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国祥;赵亮;王展航;邓海运;吴炜
目的:了解氨茶碱治疗病态窦房结综合征(sick sinus syndrome,简称病窦)的近期疗效.方法:治疗组12例,氨茶碱250 mg加入5%葡萄糖液500 ml,静脉滴注(静滴)4 h,每天1次,连用7~10 d后改用氨茶碱片0.1 g口服,每天3次,连用7 d,并每晚睡前口服复方长效氨茶碱1片(内含氨茶碱0.1 g);对照组12例,用丹参注射液16 ml加入5%葡萄糖液250 ml静滴,每天1次,连用14 d.结果:治疗组治疗前后平均窦性心率和24 h Holter窦性心率、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平均窦性心率和24 h Holter窦性心率以及总疗效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P<0.01).窦房传导阻滞或窦性静止消失,平均窦性心率增至≥60次/分,平均窦性心率增加≥10次/分,短暂阵发性头晕、眼花或黑蒙消失等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氨茶碱治疗病窦仅适用于严重持续窦性心动过缓者.
作者:李翊锐;方萍 刊期: 1999年第06期
目的:研究一种适用于流行区人群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间日疟原虫感染的方法.方法:用滤纸片与毛细管两种方法收集血样本,1% Tritonx-100裂解煮沸法处理血样,对全部血样进行PCR检测,并与常规镜检作比较.结果:200例血样PCR法阳性8.0%高于镜检阳性率3.5%(P<0.05),滤纸血样与毛细管血样PCR扩增取得相同的效果.结论:PCR检测间日疟原虫方法具有快速、敏感、实用性强等优点,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夏惠;方强;陆惠民 刊期: 1999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氦氖(He-Ne)激光在未破裂型输卵管妊娠保守治疗中临床应用的价值.方法:观察氨甲喋呤(MTX)辅以He-Ne激光治疗未破裂型输卵管妊娠(治疗组)与单用MTX治疗未破裂型输卵管妊娠(对照组)的输卵管妊娠肿块消失时间,及两组无子女患者在半年内子宫内妊娠情况.结果:输卵管妊娠肿块消失时间,治疗组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两组无子女患者在半年内子宫内妊娠情况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有2例半年内发生重复性宫外孕而治疗组无1例.结论:He-Ne激光有利于未破裂型输卵管妊娠保守治疗的输卵管功能恢复,减少重复性宫外孕的发生.
作者:杜丹丽;张莘;郭才 刊期: 1999年第06期
肺结核是呼吸系统常见的疾病之一.痰中持续带血在肺结核化疗过程中也常见,在治疗上比较棘手,易造成患者恐慌心理,给治疗带来诸多不利影响.近年来笔者采用中草药治疗顽固性痰血,临床取得满意效果.
作者:陈海滨;吴向东 刊期: 1999年第06期
患者男性,49岁,工人.因咳嗽、鼻塞、头痛头晕、四肢乏力、食欲减退,于1998年9月19日来我院就诊.2 d前因患感冒曾在院外购买土霉素、咳必清、病毒灵、APC等药物口服无效,症状继续加重来我院就治.
作者:张友国;周学美 刊期: 1999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抗酸菌及其L型感染与原因不明的慢性前列腺炎和不育的关系.方法:普通细菌培养阴性的前列腺液和不育者精液作涂片,抗酸染色;并以健康、有生育力男性的前列腺液与精液作对照.结果:50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中32%检出抗酸菌或其L型,不育患者精液中28.5%检出抗酸菌或L型,有时可见数个抗酸染色阳性圆球体粘附于精子头部.两组检出率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和P<0.05).结论:抗酸菌及其L型感染可能是引起慢性前列腺炎及不育的重要原因之一.
作者:吴士彬;王利娟 刊期: 1999年第06期
尺骨鹰嘴骨折是关节内骨折,对明显移位者,可供选择的手术方法较多,但常因需第二次手术,或者材料昂贵,而不能被患者接受.笔者应用微型加压外固定器治疗尺骨鹰嘴骨折,效果良好.
作者:夏志义;夏长文 刊期: 1999年第06期
目的:评价手术治疗食管癌肉瘤的疗效.方法:12例左进胸食管肿瘤切除,弓上食管-胃吻合术;1例行右进胸胸顶食管胃吻合术.结果:无手术死亡及并发症,术后随访,5例健在,其中4例超过5年.结论:食管癌肉瘤以手术治疗为主,预后较食管癌为好.
作者:史向前;陈运霞;李晓军 刊期: 1999年第06期
厌氧菌败血症在临床诊断和治疗上比较棘手,又因其与需氧菌败血症的临床表现有相似之处,故在临床上很难鉴别.本文对厌氧菌败血症作一分析.
作者:王超 刊期: 1999年第06期
糖尿病是常见的内分泌疾病,手术及麻醉的应激反应可加重代谢异常及并发症的发生,也直接影响手术预后.充分的术前准备及恰当的麻醉选择,是降低并发症及死亡率的重要措施.术中即时的血糖监测,能直接地反映血糖指标,便于及时用药.本文总结应用体会.
作者:郭锡恩;徐晖 刊期: 1999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雌二醇受体(ER)数量与绝经后Ⅱ型糖尿病的关系.方法:选测绝经后Ⅱ型糖尿病患者42例和60例正常妇女(绝经前后各30例).采用放射配体法检测外周血白细胞ER含量;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浆雌二醇(E2)浓度.结果:绝经后Ⅱ型糖尿病患者组白细胞ER及血浆E2显著低于正常绝经前组(P<0.01),且较正常绝经后组也明显下降(P<0.01).结论:绝经后Ⅱ型糖尿病的发病可能与雌二醇及ER的降低有关.
作者:石莹;李文君;顾耀;魏霞芳;滕小洪;吴增常 刊期: 1999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本地区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者的基因分型.方法: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进行HCV-RNA检测,并对其阳性产物进行HCV非结构5区的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结果:安徽省丙型肝炎患者HCV基因型有五种,即Ⅰ、Ⅱ、Ⅲ、Ⅳ、Ⅱ/Ⅲ型,其构成比分别为0.53%、75.66%、13.23%、0.53%、6.35%.丙肝患者不同病种与HCV基因型分布差异无显著性(P>0.05),献血员与输血后丙型肝炎患者间分布差异无显著性(P>0.05),血透与输血后丙型肝炎患者间HCV基因型分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安徽省以HCV Ⅱ型为优势株,应加强对血透患者及献血员进行HCV筛检.
作者:王保龙;苏虹;倪进发 刊期: 1999年第06期
例1 女,16个月.出生后呕吐频繁,于1997年3月2日入院.患儿出生后第2天,因呕吐以肠旋转不良收住,行Ladd手术治疗.术后反复出现呕吐,经保守治疗有缓解.术后8个月再次出现呕吐,且含有胆汁,钡餐检查示十二指肠水平部梗阻,行水平部粘连松解术,梗阻上方气液经挤压后可进入空肠.手术后2个月又出现呕吐,经胃肠减压、抗炎、补液等治疗症状缓解,如此反复数次至今.多次钡餐示十二指肠球后梗阻,胃镜仅能到达十二指肠球部.第3次手术证实为十二指肠第1、2段交界处膜状狭窄,中间有一小孔直径3 mm,切除瓣膜,行空肠、十二指肠吻合术,痊愈出院.
作者:高克发 刊期: 1999年第06期
颈丛神经阻滞是颈部手术常用的麻醉方法,它具有适应证广、操作简便、麻醉效果确切等优点;然而,有时也会出现一些并发症.本文就其发生原因进行探讨.
作者:王冰 刊期: 1999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高血脂类型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水平的关系.方法:用酶法对30例高脂血症患者进行血脂测定,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0例高脂血症患者中有12例单纯三酰甘油(TG)增高,10例TG和总胆固醇(Tch)同时增高,单纯Tch增高组其HDL下降不明显(P>0.05),而TG增高时其HDL明显下降(P<0.05),TG愈高,HDL下降愈明显,两者呈明显负相关(r=-0.994 6,P<0.001).结论:HDL的下降与TG的升高呈明显的负相关,且是致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子.
作者:周伯祥;张作平 刊期: 1999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产程图在头位难产中的作用.方法:对入院分娩具有完整产程观察记录的450例初产妇产程图及分娩方式进行分析.结果:产程图异常的难产率71.7%,明显高于产程图正常的难产率9.6%(P<0.005).阴道助产率和剖宫产率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活跃期异常、第二产程延长的阴道助产率高,潜伏期延长的剖宫产率高.结论:产程图是诊断和处理头位难产的依据,用产程图指导分娩,可降低头位分娩的剖宫产率及分娩并发症的发生率,有利于保障母婴健康.
作者:王莉;申艳 刊期: 1999年第06期
患者男,61岁.因2 d内两次出现发作性右侧上下肢活动受限伴失语,于1998年7月17日入院.发作时无意识障碍,无复视,无肢体感觉障碍.两次发作间隔10 h,发作间歇期一切正常,约2 min症状完全消失.有高血压病史15年,冠心病史1年,无脑血管意外史.
作者:谢康 刊期: 1999年第06期
目的:总结肾脏肉瘤的临床特点,以提高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肾脏肉瘤的发病特点、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预后.结果:同期经手术后病理证实的肾脏恶性肿瘤257例;其中,肉瘤占1.95%,平均年龄31.8岁.获随访4例,存活7个月~7年,平均31个月.结论:肾脏肉瘤治疗应以根治性切除为主.
作者:耿和;刘建民;刘玉干;胡永泉 刊期: 1999年第06期
目的:介绍新式剖宫产术的手术方法及临床应用体会.方法:对70例选用新式剖宫产术的产妇与70例行腹部横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术的产妇进行临床对比观察.结果:新式剖宫产术较腹部横切口子宫下段剖宫术从手术时间、手术开始到胎儿娩出时间、术后排气时间及术中出血量等指标均有明显缩短及减少(P<0.001).结论:本术式有手术损伤小、时间短、术中出血少和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值得推广.
作者:周萍 刊期: 1999年第06期
创伤性脾破裂,通常采用脾切除术.作为体内大的淋巴器官,为了预防脾切除术后可能出现的凶险性感染(OPSI),提高术后的生活质量,已有许多小块脾组织自体移植的报道.笔者也对此作了尝试,并取得成效.
作者:周民 刊期: 1999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