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一起误食毒鼠强引起的食物中毒

王金;牛志强;傅延琨;孙淑华

关键词:误食, 毒鼠强中毒, 呕吐物, 饮水, 病人, 饮用水, 食物
摘要:笔者报道一起因饮用水引起的中毒案.经对饮水、食物及病人的呕吐物检验,从饮水及病人呕吐物检验中检出毒鼠强,确定为毒鼠强中毒.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永城市1990~2000年淋病的发病动态分析

    近年来随着永城市煤矿资源的开发,人口流动频繁,淋病死灰复燃,为掌握淋病的流行趋势,为决策制定永城市性病的防治措施提供可靠依据,笔者对永城市1990~2000年淋病的发病动态做了简要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黄文标;梁华;李秋梅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我国新一代辐射防护基本标准批准发布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东阳市1999~2001年公共餐(饮)具卫生质量监测结果

    为客观评价公共餐(饮)具(以下简称餐具)的卫生质量,笔者对东阳市近3年相关资料进行归纳统计,现将结果分析如下.

    作者:金志朝;金萍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2000年上海市车祸死亡分析

    目的评价和分析2000年上海市车祸死亡特征.方法基于ICD-9的外部原因分类,将车祸分为4种类型;应用减寿分析和圆分布分析方法.结果4种类型车祸中以车-车碰撞类车祸和车-人碰撞类车祸为主要的致死和减寿的车祸类型,其中车-车碰撞类车祸引起的死亡和减寿为严重;郊县的主要车祸人群死亡率和减寿率明显高于市区;男性的各类车祸人群死亡率和减寿率均高于女性;市区女性高年龄组的车-人碰撞类车祸人群死亡率明显高于同性别同年龄组的车-车碰撞类人群车祸死亡率;两类主要车祸所致死亡的发生时间有集中于1月和2月的倾向.相对于其他职业人群,学生人群的车祸死亡占其总死亡的比重较高.结论老年人群和学生人群的车祸死亡是值得关注的.

    作者:周峰;宋桂香;林松柏;张胜年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铝盐佐剂对甲型肝炎病毒抗原和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细胞免疫反应的研究

    目的评价铝盐佐剂对甲型肝炎病毒抗原(HAAg)和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细胞免疫反应的影响.方法以甲型肝炎病毒灭活抗原和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工程表达抗原为对象,采用小鼠迟发型超敏反应(DTH)、脾脏淋巴细胞增殖实验和淋巴细胞亚型分群实验,检测铝盐佐剂吸附前后的细胞免疫反应变化,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甲型肝炎病毒抗原佐剂吸附后,DTH反应强度和特异性T淋巴细胞增殖强度有所降低,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吸附佐剂后,特异性T淋巴细胞增殖显著降低(P<0.05),CD4+/CD8+比值明显升高(P<0.05).结论铝盐佐剂可减弱杀伤型T细胞的分化和增殖,优势调节T淋巴细胞向辅助型T细胞(TH)分化,对细胞内病原体的清除可能有一定负面影响.

    作者:毛群颖;张华远;廖雪雁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124例青少年鼻咽癌病因调查分析

    青少年鼻咽癌(NPC)发病率近年来有日益增高的趋势,探讨其发病因素对今后预防或降低青少年NPC的发病率具有一定的意义.为此,我们对吉林省肿瘤医院、吉林大学第二医院等4家医院1990~2002年收治的124例青少年NPC的病因进行了调查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左雅芳;纪辉;李怀林;金铭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驻滇某师炊管人员营养知识及态度调查

    为落实军队营养素供给标准和新食物定量标准,减少、消灭各种营养性疾病的发生,驻滇某师于2001年8月2日至19日首次组织了各团营养学巡回讲座.为使这项工作更好地开展下去,发挥更大的作用,在每次讲授之前(或后),对授课对象进行了营养知识及态度的模底调查,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李蕴成;杨永胜;彭昌德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钩端螺旋体外膜菌苗免疫效果的研究

    钩端螺旋体(简称钩体)病主要在我国长江流域的省市流行,从20世纪60年代发现钩体病以来,累计发病近15万例,病死近2 500例,发病率和病死率都较高,危害性极大[1].

    作者:程均福;林凤英;王琰;秦进才;丁建平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层次分析法评价医疗单位疫情报告管理工作

    为全面了解白银市部分医疗单位的传染病报告情况,科学评价疫情报告管理质量,试应用层次分析法对1994~1998年白银市部分医疗单位的疫情报告管理工作进行综合评价,并与秩和比法作一比较.

    作者:马菊红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新发涂阳肺结核病人延迟发现期经济损失研究

    结核病人得不到及时发现和治疗,在人群中潜伏,具有极大的社会危害性,不仅通过传染他人对社会造成危害,而且对病人本身也造成躯体、精神和经济损失.

    作者:石俊仕;孙惠琴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石河子市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调查与分析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生活方式的转变以及社会的老龄化,致使我国的糖尿病患病迅速增加,尤其是Ⅱ型糖尿病患者的增多,为探讨其患病率增高的原因,石河子市卫生防疫站开展了此项调查工作,并对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相关内容--生理、心理、社会及环境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作者:袁鲜艳;魏国华;康如轩;朱殿志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北京市大兴区出生缺陷综合干预效果分析

    为了解大兴区出生缺陷综合干预措施的成效,我们对婚前保健、出生缺陷监测、孕产妇保健、婴儿保健状况进行系统性分析.

    作者:董鸥;王艳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椰油和牛脂对大鼠血脂浓度的影响及可能机制的初步探讨

    目的观察椰油和牛脂对大鼠血脂浓度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选取18只Wistar雄性大鼠,实验分2组,分别喂饲含10%椰油或牛脂的纯合成饲料21 d.实验开始和结束时,测血浆总胆固醇(SIC)、总甘油三脂(S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I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载脂蛋白A(ApoA)和载脂蛋白B(ApoB)浓度.实验结束前,收集3 d粪便,测定脂肪、钙、磷、镁消化率、粪胆汁酸排出量.结果同实验开始时相比,牛脂组的大鼠血浆总胆固醇浓度显著升高(P<0.05),而椰油组大鼠却不明显;两组大鼠ApoA浓度均显著升高,HDLC、STG和ApoB浓度显著降低(P<0.01);椰油组大鼠的LDLC/HDLC比值显著降低(P<0.01).同椰油组相比,牛脂组大鼠的脂肪、钙和镁的消化率显著降低(P<0.01),粪胆汁酸浓度显著下降(P<0.01).结论同摄入椰油相比,摄入牛脂可明显升高大鼠血浆总胆固醇浓度.其机制可能为组成椰油和牛脂的脂肪酸碳链长度不同导致了胆汁酸肠肝循环的速率不同,从而,引起粪胆汁酸排出量的变化,进而调整了血浆胆固醇浓度.因此,摄入含有大量中短链脂肪酸的油脂(如椰油)有利于心血管疾病的预防.

    作者:徐超;王松涛;王晓红;周波;马国秀;李韫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会讯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福州市登革热流行特征与蚊媒种群关系的研究

    目的研究1999年福州市爆发登革热的流行特征与媒介白纹伊蚊种群等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开展流行病学个案调查,应用快速免疫色谱测试卡检测病人血清中IgM与IgG.采集登革热患者早期外周静脉血和捕捉伊蚊虫,接种C6/36细胞系作病毒分离及型别鉴定.建立疫情监测点和生态学观察点,全年观察幼虫的生态习性和季节消长规律,开展幼虫房屋指数、容器指数、布雷图指数测定.结果经流行病学调查研究与病原学检测确认为Ⅱ型登革病毒所致,本次流行的传播媒介是白纹伊蚊.主要流行特征的总发病率为3.56%,以20~49岁年龄组为主,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职业分布以农民、商人为主,分别占45.84%和21.05%,呈明显的家庭聚集性和季节性,病例集中在8至9月份.媒介伊蚊虫密度6月初至9月下旬分别出现主次高峰,与登革热流行季节相一致.结论本次登革热的主要流行特征与疫区白纹伊蚊孳生地广泛存在,密度高,人群普遍易感和气候等因素有着直接的关系.

    作者:郑能雄;王宗汉;林云钦;陈黄河;张晓阳;郑高;吴护华;陈敏红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我国首例从国外输入黑热病病例调查报告

    浙江省文成县南田镇南田村1名儿童发生黑热病,我们接到报告后,对该病例进行了调查,现将主要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周祖木;章显权;山若青;周作卿;李绍飞;周淑娟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黑河地区小兴安岭林场首次分离培养出伯氏疏螺旋体

    莱姆病是1977年在美国康涅狄格州莱姆镇发现的一种以蜱为媒介的人畜共患传染病[1].由于莱姆病患者可出现严重的临床症状,以致死亡或终生残疾,所以近几年来一直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

    作者:贾月萍;周国萍;张晓芳;和娟惠;范丽华;谷存国;陈爱亮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江门市重点人群弓形虫感染情况调查

    弓形虫病为人畜共患疾病.人类感染弓形虫分先天性感染和获得性感染两种.先天性感染是宫内感染中严重的疾病之一[1].为探讨我市婚前妇女、孕妇、屠宰工人及兽医师(下简称职业人群)等重点人群弓形虫感染情况,笔者应用PCR及ELISA方法对这一人群体进行了弓形虫感染的调查,现报告如下.

    作者:卢关平;周煜民;周春洪;吴霭玲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补充牛磺酸对大鼠脂质代谢及神经递质作用的研究

    目的研究补充不同水平的牛磺酸对大鼠脂质代谢及神经递质的影响.方法32只断乳雌性SD大鼠,经基础饲料适应性饲喂1周后,按体重及血浆总胆固醇水平基本一致的原则分为4组:对照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对照组为基础饲料组,实验组在基础饲料中分别补充0.6%、1.35%和3.0%的牛磺酸,实验持续5周后处死,检测脂质代谢及神经递质指标.结果补充不同水平的牛磺酸对大鼠脂质代谢指标影响不同,补充0.6%的牛磺酸可明显降低血浆TC、LDL-C,补充3.0%的牛磺酸在降低肝脏TC的基础上升高Apo-AI效果好;饲料中补充牛磺酸可以提高大鼠脑牛磺酸及蛋白质的积累水平,同时增加NO、AChE的水平,而抑制5-HT和5-HIAA水平.结论补充不同水平的牛磺酸对大鼠脂质代谢指标的影响不同,牛磺酸可调节大鼠部分神经递质的释放水平.

    作者:邱服斌;肖荣;杨燕;李秀花;梁江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一起学龄儿童风疹爆发的流行病学分析

    目的探讨儿童麻疹爆发原因,以控制风疹流行.方法对2001年3~4月发生在鲁西南地区的嘉祥县及其相邻的郓城县部分中小学生风疹爆发情况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用ELISA法检测麻疹和风疹血清IgM抗体.结果共报告病例803例,范围波及4个乡镇,以嘉祥县黄垓乡发病多,占总病例的65.38%,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7~15岁年龄组的在校中小学生(97.15%).调查分析显示,该两地学龄儿童此前均未进行过风疹疫苗接种.结论免疫空白的存在是造成发病的直接原因,疫情报告不及时和由于种种原因应急免疫措施未得到有效落实(首次应急接种率仅为11.86%),是导致疫情蔓延的主要因素.

    作者:许青;徐爱强;宋立志;肖作奎;张丽;王常银;王同展;李漫时 刊期: 2003年第01期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