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光华;姚海权
目的:探讨预防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石街形成的方法.方法:口服补液,插管冲洗,双J管引流,应用解痉、止痛、利尿剂,低能量碎石.结果:ESWL配合辅助技术治疗泌尿系结石208例,仅2例石街形成.结论:辅助技术是预防ESWL石街形成的有效方法.
作者:王耀林 刊期: 2002年第05期
心先安(葡甲胺cAMP)是环腺苷酸药物的换代产品,具有独特的强心、抗心律失常作用.其药理作用稳定,副作用少,毒性低.本文收集福建医科大学莆田分校附属第一医院近3年来44例顽固性心力衰竭(HF)患者,采用心先安治疗,效果良好,现作报道.
作者:朱龚萍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目的:评价采用保肛超低位吻合术治疗下段直肠癌的疗效.方法:对下段直肠癌在行根治术后分别使用国产XF-60型或美国强生AX55G型线型闭合器及国产GF-1型(31#、34#)管道吻合器行超低位结直肠端端吻合术.结果:本组58例,肿瘤下缘距肛缘6 cm、7cm、8 cm者分别为10例、26例、22例,吻合口距肛缘<4 cm.2例吻合口漏,2例吻合口狭窄.随访1~3年均无局部复发,2例分别因肝、肺转移死亡.结论:闭合器、吻合器的应用,扩大了下段直肠癌保肛手术的治疗范围,而且手术方便、简捷,安全可靠;但应严格手术适应证,并防止局部复发.
作者:李德群;孙团起;鲁令传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异丙酚和硫贲妥钠静脉诱导气管插管的心血管反应.方法:40例择期全麻患者,随机分两组,每组20例.异丙酚组:诱导时以25 mg/kg异丙酚静脉注射;硫贲妥钠组:以5 mg/kg硫贲妥钠静脉注射,分别记录插管前后血压、心率的变化.结果:异丙酚组诱导后血压有一过性下降,心率无明显变化;硫贲妥钠组,插管后血压、心率增加明显,与诱导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异丙酚诱导插管与硫贲妥钠相比,前者对心血管的反应轻微.
作者:唐怡菲 刊期: 2002年第05期
1902年,英国两位著名生理学家Bayliss和Starling发现胃肠激素(gut hormone)--促胰液素.胃肠激素是指产生于消化道的一组小分子或肽类活性物质,分子量<10000,无二级以上构型,除5-羟色胺等少数活性物质外,绝大多数胃肠激素是多肽,因此又称胃肠肽.除表皮生长因子和转化生长因子等多肽由胃肠组织细胞或免疫细胞产生外,绝大多数胃肠激素是由散在分布于胃肠黏膜中的内分泌细胞或胃肠神经组织(黏膜下神经丛、肌间神经丛)产生的[1].本文就胃肠激素的组织形态与功能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陈晓宇;贾友苏;陈晓蓉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目的:提高小脑脑桥角(c-p角)区肿瘤和瘤样病变的MRI诊断的准确性.方法:对10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c-p角区肿瘤患者采用1.0 T超导MRI系统行常规SE序列或快速SE序列T1加权和T2加权成像扫描,其中80例加做Gd-DTPA增强扫描.结果:105例c-p角区肿瘤和瘤样病变中:听神经瘤68例,脑膜瘤17例,三叉神经瘤11例,胆脂瘤2例,蛛网膜囊肿1例,转移瘤1例,脑干胶质瘤2例,血管母细胞瘤1例,室管膜母细胞瘤1例,颈静脉体瘤1例.c-p角区肿瘤中多见的是听神经瘤(64.8%),其次是脑膜瘤(16.2%)和三叉神经瘤(10.5%),该区肿瘤大部分有特征性的MRI表现.结论:MRI是检查c-p角区肿瘤和瘤样病变的首选方法,对c-p角区肿瘤和瘤样病变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
作者:朱广辉;尉传社;吴新生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小切口胆囊切除术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对比1100例小切口胆囊切除术与传统胆囊切除术的临床资料.结果: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手术时间、对腹腔干扰、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情况、住院天数等指标明显优于传统胆囊切除术.结论:小切口胆囊切除术安全可靠,但应掌握手术适应证.
作者:阚玉敏;赵强;倪良宏;张安生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目的:观察高压氧、抗生素综合治疗钩端螺旋体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取高压纯氧、青霉素(800~1 200万u)静脉滴注,每天1次,同时并用脑细胞活化剂、脑血管扩张药.结果:治愈13例,好转3例,随访6个月~2年.结论:该疗法具有疗效高且远期疗效可靠的良好作用,可作为治疗钩端螺旋体脑病的一种有效方法.
作者:孙乃中;程晋成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目的:观察人工心肺机在布-加综合征术野血回输法的临床效果.方法:34例使用人工心肺机回收术野血,氧合、去泡后,经右颈内静脉回输给患者.结果:可明显减少库血用量,并改善动脉血气,血流动力学亦很稳定.结论:本法可以有效减少布-加综合征患者手术中的库血用量,并纠正其病理生理紊乱.
作者:吴玉美;黄萍;李晓强;陈兰仁 刊期: 2002年第05期
无症状的HBsAg携带者,在人群中数量较多,也是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的一种传播源.为了解我县人群HBsAg携带感染的情况,笔者对部分机关、学校健康人群血清标本进行HBsAg检测,现作报道.
作者:刘华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急性癌性结肠梗阻的围手术期处理与手术方式的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47例急性癌性结肠梗阻的外科治疗.结果:一期切除、吻合38例,一期切除、二期吻合6例,肿瘤无法切除行近端肠造口3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5%,无吻合口漏及死亡病例发生.结论:提高对急性癌性结肠梗阻的认识、合理选择手术方式、做好围手术期处理,是减少并发症、提高疗效的关键.
作者:王子岩;王振杰;郑士友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目的:观察新式剖宫产的优点.方法:选择有剖宫产指征、无手术禁忌证晚期妊娠妇女198例,随机分为改良组112例、对照组86例.对切皮至胎儿娩出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进行比较.结果:改良组胎儿娩出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均小于对照组(P<0.001).结论:新式剖宫产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术后肛门排气快,组织损伤少,适合基层医院推广.
作者:梁茂芸;陈智明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有效预防和治疗老年人高血压性脑出血术后并发症的方法.方法:对30例术后出现并发症的老年人高血压性脑出血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肺部感染26例;上消化道出血19例;心功能损害24例;再出血3例;泌尿系统感染12例;肝肾功能损害7例;颅内感染5例;机体内环境失调22例;其他4例.结论:老年人高血压性脑出血术后并发症多,病死率高,术后应积极预防和有效治疗并发症,以提高生存率及生存质量,降低病死率.
作者:张弋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目的:观察曲马多术后镇痛对术后恶心、呕吐的影响.方法:135例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A组(n=45),术后不用硬膜外镇痛;B组(n=45),用硬膜外镇痛,不用恩丹西酮;C组(n=45),硬膜外镇痛加恩丹西酮.比较B、C两组对术后恶心、呕吐的影响.结果:A、B两组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差异无显著性(P>0.05),C组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较A、B组显著降低(P<0.005),B、C组镇痛效果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在腹部手术中曲马多硬膜外镇痛不增加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硬膜外镇痛中加入恩丹西酮,可显著降低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
作者:程向阳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类风湿性关节炎(RA)是以慢性进行性对称性关节炎为主的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在我国的患病率约为0.3%.虽然RA致残率高,但早期诊断及早期合理的治疗,仍可完全控制甚至可能治愈[1].1998年5月~2000年4月,我科收治RA 31例,现对其临床特点进行分析.
作者:袁红丽 刊期: 2002年第05期
急性高原肺水肿为高原地区特有的一种疾病,也是内科急诊病例.本文对63例急性高原肺水肿患者的临床发病特征及以酚妥拉明为主的综合治疗结果进行临床分析.
作者:郭立河;王安陵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目的:观察降纤酶治疗不同时期脑梗死的疗效.方法:注射用降纤酶(国产力源精纯溶栓酶)治疗发病>24 h~30天的脑梗死73例,并随机选择同期住院的脑梗死40例,予川芎嗪治疗为对照组.进行疗效评定,并观察用药前后血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肝肾功能变化.结果:治疗前、后脑梗死急性期与慢性期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状态(Barthel指数)评分差异均有显著性(P<0.001),降纤酶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血FIB显著降低(P<0.01),而PT、TT、肝肾功能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降纤酶对发病>24 h~30天左右的急、慢性脑梗死仍有较好的疗效,且副作用少.
作者:张梅;戴家兰;方锦华;曹坪;孙杰;余传庆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小儿病毒性脑炎(病脑)临床特点及治疗体会.方法:对确诊为病脑的42例住院息儿进行临床观察,并采用阿昔洛韦治疗,观察其疗效.结果:42例病脑患儿均在病毒感染的基础上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及体征.经阿昔洛韦加综合治疗10~30天,治愈25例(59.5%),好转13例(31.0%),无效4例(9.5%),总有效率90.5%.结论:阿昔洛韦是治疗小儿病脑安全有效的抗病毒药物.
作者:齐中强;刘安利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激素)、甲氨喋呤(MTX)治疗系统性硬皮病(SSC)心包积液的临床疗效及青霉胺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对22例SSC患者(7例大量心包积液,15例中至少量心包积液)分别应用激素、MTX、青霉胺治疗的预后分析.结果:发现SSC患者中、15例少量心包积液者用小剂量激素(强的松龙<0.7 mg@kg-1@d-1)治疗均有效;7例大量心包积液用中等量激素(强的松龙<1~1.2 mg@kg-1@d-1)治疗,3例有效,2例顽固者加用MTX获效,2例未停青霉胺并发硬皮病肾危象(SRC)死亡.结论:SSC患者伴心包积液者用中小剂量激素疗效良好,MTX可增强疗效,须慎用肾毒性药物,尤其青霉胺,以免诱发SRC.
作者:孙家英;屠文震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目的:观察腹壁皮下注射低分子量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选择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98例,随机分为低分子量肝素组和对照组进行疗效比较.对照组常规服用硝酸盐类、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拮抗剂,5%葡萄糖液500ml加硝酸甘油5~10 mg静脉滴注,每天1次,连用14天.低分子量肝素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低分子量肝素(每毫升含低分子肝素钙9 500IU)0.4~0.6ml,每天2次腹壁皮下注射,连用10天.结果:低分子量肝素组心绞痛发作次数及硝酸甘油含服量均有明显减少;心电图心肌缺血情况有明显改善,且无急性心肌梗死和猝死发生,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01),且无出血副作用出现.结论:低分子量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安全可靠,疗效满意.
作者:刘莹;唐鸿漪 刊期: 2002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