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MIP方案与MVP方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疗效比较

詹必红;陶雄飞;申传厚

关键词:肺肿瘤, 肿瘤/药物疗法
摘要:目的:比较MIP(MMC+IFO+DDP)方案与MVP(MMC+VDS+DDP)方案对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方法:41例患者分别用MIP方案和MVP方案治疗.结果:MIP组和MVP组有效率分别为47.4%和40.9%,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主要副作用是骨髓抑制,白细胞下降分别为68.4%和63.6%(P>0.05),无其它严重毒性反应.结论:MIP和MVP方案对非小细胞肺癌疗效相似.
蚌埠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小切口胆囊切除术与传统术式疗效对比分析

    目的:探讨小切口胆囊切除术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对比1100例小切口胆囊切除术与传统胆囊切除术的临床资料.结果: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手术时间、对腹腔干扰、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情况、住院天数等指标明显优于传统胆囊切除术.结论:小切口胆囊切除术安全可靠,但应掌握手术适应证.

    作者:阚玉敏;赵强;倪良宏;张安生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新式剖宫产术与传统剖宫产术临床比较

    目的:观察新式剖宫产的优点.方法:选择有剖宫产指征、无手术禁忌证晚期妊娠妇女198例,随机分为改良组112例、对照组86例.对切皮至胎儿娩出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进行比较.结果:改良组胎儿娩出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均小于对照组(P<0.001).结论:新式剖宫产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术后肛门排气快,组织损伤少,适合基层医院推广.

    作者:梁茂芸;陈智明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MIP方案与MVP方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MIP(MMC+IFO+DDP)方案与MVP(MMC+VDS+DDP)方案对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方法:41例患者分别用MIP方案和MVP方案治疗.结果:MIP组和MVP组有效率分别为47.4%和40.9%,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主要副作用是骨髓抑制,白细胞下降分别为68.4%和63.6%(P>0.05),无其它严重毒性反应.结论:MIP和MVP方案对非小细胞肺癌疗效相似.

    作者:詹必红;陶雄飞;申传厚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带筋膜血管蒂桡骨瓣植入治疗陈旧性腕舟骨骨折

    目的:探讨提高陈旧性腕舟骨骨折治愈率的方法.方法:采用带筋膜血管蒂桡骨瓣植入骨折端,同时施行腕背石膏外固定治疗陈旧性腕舟骨骨折16例.结果:术后随访3~24个月,平均随访时间12个月.优10例,良5例,尚可1例;优良率为93.8%.结论:带筋膜血管蒂桡骨瓣植入是治疗陈旧性腕舟骨骨折的有效方法.

    作者:官建中;朱涛;周建生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类风湿性关节炎31例临床分析

    类风湿性关节炎(RA)是以慢性进行性对称性关节炎为主的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在我国的患病率约为0.3%.虽然RA致残率高,但早期诊断及早期合理的治疗,仍可完全控制甚至可能治愈[1].1998年5月~2000年4月,我科收治RA 31例,现对其临床特点进行分析.

    作者:袁红丽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B超诊断子宫颈妊娠1例

    患者29岁.GlPl,末次月经1998年5月20日,停经2月余,尿妊娠试验阳性.反复无痛性阴道流血,经对症治疗5天后出血量减少.于2 h前在无明显诱因下阴道流血不止,量增加,伴头晕、恶心、呕吐.于1998年8月9日下午5时急诊人院.体检:T37℃,P 99次/分,R 24次/分,BP82/60 mmHg,面色发黄,上腹软,下腹部压痛及反跳痛不明显.实验室检查:Hb90g/L,RBC30×1012/L,WBC 17×109/L,N 0.90.

    作者:王影;王璐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放射治疗对食管癌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放射治疗(放疗)对食管癌患者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单扩散(SRID)法、酵母花环法检测65例食管癌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和红细胞免疫功能.结果:放疗后食管癌患者免疫球蛋白无明显变化(P>0.05);与放疗前相比,总T细胞(CD3+)无明显降低(P>0.05),CD4+T细胞明显下降(P<0.01),CD8+T细胞上升(放疔后3个月时)(P<0.05);CD4+/CD8+明显低于放疗前(P<0.01),一直延续到放疗后6个月(P<0.01);与放疗前比较,红细胞C3b受体花环(RBCC3bRR)明显下降(P<0.01),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RBCC3bICR)无明显变化.结论:食管癌患者放疗后,免疫功能受损或抑制,调节功能紊乱还会持续一段时间,增加宿主对抗肿瘤的功能,放疗的同时就增加免疫治疗,以提高患者的免疫能力.

    作者:王颖杰;卢杨;吕美荣;王凤超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下段直肠癌切除超低位吻合术58例分析

    目的:评价采用保肛超低位吻合术治疗下段直肠癌的疗效.方法:对下段直肠癌在行根治术后分别使用国产XF-60型或美国强生AX55G型线型闭合器及国产GF-1型(31#、34#)管道吻合器行超低位结直肠端端吻合术.结果:本组58例,肿瘤下缘距肛缘6 cm、7cm、8 cm者分别为10例、26例、22例,吻合口距肛缘<4 cm.2例吻合口漏,2例吻合口狭窄.随访1~3年均无局部复发,2例分别因肝、肺转移死亡.结论:闭合器、吻合器的应用,扩大了下段直肠癌保肛手术的治疗范围,而且手术方便、简捷,安全可靠;但应严格手术适应证,并防止局部复发.

    作者:李德群;孙团起;鲁令传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急性有机磷中毒中间型综合征16例临床分析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cute organophosphorus pesticidespoisonng,AOPP)是基层医院常见的内科急症,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AOPP急性症状期病死率逐渐下降,中间型综合征(intermediate syndrome,IMS)已成为AOPP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1994年3月~2001年4月,我院共收治IMS患者16例,现作一分析.

    作者:戴光华;姚海权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流式细胞术检测γδT细胞内细胞因子的方法学探讨

    目的:建立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内细胞因子的方法,对活化的γδT细胞内细胞因子进行检测分析.方法:用佛波醇酯(PMA)和离子霉素(IM)刺激活化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Brefeldin A(BFA)阻断细胞内分子的分泌,37℃、5%CO2培养5h后,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内细胞因子.结核分枝杆菌低分子多肽抗原(Mtb)活化PBMC,增殖培养10天后获得较高比例的γδT细胞,用PMA和IM活化γδT细胞,检测γδT细胞内的IL-2.结果: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内细胞因子的方法,对活化后γδT细胞内IL-2检测获得良好的结果,阳性率可达45.68%.结论: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内细胞因子,能很好地检测γδT细胞单个细胞水平上细胞因子的产生,是研究γδT细胞内细胞因子的一个较好的方法.

    作者:侯彦强;吴俊英;胡建国;李柏青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浅低温体外循环心脏搏动下经肺动脉切口缝合动脉导管

    目的:总结复杂性动脉导管未闭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浅低温体外循环心脏搏动下,经肺动脉切口缝合治疗59例复杂性动脉导管未闭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早期死亡2例,病死率3.39%;其余恢复良好.无一发生空气栓塞.结论:浅低温体外循环心脏搏动下经肺动脉切口缝合动脉导管是一种很有效的手术操作方法.

    作者:方骏;肖颖彬;陈林;陈劲进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原发性高血压血尿酸浓度与肾损害的关系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尿酸浓度及其与血肌酐之间的关系.方法:测定9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与90例血压正常患者的血尿酸与血肌酐浓度.结果:与血压正常组比较,高血压组血尿酸浓度明显增高,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且血尿酸与血肌酐呈正相关关系(r=0.380,P<0.01).结论:血尿酸浓度增高有利于原发性高血压早期肾损害的识别.

    作者:郦忆文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带蒂背阔肌轴型皮瓣在上肢感染创面的应用

    目的:评价带蒂背阔肌轴型皮瓣修复上肢复杂性软组织缺损感染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带蒂背阔肌轴型皮瓣修复上肢因严重创伤所致的软组织缺损、肌腱及骨质外露继发感染的创面.结果:共做带蒂背阔肌轴型皮瓣修复上肢部分皮肤等组织缺损15例,成功率96.65%,其中10例为深部肌腱、骨关节外露,并继发感染创面,用该肌皮瓣修复,所有修复的肢体均保留和恢复了功能.结论:应用带蒂背阔肌轴型皮瓣修复上肢复杂性软组织缺损的感染创面,疗程短,疗效好,能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杨效连;杨文彬;杨珂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急性癌性结肠梗阻的外科治疗

    目的:探讨急性癌性结肠梗阻的围手术期处理与手术方式的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47例急性癌性结肠梗阻的外科治疗.结果:一期切除、吻合38例,一期切除、二期吻合6例,肿瘤无法切除行近端肠造口3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5%,无吻合口漏及死亡病例发生.结论:提高对急性癌性结肠梗阻的认识、合理选择手术方式、做好围手术期处理,是减少并发症、提高疗效的关键.

    作者:王子岩;王振杰;郑士友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Budd-Chiari综合征和因子V Leiden突变

    布加综合征(Budd-Chiari syndrome,BCS)是一种发病率较高的全球性疾病,其病因很多,其中因子V Leiden(factorV Leiden,FVL)突变是常见的病因学之一.其发病机制主要是突变后所致的抗活化蛋白C现象(activated protein Cresistance,AFCR)而引起的血液高凝状态.本文就BCS与FVL突变的相关性研究作一综述.

    作者:周为民;李晓强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慢性硬膜下血肿5例误诊分析

    慢性硬膜下血肿发生于硬脑膜与蛛网膜之间,是一种临床常见的幕上血肿,按血肿症状出现的时间,可分为急性、亚急性、慢性三型.所谓慢性型系指伤后三周以上的颅内血肿,多为脑原发外伤所致,伤势轻,症状消失快,经过很长一段时间康复期后,再次出现脑受压和颅内压升高症状[1].此病多见于儿童与老年人,约占硬膜下血肿的25%.其特点为起病隐袭,症状不明显,临床易误诊[2].由于病程长,患者回忆困难,多数患者不在脑外科首诊.1989年以来,笔者发现有5例此类患者误诊,现作报道.

    作者:夏明武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闭合性直肠肛管损伤的诊治

    目的:探讨闭合性直肠肛管损伤诊治原则.方法:回顾性总结13例闭合性直肠肛管损伤的资料,对闭合性直肠肛管损伤按病因、临床表现、误诊原因、治疗方法进行分析.结果:治愈12例,死亡1例;切口感染8例,并发空肠瘘1例.结论:早诊断、早手术是降低病死率的主要方法,术式的选择与明确诊断时间有关.

    作者:耿桂飞;徐厚兰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神经外科重症监护治疗病房获得性肺部感染分析

    目的:了解重症监护治疗病房(ICU)获得性肺部感染的流行病学及细菌耐药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近3年ICU颅脑疾病患者痰培养检出的致病菌菌株及其耐药性.结果:154株获得性肺部感染中,G-菌109株(70.8%),G+菌45株(29.2%).以铜绿假单孢菌及肠道杆菌为主.G-菌对亚胺培南的敏感性高.结论:ICU颅脑疾病患者获得性肺部感染发生率较高,致病菌仍以G-菌为主,但G+菌逐渐增加;早期、定期进行痰培养和药敏试验可及时发现致病菌、指导选用抗生素.

    作者:黄艳芬;李建文;左万里;李智斌;冯正健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老年人高血压性脑出血术后并发症30例分析

    目的:探讨有效预防和治疗老年人高血压性脑出血术后并发症的方法.方法:对30例术后出现并发症的老年人高血压性脑出血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肺部感染26例;上消化道出血19例;心功能损害24例;再出血3例;泌尿系统感染12例;肝肾功能损害7例;颅内感染5例;机体内环境失调22例;其他4例.结论:老年人高血压性脑出血术后并发症多,病死率高,术后应积极预防和有效治疗并发症,以提高生存率及生存质量,降低病死率.

    作者:张弋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急性高原肺水肿63例临床分析

    急性高原肺水肿为高原地区特有的一种疾病,也是内科急诊病例.本文对63例急性高原肺水肿患者的临床发病特征及以酚妥拉明为主的综合治疗结果进行临床分析.

    作者:郭立河;王安陵 刊期: 2002年第05期

蚌埠医学院学报杂志

蚌埠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安徽省教育厅

主办:蚌埠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