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微粒型羟基磷灰石人工骨在口腔外科的应用

陆辉;朱守莉

关键词:生物相容性材料, 矫形外科学
摘要:在口腔外科中,常用的植入材料有自体真皮、自体软骨和骨、医用硅胶等;由于这些材料尚存在某些不足,近年临床改用微粒型羟基磷灰石人工骨(particle hydroxylaptile arificial bone,PHAB)用于颏部和颞部充填术.本文试总结其临床疗效.
蚌埠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柯萨奇病毒B致面神经麻痹15例

    目的:总结由柯萨奇病毒B(CVB)引起的面神经麻痹.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15例患者血清中CVB-IgM,IgG抗体.结果:15例中近期感染4例,既往感染11例,临床均给予抗病毒治疗,效果满意.结论:由CVB引起的面神经麻痹可能存在隐性感染或慢性感染,近期感染较既往感染效果较好,对可疑患者进行CVB特异性抗体检查,有助于早期快速诊断.

    作者:张李群;蒋惠荷;邓爱琼;陈艺林;李英欣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Nd-YAG激光治疗肥厚性鼻炎72例

    1995~1998年,我科应用Nd-YAG激光治疗肥厚性鼻炎72例,效果较好,现予报道.

    作者:梁晓红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微粒型羟基磷灰石人工骨在口腔外科的应用

    在口腔外科中,常用的植入材料有自体真皮、自体软骨和骨、医用硅胶等;由于这些材料尚存在某些不足,近年临床改用微粒型羟基磷灰石人工骨(particle hydroxylaptile arificial bone,PHAB)用于颏部和颞部充填术.本文试总结其临床疗效.

    作者:陆辉;朱守莉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脊柱结核的CT诊断

    目的:探讨脊柱结核的CT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76例脊柱结核的CT表现,总结其影像学特征.结果:76例脊柱结核均有不同程度的骨质破坏,62例有高密度死骨块;椎体骨质密度增高59例;椎间盘破坏48例;椎旁、腰大肌脓肿67例;椎管狭窄35例;椎体压缩47例.脊髓造影CT扫描(CTM)3例中2例显示脊髓受压移位,蛛网膜下腔炎性粘连.结论:CT能够较好地显示脊柱结核的特征性表现,特别是在椎体及附件骨质破坏程度、侵及椎管情况、椎旁软组织显示方面优于常规X线平片检查,对死骨片、骨质硬化及冷脓肿钙化的显示优于磁共振成像(MRI).

    作者:阙胜利;王宇;宫希军;蒋庆福;刘斌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贫血、高热、脾大

    1 病历摘要患儿女性,2岁.因面黄3个月,发热2周入院.3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面部苍黄,口唇颜色变淡,渐加重,家长未予重视及治疗.2周前开始发热,体温39~40℃,热前伴寒战,在当地医院予青霉素、头孢菌素类抗感染治疗,无效.退热药应用有效,但不久体温又升至39℃以上,无咳嗽及吐泻,精神及食欲可.体检:发育正常,营养中等.重度贫血貌,全身浅表淋巴结不肿大.

    作者:杨筱;张帆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支撑喉镜术使用常频喷射通气的观察

    目的:比较常频喷射通气和高频喷射通气在支撑喉镜术中的通气效果.方法:选择32例美国麻醉协会(ASA)五级分类法Ⅰ~Ⅱ级声带息肉患者,拟行支撑喉镜术,随机分为高频组和常频组,每组16例.结果:采用60次/分的频率,160 kPa压力进行通气,术中PaCO2明显升高(P<0.01),并形成高碳酸血症;采用22次/分的频率、160 kPa的压力进行通气,术中PaCO2仅有升高趋势,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且其水平明显低于高频组(P<0.01).两组患者术中的PaO2均明显升高,但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无论是常频还是高频喷射通气,都能满足机体对供氧的需要;而常频通气比高频通气更有利于CO2排出.认为支撑喉镜术宜采用常频喷射通气.

    作者:张运淳;唐雅莉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贲门癌三种手术径路比较

    目的:总结贲门癌的手术方法,探讨佳手术径路.方法:对840例行手术探查的贲门癌患者,比较经左胸、胸腹联合和经腹三种手术入路的差异,用χ2检验、秩和检验和F检验.结果:三种手术方式的切除率分别为72.7%、82.1%和46.7%(P<0.005);上切缘阳性率分别为5.6%、4.3%和14.3%(P<0.05);下切缘阳性率分别为7.2%、3.9%和5.4%(P>0.05);清除淋巴结数以胸腹联合切口多(P<0.05).患者肺部感染、吻合口瘘等并发症的发生率相似(P>0.05);手术切除时间相似(P>0.05);而术后住院天数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贲门癌的手术径路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胸腹联合切口的切除率较高,且并发症少.

    作者:张荣新;王伟;王圣应;戴邦朝;林家富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利福平治疗小儿急性菌痢45例疗效观察

    急性细菌性痢疾(简称急性菌痢)是小儿常见的传染病.近年来随着抗生素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许多细菌都有耐药性,痢疾杆菌也如此.现菌痢多为耐药菌感染,治疗困难.1996年6月~1998年12月,我科应用利福平治疗小儿急性菌痢45例,取得较满意疗效.

    作者:芮菊香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阴道延长术在子宫颈癌术中的应用

    早期子宫颈癌的手术与放射治疗可取得相似的疗效.手术治疗可保留年轻患者的卵巢,避免放疗导致的卵巢功能丧失和阴道狭窄,但手术要求切除阴道3 cm以上,致阴道变短.针对这些问题,笔者在早期子宫颈癌根治术中,根据迈阿密宫颈癌改良术中的阴道延长技术[1],进行了临床实践,现将此种术式方法及初步经验作一介绍.

    作者:卢玉兰;陈惠祯;刘少杨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急性四肢动脉栓塞的手术治疗

    目的:统计32例急性动脉栓塞病例,就该病术前准备的注意事项及影响治疗效果的因素进行讨论.方法:所有患者均行动脉取栓术,另有5例加做旁路移植或静脉动脉化.术前所有患者均溶栓、抗凝治疗.结果:肢体血运改善,完全存活者24例,截肢6例,死亡2例.结论:根据临床表现既能作出动脉栓塞的诊断并立即开始治疗,术前应给予抗凝、溶栓治疗.影响治疗效果的因素有取栓时间、动脉硬化狭窄或闭塞等因素.

    作者:李晓强;吴允明;余朝文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六项实验室检查在发热待查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探讨六项实验室检测结果在发热待查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发热待查的282例患者进行白细胞总数(WBC)、中性粒细胞(N)、淋巴细胞(L)、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及细菌培养等六项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细菌感染或合并细菌感染组和其他疾病组患者的WBC、N、L、ESR和CRP与病毒感染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P<0.01);病毒感染组与其他疾病组患者的WBC和L之间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而N、ESR和CRP间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P<0.01).结论:以上六项常规实验室检查仍不失为发热待查中细菌或病毒感染的鉴别诊断依据.

    作者:刘惠莲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面部综合美容手术436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面部综合美容手术的适应证、组合、手术顺序及术后效果.方法:依据求术者面部特征,分别将隆鼻术、重睑成形术、眼袋整复术及额部除皱术相互组合行面部综合美容整形.结果:10年间,采用6种组合形式治疗436例,效果满意.结论:将单项面部美容手术优化组合操作,使求术者面部形态获得更大程度的改善.

    作者:李光早;程新德;赵天兰;张莉;徐静;葛树星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仿AO技术延期手术内固定治疗Pilon骨折

    1994年4月~1997年12月,我科采用国产AO钢板螺钉(故称仿AO技术)延期手术内固定治疗Pilon骨折10例,效果满意,现作报道.

    作者:伍红平;何章俊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甘露醇治疗老年人急性脑卒中的不良反应

    甘露醇因有其独特的高渗脱水及抗自由基作用[1],现已广泛应用于老年人急性脑卒中的治疗.但治疗中,由于老年人的病理生理特点或使用方法不当,可造成严重的副反应,笔者现作一综述.

    作者:李卫飞;李日新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腹腔镜手术麻醉72例体会

    腹腔镜手术可以选择不同的麻醉方法.本文总结腹腔镜手术麻醉72例,着重介绍其并发症处理及体会.

    作者:朱琳琳;王红霞;黄建华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妊娠及产褥期结核病19例临床分析

    妊娠及产褥期结核病一直是临床关注的问题.本文兹对延误诊断、治疗及母乳喂养问题进行探讨.

    作者:魏浩;胡玉兰;孙培芝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老年人消化性溃疡616例分析

    1992~1999年,我院行胃镜检查20 692例,其中诊断为消化性溃疡4 337例,占20.96%.本文将老年人消化性溃疡与对照组作比较,以探讨老年人消化性溃疡的特点.

    作者:钟能华;钱立平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甘露醇对急性脑血管病患者肾功能的影响

    甘露醇具有独特的高渗作用而广泛用于降低颅内压,并认为是一种较安全的药物,其本身的毒性作用常被忽略.该药在治疗急性脑血管病(acute cerebral vessel disease,ACVD)中,引起部分患者肾功能的损害已引起重视;但对其致病机理仍缺乏了解.本文着重探讨甘露醇用量与肾功能损害的关系.

    作者:戴鹏云;李卫平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锁骨下静脉穿刺心脏介入通路的解剖学基础

    目的:为锁骨下静脉穿刺的心脏介入通路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采用35具成人尸体、4套成人躯干连续横断层和1套连续矢状断层标本,观测相关参数.结果:锁骨下静脉、头臂静脉和上腔静脉的长度与外径值,与其它路径相比,右侧锁骨上经皮锁骨下静脉穿刺的介入通路具有路径短、弯曲小的优点.穿刺点选在锁骨上缘中、内1/3交界处的上方,针尖指向胸锁关节稍外侧.结论:首选右侧锁骨上经皮锁骨下静脉穿刺的心脏介入通路.

    作者:王震寰;陈传好;秦登友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血小板计数时报警信号分析

    目的:分析在血液分析仪上作血小板计数(PLT)时出现报警信号时的干扰因素及其异常的直方图.方法:用EDTA-K2抗凝的静脉血在血液分析仪上作血小板参数分析.结果:在计数中,当PLT有干扰时可出现两种报警信号:上面区域干扰(URI)和下面区域干扰(LRI),包括三种异常的血小板直方图,其干扰因素中绝大多数对血小板计数结果有严重影响.结论:正确分析PLT时出现的各种报警信号及其异常的直方图,并作出正确处理,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作者:钟政荣;王月华;刘凯;张凡;郑照军 刊期: 2000年第02期

蚌埠医学院学报杂志

蚌埠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安徽省教育厅

主办:蚌埠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