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利福平治疗小儿急性菌痢45例疗效观察

芮菊香

关键词:痢疾, 杆菌性, 利福平, 药物治疗
摘要:急性细菌性痢疾(简称急性菌痢)是小儿常见的传染病.近年来随着抗生素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许多细菌都有耐药性,痢疾杆菌也如此.现菌痢多为耐药菌感染,治疗困难.1996年6月~1998年12月,我科应用利福平治疗小儿急性菌痢45例,取得较满意疗效.
蚌埠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大肠癌内镜术112例分析

    我院开展结肠镜检查工作已10余年,其中1996年3月~1998年12月行电子结肠镜检查2 034例次,检出大肠癌112例,占5.51%.现将大肠癌的内镜诊断、病变部位及病理类型,作一回顾性总结.

    作者:彭海霞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1 933份阳性尿标本细菌与药敏分析

    目的:了解本地区致病菌谱及常见菌对12种常用抗生素的敏感性,以利于指导临床用药.方法:凡具备下列条件者列为分析对象:(1)清洁中段尿或导尿标本;(2)尿培养细菌阳性者,G-杆菌菌落计数≥105/ml,球菌菌落计数≥103/ml;(3)有完整的药敏结果.结果:G-杆菌及G+球菌各占48.53%及49.72%.G-杆菌中以大肠杆菌居首,743株,占79.21%;G+球菌中葡萄球菌828株,占86.16%.本组常见的致病菌为大肠杆菌、葡萄球菌,其次为微球菌、变形杆菌、聚团肠杆菌.药敏显示73% G-杆菌及58% G+球菌至少耐3种或3种以上抗菌药物,66% G-杆菌及42%球菌至少耐5种或5种以上抗菌药物.结论:泌尿系统感染致病菌中G-杆菌所占比例下降,但G-杆菌中仍以大肠杆菌居首,G+球菌尤其是葡萄球菌已成为常见的致病菌.

    作者:陶荣亚;陈卫东;张启英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青年人胃癌59例分析

    目的:探讨青年人胃癌的临床、内镜和病理特征.方法:对经胃镜病理证实的59例青年人胃癌进行分析.结果:青年人胃癌占同期胃癌检出率的8.9%,以31~35岁临床构成多;发现早期癌3例,进展期癌56例;好发于胃窦部;误诊率69.5%.结论:上腹痛是青年人胃癌常见的临床表现;进展期癌分型大多为Borrmann Ⅲ型.

    作者:杨清扬;田怡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围术期心肌酶的变化

    目的:观察体外循环下心脏直视手术患者围术期心肌酶的动态变化.方法:25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分别于术前、再灌注30 min、60 min、6 h和术后24 h测定患者血清磷酸肌酸激酶(CK)、同工酶(CK-MB)、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羟基丁酸脱氢酶(HBDH)水平.结果:再灌注后各期CK、CK-MB、AST、LDH、HBDH活力均逐渐升高;且再灌注30 min后,各期CK-MB活力均较术前明显升高(P<0.01);CK、AST、LDH、HBDH活力于再灌注60 min、6 h、24 h均较术前明显升高(P<0.01).结论: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围术期动态观察心肌酶活力的变化,可作为判断心肌缺血再灌注损害程度和预后监测的有用指标.

    作者:司力;张野;顾尔伟;吕礼应;王尊凤;杨九华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老年人糖尿病的围手术期处理

    糖尿病需手术者并发症发生率较高,现就老年人糖尿病的围手术期处理作一报道.

    作者:张绍发;侯丽;缪传兰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血小板计数时报警信号分析

    目的:分析在血液分析仪上作血小板计数(PLT)时出现报警信号时的干扰因素及其异常的直方图.方法:用EDTA-K2抗凝的静脉血在血液分析仪上作血小板参数分析.结果:在计数中,当PLT有干扰时可出现两种报警信号:上面区域干扰(URI)和下面区域干扰(LRI),包括三种异常的血小板直方图,其干扰因素中绝大多数对血小板计数结果有严重影响.结论:正确分析PLT时出现的各种报警信号及其异常的直方图,并作出正确处理,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作者:钟政荣;王月华;刘凯;张凡;郑照军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755份临床标本细菌学分析及药敏试验

    为了解临床感染患者的病原菌分布以及细菌对常规抗生素的耐药情况,为临床用药提供科学依据,笔者对1997年1月~1998年1月所分离的菌株及药敏试验结果进行分析.

    作者:黄青青;张向民;张玲;王惊涛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子宫内膜癌组织学类型与CEA、c-erbB-2表达

    目的:观察子宫内膜癌的组织学类型与CEA、c-erbB-2表达,探讨其组织学发生.方法:光镜观察组织学形态并进行分型,应用免疫组化S-P法,对94例子宫内膜癌进行单克隆抗体CEA和c-erbB-2检测.结果:子宫内膜样癌61例(64.8%),腺棘癌6例(6.3%),腺鳞癌8例(8.4%),浆液性乳头状腺癌7例(7.4%),粘液性癌5例(5.3%),小细胞癌4例(4.2%),透明细胞癌和鳞癌各1例(1.6%).内膜癌各亚型中以粘液性癌、腺棘癌和腺鳞癌CEA表达较高,而内膜样癌阳性表达少,仅见腔缘阳性;c-erbB-2在各型内膜癌中均有表达,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各型内膜癌均有不同程度的CEA和c-erbB-2的表达,与组织学类型无关;子宫内膜癌的多种组织学类型来源是苗勒氏管上皮多向分化的结果.

    作者:葛霞;谢群;姚敏;武世伍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面部综合美容手术436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面部综合美容手术的适应证、组合、手术顺序及术后效果.方法:依据求术者面部特征,分别将隆鼻术、重睑成形术、眼袋整复术及额部除皱术相互组合行面部综合美容整形.结果:10年间,采用6种组合形式治疗436例,效果满意.结论:将单项面部美容手术优化组合操作,使求术者面部形态获得更大程度的改善.

    作者:李光早;程新德;赵天兰;张莉;徐静;葛树星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支撑喉镜术使用常频喷射通气的观察

    目的:比较常频喷射通气和高频喷射通气在支撑喉镜术中的通气效果.方法:选择32例美国麻醉协会(ASA)五级分类法Ⅰ~Ⅱ级声带息肉患者,拟行支撑喉镜术,随机分为高频组和常频组,每组16例.结果:采用60次/分的频率,160 kPa压力进行通气,术中PaCO2明显升高(P<0.01),并形成高碳酸血症;采用22次/分的频率、160 kPa的压力进行通气,术中PaCO2仅有升高趋势,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且其水平明显低于高频组(P<0.01).两组患者术中的PaO2均明显升高,但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无论是常频还是高频喷射通气,都能满足机体对供氧的需要;而常频通气比高频通气更有利于CO2排出.认为支撑喉镜术宜采用常频喷射通气.

    作者:张运淳;唐雅莉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妊高征并发低蛋白血症引起多器官功能衰竭治愈1例

    患者27岁.G2P0,孕33周,恶心、呕吐2天,阴道流血3 h于1999年6月18日门诊以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高征)、先兆早产收入院.平素月经规律,末次月经1998年10月31日,预产期1999年8月7日.

    作者:靳丽杰;孙祥熙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甘露醇对急性脑血管病患者肾功能的影响

    甘露醇具有独特的高渗作用而广泛用于降低颅内压,并认为是一种较安全的药物,其本身的毒性作用常被忽略.该药在治疗急性脑血管病(acute cerebral vessel disease,ACVD)中,引起部分患者肾功能的损害已引起重视;但对其致病机理仍缺乏了解.本文着重探讨甘露醇用量与肾功能损害的关系.

    作者:戴鹏云;李卫平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甘露醇治疗老年人急性脑卒中的不良反应

    甘露醇因有其独特的高渗脱水及抗自由基作用[1],现已广泛应用于老年人急性脑卒中的治疗.但治疗中,由于老年人的病理生理特点或使用方法不当,可造成严重的副反应,笔者现作一综述.

    作者:李卫飞;李日新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中西医结合小肠减压治疗不全性肠梗阻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肠梗阻的疗效.方法:对18例肠梗阻患者插入小肠减压管,小肠减压并注入复方大承气汤.结果:72 h内16例肠梗阻解除,治愈率达88.3%.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肠梗阻可缩短治疗时间,减少并发症,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刘清哲;刘牧林;方先业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探针引导粘膜外剥脱术治疗难以切除的阑尾炎100例

    对难以切除的阑尾炎,为防止发生副损伤,已有报道采用粘膜剥脱术取代阑尾全切除.本文旨在总结在临床实践中两种术式的比较、体会.

    作者:夏光民;梁钊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胃Dieulafoy病误诊2例

    例1 男,55岁.无明显诱因大量呕血、解柏油样便2天,于1994年7月8日入院.入院急诊胃镜检查提示胃窦部小弯侧溃疡,剖腹探查发现胃窦部小弯侧前壁5 mm×5 mm溃疡,未见活动性出血,行胃大部切除术.病理报告胃窦部小弯侧溃疡.术后第7天再次呕血、解柏油样便,出血量较前次大,保守治疗无效;第2次剖腹探查见吻合口无活动性出血.探查胃壁发现距贲门4 cm处残胃后壁有一直径约1.6 mm裸露动脉喷血,周围粘膜正常,缝扎血管止血.术后恢复良好,2周后痊愈出院.

    作者:王开明;朱俊昭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六项实验室检查在发热待查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探讨六项实验室检测结果在发热待查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发热待查的282例患者进行白细胞总数(WBC)、中性粒细胞(N)、淋巴细胞(L)、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及细菌培养等六项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细菌感染或合并细菌感染组和其他疾病组患者的WBC、N、L、ESR和CRP与病毒感染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P<0.01);病毒感染组与其他疾病组患者的WBC和L之间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而N、ESR和CRP间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P<0.01).结论:以上六项常规实验室检查仍不失为发热待查中细菌或病毒感染的鉴别诊断依据.

    作者:刘惠莲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印片细胞学在术中快速病理诊断中的应用

    术中快速病理诊断一般采用冷冻切片或石蜡切片,细胞学诊断也是其中方法之一.现将我院1997~1998年病理资料齐全的病例作一总结,将细胞印片和快速石蜡切片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并着重探讨细胞印片诊断的优点、局限性及其与石蜡切片的互补作用.

    作者:郑莉;袁平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尿微量蛋白对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的临床意义

    目的:通过检测糖尿病患者尿中多种微量蛋白,探讨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方法:用放免法测定糖尿病患者尿白蛋白(Alb)、α1-微球蛋白(α1-MG)、β2-微球蛋白(β2-MG)、分泌型IgA(sIgA)、IgG;并将患者按病程分为两组,A组病程>10年,B组<10年.统计各组尿Alb的排泄,均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隐匿型糖尿病肾病者尿微量蛋白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病程>10年的患者多发糖尿病肾病,尿Alb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隐匿型糖尿病肾病者早期的肾脏损害应联合检测尿中不同分子量的蛋白含量,以早期确定肾脏受损部位以及肾小球及肾小管损伤程度.

    作者:牟丽平;金国玺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104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特点.方法:对104例老年人AMI患者进行临床分析,并与同期42例60岁以下(非老年组)AMI患者进行比较.结果:老年组女性患者比例高于非老年组(P<0.05);老年组AMI患者胸痛与非老年组差异有显著性(P<0.005);老年组并发心源性休克和心力衰竭明显多于非老年组(P<0.05~P<0.005);老年组病死率为24.0%,明显高于非老年组(P<0.05);而两组梗死范围和病死原因构成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老年人AMI性别差异缩小,无痛性AMI多见,并发症多,病死率高.

    作者:周士广;张运谋 刊期: 2000年第02期

蚌埠医学院学报杂志

蚌埠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安徽省教育厅

主办:蚌埠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