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类风湿性关节炎31例临床分析

袁红丽

关键词:关节炎, 类风湿性, 抗炎剂, 非甾类
摘要:类风湿性关节炎(RA)是以慢性进行性对称性关节炎为主的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在我国的患病率约为0.3%.虽然RA致残率高,但早期诊断及早期合理的治疗,仍可完全控制甚至可能治愈[1].1998年5月~2000年4月,我科收治RA 31例,现对其临床特点进行分析.
蚌埠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胃肠神经内分泌细胞的形态与功能研究进展

    1902年,英国两位著名生理学家Bayliss和Starling发现胃肠激素(gut hormone)--促胰液素.胃肠激素是指产生于消化道的一组小分子或肽类活性物质,分子量<10000,无二级以上构型,除5-羟色胺等少数活性物质外,绝大多数胃肠激素是多肽,因此又称胃肠肽.除表皮生长因子和转化生长因子等多肽由胃肠组织细胞或免疫细胞产生外,绝大多数胃肠激素是由散在分布于胃肠黏膜中的内分泌细胞或胃肠神经组织(黏膜下神经丛、肌间神经丛)产生的[1].本文就胃肠激素的组织形态与功能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陈晓宇;贾友苏;陈晓蓉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带蒂背阔肌轴型皮瓣在上肢感染创面的应用

    目的:评价带蒂背阔肌轴型皮瓣修复上肢复杂性软组织缺损感染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带蒂背阔肌轴型皮瓣修复上肢因严重创伤所致的软组织缺损、肌腱及骨质外露继发感染的创面.结果:共做带蒂背阔肌轴型皮瓣修复上肢部分皮肤等组织缺损15例,成功率96.65%,其中10例为深部肌腱、骨关节外露,并继发感染创面,用该肌皮瓣修复,所有修复的肢体均保留和恢复了功能.结论:应用带蒂背阔肌轴型皮瓣修复上肢复杂性软组织缺损的感染创面,疗程短,疗效好,能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杨效连;杨文彬;杨珂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前列腺局部注射加尿道药物灌注治疗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

    目的:探讨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的治疗方法.方法:对92例经不同方法治疗失败的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患者行前列腺局部注射联合尿道药物灌注治疗.结果:92例患者治愈86例,显效6例,随访6~12个月无复发,无明显副作用.结论:前列腺局部注射和尿道药物灌注联合应用是治疗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疗效较好的方法.

    作者:舒启安;邱广阔;孙友文;诸禹平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大面积脑梗死23例临床分析

    大面积脑梗死是指梗死灶面积>20 cm2或累及两个脑叶、临床症状重、预后差者.1999~2000年,我科共收治大面积脑梗死23例,现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试图探讨大面积脑梗死的临床特点,以利于诊断与治疗.

    作者:邓晰明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CD69在人外周血活化的γδT细胞表面的表达

    目的:观察CD69在人外周血γδT细胞表面的表达及与γδT细胞活化的关系.方法:抗CD3单克隆抗体及结核杆菌低分子多肽刺激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及纯化的T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不同时相γδT细胞表面CD69分子的表达率.结果:抗CD3单抗、Mtb抗原刺激PBMC后3h,γδT细胞表面即表达CD69,24h达高峰;单独抗CD3或Mtb抗原刺激纯化的T细胞,CD69分子表达升高不明显,加入激发型抗CD28单抗作为第二信号,CD69表达率明显升高.结论:CD69分子在活化的γδT细胞表面高表达,可作为γδT细胞完全活化的一个指标.

    作者:吴俊英;侯彦强;李柏青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急性癌性结肠梗阻的外科治疗

    目的:探讨急性癌性结肠梗阻的围手术期处理与手术方式的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47例急性癌性结肠梗阻的外科治疗.结果:一期切除、吻合38例,一期切除、二期吻合6例,肿瘤无法切除行近端肠造口3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5%,无吻合口漏及死亡病例发生.结论:提高对急性癌性结肠梗阻的认识、合理选择手术方式、做好围手术期处理,是减少并发症、提高疗效的关键.

    作者:王子岩;王振杰;郑士友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下段直肠癌切除超低位吻合术58例分析

    目的:评价采用保肛超低位吻合术治疗下段直肠癌的疗效.方法:对下段直肠癌在行根治术后分别使用国产XF-60型或美国强生AX55G型线型闭合器及国产GF-1型(31#、34#)管道吻合器行超低位结直肠端端吻合术.结果:本组58例,肿瘤下缘距肛缘6 cm、7cm、8 cm者分别为10例、26例、22例,吻合口距肛缘<4 cm.2例吻合口漏,2例吻合口狭窄.随访1~3年均无局部复发,2例分别因肝、肺转移死亡.结论:闭合器、吻合器的应用,扩大了下段直肠癌保肛手术的治疗范围,而且手术方便、简捷,安全可靠;但应严格手术适应证,并防止局部复发.

    作者:李德群;孙团起;鲁令传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血液透析应用于抢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syndrome,MODS)抢救难度大,病死率高达40%~98%,预后极差.争取时间,早发现、早诊断,有效且合理用药,良好的设备条件,已成为抢救患者生命的关键.本文应用血液净化技术,成功抢救严重创伤后MODS 1例,现作报道.

    作者:孙跃青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降纤酶治疗急、慢性脑梗死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降纤酶治疗不同时期脑梗死的疗效.方法:注射用降纤酶(国产力源精纯溶栓酶)治疗发病>24 h~30天的脑梗死73例,并随机选择同期住院的脑梗死40例,予川芎嗪治疗为对照组.进行疗效评定,并观察用药前后血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肝肾功能变化.结果:治疗前、后脑梗死急性期与慢性期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状态(Barthel指数)评分差异均有显著性(P<0.001),降纤酶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血FIB显著降低(P<0.01),而PT、TT、肝肾功能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降纤酶对发病>24 h~30天左右的急、慢性脑梗死仍有较好的疗效,且副作用少.

    作者:张梅;戴家兰;方锦华;曹坪;孙杰;余传庆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PET15b-BCG HSP65-GP2重组质粒的构建与鉴定

    目的:构建表达卡介苗热休克蛋白65(BCGHSP65)与人HER-2/neu细胞毒T淋巴细胞(CTL)表位(GP2)构成的融合蛋白(BCG HSP65-GP2)的重组质粒.方法:将用PCR方法扩增并回收的BCGHSP65-GP2基因片段与原核表达质粒PET15b重组,经过酶谱分析筛选出正向重组质粒,DNA序列分析正向重组质粒.结果:筛选出3个正向重组质粒.结论:重组表达质粒PET15b-BCG HSP65-GP2的构建是成功的,为进一步表达奠定基础.

    作者:王丽娟;吴士彬;于永利;王丽颖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怀远县自然人群血清HBsAg检测

    无症状的HBsAg携带者,在人群中数量较多,也是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的一种传播源.为了解我县人群HBsAg携带感染的情况,笔者对部分机关、学校健康人群血清标本进行HBsAg检测,现作报道.

    作者:刘华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ENA多肽抗体检测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ENA多肽抗体检测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诊疗中的应用.方法:对我院各科送检血清304份标本采用免疫印迹法(IBT)进行ENA多肽抗体检测.结果:各科送检样本均有阳性出现,总检出率34.9%,其中以女性31~60岁年龄段检出率较高;且风湿病患者检出一项以上自身抗体阳性者系统性红斑狼疮(SLE)81.7%、多发性肌炎/皮肌炎(PM/DM)36.4%、进展期硬皮病(PSS)60%、干燥综合征(SS)94.7%、混合性结缔组织病(MCTD)100%、类风湿关节炎(RA)21.4%,阳性率较高.结论:ENA多肽抗体谱的检测对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且免疫印迹法具有快速特异、重复性强、临床符合率高等优点,可在临床广泛开展.

    作者:吴江;时会明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小儿病毒性脑炎42例临床特点及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小儿病毒性脑炎(病脑)临床特点及治疗体会.方法:对确诊为病脑的42例住院息儿进行临床观察,并采用阿昔洛韦治疗,观察其疗效.结果:42例病脑患儿均在病毒感染的基础上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及体征.经阿昔洛韦加综合治疗10~30天,治愈25例(59.5%),好转13例(31.0%),无效4例(9.5%),总有效率90.5%.结论:阿昔洛韦是治疗小儿病脑安全有效的抗病毒药物.

    作者:齐中强;刘安利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中老年脑力劳动者血糖和血压水平及其相关性探讨

    目的:了解中老年脑力劳动者高血压和高血糖的患病率,探讨血糖和血压的相关性.方法:随机抽查被检测者472例.采用袖带法测量血压,葡萄糖氧化酶-过氧化物酶终点比色法测定血糖.结果:高血压总患病率为14.62%,男性高于女性(P<0.05);高血糖总患病率为9.96%,男女性别差异无显著性(P>0.05);高血压合并高血糖总患病率为2.97%,男女性别差异无显著性(P>0.05);血糖和血压间具有明显相关性(P<0.01).69例高血压者血压与血糖亦具有明显的相关性(P<0.01);47例高血糖者和14例高血压合并高血糖者的血糖与血压均无相关性(P>0.05).结论:中老年脑力劳动者高血压和高血糖的患病率较高,血糖与血压呈正相关.

    作者:严玉兰;荣光生;李应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老年人高血压性脑出血术后并发症30例分析

    目的:探讨有效预防和治疗老年人高血压性脑出血术后并发症的方法.方法:对30例术后出现并发症的老年人高血压性脑出血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肺部感染26例;上消化道出血19例;心功能损害24例;再出血3例;泌尿系统感染12例;肝肾功能损害7例;颅内感染5例;机体内环境失调22例;其他4例.结论:老年人高血压性脑出血术后并发症多,病死率高,术后应积极预防和有效治疗并发症,以提高生存率及生存质量,降低病死率.

    作者:张弋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肝细胞癌患者血清可溶性Fas水平检测及其意义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HCC)息者血清可溶性Fas(sFas)受体与肝细胞癌之间的关系.方法:用双抗夹心ELISA法,检测45例HCC、30例肝硬化(LC)患者血清sFas水平.结果:HCC血清sFas浓度为16.5±3.1ng/L,明显高于LC 8.4±2.5 ng/L和正常对照组3.1±1.1ng/L(P<0.01).结论:肝细胞癌患者血清中高水平的sFas受体,竞争性地与Fas受体的天然配体FasL(Fas Ligand)结合而抑制肝癌细胞凋亡,这可能是肝癌细胞逃避机体免疫监视得以生存和转移的重要机制之一.

    作者:王凤超;吕美荣;钱宛馨;柏平;崔琢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浅低温体外循环心脏搏动下经肺动脉切口缝合动脉导管

    目的:总结复杂性动脉导管未闭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浅低温体外循环心脏搏动下,经肺动脉切口缝合治疗59例复杂性动脉导管未闭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早期死亡2例,病死率3.39%;其余恢复良好.无一发生空气栓塞.结论:浅低温体外循环心脏搏动下经肺动脉切口缝合动脉导管是一种很有效的手术操作方法.

    作者:方骏;肖颖彬;陈林;陈劲进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阿米卡星对小儿的肾毒性观察

    目的:了解阿米卡星对小儿的肾毒性.方法:40例患儿应用阿米卡星8 mg@kg-1@d-1后5~7天检测血、尿β2-微球蛋白(β2-MG),部分停药后7~10天复查尿β2-MG.结果:24例尿β2-MG升高,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05),停药后17/19例恢复正常.结论:阿米卡星对小儿的肾毒性主要是损害肾小管重吸收,常规剂量的影响是可逆的.

    作者:谢同炳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闭合性直肠肛管损伤的诊治

    目的:探讨闭合性直肠肛管损伤诊治原则.方法:回顾性总结13例闭合性直肠肛管损伤的资料,对闭合性直肠肛管损伤按病因、临床表现、误诊原因、治疗方法进行分析.结果:治愈12例,死亡1例;切口感染8例,并发空肠瘘1例.结论:早诊断、早手术是降低病死率的主要方法,术式的选择与明确诊断时间有关.

    作者:耿桂飞;徐厚兰 刊期: 2002年第05期

  • 异位胰腺误诊胃肿瘤1例

    患者男性,28岁.反复左上腹部疼痛1年,加剧5天人院.近年来间断出现左上腹部疼痛,有时伴有黑便.给予口服抗酸及胃黏膜保护剂后缓解.查体:T36℃,BP 105/75mmHg.一般情况尚可.左锁骨上未扪及肿大淋巴结.心肺未见异常.上腹部饱满,似可扪及肿块,但边界不清,稍有压痛.

    作者:周浩;任哲夫;徐根全;葛思群;陈雅萍 刊期: 2002年第05期

蚌埠医学院学报杂志

蚌埠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安徽省教育厅

主办:蚌埠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