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小康;韩福生
随着社会环境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工作压力增加,生活节奏加快,心理应激因素参与疾病的发生、发展得到广泛重视.心理应激触发机体产生的生理学效应包括急性自主神经功能不全、神经内分泌激活、血流动力学改变和引发炎症反应过程.
作者:王寅;王洪巨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皮下脂膜炎样T细胞淋巴瘤(subcutaneous panniculitis-like T-cell lymphoma,SPTCL)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对1例SPTCL行HE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标记,抗体为CD3、CD45RO、CD20、CD79a、CD4、CD8、CD30、CD56、CD68、TIA-1等.结果:患者表现为发热、左中腹至左腹股沟区红肿,辅助检查提示贫血、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肝功能异常、肝脾肿大.镜检:肿瘤位于皮下组织,呈脂膜炎样生长,瘤细胞围绕单个脂肪细胞呈花环状排列,瘤细胞小至中等大,偶见散在的大细胞,核碎裂和核分裂象易见,并可见肿瘤性坏死、出血和脂肪坏死以及组织细胞反应.免疫表型:瘤细胞表达CD3、CD8、CD45RO、CD30、TIA-1,而CD4、CD20、CD79a、CD56、CD68阴性.患者从发病到死亡仅2月余.结论:SPTCL是一种罕见的原发于皮下脂肪组织的细胞毒T细胞淋巴瘤,一般预后较好,伴有嗜血细胞综合征和其他症状者预后可能较差.
作者:杨振忠;法文;吕永芳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休克型异位妊娠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对71例手术治疗的休克型异位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40例(腹腔镜组),剖腹探查手术31例(开腹组).结果:腹腔镜组40例手术过程顺利,无一例中转开腹.两组失血量和手术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肠管排气时间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休克型异位妊娠是安全、有效的.
作者:陈丽;王欢华;钟颖;吴利玲;赵珊珊;陈梅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观察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对伴显著高血糖的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机体炎症状态的影响.方法:对21例空腹血糖>11.1 mmol/L的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比较治疗前及治疗2周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RP的变化及其与糖负荷后30 min胰岛素增值与血糖增值的比值(ΔI30′/ΔG30′)、Homa B功能指数和Homa-IR的关系.结果:治疗2周,血清TNF-α和CRP水平明显下降(P<0.01),ΔI30′/ΔG30′增高(P<0.05),Homa B功能指数明显上升(P<0.01),Homa-IR下降(P<0.01);血TNF-α和CRP水平与Homa B功能指数和Homa-IR有相关关系(P<0.05).结论:对显著高血糖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可快速控制血糖,减轻机体的炎症反应.
作者:李志强;叶山东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四肢、躯干软组织原发性脂肪肉瘤CT和MRI特点,以提高其诊断水平.方法:对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12例四肢、躯干软组织原发性脂肪肉瘤的CT 和 MRI表现及特征与术后病理标本进行回顾性对照分析.其中行CT检查7例,MRI检查11例,二者均检查6例.结果:12例中,分化成熟型6例,黏液型3例,多形性2例,去分化型1例.肿瘤形态不规则7例,规则5例,直径6.1~19.9 cm.分化成熟型含有大量成熟脂肪,CT和MRI显示脂肪组织,密度/信号较均匀,边界清晰;黏液样脂肪肉瘤含有丰富黏液基质,部分含有分化较好的脂肪团,CT和MRI显示脂肪团,密度/信号较不均匀;多形性脂肪肉瘤密度/信号不均匀,邻近组织易累及和瘤周水肿;去分化型瘤体体积大,密度/信号明显不均匀,增强明显强化.结论:CT 和 MRI表现及特征能反映四肢、躯干软组织脂肪肉瘤的组织学特点,可清楚地显示肿瘤的大小、边界、累及范围及其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可初步评估肿瘤的分化及恶性程度.
作者:胡曙东;王亚非;谭继善;谌业荣;魏中华;吕维富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超大耳廓复合组织瓣游离移植修复大面积鼻下部全层缺损的应用效果.方法:根据患者鼻下部缺损的范围大小,采用超过常规大小的耳廓复合组织瓣游离移植进行修复.术中彻底松解瘢痕组织,扩大接触面,制作血运良好的受区,将耳廓复合组织瓣楔形植入,适当加压包扎固定,术后 2 周拆线.结果:10例患者修复缺损面积1.5 cm×1.5 cm~2.2 cm×2.0 cm,均完全存活.随访1~12个月,鼻下部大小及外观形态均满意,其中2例术后表皮部分剥脱.结论:通过制作血运良好的受区、精细微创的操作和术后适当压力包扎固定及改善微循环、促进移植组织瓣的血供营养等措施,对于鼻下部全层缺损面积大于1.5 cm×1.5 cm的患者,超过常规大小的耳廓复合组织瓣游离移植修复是较理想的术式选择.
作者:李攀登;张莉;葛树星;李旭文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肝病患者随疾病进展检测血清胆碱酯酶(ChE)及血浆凝血四项的临床价值.方法:用日立7020型全自动生化仪、Sysmex CA-50血凝仪分别检测380例肝病患者和30例健康体检者血清ChE、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和纤维蛋白原(FIB). 肝病患者按病情不同进程分为急性乙型肝炎组、慢性肝炎轻度组、慢性肝炎中重度组、肝硬化组、重型肝炎组,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随着肝病的病情进展,都存在PT、APTT、TT时间延长,FIB含量及ChE活性降低,各指标异常率上升(P<0.05).结论:凝血四项及ChE的检测可以了解患者肝脏的合成功能,判断肝脏疾病的严重程度及凝血功能,有助于肝脏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作者:陈继梅;吕亮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总结以腹壁上动脉为蒂的下腹部横形皮瓣行乳房重建和胸部创面修复的临床应用经验.方法:以腹壁上动脉为蒂,腹壁上、下动脉运行区域携带约中1/3部分腹直肌及前鞘的下腹部横形皮瓣共10例,其中应用于乳腺癌根治术后即刻乳房重建5例,修复胸壁放射性溃疡3例,复发性乳腺癌再手术创面一期修复2例. 结果:皮瓣16 cm×8 cm~25 cm×14 cm,10例皮瓣全部成活,腹部创面均直接拉拢缝合,胸、腹部没有严重并发症发生.随访3个月至3年,皮瓣受区外形满意,腹部无腹壁疝发生及明显腹壁薄弱表现.结论:携带约中部1/3部分腹直肌肌束及前鞘的腹壁上动脉为蒂的下腹部横形皮瓣,有可靠的血供,皮瓣切取面积大,操作简化,能有效地防止腹壁疝和腹壁薄弱的发生,是乳房重建和胸壁创面修复的理想选择.
作者:熊竹友;张莉;徐静;王怀谷;李旭文;高嵩;葛树星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奥曲肽治疗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的疗效.方法:将44例AP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3例和观察组21例.对照组在常规禁食、胃肠减压等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奥曲肽0.6 mg加NS 48 ml以2 ml/h(奥曲肽0.025 mg/h)经微量静脉泵持续静脉泵注;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以复方丹参注射液250 ml静脉滴注.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症状、腹部体征消失的时间,住院时间,血、尿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结果:观察组治疗后血、尿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腹痛缓解时间、住院时间亦短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丹参联合奥曲肽能明显改善AP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
作者:杨清峰;张旭;周磊 刊期: 2010年第02期
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ALI)是多种原因引起的、以进行性呼吸困难和难以纠正的低氧血症为主要表现的肺部继发性损伤,是肺组织失控性炎症反应的结果.目前,严重的 ALI即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的病残率仍高达40%以上[1].
作者:段立彬;何先弟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分析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表现、相关辅助检查、治疗用药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26例支原体肺炎住院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126例均有发热、咳嗽.婴幼儿以发热、喘憋等肺部表现为多见,部分患儿有呼吸困难;年长儿常伴有肺外表现.支气管肺炎82例,间质性肺炎16例,大叶性肺炎28例(以下叶为主24例,其中伴肺不张1例,胸腔积液1例;以上叶为主4例).血清特异性抗体(MP-IgM)均阳性.均应用红霉素、阿奇霉素治疗,1~4周内热退.结论:支原体肺炎病程长,不同年龄组表现各异,婴幼儿临床表现不典型,肺外并发症以消化系统为多见,临床应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效果好.
作者:陈荣寿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腹腔肠壁隐睾继发精原细胞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腹腔肠壁隐睾继发精原细胞瘤的临床特点、组织病理学和免疫表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腹腔隐睾继发精原细胞瘤,临床以影像学发现腹腔肿块入院.瘤细胞较一致,核圆形或椭圆形,核膜清楚,染色质呈丝网状或小团块状,核仁明显,分裂象易查见,胞质透明,由纤维间质分隔呈明显的巢状或团块状,间质内尚有多量淋巴细胞和少数散在的Langhans型或异物型多核巨细胞;部分区域伴坏死,间质血管丰富,部分呈肉芽肿样.瘤细胞表达PLAP、CD117,AFP、CD30、CK、α-inhibin、vimentin、CD45均阴性.多核巨细胞vimentin阳性、未见hCG阳性表达.结论:腹腔精原细胞瘤大多继发于隐睾.
作者:铁保贤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了解重症监护治疗病房(ICU)分离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状况.方法:取2006年11月至2009年1月ICU患者标本做细菌培养,检出病原菌,用K-B纸片扩散法测定药敏,以表型确认法检测超广谱β内酰胺酶菌株.结果:共收集致病菌33株,其中革兰阴性杆菌29株(87.9%),革兰阳性球菌4株(12.1%).以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为多.头孢哌酮/舒巴坦对革兰阴性杆菌抗菌作用强,而万古霉素对革兰阳性球菌抗菌作用强. 结论:ICU患者感染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头孢哌酮/舒巴坦作用强.加强病原菌及药敏监测,以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作者:王伟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造影术前适应性训练对术后患者舒适度及患者对卧床制动耐受力的影响.方法:将121例行冠状动脉造影的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61例和观察组60例.对照组仅给予一般常规护理,观察组术前还予以强化适应性训练.观察两组患者的焦虑程度、睡眠情况、排尿情况及腰背疼痛程度.结果:两组患者焦虑值、睡眠紊乱、术后排尿困难以及腰背疼痛的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01).结论:强化冠状动脉造影术前适应性训练能改善患者的舒适感,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于继英;张莉华;涂敏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绞股蓝总皂甙(gypenosides,GP)对阿霉素(adriamycin,ADM)致大鼠膈肌收缩功能和线粒体超微结构损伤的影响.方法:将24只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对照(CON)组、ADM组和ADM+绞股蓝总皂甙(ADM+GP)组,每组8只.除CON组外,其余各组给予ADM 2.0 mg/kg腹腔注射,隔日1次,共6次,复制ADM毒性的动物模型.CON组大鼠腹腔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给予GP 250 mg·kg-1·d-1灌胃,给药容量为10 ml/kg,连续4周;CON组和ADM组给予等量的纯净水.应用体外灌流大鼠膈肌条的方法,分别测量其单收缩张力(Pt)、大强直张力(Po)、峰值收缩时间(CT)、半舒张时间(1/2RT)和张力-频率关系的变化;测定膈肌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琥珀酸脱氢酶(SDH)的活性和丙二醛(MDA)的含量;电镜观察膈肌组织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ADM组Pt、Po值均明显低于CON组(P<0.01),ADM+GP组均高于ADM组(P<0.05~P<0.01);ADM组CT和1/2RT与CON组相比明显延长(P<0.01),ADM+GP组明显改善(P<0.01).给予10、20、40、60、80、100 Hz频率的方波电压刺激膈肌条,ADM组、ADM+GP组的张力明显低于CON组,80、100 Hz频率下ADM+GP组较ADM组增大(P<0.05~P<0.01).SOD、SDH活性ADM组明显低于CON组(P<0.01),ADM+GP组高于ADM组(P<0.05~P<0.01);MDA含量ADM组明显高于CON组(P<0.01),ADM+GP组低于ADM组(P<0.01).电镜显示绞股蓝总皂甙可减轻ADM导致的膈肌组织线粒体超微结构的损伤.结论:绞股蓝总皂甙可减轻ADM致大鼠膈肌收缩功能和超微结构损伤作用.
作者:方迎艳;马丽;关宿东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肾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预测因素.方法:选择经血管造影或磁共振血管成像证实存在肾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ARAS)的2型糖尿病患者68例和无ARAS的2型糖尿病患者44例,对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糖尿病病程、高血压病程、血脂、糖化血红蛋白、血肌酐(Cr)、血尿酸(UA)、合并其他大血管病变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临床资料中年龄、高密度脂蛋白、Cr、UA和其他大血管病变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余各指标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肾动脉梗阻与患者年龄、Cr、UA、其他大血管病变数均呈正相关关系(P<0.05~P<0.01),与高密度脂蛋白呈负相关关系(P<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年龄、高密度脂蛋白、Cr、UA水平及有无其他大血管病变是ARAS的预测因素.
作者:陈静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缺氧是肿瘤生长演进过程中的普遍现象,与肿瘤细胞的侵袭、转移、放、化疗的敏感性及预后密切相关.缺氧诱导因子-1(HIF-1)在人体恶性肿瘤中广泛存在,是缺氧条件下维持氧稳进的一种转录激活因子,能激活许多缺氧反应性表达的基因,对维持肿瘤细胞的能量代谢,新生血管生成,促进肿瘤增殖和转移起重要的调控作用[1].
作者:朱小康;韩福生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酶)联合尿微量白蛋白(mALB)检测对诊断高血压早期肾损伤的价值.方法:对78例高血压患者应用干化学试剂法测定尿常规蛋白,速率散射免疫比浊法测定尿mALB,琼脂糖凝胶电泳法测定尿NAG酶的活性;选择38名健康体检者设为对照组.结果:高血压患者尿mALB阳性率为55.13%,明显高于尿常规蛋白的12.82%(P<0.01);高血压患者尿NAG及mALB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并随病程延长有逐渐增高趋势.结论:尿mALB和尿NAG酶联合检测对高血压患者的早期肾损伤有指导价值.
作者:朱晴;程训民;李朋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了解尖锐湿疣(condyloma acuminatum,CA)患者的人乳头状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感染情况.方法:应用荧光定量PCR技术对68例 CA患者和160例CA亚临床患者进行HPV 6型、11型、16型和18型检测.结果:男性患者和女性患者的HPV阳性率分别为78.99%和77.7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A患者疣体组织和亚临床患者皮损标本的检出率分别为95.59%和7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79例HPV阳性病例中,感染HPV 6型、11型占76.54%,感染HPV 16型、18型占8.94%,HPV 6型、11型、16型和18型混合感染占14.52%.结论:CA患者HPV感染无性别差异,且疣体组织的检出率高于其他皮损标本,HPV感染以低危型的6型和11型为主.
作者:汪承虎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目的:评价电子阴道镜在子宫颈病变诊断中的价值和临床意义.方法:电子阴道镜检查子宫颈病变2 100例,阴道镜下定位活检1 280例.结果:经病理确诊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IN) 55 例,其中包括CIN1 33例,CIN2 9例,CIN3 13例;子宫颈癌9例;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228例.结论:阴道镜检查对早期发现子宫颈癌、CIN 及HPV感染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作者:朱允菊;韦明秀 刊期: 2010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