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德群;孙团起;鲁令传
目的:探讨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的治疗方法.方法:对92例经不同方法治疗失败的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患者行前列腺局部注射联合尿道药物灌注治疗.结果:92例患者治愈86例,显效6例,随访6~12个月无复发,无明显副作用.结论:前列腺局部注射和尿道药物灌注联合应用是治疗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疗效较好的方法.
作者:舒启安;邱广阔;孙友文;诸禹平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目的:提高小脑脑桥角(c-p角)区肿瘤和瘤样病变的MRI诊断的准确性.方法:对10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c-p角区肿瘤患者采用1.0 T超导MRI系统行常规SE序列或快速SE序列T1加权和T2加权成像扫描,其中80例加做Gd-DTPA增强扫描.结果:105例c-p角区肿瘤和瘤样病变中:听神经瘤68例,脑膜瘤17例,三叉神经瘤11例,胆脂瘤2例,蛛网膜囊肿1例,转移瘤1例,脑干胶质瘤2例,血管母细胞瘤1例,室管膜母细胞瘤1例,颈静脉体瘤1例.c-p角区肿瘤中多见的是听神经瘤(64.8%),其次是脑膜瘤(16.2%)和三叉神经瘤(10.5%),该区肿瘤大部分有特征性的MRI表现.结论:MRI是检查c-p角区肿瘤和瘤样病变的首选方法,对c-p角区肿瘤和瘤样病变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
作者:朱广辉;尉传社;吴新生 刊期: 2002年第05期
患者29岁.GlPl,末次月经1998年5月20日,停经2月余,尿妊娠试验阳性.反复无痛性阴道流血,经对症治疗5天后出血量减少.于2 h前在无明显诱因下阴道流血不止,量增加,伴头晕、恶心、呕吐.于1998年8月9日下午5时急诊人院.体检:T37℃,P 99次/分,R 24次/分,BP82/60 mmHg,面色发黄,上腹软,下腹部压痛及反跳痛不明显.实验室检查:Hb90g/L,RBC30×1012/L,WBC 17×109/L,N 0.90.
作者:王影;王璐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目的:评价采用保肛超低位吻合术治疗下段直肠癌的疗效.方法:对下段直肠癌在行根治术后分别使用国产XF-60型或美国强生AX55G型线型闭合器及国产GF-1型(31#、34#)管道吻合器行超低位结直肠端端吻合术.结果:本组58例,肿瘤下缘距肛缘6 cm、7cm、8 cm者分别为10例、26例、22例,吻合口距肛缘<4 cm.2例吻合口漏,2例吻合口狭窄.随访1~3年均无局部复发,2例分别因肝、肺转移死亡.结论:闭合器、吻合器的应用,扩大了下段直肠癌保肛手术的治疗范围,而且手术方便、简捷,安全可靠;但应严格手术适应证,并防止局部复发.
作者:李德群;孙团起;鲁令传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目的:了解重症监护治疗病房(ICU)获得性肺部感染的流行病学及细菌耐药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近3年ICU颅脑疾病患者痰培养检出的致病菌菌株及其耐药性.结果:154株获得性肺部感染中,G-菌109株(70.8%),G+菌45株(29.2%).以铜绿假单孢菌及肠道杆菌为主.G-菌对亚胺培南的敏感性高.结论:ICU颅脑疾病患者获得性肺部感染发生率较高,致病菌仍以G-菌为主,但G+菌逐渐增加;早期、定期进行痰培养和药敏试验可及时发现致病菌、指导选用抗生素.
作者:黄艳芬;李建文;左万里;李智斌;冯正健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放射治疗(放疗)对食管癌患者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单扩散(SRID)法、酵母花环法检测65例食管癌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和红细胞免疫功能.结果:放疗后食管癌患者免疫球蛋白无明显变化(P>0.05);与放疗前相比,总T细胞(CD3+)无明显降低(P>0.05),CD4+T细胞明显下降(P<0.01),CD8+T细胞上升(放疔后3个月时)(P<0.05);CD4+/CD8+明显低于放疗前(P<0.01),一直延续到放疗后6个月(P<0.01);与放疗前比较,红细胞C3b受体花环(RBCC3bRR)明显下降(P<0.01),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RBCC3bICR)无明显变化.结论:食管癌患者放疗后,免疫功能受损或抑制,调节功能紊乱还会持续一段时间,增加宿主对抗肿瘤的功能,放疗的同时就增加免疫治疗,以提高患者的免疫能力.
作者:王颖杰;卢杨;吕美荣;王凤超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提高陈旧性腕舟骨骨折治愈率的方法.方法:采用带筋膜血管蒂桡骨瓣植入骨折端,同时施行腕背石膏外固定治疗陈旧性腕舟骨骨折16例.结果:术后随访3~24个月,平均随访时间12个月.优10例,良5例,尚可1例;优良率为93.8%.结论:带筋膜血管蒂桡骨瓣植入是治疗陈旧性腕舟骨骨折的有效方法.
作者:官建中;朱涛;周建生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闭合性直肠肛管损伤诊治原则.方法:回顾性总结13例闭合性直肠肛管损伤的资料,对闭合性直肠肛管损伤按病因、临床表现、误诊原因、治疗方法进行分析.结果:治愈12例,死亡1例;切口感染8例,并发空肠瘘1例.结论:早诊断、早手术是降低病死率的主要方法,术式的选择与明确诊断时间有关.
作者:耿桂飞;徐厚兰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目的:观察高压氧、抗生素综合治疗钩端螺旋体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取高压纯氧、青霉素(800~1 200万u)静脉滴注,每天1次,同时并用脑细胞活化剂、脑血管扩张药.结果:治愈13例,好转3例,随访6个月~2年.结论:该疗法具有疗效高且远期疗效可靠的良好作用,可作为治疗钩端螺旋体脑病的一种有效方法.
作者:孙乃中;程晋成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低出生体重儿低血糖及其防治.方法:对60例低出生体重儿的血糖进行监测,观察其表现及补充葡萄糖后的反应.结果:60例低出生体重儿低血糖发生率为75%,≤1.1 mmol/L 8例,>1.1~1.4 mmol/L24例,>1.4~2.2 mmol/L13例;主要表现有反应低下、哭声低、拒奶、肌张力减弱、面色苍白、心率减慢、呼吸暂停等,经治疗后临床表现在2~24 h内均有明显改善.结论:应重视对低出生体重儿进行血糖监测及低血糖的防治.
作者:郑利华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目的:比较MIP(MMC+IFO+DDP)方案与MVP(MMC+VDS+DDP)方案对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方法:41例患者分别用MIP方案和MVP方案治疗.结果:MIP组和MVP组有效率分别为47.4%和40.9%,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主要副作用是骨髓抑制,白细胞下降分别为68.4%和63.6%(P>0.05),无其它严重毒性反应.结论:MIP和MVP方案对非小细胞肺癌疗效相似.
作者:詹必红;陶雄飞;申传厚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目的:评价带蒂背阔肌轴型皮瓣修复上肢复杂性软组织缺损感染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带蒂背阔肌轴型皮瓣修复上肢因严重创伤所致的软组织缺损、肌腱及骨质外露继发感染的创面.结果:共做带蒂背阔肌轴型皮瓣修复上肢部分皮肤等组织缺损15例,成功率96.65%,其中10例为深部肌腱、骨关节外露,并继发感染创面,用该肌皮瓣修复,所有修复的肢体均保留和恢复了功能.结论:应用带蒂背阔肌轴型皮瓣修复上肢复杂性软组织缺损的感染创面,疗程短,疗效好,能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杨效连;杨文彬;杨珂 刊期: 2002年第05期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cute organophosphorus pesticidespoisonng,AOPP)是基层医院常见的内科急症,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AOPP急性症状期病死率逐渐下降,中间型综合征(intermediate syndrome,IMS)已成为AOPP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1994年3月~2001年4月,我院共收治IMS患者16例,现作一分析.
作者:戴光华;姚海权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预防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石街形成的方法.方法:口服补液,插管冲洗,双J管引流,应用解痉、止痛、利尿剂,低能量碎石.结果:ESWL配合辅助技术治疗泌尿系结石208例,仅2例石街形成.结论:辅助技术是预防ESWL石街形成的有效方法.
作者:王耀林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义眼座植入术后义眼座暴露的原因及处理.方法:对37例义眼座植入术患者行随访分析,随访1~14个月,平均6个月.结果:术后发生义眼座暴露6例(16.2%).一期植入23例,暴露2例(8.7%);二期植入14例,暴露4例(28.6%).5例经手术修补愈合,1例取出.结论:义眼座术暴露常见原因有机体排异反应、球结膜筋膜张力过大等.术后可根据暴露面积不同采取不同处理方法.
作者:郁佳;李韵倩 刊期: 2002年第05期
1902年,英国两位著名生理学家Bayliss和Starling发现胃肠激素(gut hormone)--促胰液素.胃肠激素是指产生于消化道的一组小分子或肽类活性物质,分子量<10000,无二级以上构型,除5-羟色胺等少数活性物质外,绝大多数胃肠激素是多肽,因此又称胃肠肽.除表皮生长因子和转化生长因子等多肽由胃肠组织细胞或免疫细胞产生外,绝大多数胃肠激素是由散在分布于胃肠黏膜中的内分泌细胞或胃肠神经组织(黏膜下神经丛、肌间神经丛)产生的[1].本文就胃肠激素的组织形态与功能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陈晓宇;贾友苏;陈晓蓉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目的:观察曲马多术后镇痛对术后恶心、呕吐的影响.方法:135例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A组(n=45),术后不用硬膜外镇痛;B组(n=45),用硬膜外镇痛,不用恩丹西酮;C组(n=45),硬膜外镇痛加恩丹西酮.比较B、C两组对术后恶心、呕吐的影响.结果:A、B两组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差异无显著性(P>0.05),C组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较A、B组显著降低(P<0.005),B、C组镇痛效果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在腹部手术中曲马多硬膜外镇痛不增加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硬膜外镇痛中加入恩丹西酮,可显著降低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
作者:程向阳 刊期: 2002年第05期
椎管狭窄症是腰腿痛和颈肩痛的常见病因,多需手术治疗,老年患者常合并有器官功能异常,麻醉处理上有其特殊性.现总结我科1997年12月~2000年12月348例老年人椎管狭窄症的麻醉体会.
作者:陈云飞;丰昕;李同海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目的:观察腹壁皮下注射低分子量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选择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98例,随机分为低分子量肝素组和对照组进行疗效比较.对照组常规服用硝酸盐类、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拮抗剂,5%葡萄糖液500ml加硝酸甘油5~10 mg静脉滴注,每天1次,连用14天.低分子量肝素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低分子量肝素(每毫升含低分子肝素钙9 500IU)0.4~0.6ml,每天2次腹壁皮下注射,连用10天.结果:低分子量肝素组心绞痛发作次数及硝酸甘油含服量均有明显减少;心电图心肌缺血情况有明显改善,且无急性心肌梗死和猝死发生,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01),且无出血副作用出现.结论:低分子量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安全可靠,疗效满意.
作者:刘莹;唐鸿漪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小切口胆囊切除术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对比1100例小切口胆囊切除术与传统胆囊切除术的临床资料.结果: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手术时间、对腹腔干扰、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情况、住院天数等指标明显优于传统胆囊切除术.结论:小切口胆囊切除术安全可靠,但应掌握手术适应证.
作者:阚玉敏;赵强;倪良宏;张安生 刊期: 2002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