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慧玲;张驰
乳腺癌的生长、发展和转移如同其他实体肿瘤一样依赖于肿瘤血管的形成,肿瘤血管的形成受血管生成因子和血管生成抑制因子的调节.许多实验研究表明,血管形成是血管生成因子上调和血管生成抑制因子下调作用的结果[1].目前发现的促血管生长因子有: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转化生长因子α(TGF-α)、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肝细胞生长因子(HGF)等,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这些血管生长因子中与乳腺癌关系密切的是VEGF和PDGF,本文就VEGF、PDGF在乳腺癌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作者:徐力;李艳;邹雄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周围神经损伤B超检查的临床价值.方法:对17例临床已确诊为周围神经损伤的患者采取健肢、患肢同一水平对比进行B超形态学检查.将获取的正常神经和损伤神经声像图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高频超声能清晰显示周围神经的细微结构,根据周围神经损伤时超声的特异性表现,能确定病损部位、范围,神经缺损的长度,能识别假性神经瘤.结论:B超为周围神经损伤提供了新的形态学诊断方法,对临床治疗和手术方案有重要指导价值.
作者:李宝林;许忠风;罗家明;李松年;许永强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低位结肠直肠吻合口瘘的非手术治疗的可行性及治疗措施.方法:应用能全素口服配合局部冲洗引流的非手术方法治疗直肠前切除低位结肠直肠吻合术后发生吻合口瘘的患者12例.结果:12例均能适应能全素的口感,口服能全素后6天10例、7天2例引流管中无粪便样物引流出,均治愈.发生瘘到治愈时间短者12天,长者28天.结论:能全素口服配合局部冲洗引流治疗低位结肠直肠吻合口瘘安全可行.
作者:李仕青;骆杰;吴华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门静脉血栓的诊断及对不同时期门静脉血栓的治疗.方法:回顾16例门静脉血栓的不同治疗方法,4例行经皮经股动脉插管至肠系膜上动脉后,用尿激酶溶栓治疗;9例经外周静脉使用尿激酶溶栓治疗;2例行肠-腔分流术;1例行食管胃底曲张静脉硬化剂治疗.结果:14例症状明显缓解,1例症状无明显改善,1例出现肠坏死行坏死小肠切除.治疗过程中无死亡.结论:该病的预后取决于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对早期患者提倡介入溶栓治疗.
作者:王晓天;余军;邓福生;胡何节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观察活性炭吸附顺铂后胸腔内注入对癌性胸腔积液的疗效.方法:经病理学确诊的癌性胸腔积液30例,行胸腔插管闭式引流术,放尽胸水后将活性炭1.0 g、生理盐水80 ml、顺铂40 mg充分混合5 min后注入胸腔,暂夹管,24 h后放尽胸腔液体即拔管.结果:30例中27例经过1次治疗即达完全缓解,3例经2次治疗也达到完全缓解,总有效率100%,副反应轻微.结论:活性炭吸附顺铂胸腔内注入治疗癌性胸腔积液,能使胸膜粘连,胸膜腔闭合致胸腔积液明显减少,疗效显著且副反应较少.
作者:杨常菀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儿童光气中毒的临床特征和诊治.方法:对41例光气中毒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光气中毒以呼吸系统损害为主,41例患儿经吸氧、激素等治疗,均治愈.结论:X线胸片是早期重要诊断手段,防治肺水肿是治疗关键.
作者:舒中宇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外伤性颅内血肿脑疝的治疗.方法:回顾1996~2001年手术治疗幕上颅内血肿脑疝112例的临床资料,结合文献分析讨论.结果:恢复良好48例,中重残21例,植物状态1例,死亡42例.结论:颅内血肿脑疝的治疗是综合治疗,急诊手术清除血肿充分减压、控制并发症是提高生存率的关键.
作者:王维东;陈绍东;张相双;童加谋;汤德刚;杨光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yper sensitive C-reaction protein,hsCRP)与心脑血管疾病的关系.方法:采用乳胶增强法,对26例颅内出血、8例脑梗死、19例冠心病及15例心肌梗死患者进行血清hsCRP检测,同时随机选择80名健康体检人员作对照.结果:对照组hsCRP水平为1.12±0.72 mg/L,颅内出血组为2.86±1.94 mg/L,脑梗死组为4.18±2.73 mg/L,冠心病组为7.84±3.61 mg/L,心肌梗死组为6.74±3.04 mg/L.各病例组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结论:hsCRP水平与心脑血管疾病有密切关系,血清hsCRP水平可预测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危险性.
作者:贾扬地;张其根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肺硬化性血管瘤(sclerosing hemangioma,SH)的形态学特征.方法:复习3例肺SH,均作细胞角蛋白(CK)、上皮性膜抗原(EMA)、嗜铬素A(CgA)、间皮细胞(MC)、突触素(Syn)等免疫组化(S-P法)观察.结果:肺SH的组织学形态主要表现为实性区、乳头区、血管瘤样区和硬化区.肿瘤成分主要为多角形细胞和乳头表面的立方细胞.3例立方细胞CK阳性.3例多角形细胞和立方细胞EMA均为阳性.2例部分表达CgA.结论:肺SH的组织结构、组织成分、细胞形态等均有别于炎性增生 ,应分类于肺的良性上皮性肿瘤.
作者:张振寰;刘德纯;承泽农;葛霞 刊期: 2003年第05期
都柏林沙门菌属D群,属于沙门菌属,其H抗原为单相抗原复合体,通常可在粪便中检出,已有学者报道[1]与膝关节脓肿有关.我科从一患儿血、脑脊液中同时分离出该菌的阿克拉变种,现作报道.
作者:王家斌;余桂香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观察泛昔洛韦和阿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4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应用泛昔洛韦(FCV)治疗,对照组采用阿昔洛韦(ACV)治疗.结果:FCV治疗带状疱疹在止疱、结痂、痊愈和止痛时间均短于ACV(P<0.05~P<0.01),同时后遗神经痛发生率FCV亦低于ACV(P<0.05).结论:FCV治疗带状疱疹临床疗效明显优于ACV.
作者:王永明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用MTT法显色图像分析技术测定鼻咽癌活检组织2 Gy照射后的细胞存活分数(survival fraction at 2 grey,SF2)值并初步探讨其意义.方法:取中山大学肿瘤医院门诊鼻咽癌患者新鲜的鼻咽部活检病理标本40例,用组织块原代培养MTT法显色图像分析技术测定活检肿瘤组织的SF2.结果:40例中36例病理皆为非角化癌,36例患者测定的SF2分布为0.12~0.99,中位数0.57,且这种差异和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的T分期、肿瘤的N分期无明显关联(P>0.05).结论:用该技术测定鼻咽癌患者肿瘤组织的SF2值,可以反映出相同病理类型的不同患者病理组织SF2的差别,其方法简便快捷、有效可行.
作者:江浩;夏云飞;钱剑扬;崔念基;梁永钜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如何认识和实施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隔离病房的健康教育.方法:对14例隔离病房观察者实施健康教育的护理体会回顾性总结和评估.结果:患者全部顺利完成医学隔离治疗,痊愈出院;对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的医疗知识普遍提高,预防保健能力增强.护患关系改善,对医护人员满意度大大提高.结论:重视和针对性开展健康教育,是隔离病房医疗护理工作的重要环节.
作者:陈付华;刘宗旨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肝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的早期诊断方法.方法:应用RT-PCR技术检测大鼠肝移植术后肝组织中的IFN-γ基因表达,以组织病理学作为急性排斥反应的诊断标准,将肝移植大鼠分为急性排斥组(Rt组)和非急性排斥组(Rf组),观察肝组织中IFN-γ基因表达与急性排斥反应的关系.结果:肝组织中IFN-γ基因表达在Rt和Rf组差异有显著性(P=0.0000).结论:检测肝组织中IFN-γ基因表达可能是早期诊断肝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的一个有效指标.
作者:王振杰;何晓顺;陈规划;黄洁夫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观察抗青光眼滤过术后早期应用眼球按摩的临床效果.方法:抗青光眼滤过术后,凡眼压正常或偏高,滤过泡不明显、结膜伤口闭合好、前房形成良好、前房无出血、眼底检查无视网膜脱离和脉络膜脱离者,在术后1~3天进行术眼眼球按摩.结果:22例滤过手术30眼,患者出院时眼压均正常,滤过泡良好.结论:抗青光眼滤过术后早期行术眼眼球按摩是提高手术成功率的简单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孟爱玲;杨剑苏;龙启豹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观察理疗联合盐酸氟桂利嗪治疗中、重度颈椎曲度异常青少年头痛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80例中、重度颈椎曲度异常青少年头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每晚睡前服氟桂利嗪5 mg,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理疗,每天1次.结果:治疗4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5.0%,痊愈率57.5%;对照组总有效率72.5%,痊愈率17.5%,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05).结论:理疗联合氟桂利嗪是治疗中、重度颈椎曲度异常青少年头痛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梁彩霞;张学金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了解近年来药疹的临床特点.方法:对药疹的致敏药物、皮疹类型、全身症状及皮质类固醇激素用量等进行了分析.结果:致敏药物仍以青霉素类抗生素为主(64/133),其次为抗癫药(14/133).皮疹以发疹型为主(68/133),其次为多形红斑型(29/133).地塞米松用量为(7.95±3.65)mg.结论:近年来药疹致敏药物以抗生素类为主,药疹类型以发疹型为主.
作者:金慧玲;张驰 刊期: 2003年第05期
2001年2月~2002年8月,我院应用经尿道前列腺电汽化切割(TUVP)加电切术(TURP)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108例,效果满意,现将护理配合体会作一总结.
作者:郑玉仁;姚梅坤;陈清树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在泌尿外科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对22例腹腔镜下泌尿外科手术进行分析.结果:22例手术中有4例转开放手术,均为每一病种的首例.其中1例肾囊肿因腹膜后腔未用水囊扩张,视野不清,操作困难;1例肾上腺腺瘤出血;1例输尿管结石因缝合困难;1例右肾萎缩伴高血压分离腹膜后间隙时,损伤腹膜造成后腹腔气腹无法建立.其余18例腹腔镜手术顺利,未发生并发症.结论:腹腔镜泌尿外科手术在手术创伤、术中出血、术后恢复等方面明显优于开放手术.但需要手术者有一定的经验和熟练的操作.
作者:朱明;黄强;诸禹平;王成;孙友文;肖俊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经周围血管换血术治疗新生儿溶血病护理配合及留置针在换血过程中的应用.方法:采取一次性静脉留置针行股动脉、肱动脉、头皮动脉穿刺放血,周围静脉穿刺注血.结果:5例溶血病患儿换血顺利,血液动力学稳定,无并发症.结论:经周围血管换血术治疗新生儿溶血病方法简便、实用,治疗新生儿ABO或Rh溶血疗效可靠,可明显降低血清胆红素浓度,纠正贫血,防止核黄疸发生,提高生存率及生存质量.
作者:陶翠玉;王惠兮 刊期: 2003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