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铜陵地区中学生血常规指标调查

吴祥林;杨斌;唐吉斌;曹春鸾

关键词:血细胞计数, 诊断, 实验室, 中学生
摘要:目的:建立铜陵地区中学生血常规各项指标的正常值参考范围.方法:按年级进行整群随机抽样,抽取某个年级1 568名学生进行普查.结果:血常规各项指标的正常值参考范围中,血小板男生组为(58~225)× 109/L、女生组为(61~229)×109/L,低于标准值(100~300)×109/L;其余与标准值相近,血小板功能及出凝血功能指标中凝血酶原时间、部分凝血活酶时间、血小板聚集试验与标准值差异均有显著性.结论:不能简单地用文献值作为本地区血常规各项指标的正常值参考范围,建立各地区的正常值参考范围有重要意义.
蚌埠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怀远县自然人群血清HBsAg检测

    无症状的HBsAg携带者,在人群中数量较多,也是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的一种传播源.为了解我县人群HBsAg携带感染的情况,笔者对部分机关、学校健康人群血清标本进行HBsAg检测,现作报道.

    作者:刘华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PET15b-BCG HSP65-GP2重组质粒的构建与鉴定

    目的:构建表达卡介苗热休克蛋白65(BCGHSP65)与人HER-2/neu细胞毒T淋巴细胞(CTL)表位(GP2)构成的融合蛋白(BCG HSP65-GP2)的重组质粒.方法:将用PCR方法扩增并回收的BCGHSP65-GP2基因片段与原核表达质粒PET15b重组,经过酶谱分析筛选出正向重组质粒,DNA序列分析正向重组质粒.结果:筛选出3个正向重组质粒.结论:重组表达质粒PET15b-BCG HSP65-GP2的构建是成功的,为进一步表达奠定基础.

    作者:王丽娟;吴士彬;于永利;王丽颖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老年人胸腔手术后曲马多和吗啡镇痛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老年人胸腔内手术后静脉应用曲马多和吗啡复合氟哌利多术后镇痛的效果、副作用,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选择90例ASA Ⅰ~Ⅱ级胸腔内手术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三组,曲马多组(T组,30例):曲马多800 mg、氟哌利多5 mg用氯化钠注射液稀释成100ml,背景量为曲马多100mg;吗啡组(M组,30例):吗啡40 mg、氟哌利多5 mg用氯化钠注射液稀释成100ml,背景量为吗啡2.5 mg;对照组(C组,30例)未行术后镇痛.患者手术结束后先给予背景量,后接奥贝镇痛泵(2 ml/h),并于48 h内分别观察下列指标:心率、血压、呼吸频率、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镇静评分(SS)、视觉模拟评分(VAS)以及恶心、呕吐、瘙痒、排气时间延长等副作用.结果:SS、VAS在M组和T组与C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呼吸频率和SpO2在T组和M组与C组差异亦均有显著性(P<0.01).结论:曲马多和吗啡分别复合氟哌利多应用于老年人胸腔内手术后镇痛,是一种有效的镇痛方法;曲马多比吗啡更安全,副作用少.

    作者:林学武;王星星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MIP方案与MVP方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MIP(MMC+IFO+DDP)方案与MVP(MMC+VDS+DDP)方案对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方法:41例患者分别用MIP方案和MVP方案治疗.结果:MIP组和MVP组有效率分别为47.4%和40.9%,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主要副作用是骨髓抑制,白细胞下降分别为68.4%和63.6%(P>0.05),无其它严重毒性反应.结论:MIP和MVP方案对非小细胞肺癌疗效相似.

    作者:詹必红;陶雄飞;申传厚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高压氧综合治疗钩端螺旋体脑病16例

    目的:观察高压氧、抗生素综合治疗钩端螺旋体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取高压纯氧、青霉素(800~1 200万u)静脉滴注,每天1次,同时并用脑细胞活化剂、脑血管扩张药.结果:治愈13例,好转3例,随访6个月~2年.结论:该疗法具有疗效高且远期疗效可靠的良好作用,可作为治疗钩端螺旋体脑病的一种有效方法.

    作者:孙乃中;程晋成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超声诊断胡桃夹血尿31例

    胡桃夹现象也称胡桃夹综合征或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它是左肾静脉受压伴发血尿或直立性蛋白尿、腹痛和精索曲张的一种疾病[1].很多临床医师及超声医师对该病认识不足,本文旨在探讨该类患者左肾静脉受压时宽处与窄处血管内径的比值范围,以期提高对该病的认识.

    作者:都旭东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原发性高血压血尿酸浓度与肾损害的关系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尿酸浓度及其与血肌酐之间的关系.方法:测定9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与90例血压正常患者的血尿酸与血肌酐浓度.结果:与血压正常组比较,高血压组血尿酸浓度明显增高,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且血尿酸与血肌酐呈正相关关系(r=0.380,P<0.01).结论:血尿酸浓度增高有利于原发性高血压早期肾损害的识别.

    作者:郦忆文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放射治疗对食管癌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放射治疗(放疗)对食管癌患者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单扩散(SRID)法、酵母花环法检测65例食管癌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和红细胞免疫功能.结果:放疗后食管癌患者免疫球蛋白无明显变化(P>0.05);与放疗前相比,总T细胞(CD3+)无明显降低(P>0.05),CD4+T细胞明显下降(P<0.01),CD8+T细胞上升(放疔后3个月时)(P<0.05);CD4+/CD8+明显低于放疗前(P<0.01),一直延续到放疗后6个月(P<0.01);与放疗前比较,红细胞C3b受体花环(RBCC3bRR)明显下降(P<0.01),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RBCC3bICR)无明显变化.结论:食管癌患者放疗后,免疫功能受损或抑制,调节功能紊乱还会持续一段时间,增加宿主对抗肿瘤的功能,放疗的同时就增加免疫治疗,以提高患者的免疫能力.

    作者:王颖杰;卢杨;吕美荣;王凤超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铜陵地区中学生血常规指标调查

    目的:建立铜陵地区中学生血常规各项指标的正常值参考范围.方法:按年级进行整群随机抽样,抽取某个年级1 568名学生进行普查.结果:血常规各项指标的正常值参考范围中,血小板男生组为(58~225)× 109/L、女生组为(61~229)×109/L,低于标准值(100~300)×109/L;其余与标准值相近,血小板功能及出凝血功能指标中凝血酶原时间、部分凝血活酶时间、血小板聚集试验与标准值差异均有显著性.结论:不能简单地用文献值作为本地区血常规各项指标的正常值参考范围,建立各地区的正常值参考范围有重要意义.

    作者:吴祥林;杨斌;唐吉斌;曹春鸾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新式剖宫产术与传统剖宫产术临床比较

    目的:观察新式剖宫产的优点.方法:选择有剖宫产指征、无手术禁忌证晚期妊娠妇女198例,随机分为改良组112例、对照组86例.对切皮至胎儿娩出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进行比较.结果:改良组胎儿娩出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均小于对照组(P<0.001).结论:新式剖宫产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术后肛门排气快,组织损伤少,适合基层医院推广.

    作者:梁茂芸;陈智明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异位胰腺误诊胃肿瘤1例

    患者男性,28岁.反复左上腹部疼痛1年,加剧5天人院.近年来间断出现左上腹部疼痛,有时伴有黑便.给予口服抗酸及胃黏膜保护剂后缓解.查体:T36℃,BP 105/75mmHg.一般情况尚可.左锁骨上未扪及肿大淋巴结.心肺未见异常.上腹部饱满,似可扪及肿块,但边界不清,稍有压痛.

    作者:周浩;任哲夫;徐根全;葛思群;陈雅萍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义眼座植入术后暴露原因及处理

    目的:探讨义眼座植入术后义眼座暴露的原因及处理.方法:对37例义眼座植入术患者行随访分析,随访1~14个月,平均6个月.结果:术后发生义眼座暴露6例(16.2%).一期植入23例,暴露2例(8.7%);二期植入14例,暴露4例(28.6%).5例经手术修补愈合,1例取出.结论:义眼座术暴露常见原因有机体排异反应、球结膜筋膜张力过大等.术后可根据暴露面积不同采取不同处理方法.

    作者:郁佳;李韵倩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阿米卡星对小儿的肾毒性观察

    目的:了解阿米卡星对小儿的肾毒性.方法:40例患儿应用阿米卡星8 mg@kg-1@d-1后5~7天检测血、尿β2-微球蛋白(β2-MG),部分停药后7~10天复查尿β2-MG.结果:24例尿β2-MG升高,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05),停药后17/19例恢复正常.结论:阿米卡星对小儿的肾毒性主要是损害肾小管重吸收,常规剂量的影响是可逆的.

    作者:谢同炳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B超诊断子宫颈妊娠1例

    患者29岁.GlPl,末次月经1998年5月20日,停经2月余,尿妊娠试验阳性.反复无痛性阴道流血,经对症治疗5天后出血量减少.于2 h前在无明显诱因下阴道流血不止,量增加,伴头晕、恶心、呕吐.于1998年8月9日下午5时急诊人院.体检:T37℃,P 99次/分,R 24次/分,BP82/60 mmHg,面色发黄,上腹软,下腹部压痛及反跳痛不明显.实验室检查:Hb90g/L,RBC30×1012/L,WBC 17×109/L,N 0.90.

    作者:王影;王璐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Budd-Chiari综合征和因子V Leiden突变

    布加综合征(Budd-Chiari syndrome,BCS)是一种发病率较高的全球性疾病,其病因很多,其中因子V Leiden(factorV Leiden,FVL)突变是常见的病因学之一.其发病机制主要是突变后所致的抗活化蛋白C现象(activated protein Cresistance,AFCR)而引起的血液高凝状态.本文就BCS与FVL突变的相关性研究作一综述.

    作者:周为民;李晓强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小切口胆囊切除术与传统术式疗效对比分析

    目的:探讨小切口胆囊切除术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对比1100例小切口胆囊切除术与传统胆囊切除术的临床资料.结果: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手术时间、对腹腔干扰、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情况、住院天数等指标明显优于传统胆囊切除术.结论:小切口胆囊切除术安全可靠,但应掌握手术适应证.

    作者:阚玉敏;赵强;倪良宏;张安生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流式细胞术检测γδT细胞内细胞因子的方法学探讨

    目的:建立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内细胞因子的方法,对活化的γδT细胞内细胞因子进行检测分析.方法:用佛波醇酯(PMA)和离子霉素(IM)刺激活化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Brefeldin A(BFA)阻断细胞内分子的分泌,37℃、5%CO2培养5h后,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内细胞因子.结核分枝杆菌低分子多肽抗原(Mtb)活化PBMC,增殖培养10天后获得较高比例的γδT细胞,用PMA和IM活化γδT细胞,检测γδT细胞内的IL-2.结果: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内细胞因子的方法,对活化后γδT细胞内IL-2检测获得良好的结果,阳性率可达45.68%.结论: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内细胞因子,能很好地检测γδT细胞单个细胞水平上细胞因子的产生,是研究γδT细胞内细胞因子的一个较好的方法.

    作者:侯彦强;吴俊英;胡建国;李柏青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急性有机磷中毒中间型综合征16例临床分析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cute organophosphorus pesticidespoisonng,AOPP)是基层医院常见的内科急症,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AOPP急性症状期病死率逐渐下降,中间型综合征(intermediate syndrome,IMS)已成为AOPP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1994年3月~2001年4月,我院共收治IMS患者16例,现作一分析.

    作者:戴光华;姚海权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邻指动脉岛状皮瓣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16例

    目的:观察以邻指动脉为蒂的岛状皮瓣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的效果.方法:据患指缺损面积大小,在邻指上设计以邻指动脉为蒂的岛状皮瓣转移修复患指,邻指创面植皮修复.结果:16例皮瓣全部存活.随访l~24个月手指外形良好,感觉、功能正常.结论:应用邻指动脉岛状皮瓣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具有设计合理、切取转移方便、供受区邻近组织结构合理、修复后指外形满意等优点.

    作者:王怀谷;赵天兰;李光早;徐静;葛树星;李旭文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血液透析应用于抢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syndrome,MODS)抢救难度大,病死率高达40%~98%,预后极差.争取时间,早发现、早诊断,有效且合理用药,良好的设备条件,已成为抢救患者生命的关键.本文应用血液净化技术,成功抢救严重创伤后MODS 1例,现作报道.

    作者:孙跃青 刊期: 2002年第05期

蚌埠医学院学报杂志

蚌埠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安徽省教育厅

主办:蚌埠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