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浅低温体外循环心脏搏动下经肺动脉切口缝合动脉导管

方骏;肖颖彬;陈林;陈劲进

关键词:动脉导管未闭, 体外循环, 心脏外科学
摘要:目的:总结复杂性动脉导管未闭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浅低温体外循环心脏搏动下,经肺动脉切口缝合治疗59例复杂性动脉导管未闭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早期死亡2例,病死率3.39%;其余恢复良好.无一发生空气栓塞.结论:浅低温体外循环心脏搏动下经肺动脉切口缝合动脉导管是一种很有效的手术操作方法.
蚌埠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急性有机磷中毒中间型综合征16例临床分析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cute organophosphorus pesticidespoisonng,AOPP)是基层医院常见的内科急症,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AOPP急性症状期病死率逐渐下降,中间型综合征(intermediate syndrome,IMS)已成为AOPP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1994年3月~2001年4月,我院共收治IMS患者16例,现作一分析.

    作者:戴光华;姚海权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小脑脑桥角区肿瘤和瘤样病变的MRI诊断

    目的:提高小脑脑桥角(c-p角)区肿瘤和瘤样病变的MRI诊断的准确性.方法:对10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c-p角区肿瘤患者采用1.0 T超导MRI系统行常规SE序列或快速SE序列T1加权和T2加权成像扫描,其中80例加做Gd-DTPA增强扫描.结果:105例c-p角区肿瘤和瘤样病变中:听神经瘤68例,脑膜瘤17例,三叉神经瘤11例,胆脂瘤2例,蛛网膜囊肿1例,转移瘤1例,脑干胶质瘤2例,血管母细胞瘤1例,室管膜母细胞瘤1例,颈静脉体瘤1例.c-p角区肿瘤中多见的是听神经瘤(64.8%),其次是脑膜瘤(16.2%)和三叉神经瘤(10.5%),该区肿瘤大部分有特征性的MRI表现.结论:MRI是检查c-p角区肿瘤和瘤样病变的首选方法,对c-p角区肿瘤和瘤样病变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

    作者:朱广辉;尉传社;吴新生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义眼座植入术后暴露原因及处理

    目的:探讨义眼座植入术后义眼座暴露的原因及处理.方法:对37例义眼座植入术患者行随访分析,随访1~14个月,平均6个月.结果:术后发生义眼座暴露6例(16.2%).一期植入23例,暴露2例(8.7%);二期植入14例,暴露4例(28.6%).5例经手术修补愈合,1例取出.结论:义眼座术暴露常见原因有机体排异反应、球结膜筋膜张力过大等.术后可根据暴露面积不同采取不同处理方法.

    作者:郁佳;李韵倩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小儿病毒性脑炎42例临床特点及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小儿病毒性脑炎(病脑)临床特点及治疗体会.方法:对确诊为病脑的42例住院息儿进行临床观察,并采用阿昔洛韦治疗,观察其疗效.结果:42例病脑患儿均在病毒感染的基础上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及体征.经阿昔洛韦加综合治疗10~30天,治愈25例(59.5%),好转13例(31.0%),无效4例(9.5%),总有效率90.5%.结论:阿昔洛韦是治疗小儿病脑安全有效的抗病毒药物.

    作者:齐中强;刘安利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改良Madigan前列腺切除术25例分析

    目的:评价Madigan前列腺切除术(MPC)的疗效.方法:对25例接受MPC的前列腺增生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5例手术中19例尿道保留完整,术后无需膀胱冲洗,6例不同程度尿道损伤或膀胱颈损伤冲洗2天左右尿液转清.随访2~36个月,无尿失禁、排尿困难、性功能丧失等并发症.IPSS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L明显降低.结论:本术式利于前列腺的切除和尿道完整保留,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缩短,优于其它开放术式.

    作者:赵辉;王耀林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高压氧综合治疗钩端螺旋体脑病16例

    目的:观察高压氧、抗生素综合治疗钩端螺旋体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取高压纯氧、青霉素(800~1 200万u)静脉滴注,每天1次,同时并用脑细胞活化剂、脑血管扩张药.结果:治愈13例,好转3例,随访6个月~2年.结论:该疗法具有疗效高且远期疗效可靠的良好作用,可作为治疗钩端螺旋体脑病的一种有效方法.

    作者:孙乃中;程晋成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中老年脑力劳动者血糖和血压水平及其相关性探讨

    目的:了解中老年脑力劳动者高血压和高血糖的患病率,探讨血糖和血压的相关性.方法:随机抽查被检测者472例.采用袖带法测量血压,葡萄糖氧化酶-过氧化物酶终点比色法测定血糖.结果:高血压总患病率为14.62%,男性高于女性(P<0.05);高血糖总患病率为9.96%,男女性别差异无显著性(P>0.05);高血压合并高血糖总患病率为2.97%,男女性别差异无显著性(P>0.05);血糖和血压间具有明显相关性(P<0.01).69例高血压者血压与血糖亦具有明显的相关性(P<0.01);47例高血糖者和14例高血压合并高血糖者的血糖与血压均无相关性(P>0.05).结论:中老年脑力劳动者高血压和高血糖的患病率较高,血糖与血压呈正相关.

    作者:严玉兰;荣光生;李应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ENA多肽抗体检测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ENA多肽抗体检测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诊疗中的应用.方法:对我院各科送检血清304份标本采用免疫印迹法(IBT)进行ENA多肽抗体检测.结果:各科送检样本均有阳性出现,总检出率34.9%,其中以女性31~60岁年龄段检出率较高;且风湿病患者检出一项以上自身抗体阳性者系统性红斑狼疮(SLE)81.7%、多发性肌炎/皮肌炎(PM/DM)36.4%、进展期硬皮病(PSS)60%、干燥综合征(SS)94.7%、混合性结缔组织病(MCTD)100%、类风湿关节炎(RA)21.4%,阳性率较高.结论:ENA多肽抗体谱的检测对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且免疫印迹法具有快速特异、重复性强、临床符合率高等优点,可在临床广泛开展.

    作者:吴江;时会明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冷热交替刺激子宫收缩制止大出血1例

    患者26岁.孕40周,因下腹阵痛5 h于1999年9月16日下午4时人院.查体:T36.2℃,P 80次/分,R20次/分,BP 105/60 mmHg.心肺(-),腹膨隆.腹围102 cm,宫高32 cm,胎位ROT,胎心率140次/分.肛诊:子宫口开1指尖,先露棘平.入院诊断:1胎0产,40周孕ROT待产.入院后28 h因枕后位、潜伏期延长、胎儿宫内窘迫,在局麻下急诊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术.

    作者:郑小琪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闭合性直肠肛管损伤的诊治

    目的:探讨闭合性直肠肛管损伤诊治原则.方法:回顾性总结13例闭合性直肠肛管损伤的资料,对闭合性直肠肛管损伤按病因、临床表现、误诊原因、治疗方法进行分析.结果:治愈12例,死亡1例;切口感染8例,并发空肠瘘1例.结论:早诊断、早手术是降低病死率的主要方法,术式的选择与明确诊断时间有关.

    作者:耿桂飞;徐厚兰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怀远县自然人群血清HBsAg检测

    无症状的HBsAg携带者,在人群中数量较多,也是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的一种传播源.为了解我县人群HBsAg携带感染的情况,笔者对部分机关、学校健康人群血清标本进行HBsAg检测,现作报道.

    作者:刘华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老年人椎管狭窄症麻醉348例分析

    椎管狭窄症是腰腿痛和颈肩痛的常见病因,多需手术治疗,老年患者常合并有器官功能异常,麻醉处理上有其特殊性.现总结我科1997年12月~2000年12月348例老年人椎管狭窄症的麻醉体会.

    作者:陈云飞;丰昕;李同海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体外冲击波碎石术预防石街形成

    目的:探讨预防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石街形成的方法.方法:口服补液,插管冲洗,双J管引流,应用解痉、止痛、利尿剂,低能量碎石.结果:ESWL配合辅助技术治疗泌尿系结石208例,仅2例石街形成.结论:辅助技术是预防ESWL石街形成的有效方法.

    作者:王耀林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低分子量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腹壁皮下注射低分子量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选择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98例,随机分为低分子量肝素组和对照组进行疗效比较.对照组常规服用硝酸盐类、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拮抗剂,5%葡萄糖液500ml加硝酸甘油5~10 mg静脉滴注,每天1次,连用14天.低分子量肝素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低分子量肝素(每毫升含低分子肝素钙9 500IU)0.4~0.6ml,每天2次腹壁皮下注射,连用10天.结果:低分子量肝素组心绞痛发作次数及硝酸甘油含服量均有明显减少;心电图心肌缺血情况有明显改善,且无急性心肌梗死和猝死发生,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01),且无出血副作用出现.结论:低分子量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安全可靠,疗效满意.

    作者:刘莹;唐鸿漪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布-加综合征术野血自体回输的临床应用

    目的:观察人工心肺机在布-加综合征术野血回输法的临床效果.方法:34例使用人工心肺机回收术野血,氧合、去泡后,经右颈内静脉回输给患者.结果:可明显减少库血用量,并改善动脉血气,血流动力学亦很稳定.结论:本法可以有效减少布-加综合征患者手术中的库血用量,并纠正其病理生理紊乱.

    作者:吴玉美;黄萍;李晓强;陈兰仁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慢性硬膜下血肿5例误诊分析

    慢性硬膜下血肿发生于硬脑膜与蛛网膜之间,是一种临床常见的幕上血肿,按血肿症状出现的时间,可分为急性、亚急性、慢性三型.所谓慢性型系指伤后三周以上的颅内血肿,多为脑原发外伤所致,伤势轻,症状消失快,经过很长一段时间康复期后,再次出现脑受压和颅内压升高症状[1].此病多见于儿童与老年人,约占硬膜下血肿的25%.其特点为起病隐袭,症状不明显,临床易误诊[2].由于病程长,患者回忆困难,多数患者不在脑外科首诊.1989年以来,笔者发现有5例此类患者误诊,现作报道.

    作者:夏明武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行为神经测定与临床、头颅CT表现关系探讨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行为神经测定(NBNA)与临床、头颅CT的关系.方法:对96例HIE患儿进行动态20项NBNA评分,并与临床分度、头颅CT分度比较.结果:第5~7天临床、头颅CT愈重,NBNA评分异常率愈高(P<0.01和P<0.005);第12~14天临床轻中度患儿NBNA评分恢复正常率明显高于重度患儿,其中轻度恢复更明显(P<0.005);第24~28天轻中度患儿NBNA评分可进一步恢复(P<0.005).第4周头颅CT检查9例异常者,NBNA均低于35分(P<0.005),临床随访均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结论:动态NBNA评分有助于评估HIE的病情和预后.

    作者:韩旻;袁建强;孔宪珍;郑利华;叶晓琴;李社会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铜陵地区中学生血常规指标调查

    目的:建立铜陵地区中学生血常规各项指标的正常值参考范围.方法:按年级进行整群随机抽样,抽取某个年级1 568名学生进行普查.结果:血常规各项指标的正常值参考范围中,血小板男生组为(58~225)× 109/L、女生组为(61~229)×109/L,低于标准值(100~300)×109/L;其余与标准值相近,血小板功能及出凝血功能指标中凝血酶原时间、部分凝血活酶时间、血小板聚集试验与标准值差异均有显著性.结论:不能简单地用文献值作为本地区血常规各项指标的正常值参考范围,建立各地区的正常值参考范围有重要意义.

    作者:吴祥林;杨斌;唐吉斌;曹春鸾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急性癌性结肠梗阻的外科治疗

    目的:探讨急性癌性结肠梗阻的围手术期处理与手术方式的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47例急性癌性结肠梗阻的外科治疗.结果:一期切除、吻合38例,一期切除、二期吻合6例,肿瘤无法切除行近端肠造口3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5%,无吻合口漏及死亡病例发生.结论:提高对急性癌性结肠梗阻的认识、合理选择手术方式、做好围手术期处理,是减少并发症、提高疗效的关键.

    作者:王子岩;王振杰;郑士友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胃肠神经内分泌细胞的形态与功能研究进展

    1902年,英国两位著名生理学家Bayliss和Starling发现胃肠激素(gut hormone)--促胰液素.胃肠激素是指产生于消化道的一组小分子或肽类活性物质,分子量<10000,无二级以上构型,除5-羟色胺等少数活性物质外,绝大多数胃肠激素是多肽,因此又称胃肠肽.除表皮生长因子和转化生长因子等多肽由胃肠组织细胞或免疫细胞产生外,绝大多数胃肠激素是由散在分布于胃肠黏膜中的内分泌细胞或胃肠神经组织(黏膜下神经丛、肌间神经丛)产生的[1].本文就胃肠激素的组织形态与功能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陈晓宇;贾友苏;陈晓蓉 刊期: 2002年第05期

蚌埠医学院学报杂志

蚌埠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安徽省教育厅

主办:蚌埠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