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洋
现阶段社会已经步入信息化时代,医院为了紧追时代发展的脚步,也要进行信息化改革.本院与软件公司进行深入合作,让其开发一款基于Android平台的智能终端,使该智能终端成为本院专用的移动护理信息系统,实现本地化开发与应用,经过长时间的使用,其效果良好,不仅提高了护理工作效率,对医院护理运营安全也有所保障.
作者:黄坚;朱辰;何剑虎;周庆利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移动护士工作站是PDA(手持设备)硬件平台的手持终端执行系统,主要是将医院各级的信息通过病房进行扩展和延伸,对护士在床边的操作进行安排.对护理工作流程进行优化,使得临床工作效率以及质量都得到改善,而且采用PDA和移动护士工作站能够对医疗事故的发生进行预防,降低了事故的发生率,促进了护理管理思想与模式的创新.
作者:冯贺强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分析B超导引下经皮经肝胆囊穿刺造瘘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于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69例急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入院后均在B超导引下经皮经肝胆囊穿刺造瘘术进行治疗,总结分析69例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69例急性胆囊炎患者均得到有效救治,治疗后无胆瘘与出血等并发症,后续治疗过程中57例患者应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进行后续治疗,12例患者因手术过程中的解剖结构不清晰,在手术过程中转为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69例患者均治愈.结论:B超导引下经皮经肝胆囊穿刺造瘘术治疗急性胆囊炎患者,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丛培玉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分析无偿献血者在献血前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乙肝表面抗原(HBsAg)、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艾滋病病毒抗体(抗-HIV)及梅毒螺旋体抗体(抗-TP)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ELISA法对5500例无偿献血者在献血前进行HBsAg、抗-HCV、抗-HIV及抗-TP等项目检测,比较分析影响检测结果的相关因素.结果:在5500例受检患者中4个项目共检出阳性136例(2.47%).其中HBsAg检出25例(0.45%);抗-HCV检出52例(0.95%);抗-HIV检出1例(0.00018%);抗-TP检出58例(1.05%).抗-TP的检出阳性率明显高于其他项目(P<0.05).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不同职业献血者的检出阳性率有明显差异(P<0.05);不同次数献血者的检出阳性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采用ELISA法在献血前检测HBsAg、抗-HCV、抗-HIV及抗-TP,能够有效预防血源性感染,提高供血安全性.
作者:郭宏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分析不同透析膜对肾纤维化终末期血透患者血清β2微球蛋白的影响,以便为临床血液透析选择透析器提供参考.方法:选取在本院透析的尿毒症患者26例,试验进行2个月,第1个月所有患者采用血仿膜透析器进行透析治疗,第2个月所有患者采取聚砜膜透析器进行透析治疗,然后对比患者这2个月血清β2微球蛋白的清除能力.结果:采用血仿膜透析器进行透析的患者透析后血清平均β2微球蛋白为(22±3.44)mg·L-1,采用聚砜膜透析器进行透析的患者透析后血清平均β2微球蛋白为(24±3.38)mg·L-1.结论:在肾纤维化终末期血透患者采取血仿膜透析器能够更好的清除β2微球蛋白,临床治疗想效果更好.
作者:关秋石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观察64层CT脑CTP联合头颈CTA对缺血性脑卒中早期诊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本次选取本院2016年1月~2017年3月住院部收治的5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给予64层CT脑CTP联合头颈CTA检查,并对诊断结果进行观察和评价.结果:本研究结果中可发现CTP发现侧支循环26例,CTA发现侧支循环29例,两种方式比较的数据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64层CT脑CTP联合头颈CTA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关强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分析超声引导下关节腔药物注射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为后续的临床治疗提供方法参考.方法:将收治的66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按照治疗的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的患者使用常规治疗联合超短波治疗;观察组的患者采取超声引导下关节腔药物注射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膝关节功能评分以及临床总有效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对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患者采取超声引导下关节腔药物注射治疗,临床效果明显,可以明显的提高患者膝关节功能情况.
作者:赵晶晶;吴春叶;李力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和分析脑功能康复仪配合药物对缺血性脑卒中神经功能恢复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11月~2017年11月本院收治的87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签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其中对照组43例,仅给予药物治疗,治疗组44例,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再进行脑功能康复仪配合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运动功能较治疗前都有显著的提高,但较对照组而言,治疗组提高的更为显著,且治疗组的各血液流变学指标下降程度比对照组更为明显,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功能康复仪配合药物对缺血性脑卒中神经功能恢复及血液流变学具有很大的效用,可有效促进患者运动功能的恢复.
作者:储新娟;陈阳;侯双兴 刊期: 2018年第08期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设备在血管和肿瘤临床诊治当中有着重要意义.由于该设备造价较高,如缺乏有效的维护,常见故障维修工作不到位,对于医院而言是一笔较大的成本开销.本文就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设备的维护和维修问题进行探讨,分别就该设备的维护和维修重点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处理办法,以期为该设备的优化利用提供参考.
作者:王洋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探讨低频脉冲电刺激在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后康复效果.方法:将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术后吸氧2h,6h翻身,且勤翻身、早下床,促进胃肠蠕动,给予精神支持,拔除尿管后嘱患者适量饮水,尽早排尿.治疗组:经上述处理,另外给予神经肌肉治疗仪实施低频脉冲电刺激治疗.对照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术后平均排气时间、肩胛及膈肌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后应用低频脉冲电刺激进行康复治疗,减轻疼痛,促进肠蠕动,效果显著.
作者:刘侠;金凤斌;刘桃;何英慧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分析阴道彩超与腹部彩超在诊断异位妊娠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4年8月~2017年12月收治的78例异位妊娠患者,所有患者均进行阴道彩超(研究组)及腹部彩超(对照组)检查,以患者病理结果为标准,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结果.结果:研究组确诊率为96.15%,显著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胚芽形成、附件包块、盆腔积液、心血管搏动、假孕囊的阳性率分别为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敏感度93.75%、准确性94.31%、及特异性93.23%,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异位妊娠采用阴式彩超检查比腹部彩超更优越,其阳性诊断率更高,操作更为简便.
作者:陈立珠;兰红霞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探究切口腹腔镜结肠切除术与常规腹腔镜结肠切除术治疗结肠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自2014年2月~2017年2月间收治的结肠癌患者共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腹腔镜结肠切除术,观察组患者接受切口腹腔镜结肠切除术,观察并比较两组结肠癌患者的临床效果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患者的失血量以及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的失血量以及术后住院时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18.00%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32.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切口腹腔镜切除术相比常规腹腔镜结肠切除术对于治疗结肠癌的临床效果更好,安全性更高的同时住院时间缩短.
作者:庄立国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探究鼻内镜治疗鼻窦炎合并鼻息肉的临床有效性及安全性,为临床医师选择合理治疗方案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本院鼻窦炎合并鼻息肉患者90例,(收取时间为2016年1月~2017年1月),选择随机的方式对本院所有观察对象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采取传统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鼻内镜治疗,每组患者各45例,比较2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鼻窦炎合并鼻息肉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7.78%,显著优于对照组的75.56%,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22%,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2.22%,2组间相比较,P<0.05.结论:将鼻内镜应用于鼻窦炎合并鼻息肉患者中,能够有效提高临床疗效,同时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研究.
作者:张雨 刊期: 2018年第08期
本文就关于如何做好对医疗器械的成本核算管理工作展开了相关的研究分析,具体提出了加强管理人员的思想重视程度,实施资产清查与核算保证账物相符,以及加强对设备成本的核算管理.只有从人员、方法、管理等等多个方面来着手实施,方可落实各项医疗器械成本核算管理工作,此项工作的良好开展对于促进医院的良性、健康发展同样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价值.
作者:马桂萍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分析风险管理在手术室医疗器械质量管控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本院手术室医疗器械100件,手术室医疗器械收取时间在2016年1月~2017年2月,将手术室医疗器械100件按照不同管理方式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观察组实施风险管理,对照组实施常规管理,将两组的管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手术室医疗器械的配套齐全率98.00%、清洗合格率94.00%、有效验收率92.00%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手术室医疗器械的满意度评分(95.01±1.05)分和质量评分(89.11±1.15)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风险管理应用在手术室医疗器械质量管控中,取得十分显著的效果.
作者:陈啸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分析新鲜全血用于不同血细胞分析仪比对试验中的评价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7年12月作为研究阶段,选择XT-2000i血细胞分析仪、XS-500i-1血细胞分析仪、XS-500i-2血细胞分析仪作为研究对象,取新鲜全血进行检测,并分析血细胞参数检测结果.结果:两个不同浓度血液样本在不同血细胞分析仪分别各检测3次,检测结果对比偏差均在分析质量要求内.结论:XT-2000i血细胞分析仪、XS-500i-1血细胞分析仪、XS-500i-2血细胞分析仪分别检测WBC、RBC、HGB等血细胞参数结果的可比性是可接受的.
作者:张建会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探讨门诊药房的智能化工作流程优化及对患者候药时间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7年12月在本院门诊药房取药的患者118例进行随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的患者是在医院门诊药房系统优化前在门诊药房取药的患者;研究组的患者是在医院门诊药房系统优化后来门诊药房取药的患者.对比两组患者的候药时间和满意度情况;对比工作流程优化前后门诊药房的工作效率.结果:研究组使用智能化工作流程的取药时间要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满意度也高与对照组(P<0.05).结论:随着智能化社会的不断发展,科学合理的将医院门诊药房的工作流程进行智能化的改善和优化是医院在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目标,门诊药房的工作流程智能化不仅可以大大将患者的候药时间缩短,还可以使患者的满意度也得到明显的提高,由此可见,促进医院门诊药房往智能化方向进行发展对医院门诊药房的实际工作意义十分重大,对医生和患者来说是一项双赢的措施,且实际应用效果比较理想.
作者:翟颖楠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探讨CT在肾透明细胞癌与血供充足乏脂肪错构瘤中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将58例病理证实肾透明细胞癌患者作为对照组,并以29例病理证实血流充足乏脂肪错构瘤患者作为观察组,两组患者分别接受CT检查,评估其CT影像学特征并探讨该项检查对两种疾病的鉴别诊断价值.结果:两组患者的男女比例、血尿症状发生率均存在明显差异,对照组患者的平扫表现低密度46例,等密度11例,较高密度1例,8例存在钙化征,未显示脂肪密度影;观察组患者的平扫表现等密度23例,较高密度6例,1例存在钙化征,18例显示脂肪密度影.两组患者增强扫描皮髓质期强化征表现较为相似.结论:CT检查有助于鉴别诊断肾透明细胞癌与血供充足乏脂肪错构瘤,通过薄层扫描明确其内部脂肪组织情况可进行合理判定.
作者:刘彪;芦苇;燕鹏;李贵发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研究和分析在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检验过程中,快速血糖仪和常规生化仪的采用情况和意义.方法:随机选择2017年1月~2017年7月之间,在本院内科就诊的糖尿病患者63例.先后采用快速血糖仪和常规生化仪对患者进行血糖检验,并统计、分析和比较两种仪器的临床检验情况和结果.结果:临床统计显示,在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方面,63例患者快速血糖仪的检验结果同常规生化仪的检验结果大体相仿,数据比较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检验中,快速血糖仪和常规生化仪的检验结果均较为准确,都可作为临床检验的有效方法.
作者:朱涛 刊期: 2018年第08期
目的:探究膀胱微造瘘低压灌注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中的应用效果,并观察给患者手术安全性带来的影响.方法:择取2011年12月~2016年12月期间于笔者所在医院采取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的80例前列腺增生患者,以随机数字法将其分入两组并采取不同术中操作,分别为:在术中采取膀胱微造瘘低压灌注的40例研究组患者、在术中经镜鞘自循环水通道以引流灌注液为患者进行灌注的40例对照组患者.对比两组患者的心率、血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结果:研究组在心率、血氧饱和度等指标的变化上小于对照组,在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上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膀胱微造瘘低压灌注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中的应用不会引发心率、血氧等体征的明显波动,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也相对较低,安全性较高.
作者:金铎 刊期: 2018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