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卫飞;李日新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极量运动后气体交换参数的恢复及其受氨茶碱的影响.方法:26例COPD患者与22名正常男性分别于静脉注射0.25 g氨茶碱前后作极量运动试验.连续测量运动及其恢复期气体交换参数,并计算气体交换参数恢复半衰期和恢复程度.结果:极量运动后,COPD患者气体交换参数恢复的半衰期较正常对照明显延长;在运动停止10 min时,呼吸各参数恢复程度均在95%以上,与正常人无明显的差异.呼吸各参数恢复半衰期与大分时通气量/大通气量明显相关.氨茶碱对极量运动后气体交换参数恢复半衰期及其程度无明显影响.结论:COPD患者极量运动后气体交换参数恢复半衰期较正常人明显延长,常规剂量氨茶碱对此无明显影响.
作者:许启霞;周彩存;王爱华;刘玉珠 刊期: 2000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血清铜蓝蛋白氧化酶(sCP)活性变化与妇科肿瘤的关系.方法:采用联大茴香胺酶比色法测定良性肿瘤30例、恶性肿瘤47例、恶性肿瘤根治术后12例及正常对照组125名女性的血清sCP活性.结果:恶性肿瘤患者sCP活性明显高于良性肿瘤患者、行根治术后的恶性肿瘤患者及正常对照组(P<0.01);而良性肿瘤患者、行根治术后的恶性肿瘤患者及正常对照组sCP活性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sCP活性检测对于妇科良性和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有一定价值,且可作为观察恶性肿瘤患者病情变化的重要生化指标.
作者:石莹;王艳;段巧玲 刊期: 2000年第02期
例1 男,55岁.无明显诱因大量呕血、解柏油样便2天,于1994年7月8日入院.入院急诊胃镜检查提示胃窦部小弯侧溃疡,剖腹探查发现胃窦部小弯侧前壁5 mm×5 mm溃疡,未见活动性出血,行胃大部切除术.病理报告胃窦部小弯侧溃疡.术后第7天再次呕血、解柏油样便,出血量较前次大,保守治疗无效;第2次剖腹探查见吻合口无活动性出血.探查胃壁发现距贲门4 cm处残胃后壁有一直径约1.6 mm裸露动脉喷血,周围粘膜正常,缝扎血管止血.术后恢复良好,2周后痊愈出院.
作者:王开明;朱俊昭 刊期: 2000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六项实验室检测结果在发热待查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发热待查的282例患者进行白细胞总数(WBC)、中性粒细胞(N)、淋巴细胞(L)、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及细菌培养等六项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细菌感染或合并细菌感染组和其他疾病组患者的WBC、N、L、ESR和CRP与病毒感染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P<0.01);病毒感染组与其他疾病组患者的WBC和L之间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而N、ESR和CRP间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P<0.01).结论:以上六项常规实验室检查仍不失为发热待查中细菌或病毒感染的鉴别诊断依据.
作者:刘惠莲 刊期: 2000年第02期
颅骨修补是神经外科的常见手术.然而术后并发症比例仍较高.本文着重分析其各种并发症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作者:孙宝利;谢志明;高兵荣;李祖晟 刊期: 2000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急性坏死性肠炎的X线与B超的联合诊断.方法:18例急性坏死性肠炎均采取X线腹部立位透视或摄片及不同体位的腹部B超探查的双重诊断.结果:急性坏死性肠炎常有四种异常表现:小肠腔积液及积气(16例,占88.9%);小肠壁水肿增厚(15例,占83.3%);腹腔内渗出液(13例,占72.2%);腹脂线消失(10例,占55.6%).结论:急性坏死性肠炎用X线与B超联合双重诊断法临床诊断符合率高,可弥补单一检查的不足.
作者:张友国 刊期: 2000年第02期
1995年4月~1997年10月,我院收治鼠药中毒10例,经高压氧综合治疗后,均获成功.
作者:程晋成;孙乃中 刊期: 2000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国产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耐受剂量.方法:15例分为5组:1.25 μg/kg、2.5 μg/kg、5.0 μg/kg、7.5 μg/kg、10.0 μg/kg,每组3例.每例在化疗结束48 h后用药,每天1次,共7天.结果:用药后不良反应有乏力、寒颤、发热、肌肉酸痛、注射部位反应、胃肠道反应及ALT升高.结论:5个剂量组均有较好的耐受.
作者:郑荣生;张家驹;秦凤展 刊期: 2000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对肺间质纤维化的治疗效果及其作用机制.方法:18只ICR小白鼠在气管内注入博莱霉素后,随机分为2组:博莱霉素组(10只)和氢化可的松组(8只).另取8只小白鼠气管内注入50 μl生理盐水作为对照.30天后抽取血液,ELISA法测定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并分离肺组织,作病理组织学检查;用S-P免疫组化法测定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表达.结果:氢化可的松组肺间质纤维化及其TGF-β1表达程度较博莱霉素组显著减轻(P<0.005);纤维化区TGF-β1表达程度与肺纤维化(r=0.669,P<0.01)和间质炎症程度明显相关(r=0.563,P<0.05).但两组血清TNF-α含量差异无显著性.结论:糖皮质激素能抑制博莱霉素所致的肺间质纤维化和炎症,作用机制可能与TGF-β1表达受抑制有关.
作者:周彩存;袁淮平;许启霞;刘德纯;王凤超;王安潮 刊期: 2000年第02期
1994年以来,笔者应用尼卡地平(nicardipine)治疗重症高血压20例,取得较好疗效.现将结果予以报道.
作者:童晓云 刊期: 2000年第02期
患者27岁.G2P0,孕33周,恶心、呕吐2天,阴道流血3 h于1999年6月18日门诊以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高征)、先兆早产收入院.平素月经规律,末次月经1998年10月31日,预产期1999年8月7日.
作者:靳丽杰;孙祥熙 刊期: 2000年第02期
目的:总结由柯萨奇病毒B(CVB)引起的面神经麻痹.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15例患者血清中CVB-IgM,IgG抗体.结果:15例中近期感染4例,既往感染11例,临床均给予抗病毒治疗,效果满意.结论:由CVB引起的面神经麻痹可能存在隐性感染或慢性感染,近期感染较既往感染效果较好,对可疑患者进行CVB特异性抗体检查,有助于早期快速诊断.
作者:张李群;蒋惠荷;邓爱琼;陈艺林;李英欣 刊期: 2000年第02期
甘露醇因有其独特的高渗脱水及抗自由基作用[1],现已广泛应用于老年人急性脑卒中的治疗.但治疗中,由于老年人的病理生理特点或使用方法不当,可造成严重的副反应,笔者现作一综述.
作者:李卫飞;李日新 刊期: 2000年第02期
目的:比较常频喷射通气和高频喷射通气在支撑喉镜术中的通气效果.方法:选择32例美国麻醉协会(ASA)五级分类法Ⅰ~Ⅱ级声带息肉患者,拟行支撑喉镜术,随机分为高频组和常频组,每组16例.结果:采用60次/分的频率,160 kPa压力进行通气,术中PaCO2明显升高(P<0.01),并形成高碳酸血症;采用22次/分的频率、160 kPa的压力进行通气,术中PaCO2仅有升高趋势,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且其水平明显低于高频组(P<0.01).两组患者术中的PaO2均明显升高,但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无论是常频还是高频喷射通气,都能满足机体对供氧的需要;而常频通气比高频通气更有利于CO2排出.认为支撑喉镜术宜采用常频喷射通气.
作者:张运淳;唐雅莉 刊期: 2000年第02期
目的:统计32例急性动脉栓塞病例,就该病术前准备的注意事项及影响治疗效果的因素进行讨论.方法:所有患者均行动脉取栓术,另有5例加做旁路移植或静脉动脉化.术前所有患者均溶栓、抗凝治疗.结果:肢体血运改善,完全存活者24例,截肢6例,死亡2例.结论:根据临床表现既能作出动脉栓塞的诊断并立即开始治疗,术前应给予抗凝、溶栓治疗.影响治疗效果的因素有取栓时间、动脉硬化狭窄或闭塞等因素.
作者:李晓强;吴允明;余朝文 刊期: 2000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面部综合美容手术的适应证、组合、手术顺序及术后效果.方法:依据求术者面部特征,分别将隆鼻术、重睑成形术、眼袋整复术及额部除皱术相互组合行面部综合美容整形.结果:10年间,采用6种组合形式治疗436例,效果满意.结论:将单项面部美容手术优化组合操作,使求术者面部形态获得更大程度的改善.
作者:李光早;程新德;赵天兰;张莉;徐静;葛树星 刊期: 2000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血管造影对消化道动脉出血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7例急性消化道出血者,采用Seldinger法穿刺股动脉,行选择性血管造影诊断,并根据临床需要进行介入治疗.结果:6例有阳性发现,并做出定位诊断,阳性率85.7%,其中1例明确病因.2例进行垂体加压素灌注,即刻造影未再有出血.结论:选择性血管造影有助于胃肠道出血的定位诊断,并能及时进行灌注止血治疗,为临床治疗提供一种新方法.
作者:兰春虎;王青;王世亚;王常友 刊期: 2000年第02期
腹腔镜手术可以选择不同的麻醉方法.本文总结腹腔镜手术麻醉72例,着重介绍其并发症处理及体会.
作者:朱琳琳;王红霞;黄建华 刊期: 2000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全鼻再造的新术式.方法:应用以面动脉为蒂的下颌缘皮瓣逆行转移全鼻再造.结果:3例患者,手术一次成功,皮瓣一期成活,鼻外形满意.结论:该方法具有供受区邻近、切取转移方便、血管恒定、血供丰富、皮瓣质软与面部色泽近似等优点.
作者:程新德;赵天兰;李光早;张莉;徐静;葛树星 刊期: 2000年第02期
单纯疱疹性角膜炎,虽有诸种治疗方法,但均不甚令人满意,特别是易于复发,对患者视力及工作影响很大.笔者于1994年对21例曾用过其它抗病毒药物治疗后反复发作的单纯疱疹性角膜炎患者眼局部使用无环鸟苷和肌肉注射胸腺素治疗,临床效果较为满意,现予介绍.
作者:于文礼 刊期: 2000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