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艳芬;苏增玲;赖家慧
目的:探讨蝮蛇毒血小板抑制因子 (AHV-PI) 减弱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 (I /R) 损伤作用及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6组 (n = 6): 正常对照组、I /R模型组、阳性对照组 (银杏内酯BN52021, 4 mg /kg) 、AHV-PI低、中、高剂量组 (0.05、0.1、0.2 mg /kg). 行大鼠心脏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结扎30 min, 再灌注120 min制备I /R模型, 颈动脉取血并分离血小板, 比浊法测定血小板聚集率; TTC染色检测心肌梗死程度; ELISA法测定血小板中血小板活化因子 (PAF) 含量. 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 I /R组血小板聚集率上升 (P < 0.05), PAF含量增加 (P < 0.05), TTC染色梗死面积增加 (P < 0.01); AHV-PI中、高剂量组血小板聚集率降低, PAF释放减少, 心肌缺血面积减少 (P < 0.05). 结论: AHV-PI可减轻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PAF的释放, 进而抑制血小板聚集等实现的.
作者:高恬媛;张根葆;靳文;季娜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对哮喘气道重构小鼠肺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 (TGF-β1) 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 将60只雌性SPF级BALB/C小鼠分为哮喘组、辛伐他汀组、对照组, 每组20只. 观察和比较各组小鼠肺组织和气管的病理改变, 同时采用图像分析软件测量各组小鼠肺组织中支气管壁面积 (WAi) 、平滑肌层面积 (WAm) 和支气管基底膜周长 (Pbm); 使用Real time PCR和Western blot方法分别检测小鼠肺组织TGF-β1 mRNA和TGF-β1蛋白表达.结果: 哮喘组小鼠肺组织病理改变程度严重, 辛伐他汀组病理改变程度虽高于对照组, 但较哮喘组减轻; 哮喘组小鼠支气管壁厚度及平滑肌层厚度高于辛伐他汀组和对照组; 哮喘组小鼠肺组织TGF-β1mRNA水平高于辛伐他汀组和对照组, 哮喘组小鼠肺组织TGF-β1蛋白水平高于辛伐他汀组和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辛伐他汀可能通过减少肺组织TGF-β1表达而抑制哮喘气道重构.
作者:汪向海;尹成胜;金艺凤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 (MSCTA) 在腹部占位性病变中的定位诊断价值.方法: 26例腹部占位性病变行多期增强扫描, 重建动脉期数据获得CT血管成像 (CTA) 图像、静脉期数据获得多平面重组 (MPR) 图像. 研究分两种方法, A方法轴位图像结合MPR图像做出定位诊断, B方法在A方法基础上再结合CTA图像做出定位诊断, 采用配对卡方检验比较2组定位诊断的准确性. 结果: 26例病例A方法准确定位18例, 准确率69.2%; B方法准确定位25例, 准确率96.2%. B方法准确率高于A方法, 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结论: CTA作为腹部增强扫描的补充, 有助于显示腹部占位性病变的供血动脉及与周边血管的关系, 结合MPR图像能够有效提高病变定位诊断的准确性.
作者:张敏;余翔;修智;李洋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利用PCR扩增人源DNA甲基转移酶1 (DNMT1) 基因启动子, 构建其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载体并对其活性进行检测. 方法:运用PCR技术以人非小细胞肺癌细胞A549基因组DNA为模版扩增出目的片段, 将PCR产物用KpnⅠ和XhoⅠ双酶切后连接到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载体pGL3-Basic上, 然后进行转化、菌落PCR及测序验证等. 将构建成功的pGL3-proDNMT1luc重组质粒和内参质粒pRL-CMV-luc共转入H1299细胞中检测DNMT1启动子活性.结果:成功扩增出长度为1634 bp的目的片段, 并成功构建出DNMT1启动子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载体, 启动子具有活性. 结论: DNMT1启动子的成功克隆为进一步研究其分子调控机制和生物学意义奠定了基础.
作者:黄滔;曹玉祥;张志坚;周兴路;魏慧君;吴志浩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患者的临床及病理特征.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 2016年5月在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住院的25名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患者的病历资料. 结果: 25例患者中女性17例 (68%), 平均年龄为 (28.2 ± 11.3) 岁. 发热者16例 (64%); 24例 (96%) 为颈部淋巴结受累及, 淋巴结触痛者16例 (64%). 白细胞为 (3.6 ± 1.7) × 109 /L; 血沉为 (34.4 ± 12.3) mm/h. 病理示组织细胞反应性增生, 凝固性坏死, 但不伴有中性粒细胞浸润. 免疫组化示泡沫样组织细胞CD68 (+ ) 以及残存生发中心B淋巴细胞CD20 (+ ).结论: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炎以青年女性更为多见; 多伴发热; 颈部淋巴结肿大常见, 多伴触痛; 可见白细胞降低及血沉增快; 特征性的病理学改变有助于明确诊断.
作者:杨进孙;王文节;杨江华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儿童失血性休克后缺血缺氧性脑病的康复治疗方法.方法:分析患儿病史、体格检查、影像学表现及康复评定结果, 采取综合康复治疗, 治疗前后评估其肌力、转移与平衡能力、认知与言语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等. 结果: 患儿肌力、 MMSE评分、Berg评分、ADL评分均提高. 结论:综合康复治疗可改善患儿认知、言语、运动能力, 促进功能全面恢复, 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作者:张雪;柳军;许业松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水胶体敷料在新生儿高渗性液体外渗皮肤护理中的作用.方法: 786例高渗性液体外渗新生儿依据入院时单双号分为2组, 每组393例. 对照组患儿通过硫酸镁湿敷对伤口进行护理, 观察组患儿通过水胶体敷料对伤口进行护理. 对比2组患儿经过护理后的肿胀消退时间以及皮损修复时间.结果:观察组6 h以内消退肿胀以及在7 d内修复皮损的比率 (60.27%、83.33%) 高于对照组 (44.03%、31.25%), 且2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结论: 水胶体敷料能够帮助新生儿尽快消除肿胀、修复皮肤损伤.
作者:陈小霞;杨小苑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比较采取不同静脉通路方式输注榄香烯注射液治疗时所引起静脉炎与疼痛的情况.方法: 观察并比较采用PICC导管通路和留置针通路输注榄香烯注射液治疗肿瘤时, 患者输液后静脉反应情况. 结果: PICC导管通路组肿瘤患者输液后静脉炎发生率及刺痛感小于留置针通路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1). 结论:榄香烯注射液在临床输注治疗过程中, 更适宜选用PICC导管通路, 不仅能明显减轻患者的刺痛感, 而且能有效减少静脉炎的发生.
作者:秦楠;郑峰娟;康涤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分析血液灌流联合解磷定治疗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效果. 方法: 选取2015年5月~ 2017年3月我院急诊并住院治疗的96例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 随机分为实验组 (48例) 、对照组 (48例), 对照组采用解磷定+ 阿托品+ 对症处理的治疗方案, 实验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基础上联合应用血液灌流, 观察分析2组患者疗效及预后. 结果:实验组治愈率为91.67%, 高于对照组 (70.83%), 重要脏器损害率低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实验组解磷定及阿托品用药量均低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实验组昏迷时间、阿托品化时间及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住院24、48、72 h后, 实验组患者胆碱酯酶的活性高于对照组 (P < 0.05), 实验组死亡、中间综合征及反跳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结论:血液灌流联合解磷定治疗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可在降低药物使用量的前提下, 提高治愈率, 降低病死率及并发症发生率, 同时可缩短患者恢复时间.
作者:纪海明 刊期: 2018年第01期
晚发型强直性脊柱炎 (late-onset ankylosing spondylitis, LAS) 是指45 岁之后发病, 以骶髂关节和脊柱慢性炎症为主的全身性疾病, 临床上少见. 老年类风湿关节炎 (elderly onset rheumatoid arthritis, EORA) 是指60 岁之后发病的类风湿关节炎.两种疾病合并存在, 临床上罕见, 现报道如下.
作者:毛桐俊;盛君;宣丹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调查护士长性格优势的总体分布状况; 探讨性格优势与护士长主观幸福感及生活满意度的关系.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对安徽省21所综合医院179名护士长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发现护士长的五大显著优势依次为感恩感激、公民责任、善良慷慨、美的领悟和爱与被爱. 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发现, 洞察悟性、勇敢无畏、坚持勤奋等性格优势在年龄层次上存在统计学差异 (P < 0.05). 护士长性格优势中的兴趣好奇、洞察悟性、谨慎审慎、生机活力四种性格优势与主观幸福感存在高度相关 (P < 0.05或P < 0.01). 护士长性格优势中的兴趣好奇、洞察悟性、正直诚实、谨慎审慎、生机活力五种性格优势与生活满意度存在高度相关 (P < 0.05或P < 0.01). 结论:医院管理者应重视护士长的选拔和培训工作, 激发个体性格优势与积极潜能, 为护理的未来做出应有的贡献.
作者:杨柳;王雪琴;李远珍;李海波;汪苗;周全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不同氨基酸营养支持方案对早产儿生长发育及代谢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14年6月~ 2016年9月我院妇产科出生的早产儿74例, 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分别行初始大剂量方案和快速增加方案, 对比2组患儿生长发育指标、代谢指标、喂养不耐受率及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观察组患儿体质量下降幅度降低, 体质量、头围、身长增加速度增快, 恢复出生体质量时间、静脉营养支持时间缩短 (P < 0.05); 出生后14 d, 观察组患儿血清Pre-ALB、IGF-1、瘦素、MOT、VIP水平较对照组升高 (P < 0.05), Cr、BUN、DBiL、TBA、CO2CP水平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05); 观察组喂养不耐受率较对照组降低 (2.7% vs. 21.6%) (P < 0.05); 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05). 结论:早期给予大剂量氨基酸营养支持有利于早产儿的生长发育, 促进胃肠道功能成熟, 减少喂养不耐受率, 且对机体代谢影响小, 安全性良好.
作者:温艳芬;苏增玲;赖家慧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总管结石的疗效. 方法: 回顾分析我科2014年3月~ 2017年6月行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的40例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40例全部行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总管探查取石.取石成功率100%, 全部T管引流, 中转2例, 术后残留结石5例, 平均手术时间 (150 ± 20) min, 平均出血量 (60 ± 5) mL, 术后腹腔引流时间为4 ~ 6 d; 术后平均 (24 ± 2) h即可进食, 平均 (2 ± 0.5) d可下床活动, 平均 (8 ± 2) d即可出院. 结论: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总管结石是一种微创、安全高效、价格相对低廉的治疗方法, 尤其适合伴有胆囊结石的病例.
作者:叶晨东;黄勇;伍先久;郭盖章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负性生活事件、自杀意念、心理复原力的关系, 为自杀预防与干预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自杀意念问卷及大学生心理复原力量表, 对芜湖市两所高校547名大学生进行调查. 结果: 大学生自杀意念发生率为9.5%. 有自杀意念大学生在负性生活事件得分高于无自杀意念者,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1), 心理复原力得分低于无自杀意念者,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1); 负性生活事件得分与自杀意念得分呈正相关 (rs = 0.438, P < 0.05), 心理复原力得分与自杀意念得分呈负相关 (rs = - 0.507, P < 0.05); 负性生活事件是影响自杀意念的危险因素, 心理复原力是影响自杀意念的保护因素 (P < 0.01). 结论:大学生自杀意念的形成与负性生活事件、心理复原力有密切的关系, 通过提高心理复原力水平可以降低大学生自杀意念.
作者:范佳丽;何苗苗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椎管内血管脂肪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和诊治情况, 提高对该病的诊治水平. 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1例经病理确诊为椎管内血管脂肪瘤患者资料, 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分析总结. 结果:椎管内血管脂肪瘤是一种少见的良性肿瘤, MRI是该病有效的检查方法, 但无特异性, 确诊需依赖病理检查. 结论: 手术切除是椎管内血管脂肪瘤的有效治疗方法, 术后复发少.
作者:唐尚文;王弘;王凌挺;赵泉来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研究聚乙二醇干扰素 (Peg-IFNα) 联合利巴韦林 (RBV) 抗病毒治疗对慢性丙型肝炎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预后的影响. 方法:选择2008年1月~ 2015年10月我院门诊及住院慢性丙型肝炎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20例为研究组, 20例非合并糖尿病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为对照组, 2组均予Peg-IFNα-2a联合RBV治疗48周, 研究组同时给予胰岛素降糖治疗. 治疗过程中监测并分析2组4、12、48周时HCV RNA水平和持续病毒学应答率 (SVR) 、血液生化指标 (ALT、TBIL、ALT、GGT) 、肝纤维化标记物 (LN、CIV、HA、CG) 及空腹血糖情况. 结果:研究组SVR为65%, 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疗程结束后, 2组血液生化指标、肝纤维化标记物均较前改善 (P < 0.05). 研究组治疗前空腹血糖为 (7.96 ± 2.34) mmol /L, 治疗后为 (8.03 ± 1.36) mmol /L,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05). 结论: 抗病毒治疗对慢性丙型肝炎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是安全有效的.
作者:张爱平;杨江华;王文节;盛皓宇;侯为顺;喻艳林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讨论使用自制单凹槽单疝气针行腹腔镜下小儿疝囊高位结扎术的可行性以及与传统雪橇疝气钩针相比的优越性.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8月~ 2016年8月收治的253例小儿腹股沟斜疝患儿资料, 其中采用自制改良的单凹槽单疝气针实施手术124例 (A组), 采用传统雪橇疝气钩针实施手术129例 (B组), 比较2组患儿在手术操作方便性、术中腹膜破损、两次穿刺是否同一隧道、术后疼痛反应、术后穿刺点硬结、术后复发率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2组均顺利完成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术, 术后随访6个月. 在操作方便性、手术时间、术后疼痛反应等方面比较, 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05). 在术中发生腹膜破损方面, A组4例, B组27例; 在两次穿刺同一隧道方面, A组均顺利完成, B组完成73例; 在术后穿刺点硬结方面, A组有1例明显触及皮下硬结, B组有16例明显触及皮下硬结; 在术后复发率方面, A组无复发, B组4例复发. 上述4个方面比较,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结论: 采用自制改良单凹槽单疝气针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 可减少穿刺点硬结, 降低术后伤口局部不适感及复发率.
作者:浦征宇;罗玲;许琴芳;林锦辉;张咏康;赵振军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对芜湖地区饮用水中残留的四环素类抗生素进行检测, 以评估抗生素残留现状. 方法: 从芜湖7个地区采集自来水末梢水水样21份, 采用固相萃取联合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自来水末梢水水样中土霉素、四环素、金霉素和强力霉素的含量. 结果:四种抗生素的线性范围为0.05 ~ 10 mL/L, r > 0.999, 方法检出限为0.0272 ~ 0.2241 μg /L, 方法的平均加标回收率为81.82% ~ 151.11%, 相对标准偏差为0.73% ~ 8.40%, 末梢水中目标抗生素含量低于检测限. 结论: 芜湖地区饮用水中四环素类抗生素残留量较低.
作者:丁苗苗;金晨;胡春媛;于荣;刘飞;文育锋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观察穿刺孔罗哌卡因局部浸润复合右美托咪定静注对腹腔镜胆囊切除 (LC) 术后芬太尼镇痛及舒适度的影响. 方法:择期行LC术患者60例, 随机分成2组 (n = 30): 观察组 (A组) 和对照组 (B组). A组于诱导前15 min静注右美托咪啶负荷量0.6 μg /kg后, 以0.3 μg / (kg·h) 的速率输注维持量至术毕. 4个穿刺孔打孔前均给予0.6%罗哌卡因局部浸润 (每个穿刺孔5 mL, 共20 mL); B组未给予右美托咪啶和罗哌卡因. 2组患者术毕均使用芬太尼静脉镇痛24 h. 观察术后3 h、 6 h、12 h和24 h不同时点VAS疼痛评分、BCS舒适评分及术后恶心呕吐 (PONV) 发生情况. 结果:与B组比较, A组患者术后各时点BCS舒适度评分提高 (P < 0.05), PONV发生率降低 (P < 0.05). 2组术后VAS疼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05). 结论:穿刺孔罗哌卡因局部浸润复合右美托咪定静注可改善LC术后芬太尼镇痛的舒适度, 降低恶心呕吐发生率.
作者:刘学文;何志强;唐世美;胡强;洪小鹏;周玉兰 刊期: 2018年第01期
目的:提高对Castleman病 (CD) CT表现的认识. 方法:回顾性分析弋矶山医院2014年11月~ 2016年12月经手术、病理证实为CD的12例CT表现特征. 结果:面颈部5例、胸部3例、腹部3例、多发1例. 临床分型: 11例局限型, 1例多中心型. 病理分型: 10例透明血管型, 2例浆细胞型. 12例CT平扫为较均匀软组织密度影, 其内伴有分支状钙化者3例 (病理均为透明血管型); 12例中有10例行增强扫描, 且增强后净增CT值增加40 HU者8例 (透明血管型7例、浆细胞型1例), 20 ~ 40 HU者2例 (透明血管型1例、浆细胞型1例), 且10例延迟期强化程度均减退不明显; 增强扫描周围可有点条状强化血管影者5例 (透明血管型4例、浆细胞型1例); 病灶内见条状或裂隙样低密度、且低密度延迟期强化2例 (透明血管型1例、浆细胞型1例). 结论: CD具有典型CT表现时, 术前能够明确诊断及病理分型.
作者:徐静雅;翟建;马培旗;张虎 刊期: 2018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