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老年脑力劳动者血糖和血压水平及其相关性探讨

严玉兰;荣光生;李应

关键词:高血压, 血糖, 老年病学
摘要:目的:了解中老年脑力劳动者高血压和高血糖的患病率,探讨血糖和血压的相关性.方法:随机抽查被检测者472例.采用袖带法测量血压,葡萄糖氧化酶-过氧化物酶终点比色法测定血糖.结果:高血压总患病率为14.62%,男性高于女性(P<0.05);高血糖总患病率为9.96%,男女性别差异无显著性(P>0.05);高血压合并高血糖总患病率为2.97%,男女性别差异无显著性(P>0.05);血糖和血压间具有明显相关性(P<0.01).69例高血压者血压与血糖亦具有明显的相关性(P<0.01);47例高血糖者和14例高血压合并高血糖者的血糖与血压均无相关性(P>0.05).结论:中老年脑力劳动者高血压和高血糖的患病率较高,血糖与血压呈正相关.
蚌埠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肝细胞癌患者血清可溶性Fas水平检测及其意义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HCC)息者血清可溶性Fas(sFas)受体与肝细胞癌之间的关系.方法:用双抗夹心ELISA法,检测45例HCC、30例肝硬化(LC)患者血清sFas水平.结果:HCC血清sFas浓度为16.5±3.1ng/L,明显高于LC 8.4±2.5 ng/L和正常对照组3.1±1.1ng/L(P<0.01).结论:肝细胞癌患者血清中高水平的sFas受体,竞争性地与Fas受体的天然配体FasL(Fas Ligand)结合而抑制肝癌细胞凋亡,这可能是肝癌细胞逃避机体免疫监视得以生存和转移的重要机制之一.

    作者:王凤超;吕美荣;钱宛馨;柏平;崔琢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流式细胞术检测γδT细胞内细胞因子的方法学探讨

    目的:建立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内细胞因子的方法,对活化的γδT细胞内细胞因子进行检测分析.方法:用佛波醇酯(PMA)和离子霉素(IM)刺激活化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Brefeldin A(BFA)阻断细胞内分子的分泌,37℃、5%CO2培养5h后,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内细胞因子.结核分枝杆菌低分子多肽抗原(Mtb)活化PBMC,增殖培养10天后获得较高比例的γδT细胞,用PMA和IM活化γδT细胞,检测γδT细胞内的IL-2.结果: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内细胞因子的方法,对活化后γδT细胞内IL-2检测获得良好的结果,阳性率可达45.68%.结论: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内细胞因子,能很好地检测γδT细胞单个细胞水平上细胞因子的产生,是研究γδT细胞内细胞因子的一个较好的方法.

    作者:侯彦强;吴俊英;胡建国;李柏青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曲马多镇痛对术后恶心、呕吐的影响

    目的:观察曲马多术后镇痛对术后恶心、呕吐的影响.方法:135例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A组(n=45),术后不用硬膜外镇痛;B组(n=45),用硬膜外镇痛,不用恩丹西酮;C组(n=45),硬膜外镇痛加恩丹西酮.比较B、C两组对术后恶心、呕吐的影响.结果:A、B两组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差异无显著性(P>0.05),C组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较A、B组显著降低(P<0.005),B、C组镇痛效果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在腹部手术中曲马多硬膜外镇痛不增加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硬膜外镇痛中加入恩丹西酮,可显著降低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

    作者:程向阳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超声诊断胡桃夹血尿31例

    胡桃夹现象也称胡桃夹综合征或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它是左肾静脉受压伴发血尿或直立性蛋白尿、腹痛和精索曲张的一种疾病[1].很多临床医师及超声医师对该病认识不足,本文旨在探讨该类患者左肾静脉受压时宽处与窄处血管内径的比值范围,以期提高对该病的认识.

    作者:都旭东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高压氧综合治疗钩端螺旋体脑病16例

    目的:观察高压氧、抗生素综合治疗钩端螺旋体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取高压纯氧、青霉素(800~1 200万u)静脉滴注,每天1次,同时并用脑细胞活化剂、脑血管扩张药.结果:治愈13例,好转3例,随访6个月~2年.结论:该疗法具有疗效高且远期疗效可靠的良好作用,可作为治疗钩端螺旋体脑病的一种有效方法.

    作者:孙乃中;程晋成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类风湿性关节炎31例临床分析

    类风湿性关节炎(RA)是以慢性进行性对称性关节炎为主的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在我国的患病率约为0.3%.虽然RA致残率高,但早期诊断及早期合理的治疗,仍可完全控制甚至可能治愈[1].1998年5月~2000年4月,我科收治RA 31例,现对其临床特点进行分析.

    作者:袁红丽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放射治疗对食管癌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放射治疗(放疗)对食管癌患者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单扩散(SRID)法、酵母花环法检测65例食管癌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和红细胞免疫功能.结果:放疗后食管癌患者免疫球蛋白无明显变化(P>0.05);与放疗前相比,总T细胞(CD3+)无明显降低(P>0.05),CD4+T细胞明显下降(P<0.01),CD8+T细胞上升(放疔后3个月时)(P<0.05);CD4+/CD8+明显低于放疗前(P<0.01),一直延续到放疗后6个月(P<0.01);与放疗前比较,红细胞C3b受体花环(RBCC3bRR)明显下降(P<0.01),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RBCC3bICR)无明显变化.结论:食管癌患者放疗后,免疫功能受损或抑制,调节功能紊乱还会持续一段时间,增加宿主对抗肿瘤的功能,放疗的同时就增加免疫治疗,以提高患者的免疫能力.

    作者:王颖杰;卢杨;吕美荣;王凤超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布-加综合征术野血自体回输的临床应用

    目的:观察人工心肺机在布-加综合征术野血回输法的临床效果.方法:34例使用人工心肺机回收术野血,氧合、去泡后,经右颈内静脉回输给患者.结果:可明显减少库血用量,并改善动脉血气,血流动力学亦很稳定.结论:本法可以有效减少布-加综合征患者手术中的库血用量,并纠正其病理生理紊乱.

    作者:吴玉美;黄萍;李晓强;陈兰仁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带蒂背阔肌轴型皮瓣在上肢感染创面的应用

    目的:评价带蒂背阔肌轴型皮瓣修复上肢复杂性软组织缺损感染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带蒂背阔肌轴型皮瓣修复上肢因严重创伤所致的软组织缺损、肌腱及骨质外露继发感染的创面.结果:共做带蒂背阔肌轴型皮瓣修复上肢部分皮肤等组织缺损15例,成功率96.65%,其中10例为深部肌腱、骨关节外露,并继发感染创面,用该肌皮瓣修复,所有修复的肢体均保留和恢复了功能.结论:应用带蒂背阔肌轴型皮瓣修复上肢复杂性软组织缺损的感染创面,疗程短,疗效好,能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杨效连;杨文彬;杨珂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老年人高血压性脑出血术后并发症30例分析

    目的:探讨有效预防和治疗老年人高血压性脑出血术后并发症的方法.方法:对30例术后出现并发症的老年人高血压性脑出血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肺部感染26例;上消化道出血19例;心功能损害24例;再出血3例;泌尿系统感染12例;肝肾功能损害7例;颅内感染5例;机体内环境失调22例;其他4例.结论:老年人高血压性脑出血术后并发症多,病死率高,术后应积极预防和有效治疗并发症,以提高生存率及生存质量,降低病死率.

    作者:张弋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老年人椎管狭窄症麻醉348例分析

    椎管狭窄症是腰腿痛和颈肩痛的常见病因,多需手术治疗,老年患者常合并有器官功能异常,麻醉处理上有其特殊性.现总结我科1997年12月~2000年12月348例老年人椎管狭窄症的麻醉体会.

    作者:陈云飞;丰昕;李同海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阿米卡星对小儿的肾毒性观察

    目的:了解阿米卡星对小儿的肾毒性.方法:40例患儿应用阿米卡星8 mg@kg-1@d-1后5~7天检测血、尿β2-微球蛋白(β2-MG),部分停药后7~10天复查尿β2-MG.结果:24例尿β2-MG升高,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05),停药后17/19例恢复正常.结论:阿米卡星对小儿的肾毒性主要是损害肾小管重吸收,常规剂量的影响是可逆的.

    作者:谢同炳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行为神经测定与临床、头颅CT表现关系探讨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行为神经测定(NBNA)与临床、头颅CT的关系.方法:对96例HIE患儿进行动态20项NBNA评分,并与临床分度、头颅CT分度比较.结果:第5~7天临床、头颅CT愈重,NBNA评分异常率愈高(P<0.01和P<0.005);第12~14天临床轻中度患儿NBNA评分恢复正常率明显高于重度患儿,其中轻度恢复更明显(P<0.005);第24~28天轻中度患儿NBNA评分可进一步恢复(P<0.005).第4周头颅CT检查9例异常者,NBNA均低于35分(P<0.005),临床随访均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结论:动态NBNA评分有助于评估HIE的病情和预后.

    作者:韩旻;袁建强;孔宪珍;郑利华;叶晓琴;李社会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浅低温体外循环心脏搏动下经肺动脉切口缝合动脉导管

    目的:总结复杂性动脉导管未闭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浅低温体外循环心脏搏动下,经肺动脉切口缝合治疗59例复杂性动脉导管未闭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早期死亡2例,病死率3.39%;其余恢复良好.无一发生空气栓塞.结论:浅低温体外循环心脏搏动下经肺动脉切口缝合动脉导管是一种很有效的手术操作方法.

    作者:方骏;肖颖彬;陈林;陈劲进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小脑脑桥角区肿瘤和瘤样病变的MRI诊断

    目的:提高小脑脑桥角(c-p角)区肿瘤和瘤样病变的MRI诊断的准确性.方法:对10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c-p角区肿瘤患者采用1.0 T超导MRI系统行常规SE序列或快速SE序列T1加权和T2加权成像扫描,其中80例加做Gd-DTPA增强扫描.结果:105例c-p角区肿瘤和瘤样病变中:听神经瘤68例,脑膜瘤17例,三叉神经瘤11例,胆脂瘤2例,蛛网膜囊肿1例,转移瘤1例,脑干胶质瘤2例,血管母细胞瘤1例,室管膜母细胞瘤1例,颈静脉体瘤1例.c-p角区肿瘤中多见的是听神经瘤(64.8%),其次是脑膜瘤(16.2%)和三叉神经瘤(10.5%),该区肿瘤大部分有特征性的MRI表现.结论:MRI是检查c-p角区肿瘤和瘤样病变的首选方法,对c-p角区肿瘤和瘤样病变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

    作者:朱广辉;尉传社;吴新生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胃肠神经内分泌细胞的形态与功能研究进展

    1902年,英国两位著名生理学家Bayliss和Starling发现胃肠激素(gut hormone)--促胰液素.胃肠激素是指产生于消化道的一组小分子或肽类活性物质,分子量<10000,无二级以上构型,除5-羟色胺等少数活性物质外,绝大多数胃肠激素是多肽,因此又称胃肠肽.除表皮生长因子和转化生长因子等多肽由胃肠组织细胞或免疫细胞产生外,绝大多数胃肠激素是由散在分布于胃肠黏膜中的内分泌细胞或胃肠神经组织(黏膜下神经丛、肌间神经丛)产生的[1].本文就胃肠激素的组织形态与功能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陈晓宇;贾友苏;陈晓蓉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羊水过少57例分析

    目的:探讨羊水过少发生的相关因素及诊断、处理方法.方法:对57例羊水过少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孕周愈高羊水过少发生率愈高(P<0.005);羊水过少情况下,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新生儿窒息率较对照组升高(P<0.05),羊水过少的程度与污染程度有关(P<0.005).B超有助于提高羊水过少的诊断率.结论:羊水过少是胎儿宫内窘迫敏感的特异性指标,~经确诊,应立即终止妊娠.

    作者:何玉;晋茂生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急性癌性结肠梗阻的外科治疗

    目的:探讨急性癌性结肠梗阻的围手术期处理与手术方式的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47例急性癌性结肠梗阻的外科治疗.结果:一期切除、吻合38例,一期切除、二期吻合6例,肿瘤无法切除行近端肠造口3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5%,无吻合口漏及死亡病例发生.结论:提高对急性癌性结肠梗阻的认识、合理选择手术方式、做好围手术期处理,是减少并发症、提高疗效的关键.

    作者:王子岩;王振杰;郑士友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体外冲击波碎石术预防石街形成

    目的:探讨预防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石街形成的方法.方法:口服补液,插管冲洗,双J管引流,应用解痉、止痛、利尿剂,低能量碎石.结果:ESWL配合辅助技术治疗泌尿系结石208例,仅2例石街形成.结论:辅助技术是预防ESWL石街形成的有效方法.

    作者:王耀林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冷热交替刺激子宫收缩制止大出血1例

    患者26岁.孕40周,因下腹阵痛5 h于1999年9月16日下午4时人院.查体:T36.2℃,P 80次/分,R20次/分,BP 105/60 mmHg.心肺(-),腹膨隆.腹围102 cm,宫高32 cm,胎位ROT,胎心率140次/分.肛诊:子宫口开1指尖,先露棘平.入院诊断:1胎0产,40周孕ROT待产.入院后28 h因枕后位、潜伏期延长、胎儿宫内窘迫,在局麻下急诊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术.

    作者:郑小琪 刊期: 2002年第05期

蚌埠医学院学报杂志

蚌埠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安徽省教育厅

主办:蚌埠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