形发生率及腭部组织的光镜结构特点,确定诱导腭裂发生的佳作用条件.结果:在孕10天给予80 mg/kg剂量atRA诱导昆明小鼠腭裂发生率高为100.0%(P<0.01),为理想的腭裂动物模型,光镜结果显示,atRA诱导的腭裂为小腭.结论:成功建立了atRA致腭裂发生分子机制研究的动物模型,为进一步研究腭裂畸形的分子机制奠定了基础.

    作者:尹海燕;刘凯;卓煜娅;刘桐;孙美群;邹维艳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非公立学校青春期儿童自我意识的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了解非公立学校青春期儿童自我意识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方法:抽取合肥市一所非公立中学752名学生,采用及自编调查问卷,所得数据应用SPSS 13.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非公立学校青春期儿童在行为、智力与学校情况、焦虑、合群、幸福与满足的分量表得分和自我意识总分与中国城市常模儿童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逐步回归分析提示学习压力、父母关系、家庭经济水平、管教方式、学校生活丰富与否等10个因素与自我意识评分有关.结论:非公立学校青春期儿童自我意识与家庭、学校等多种因素有关.

    作者:钟慧;李晓驷;李泽爱;董毅;王克明;马曙辉;陶领知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心理干预对康复期脑梗死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

    目的:观察心理干预对康复期脑梗死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住院康复期脑梗死患者108例按住院号尾数单、双号随机分为常规对照组和心理干预组.常规对照组执行神经内科脑梗死临床路径护理,心理干预组进行3次三维心理访谈并根据患者不同心理障碍类型作针对性心理干预.两组分别于治疗前、治疗1周和2周后行3次改良巴氏指数(BI)检测和瑞文智能(RW)测验.结果:常规对照组和心理干预组治疗1周和2周后,BI总分均高于治疗前(P<0.05和P<0.01).常规对照组治疗1周后除精神病性障碍和心境障碍(P>0.05)外,其余各型患者的BI积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P<0.01);治疗2周后各型患者的BI积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P<0.01).心理干预组治疗1周和2周后各型患者的BI积分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1).治疗1周后,两组患者的RW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两组患者的RW均较治疗前显著增加(P<0.01),但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干预能有效改善康复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能促进或加速康复期脑梗死患者的智力康复.

    作者:蒋海华;时恒屏;徐艳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基质金属蛋白酶-7在消化道疾病中的表达

    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是一类由结缔组织合成、分泌的蛋白水解酶家族.已被证明可以降解基底膜和细胞外基质(ECM),影响正常组织的再生与重建.肿瘤侵袭转移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包括恶性肿瘤细胞从其原发灶脱离,穿过ECM和基膜,进入淋巴血管等过程,其中细胞外基质和基底膜的降解是必需的步骤.细胞外基质的降解需要专一的蛋白水解酶的作用.研究表明,MMPs的过度表达或活性的提高与肿瘤的生长、浸润和转移有密切关系.MMPs除了对肿瘤侵袭和转移起着重要作用之外,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MMPs在良性和恶性肿瘤的生长、血管形成和促进转移灶的生长中也有重要作用.

    作者:任志;王启之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冠状动脉TIMI血流和内皮功能及其影响因素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研究冠状动脉TIMI血流与血管内皮功能、胆固醇及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浓度之间的相关性.方法:行冠状动脉造影患者120例,造影前应用高频超声测定血管内皮功能的主要指标(肱动脉基础内径、反应性充血后肱动脉内径变化率、服硝酸甘油后肱动脉内径变化率)、胆固醇及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浓度,造影后按TIMI血流情况分为TIMI血流3、2、1、0级共4组.结果:不同TIMI血流组患者的胆固醇、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浓度、血管内皮功能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TIMI血流和血管内皮功能、血脂及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浓度有一定关系,TIMI血流越差,血管内皮功能损害越严重,血脂及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浓度越高.

    作者:陆卫红;王如兴;羊镇宇;曹云翔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冠心病介入治疗术前不禁食的可行性研究

    目的:探讨冠心病介入治疗术前不禁食的可行性.方法:将行冠心病介入治疗手术的99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5例术前进食半流质清淡饮食,量为正常的70%~80%,术前不禁水;对照组54例术前禁食6 h,禁饮4 h.观察两组口渴、饥饿、血压下降、误吸的发生率.结果:两组口渴、饥饿、血压下降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两组均无误吸病例.结论:冠心病介入治疗术前适当进食可减少患者不良反应,且不会增加误吸的危险.

    作者:蔡慧婷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先天性子宫颈闭锁的解剖与病理学特征研究

    目的:研究先天性子宫颈闭锁的解剖及病理学特征等,探索先天性子宫颈闭锁畸形矫治方案和阴道及子宫颈成形术式的科学性.方法:对Ⅰ型1例、Ⅱ型4例、Ⅲ型2例、Ⅳ型1例的子宫切除标本和Ⅰ型5例子宫体下连积血囊腔壁活切标本进行病理学检查.追踪观察保留子宫而接受了阴道及子宫颈成形术患者的预后.结果:Ⅰ型子宫颈闭锁18例行阴道及子宫颈成形术后半年内无一例痛经,合并阴道完全闭锁者远期随访13例,2例3例次自然妊娠至足月行子宫下段剖宫产获2男婴1女婴;Ⅱ型1例行腹会阴联合阴道及子宫颈成形术,术后性生活满意,未孕,仍痛经;Ⅳ型2例行阴道及子宫颈成形术,术时子宫颈管腔置管,术后无痛经.结论:先天性子宫颈闭锁分型诊断标准对先天性子宫颈闭锁的诊治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谢志红;刘建东;张晓萍;肖红;张宁芝;刘永莹;梅莉;周亚柏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结肠镜双人操作法向单人操作法转换的技巧探讨

    目的:探讨结肠镜双人操作法向单人操作法转换的可行性,总结结肠镜单人操作法的优点.方法:分析结肠镜单人操作法的成功率、插镜至回盲部的时间、进镜至末端回肠的成功率及并发症的发生,总结单人操作法的体会.结果:结肠镜单人操作成功率96.3%,大多数用时5~10 min,无穿孔、出血等并发症.结论:结肠镜双人操作法可向单人操作法顺利转换,单人操作法具有安全简便、低痛、成功率高、患者反应良好的特点,值得推广.

    作者:汪建超;姚爱群;王启之;燕善军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乳腺癌组织中p16基因的甲基化状态研究

    目的:探讨乳腺癌组织中p16基因启动子区域的甲基化状态.方法:应用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MS-PCR)检测82例乳腺癌组织及30例乳腺良性病变的甲基化状态.结果:乳腺癌组织p16基因启动子甲基化阳性率为30.5%.乳腺癌患者癌组织p16基因启动子区域甲基化状态与肿瘤分期、肿块的大小、病理类型、月经状况、淋巴结转移、激素受体和家族史均无明显关系(P>0.05).结论:p16基因启动子区域甲基化参与了乳腺癌的发生,是一个早期事件,有可能作为乳腺癌的早期诊断和筛查的一个分子生物学指标.

    作者:郑荣生;张喆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门冬胰岛素30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胰岛素类似物门冬胰岛素30治疗血糖控制较差的2 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安全性及耐受性.方法:将40例2 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B组于早、晚餐前30 min注射预混人胰岛素30R,A组于早、晚餐时注射门冬胰岛素30,药物剂量根据血糖高低调整,比较治疗后两组空腹血糖、餐后血糖、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用量、发生低血糖时血糖值.结果:门冬胰岛素30和预混人胰岛素30R两组均可有效降低血糖(P<0.01),降糖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门冬胰岛素30组发生低血糖时血糖值高于预混人胰岛素30R 组(P<0.05),尤其是夜间严重低血糖水平的发生.结论:在2 型糖尿病患者中应用门冬胰岛素30降糖效果显著,安全性高,患者耐受性和依从性好.

    作者:孙伟;朱江;徐勉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与高血压关系的研究进展

    在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许多生长因子发挥了一定的作用.近来发现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不仅参与胚胎发育、创伤修复和肿瘤生长等过程的调节,而且还促进心肌细胞肥大和动脉平滑肌细胞增生,参与高血压及其靶器官受损的过程.现对IGF-Ⅰ与高血压关系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寿广丽;蔡鑫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LRP和MRP在肺癌中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研究肺耐药相关蛋白(lung resistance related protein,LRP)、多药耐药相关蛋白(multidrug resistance,MRP)在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62例肺癌组织LRP和MRP的表达情况.结果:62例肺癌组织中LRP、MRP的表达率分别为61.3%和70.0%,LRP和MRP共同阳性表达率为51.6%,LRP、MRP的阳性表达率在肺癌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理类型、分化程度及TNM分期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者之间无相关关系(P>0.05).结论:LRP、MRP与肺癌的固有性耐药有关,与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无明显关系,且两者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无相关关系.

    作者:胡俊锋;夏雪梅;李殿明;承泽农;冯振中;陈余清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法医病理学尸检在医疗纠纷处理与医学司法鉴定中的作用及地位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及人们就医观念的改变,对医疗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但伴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现行医疗体制存在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加上社会因素、舆论因素等影响,集中表现为医疗纠纷数量不断上升,纠纷造成的恶性事件也时有发生,已严重干扰现有的医疗秩序,甚至危及医务人员的人身安全.法医病理尸检就是通过尸体解剖,对死者查明死因,为医学司法鉴定提供有力的科学证据,对更好地解决医疗纠纷起到积极作用,因而病理尸检在医学司法鉴定中的作用与地位也就愈显得至关重要.

    作者:葛霞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菱形皮瓣在面部缺损修复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菱形皮瓣修复面部小面积缺损的疗效.方法:应用菱形皮瓣修复面部小面积缺损30例,缺损面积为0.5 cm×0.6 cm~3.0 cm×3.0 cm,供瓣区直接拉拢缝合.结果:术后30例皮瓣均成活良好,切口一期愈合,外形满意.结论:该方法操作方便,安全可靠,术后瘢痕不明显,适用于面部面积不大但又不宜直接缝合的创面的修复,值得推广.

    作者:周平辉;张莉;葛树星;李旭文;王怀谷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离断式肾盂成形术治疗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11例

    目的:探讨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对11例离断式肾盂成形术患者围手术期的各种临床指标和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一次性手术成功.其中10例随访6个月至9年,肾积水均有明显改善.结论:离断式肾盂成形术可作为治疗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的首选术式.

    作者:李国华;陆露;王昆;胡伟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自凝刀射频治疗子宫良性疾病的临床观察及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探讨自凝刀射频治疗子宫良性疾病的临床效果及围手术期护理.方法:选择直径<5 cm的子宫肌瘤患者60例及无生育要求的功能性子宫出血(功血)患者8例,在B超监视下用自凝刀射频治疗,给予充分的术前准备,术中严密监视,术后观察腹痛及阴道流血等,并且术后定期随访.结果:60例子宫肌瘤患者治愈57例,好转2例,治愈率91.8%,有效率97.2%.功血8例治愈7例,治愈率87.5%,有效率100%.结论:自凝刀是治疗子宫良性疾病安全可行、疗效肯定的一种微创新方法.

    作者:闫华;李志敏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垂体腺瘤中Ki-67、E-Cad、nm23的蛋白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垂体腺瘤细胞中Ki-67、E-Cad及nm23的蛋白表达与腺瘤体积、激素分泌及侵袭性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二步法同时检测3种蛋白在52例垂体腺瘤中的表达水平.结果:Ki-67蛋白阳性表达在垂体腺瘤的侵袭性组与非分泌型组中与非侵袭性组及分泌型腺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与肿瘤体积大小无明显关系(P>0.05);E-Cad蛋白在侵袭性和非分泌型腺瘤中表达均低于非侵袭性与分泌型腺瘤组(P<0.05),但与肿瘤体积大小均无明显关系(P>0.05);nm23基因蛋白在侵袭性腺瘤中的阳性表达低于非侵袭性腺瘤组(P<0.05),但与激素分型及肿瘤体积大小均无明显关系(P>0.05). 结论:Ki-67蛋白阳性高表达及E-Cad、nm23蛋白低表达,与垂体腺瘤的侵袭性相关,并影响腺瘤细胞的分化,促进细胞的增殖活性增强.可以作为临床评估垂体腺瘤侵袭能力与预后判断的生物学指标之一.

    作者:罗志谋;袁春艳;谢蕴;潘玉林;浦文兰;蔡沛然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Ⅱ类牵引在矫治安氏Ⅱ类错(牙合)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验证Ⅱ类牵引在矫治安氏Ⅱ类错(牙合)中的作用.方法:对15例安氏Ⅱ类错(牙合)患者应用Ⅱ类牵引调整前牙的覆(牙合)覆盖关系及磨牙关系.结果:15例患者在平均8个月的Ⅱ类牵引中,前牙的覆(牙合)覆盖都调节到了正常,磨牙关系都调整到中性.结论:Ⅱ类牵引能使安氏Ⅱ类错(牙合)患者的前牙覆(牙合)覆盖关系调整到正常,磨牙关系调整到中性.

    作者:孙军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携带神经营养因子-3基因的重组腺病毒的构建和鉴定

    目的:构建含人神经营养因子-3(neurotrophin-3,NT-3)的重组腺病毒载体,为初步研究NT-3的在体功能做准备.方法:酶切法从已构建好的真核表达载体NT-3-pIRES2-DsRed2质粒中切下含有NT-3和DsRed2(包括连接区域pIRES2)的目的片段,将其插入到腺病毒骨架质粒pAdShuttle-CMV的多克隆位点中,电穿孔法将腺病毒骨架载体pAdShuttle-CMV-NT-3-DsRed2和预转入人肠杆菌BJ5183的穿梭载体pAdEasy-1进行细菌内同源重组.PacⅠ酶切线性化鉴定正确的同源重组载体,脂质体法转染293T细胞,包装形成表达NT-3目的蛋白和红色荧光的腺病毒.通过293T细胞3轮扩增病毒,氯化铯密度梯度离心,获得高滴度的纯化腺病毒.Western blot 方法检测蛋白表达情况.结果:同源重组质粒载体的DNA测序证实腺病毒载体中含有NT-3的目的片段,Western blot证实感染重组腺病毒的293T细胞中有相应的NT-3蛋白表达;病毒滴度为109 PFU/ml.结论:利用细菌内同源重组的方法可以成功构建同时表达NT-3蛋白和红色荧光的重组腺病毒.

    作者:范迟;高下;徐琳;朱光洁;陈杰;麻晓峰;丁小琼;陆玲;周函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34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口服阿德福韦酯,每次10 mg,每天1次,每3个月检测1次HBV DNA、肝功能及乙肝血清标志物.结果:治疗12个月时HBV DNA阴转17例,阴转率50%,其中HBV DNA<107拷贝/ml,阴转率为66.7%而HBV DNA≥107拷贝/ml,阴转率为2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2);ALT<2倍正常值,阴转1/5例,而ALT>2倍正常值,阴转率为71.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11),HBV DNA阴转率与乙肝血清标志物模式无明显关系(P>0.05).结论:阿德福韦酯对低病毒载量的患者HBV DNA阴转率较高.

    作者:尚莉莉 刊期: 2010年第01期

蚌埠医学院学报杂志

蚌埠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安徽省教育厅

主办:蚌埠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