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蕾
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使得信息化技术得到了不断地创新和发展,而人们也逐渐进入到了信息化时代中.就我国目前的形式来看,医院工作者非常多,使得管理工作变得更加困难,尤其是在分类以及登记等方面上增加了医院人力资源管理的困难程度.此研究,笔者将针对医院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系统,对其建设和应用情况作出如下综述.
作者:刘晓异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分析在对子宫内膜息肉患者进行治疗时采用宫腔镜治疗方式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到本院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126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3例;分组完成后,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时采用常规的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进行治疗时采用宫腔镜定位后刮宫治疗方式;治疗结束后,通过对两组患者在治疗有效率、术后复发情况以及平均手术用时进行对比,进而对两种治疗方式各自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结果:治疗结束后,在治疗有效率方面,观察组中的治疗有效率为98.41%,而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为88.89%,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在术后复发情况方面,观察组中有1例患者出现了复发情况,概率为1.59%,对照组中有4例患者出现了复发情况,概率为6.34%,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在手术时间方面,观察组用时要比对照组少,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在对子宫内膜息肉患者进行治疗时采用宫腔镜治疗方式具有较大的优越性,应该将其推广开来,使更多患者从中受益.
作者:穆彦如;苗辉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后胆总管一期缝合与T管引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60例2016年2月~2018年1月胆总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患者据术式分组.对照组开展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后T管引流治疗,观察组行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后胆总管一期缝合治疗.比较两组胆总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手术效果;手术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带管时间、住院时间;手术前后患者生存质量水平;恶心、厌食等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胆总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手术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带管时间、住院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手术前两组生存质量水平相近,P>0.05;手术后观察组生存质量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胆总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患者行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后胆总管一期缝合疗效肯定,可有效加速手术进程,加速胃肠功能恢复,减少并发症发生,促进康复和改善生活质量.
作者:梁斌 刊期: 2019年第02期
医疗器械对于每一个医院来说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不仅能保证医院的正常运行,还是衡量一家医院实力的重要指标.由此,医院的医疗器械维修机构的建设与管理也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为了确保医疗器械能够得到及时的维修,提高医院的工作效率,医疗器械维修机构的建设与管理就是重中之重的一个项目.
作者:张永尧;王爱玲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红光治疗仪对糖尿病足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情况.方法:对2017年2月~2018年4月来本院就诊的121例糖尿病足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对照组62例采用前列地尔加生理盐水静注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59例采用红光治疗仪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踝肱指数和足背动脉血流速度数值变化以及创面愈合时间.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23.45±1.89)d显著少于对照组的(28.13±2.76)d,P<0.05;两组患者踝肱指数和足背动脉血流量数值均比治疗前高,且观察组患者踝肱指数(0.89±0.13)高于对照组的(0.88±0.12),观察组患者足背动脉血流速度(0.67±0.06)mL/s.mm2比对照组的(0.65±0.06)mL/s.mm2快,P<0.05.结论:红光治疗仪对糖尿病足患者生活质量改善临床效果良好.
作者:陈霞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分析在肝脏肿瘤的治疗中应用超声引导介入技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7年7月医院确诊并收治的肝脏肿瘤患者85例,对其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在治疗中所有患者均采用超声引导介入射频消融的技术以治疗肝脏肿瘤病症,对手术后的肝脏肿瘤患者进行定期的观察与访问,并对治疗前后的患者临床病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85例接受超声引导介入射频消融技术的肝脏肿瘤患者中,存在肝脏肿瘤有明显消融现象的患者有81例,占比95.29%;与治疗前相比较,治疗结束后的AFP值明显降低的患者有71例,占比83.53%;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均有腹痛、体温升高等不良病症,经过一周的治疗后恢复正常;术后患者的生存率有所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肝脏肿瘤患者的临床治疗中采用超声介入射频消融方式,可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
作者:孙琳琳;张泽璇;尤振宇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研究分析在胸腰椎段脊柱骨折患者治疗中采用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的效果.方法:研究样本选自本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40例胸腰椎段脊柱骨折患者,采用随机选取法将其分为开放组与微创组,开放组患者为开放式颈椎弓根钉短节段内固定术患者,微创组患者为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患者,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微创组患者与开放组患者疼痛评分、并发症发生率、治疗满意率、预后生活质量各项指标组间差异显著,其中微创组较为优异(P<0.05).结论:在胸腰椎段脊柱骨折患者治疗中采用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作者:张阿鸣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分析超声弹性成像对宫颈癌前病变和宫颈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3月~2018年3月采取手术治疗的宫颈癌和宫颈癌变患者各60例参与本次研究,两组患者在手术前均采取超声弹性成像技术进行病灶检查,通过弹性分级以及与病理分期对比,研究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对宫颈癌前病变和宫颈癌患者的诊断率,选择进行体检的健康人60例进行对照组对比.结果:宫颈癌前病变和宫颈癌患者的超声弹性成像结果与对照组有较大差异,手术后患者的病理结果与弹性分级结果能够对比,弹性分级在4级以上的患者表示为宫颈癌,宫颈癌组患者中,弹性分级诊断正确的患者有56例,检出准确率为93.33%,宫颈癌组患者,采取弹性分级诊断正确的患者有43例,检出正确率为71.67%,宫颈癌组和宫颈癌前病变组患者的弹性分级检出率有一定差异,P<0.05,统计学有意义.结论: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在应用于宫颈癌前病变和宫颈癌疾病的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能够为临床对宫颈癌和宫颈癌前病变的诊断中提供重要的依据.
作者:樊静蓉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剪切波弹性成像联合三维超声技术在胆囊隆起性病变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6月~2017年9月天津市南开医院收治的胆囊隆起性病变患者76例,所有患者均经手术病理证实,以手术病理作为金标准,采用R×Cχ2检验比较二维超声、剪切波弹性成像联合三维超声在胆囊隆起性病变中诊断符合率,采用t检验比较胆囊隆起性病变良恶性整体弹性值.结果:对胆囊隆起性病变的诊断剪切波弹性成像联合三维超声诊断符合率高于二维超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符合率分别为94.7%,88.2%,χ2=4.000,P<0.05).胆囊隆起性病变良恶性整体弹性值比较有统计学意义,(t=-3.186,P=0.001<0.01)结论:对于胆囊隆起性病变诊断,剪切波弹性成像联合三维超声优于常规二维超声,可对胆囊隆起性病变良恶性鉴别诊断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作者:脱小飞;张彩华;王光霞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分析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产后出血中存在的辐射剂量并对环境内的辐射风险进行评估.方法:针对本院57例治疗产后出血的子宫动脉栓塞术中的辐射风险做研究,收集术中的DSA设备自带的参数,对其辐射剂量进行分析并参照相关辐射标准.结果:CD为(6.05±1.19)cGy;DAP为(2273.32±608.73)cGy.cm2;总辐射时间为(210.49±66.45)s.CD、DAP与辐射总时间之间相较,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术中的辐射剂量在辐射安全范围内,而且可以采用一些措施降低术中辐射风险,使得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产后出血成为一种速度快、辐射风险小的治疗方式.
作者:刘雪芬;王添平;张国福;张娣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观察螺旋CT在脊柱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2月~2018年5月本院接诊的脊柱病变患者40例,对其施以多层螺旋CT检查.当中,有12例应用0.75mm的层面准直,有28例应用1.5mm的层面准直,同时对当中的10例施以常规非螺旋扫描,并将之和螺旋扫描后获得的重组图像质量作出比较.结果:多层螺旋CT扫描时,应用1.5mm的层面准直,可确保图像质量,并有助于利用球馆降低辐射剂量.螺旋CT扫描结束后,合理联用多种后处理技术,可为临床医师判断脊柱病变提供重要指导.结论:于脊柱病变中积极采用螺旋CT检查法,可获得比较全面的诊断信息,能将之作为脊柱病变的一种理想诊断方式.
作者:孟庆强;孙丽 刊期: 2019年第02期
在医患关系的紧张的当前,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临床工程师在医疗机构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本文结合实际,浅析了临床工程师在医疗机构中的作用,探索和总结医疗机构如何加强临床工程师的培养.
作者:邹义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在类风湿关节炎治疗中应用超短波理疗仪治疗的干预体会.方法:以本院风湿免疫科收治的106例类风湿关节炎为研究对象,选取时间段为2017年2月~2018年2月,以奇偶数字抽签法随机将其分为参照组及研究组各53例,参照组应用常规药物治疗干预方法,研究组在参照组的基础上开展超短波理疗仪治疗并实施相应的干预措施.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骨关节炎指数评分.结果:研究组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的骨关节炎指数评分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在类风湿关节炎治疗中应用超短波理疗仪并辅之以相应的干预措施,能够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作者:刘煜;高平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探究胎心监护仪监测诊断胎儿窘迫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80例分娩产妇进行分析,采用胎心监护仪对其进行产前与产后胎心监测,观察胎儿窘迫诊断效率.结果:在180例分娩产妇中,有35例出现胎儿窘迫症状,占19.4%.在胎心监护仪诊断中,诊断35例出现胎儿窘迫,其中23例出现急性胎儿窘迫症状,占65.7%;另外12例出现慢性胎儿窘迫症状,占34.3%.在胎心监护仪诊断中,诊断准确率为100%.诱发原因为妊高症、过期妊娠、宫缩过强、脐带绕颈、脐带受压等,慢性胎儿窘迫更容易出现胎儿窒息情况.结论:针对分娩产妇使用胎心监护仪进行监测,可以明确诊断胎儿窘迫情况,对其种类与原因进行准确诊断,从而可以为对症治疗提供有效的依据,在临床上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王娇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来测定子宫内膜的厚度,探讨其对于鉴别诊断早期异位妊娠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将130例研究对象分为正常妊娠组、自然流产组和异位妊娠组.对三组患者子宫内膜厚度进行测量比较.结果:流产组患者和异位妊娠组患者与正常组患者内膜厚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子宫内膜的厚度对于早期诊断异位妊娠具有较高的准确性,有助于临床诊断.
作者:史梦雪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分析支气管镜联合经皮给药多功能肺炎治疗仪对肺炎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在2017年3月~2018年4月收治的140例肺炎患者,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分为实验组(70例,应用支气管镜联合经皮给药多功能肺炎治疗仪治疗)和对照组(70例,单纯应用支气管镜治疗).采用统计学分析两组肺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平均住院时间、平均体温恢复正常时间、临床症状消失时间(肺部湿罗音消失时间、喘息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结果:实验组肺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肺炎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平均体温恢复正常时间以及肺部湿罗音消失时间、喘息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等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支气管镜联合经皮给药多功能肺炎治疗仪对肺炎患者的效果显著.
作者:郑定森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探究产程不同时期胎心监护对羊水污染患者分娩方式的影响.方法:选择102例羊水污染患者进行分析,入院后需要给予常规胎心监护(NST),NST阴性37例,之后给予动态连续胎心监护(CST),对患者羊水量及性质进行观察,对其分娩方式进行了解.结果:胎心监护中正常组新生儿与异常组在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比较中,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在胎心监护中,异常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在羊水污染Ⅰ度与Ⅱ度、Ⅱ度与Ⅲ度、Ⅰ度与Ⅲ度之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在胎心监护中,正常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在羊水污染Ⅱ度与Ⅲ度之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102例羊水污染患者中,羊水污染Ⅰ度中剖宫产率为23.7%(9/38),Ⅱ度剖宫产率为70.0%(28/40),Ⅲ度剖宫产率为87.5%(21/24);三组之间两两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产程不同时期需要加强胎心监护,对胎儿情况进行密切观察,尽早诊断与尽早采取应对措施解决.同时,需要对羊水污染程度进行了解,以便结合胎心率变化情况选择合理的分娩方式,降低新生儿窒息率的发生,尽量减少剖宫产率.
作者:周艳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对比并分析采用阴道超声和超声子宫造影方式对于子宫腔内病变进行诊断的相关情况.方法:本研究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进行调查,所有研究对象均为本院在2017年1月~2018年2月期间进行宫腔疾病诊断的患者,选择其中的2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于所有研究对象均进行阴道超声诊断和超声子宫造影诊断,对于两种不同诊断方法的结果进行评价并作出比较.结果:选择采用阴道超声诊断宫腔内病变的阳性率相对于超声子宫造影而言更高,但两组数据经过统计学检验之间没有明显的差异性,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上对于子宫腔内的相关病变在进行诊断的过程当中,选择采用阴道超声诊断和选择采用超声子宫造影进行诊断,阴道超声诊断的阳性率相对较高,但是两种诊断方法之间没有差异性,因此可以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合理的为患者选择这两种诊断方法进行诊断.
作者:康丽丽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总结分析多层螺旋CT及重建技术对肠梗阻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研究时间为2016年6月~2018年2月,研究对象为90例肠梗阻患者,所有患者给予常规X线检查,同时使用多层螺旋CT检查,检查后借助于重建技术实施分析,观察多层螺旋CT及重建技术对肠梗阻诊断价值.结果:90例患者均明确诊断,多层螺旋CT诊断准确率为100.00%,显著大于X线诊断后70.00%的诊断准确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层螺旋CT对肠梗阻部位诊断准确率为97.78%,对肠梗阻病因诊断准确率为90.00%.结论:多层螺旋CT及重建技术可较好的明确肠梗阻病变部位、病因等相关资料,临床诊断准确率较高,可为肠梗阻的有效治疗提供依据.
作者:杨志忠 刊期: 2019年第02期
目的:使用镍钛器械在一次性根管治疗当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择在2014年1月~2015年1月之间本门诊需要做根管治疗的患者100例.根据患者的主诉,采用机用镍钛器械50例,手动不锈钢k锉器械50例进行根管预备,并比较术后两种方的充填后疼痛的发生情况.结果:机用镍钛器械术后疼痛率为3%,手用不锈钢k锉的疼痛率为4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结论:镍钛机用根管锉是一种特殊材质的根管预备器械,具有良好的柔韧性、可塑性、去除根管内碎屑简单高效,并且镍钛机用器械的根管预备成形效果要优于不锈钢手用器械,更有利于后牙胶的致密充填,为一次性根充的完成提供了可靠的客观条件.
作者:江慧超 刊期: 2019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