阚玉敏;赵强;倪良宏;张安生
目的:探讨义眼座植入术后义眼座暴露的原因及处理.方法:对37例义眼座植入术患者行随访分析,随访1~14个月,平均6个月.结果:术后发生义眼座暴露6例(16.2%).一期植入23例,暴露2例(8.7%);二期植入14例,暴露4例(28.6%).5例经手术修补愈合,1例取出.结论:义眼座术暴露常见原因有机体排异反应、球结膜筋膜张力过大等.术后可根据暴露面积不同采取不同处理方法.
作者:郁佳;李韵倩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目的:总结复杂性动脉导管未闭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浅低温体外循环心脏搏动下,经肺动脉切口缝合治疗59例复杂性动脉导管未闭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早期死亡2例,病死率3.39%;其余恢复良好.无一发生空气栓塞.结论:浅低温体外循环心脏搏动下经肺动脉切口缝合动脉导管是一种很有效的手术操作方法.
作者:方骏;肖颖彬;陈林;陈劲进 刊期: 2002年第05期
胡桃夹现象也称胡桃夹综合征或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它是左肾静脉受压伴发血尿或直立性蛋白尿、腹痛和精索曲张的一种疾病[1].很多临床医师及超声医师对该病认识不足,本文旨在探讨该类患者左肾静脉受压时宽处与窄处血管内径的比值范围,以期提高对该病的认识.
作者:都旭东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HCC)息者血清可溶性Fas(sFas)受体与肝细胞癌之间的关系.方法:用双抗夹心ELISA法,检测45例HCC、30例肝硬化(LC)患者血清sFas水平.结果:HCC血清sFas浓度为16.5±3.1ng/L,明显高于LC 8.4±2.5 ng/L和正常对照组3.1±1.1ng/L(P<0.01).结论:肝细胞癌患者血清中高水平的sFas受体,竞争性地与Fas受体的天然配体FasL(Fas Ligand)结合而抑制肝癌细胞凋亡,这可能是肝癌细胞逃避机体免疫监视得以生存和转移的重要机制之一.
作者:王凤超;吕美荣;钱宛馨;柏平;崔琢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目的:观察高压氧、抗生素综合治疗钩端螺旋体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取高压纯氧、青霉素(800~1 200万u)静脉滴注,每天1次,同时并用脑细胞活化剂、脑血管扩张药.结果:治愈13例,好转3例,随访6个月~2年.结论:该疗法具有疗效高且远期疗效可靠的良好作用,可作为治疗钩端螺旋体脑病的一种有效方法.
作者:孙乃中;程晋成 刊期: 2002年第05期
掌握乳腺癌前病变病理诊断标准,在日常外检业务工作中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其分类及诊断标准作一综述.1乳腺癌癌前病变的概念病理学上一般把某些在组织形态学上有一定程度异型或增生活跃,经随访有一部分发展成癌的乳腺增生性疾病称为乳腺癌前病变.WHO规定发展成恶性可能超过20%的各种病变属癌前病变[1].不典型增生是确切的癌前病变.
作者:王欣;谢群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尿酸浓度及其与血肌酐之间的关系.方法:测定9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与90例血压正常患者的血尿酸与血肌酐浓度.结果:与血压正常组比较,高血压组血尿酸浓度明显增高,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且血尿酸与血肌酐呈正相关关系(r=0.380,P<0.01).结论:血尿酸浓度增高有利于原发性高血压早期肾损害的识别.
作者:郦忆文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目的:提高小脑脑桥角(c-p角)区肿瘤和瘤样病变的MRI诊断的准确性.方法:对10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c-p角区肿瘤患者采用1.0 T超导MRI系统行常规SE序列或快速SE序列T1加权和T2加权成像扫描,其中80例加做Gd-DTPA增强扫描.结果:105例c-p角区肿瘤和瘤样病变中:听神经瘤68例,脑膜瘤17例,三叉神经瘤11例,胆脂瘤2例,蛛网膜囊肿1例,转移瘤1例,脑干胶质瘤2例,血管母细胞瘤1例,室管膜母细胞瘤1例,颈静脉体瘤1例.c-p角区肿瘤中多见的是听神经瘤(64.8%),其次是脑膜瘤(16.2%)和三叉神经瘤(10.5%),该区肿瘤大部分有特征性的MRI表现.结论:MRI是检查c-p角区肿瘤和瘤样病变的首选方法,对c-p角区肿瘤和瘤样病变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
作者:朱广辉;尉传社;吴新生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预防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石街形成的方法.方法:口服补液,插管冲洗,双J管引流,应用解痉、止痛、利尿剂,低能量碎石.结果:ESWL配合辅助技术治疗泌尿系结石208例,仅2例石街形成.结论:辅助技术是预防ESWL石街形成的有效方法.
作者:王耀林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目的:评价采用保肛超低位吻合术治疗下段直肠癌的疗效.方法:对下段直肠癌在行根治术后分别使用国产XF-60型或美国强生AX55G型线型闭合器及国产GF-1型(31#、34#)管道吻合器行超低位结直肠端端吻合术.结果:本组58例,肿瘤下缘距肛缘6 cm、7cm、8 cm者分别为10例、26例、22例,吻合口距肛缘<4 cm.2例吻合口漏,2例吻合口狭窄.随访1~3年均无局部复发,2例分别因肝、肺转移死亡.结论:闭合器、吻合器的应用,扩大了下段直肠癌保肛手术的治疗范围,而且手术方便、简捷,安全可靠;但应严格手术适应证,并防止局部复发.
作者:李德群;孙团起;鲁令传 刊期: 2002年第05期
1902年,英国两位著名生理学家Bayliss和Starling发现胃肠激素(gut hormone)--促胰液素.胃肠激素是指产生于消化道的一组小分子或肽类活性物质,分子量<10000,无二级以上构型,除5-羟色胺等少数活性物质外,绝大多数胃肠激素是多肽,因此又称胃肠肽.除表皮生长因子和转化生长因子等多肽由胃肠组织细胞或免疫细胞产生外,绝大多数胃肠激素是由散在分布于胃肠黏膜中的内分泌细胞或胃肠神经组织(黏膜下神经丛、肌间神经丛)产生的[1].本文就胃肠激素的组织形态与功能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陈晓宇;贾友苏;陈晓蓉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目的:了解重症监护治疗病房(ICU)获得性肺部感染的流行病学及细菌耐药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近3年ICU颅脑疾病患者痰培养检出的致病菌菌株及其耐药性.结果:154株获得性肺部感染中,G-菌109株(70.8%),G+菌45株(29.2%).以铜绿假单孢菌及肠道杆菌为主.G-菌对亚胺培南的敏感性高.结论:ICU颅脑疾病患者获得性肺部感染发生率较高,致病菌仍以G-菌为主,但G+菌逐渐增加;早期、定期进行痰培养和药敏试验可及时发现致病菌、指导选用抗生素.
作者:黄艳芬;李建文;左万里;李智斌;冯正健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小儿病毒性脑炎(病脑)临床特点及治疗体会.方法:对确诊为病脑的42例住院息儿进行临床观察,并采用阿昔洛韦治疗,观察其疗效.结果:42例病脑患儿均在病毒感染的基础上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及体征.经阿昔洛韦加综合治疗10~30天,治愈25例(59.5%),好转13例(31.0%),无效4例(9.5%),总有效率90.5%.结论:阿昔洛韦是治疗小儿病脑安全有效的抗病毒药物.
作者:齐中强;刘安利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外科切除非小细胞肺癌(NSCLC)神经细胞黏附分子(NCAM)表达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意义及其与嗜铬素A(CgA)与突触素(Syn)表达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化LSAB法,观察NCAM、CgA、Syn在NSCLC中的表达,研究NCAM表达的临床病理相关性及与CgA、Syn表达的相关性,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方法分析NCAM对外科治愈性切除患者的预后价值.结果:在163例NSCLC中有40例(24.54%)表达NCAM,在各种不同病理类型中,腺癌的表达率较高(P<0.05).NCAM的表达与CgA(P<0.05)、Syn(P<0.005)表达相关,也与肿瘤的T分期(P<0.005)、N分期(P<0.05)相关.单因素分析显示NCAM表达阳性组5年生存率为36.80%,而阴性组为50.74%(P>0.05),多因素分析肿瘤分期(P<0.001)与患者性别(P<0.05)是独立预后因素.结论:表达NCAM的NSCLC患者生存期较短,但肿瘤分期与患者的性别是判别预后的独立因素,提示NCAM的表达仅仅是促进肿瘤进展众多生物学事件之一.
作者:王祖义;黄植蕃;吴秋良;吴一龙;戎铁华;杨名添;侯景辉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行为神经测定(NBNA)与临床、头颅CT的关系.方法:对96例HIE患儿进行动态20项NBNA评分,并与临床分度、头颅CT分度比较.结果:第5~7天临床、头颅CT愈重,NBNA评分异常率愈高(P<0.01和P<0.005);第12~14天临床轻中度患儿NBNA评分恢复正常率明显高于重度患儿,其中轻度恢复更明显(P<0.005);第24~28天轻中度患儿NBNA评分可进一步恢复(P<0.005).第4周头颅CT检查9例异常者,NBNA均低于35分(P<0.005),临床随访均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结论:动态NBNA评分有助于评估HIE的病情和预后.
作者:韩旻;袁建强;孔宪珍;郑利华;叶晓琴;李社会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目的:建立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内细胞因子的方法,对活化的γδT细胞内细胞因子进行检测分析.方法:用佛波醇酯(PMA)和离子霉素(IM)刺激活化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Brefeldin A(BFA)阻断细胞内分子的分泌,37℃、5%CO2培养5h后,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内细胞因子.结核分枝杆菌低分子多肽抗原(Mtb)活化PBMC,增殖培养10天后获得较高比例的γδT细胞,用PMA和IM活化γδT细胞,检测γδT细胞内的IL-2.结果: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内细胞因子的方法,对活化后γδT细胞内IL-2检测获得良好的结果,阳性率可达45.68%.结论: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内细胞因子,能很好地检测γδT细胞单个细胞水平上细胞因子的产生,是研究γδT细胞内细胞因子的一个较好的方法.
作者:侯彦强;吴俊英;胡建国;李柏青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目的:了解阿米卡星对小儿的肾毒性.方法:40例患儿应用阿米卡星8 mg@kg-1@d-1后5~7天检测血、尿β2-微球蛋白(β2-MG),部分停药后7~10天复查尿β2-MG.结果:24例尿β2-MG升高,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05),停药后17/19例恢复正常.结论:阿米卡星对小儿的肾毒性主要是损害肾小管重吸收,常规剂量的影响是可逆的.
作者:谢同炳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神经血管减压术对三叉神经痛的治疗效果.方法:31例患者施行神经血管减压术,采用局麻耳后切口乙状窦后入路行神经血管减压治疗,并进行随访.结果:术后切口一期愈合,疼痛完全消失,近期有效率达100%.经术后6~12个月随访,无1例复发,面部痛觉、温觉正常.结论:神经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袁五一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目的:建立铜陵地区中学生血常规各项指标的正常值参考范围.方法:按年级进行整群随机抽样,抽取某个年级1 568名学生进行普查.结果:血常规各项指标的正常值参考范围中,血小板男生组为(58~225)× 109/L、女生组为(61~229)×109/L,低于标准值(100~300)×109/L;其余与标准值相近,血小板功能及出凝血功能指标中凝血酶原时间、部分凝血活酶时间、血小板聚集试验与标准值差异均有显著性.结论:不能简单地用文献值作为本地区血常规各项指标的正常值参考范围,建立各地区的正常值参考范围有重要意义.
作者:吴祥林;杨斌;唐吉斌;曹春鸾 刊期: 2002年第05期
患者29岁.GlPl,末次月经1998年5月20日,停经2月余,尿妊娠试验阳性.反复无痛性阴道流血,经对症治疗5天后出血量减少.于2 h前在无明显诱因下阴道流血不止,量增加,伴头晕、恶心、呕吐.于1998年8月9日下午5时急诊人院.体检:T37℃,P 99次/分,R 24次/分,BP82/60 mmHg,面色发黄,上腹软,下腹部压痛及反跳痛不明显.实验室检查:Hb90g/L,RBC30×1012/L,WBC 17×109/L,N 0.90.
作者:王影;王璐 刊期: 2002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