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多发性硬化临床特点及误诊分析

胡梅;常丽英

关键词:多发性硬化, 临床分析, 误诊
摘要:目的:探讨多发性硬化(MS)临床特点,以减少误诊率。方法回顾性分析119例MS的临床资料。结果 MS的首发症状以肢体无力(63.0%)、感觉障碍(56.3%)及视觉损害(37.8%)为多见,其次是走路不稳(23.5%)、大小便障碍(18.4%)及精神异常(12.6%)等。MS患者首次发病后容易误诊为其他的疾病,其中以病毒性脑炎(12.6%)和脑梗死(16.8%)多见,癫痫(3.3%)及精神疾病(6.7%)也不少。结论多发性硬化临床表现形式多样,充分认识MS临床特殊性,结合多项辅助检查以提高多发性硬化的诊断率,减少误诊率。
安徽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调强放疗小野小跳数TPS计算值与实际测量值间差异的研究

    目的:对调强放疗中的小野和小跳数在TPS计算与加速器实际测量值之间的差异进行研究,以指导调强放疗技术在临床中的应用。方法在TPS中设计小野和小跳数计划并导出,与在加速器上进行的实际测量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在小跳数测量中,2MU以上的通过率均>83%;在小野测量中,面积大于2 cm ×2 cm的射野通过率均>80%。结论对TPS计算的小野和小跳数需进行手动适当调整;MLC的到位精度对小野的影响比较大,MLC的质量控制不容忽视。

    作者:王磊;王晓梅;姚玉娟;吴建军;江大华;崔晓俊;陈维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经胸彩色超声心动图在先天性心脏病封堵术中应用

    目的:探讨经胸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TTE )在先天性心脏病封堵术前病例选择和术中监测及术后疗效观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术前应用TTE 检查先天性心脏病封堵术患者共81例。其中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18例,动脉导管未闭14例,室间隔缺损49例。所有患者均采用Amplatzer封堵器介入治疗。术中超声与X线共同监测封堵器传送、释放全过程,术后超声复查随访封堵结果及后期效应。结果49例室间隔43例成功,2例干下型及1例缺损畸形未成功,3例术中发现条件不符合放弃封堵;18房间隔缺损均成功;14动脉导管未闭13例成功,1例未成功。结论在先天性心脏病介入封堵术中,无论是术前病例选择、术中实时指导检测还是术后随访和评价,彩色超声心动图均有重要价值。

    作者:张祖涛;汪杨;俞璐;黄琴;许琴;江源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多发性硬化临床特点及误诊分析

    目的:探讨多发性硬化(MS)临床特点,以减少误诊率。方法回顾性分析119例MS的临床资料。结果 MS的首发症状以肢体无力(63.0%)、感觉障碍(56.3%)及视觉损害(37.8%)为多见,其次是走路不稳(23.5%)、大小便障碍(18.4%)及精神异常(12.6%)等。MS患者首次发病后容易误诊为其他的疾病,其中以病毒性脑炎(12.6%)和脑梗死(16.8%)多见,癫痫(3.3%)及精神疾病(6.7%)也不少。结论多发性硬化临床表现形式多样,充分认识MS临床特殊性,结合多项辅助检查以提高多发性硬化的诊断率,减少误诊率。

    作者:胡梅;常丽英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替罗非班在复杂冠状动脉病变介入治疗中应用分析

    目的:探讨替罗非班预防复杂冠状动脉病变患者介入治疗后急性、亚急性支架血栓的临床疗效,并对其安全性进行评价。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110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复杂冠状动脉病变介入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3例,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常规治疗基础上予术后替罗非班维持应用24~36 h;对照组:67例,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常规治疗基础上,术后低分子肝素抗凝5000 U,皮下注射3d。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支架血栓及出血并发症。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植入支架的数量、植入支架的总长度、支架所释放压力和术后小管腔内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支架内急性、亚急性血栓形成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0/43)vs.11.94%(7/67),χ2=3.9080,P<0.05]。两组出血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0.93%%(9/43) vs.17.91%(12/67),χ2=0.0209,P>0.05]。结论复杂冠状动脉病变患者介入治疗后使用替罗非班效果显著,且安全性较高,大大降低了支架内急性、亚急性血栓发生率。

    作者:周多辉;汪芳松;钱福东;张朝君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文拉法辛缓释剂与帕罗西汀治疗抑郁症疗效及安全性的Me ta分析

    目的:系统评价文拉法辛缓释剂与帕罗西汀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Sicense Direct、EMbase、CBM、VIP、CNKI、万方数据库,纳入文拉法辛缓释剂与帕罗西汀比较治疗抑郁症随机对照试验(RCT),按照 Cochrane Handbook 5.0的质量评价标准评价纳入研究的质量后,采用 RevMan 5.0软件进行Meta 分析。结果共纳入9个RCT,合计633例抑郁症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①治疗8周后文拉法辛缓释剂组与帕罗西汀组的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1.10,95%CI(0.67,1.82),P=0.70],其终治愈率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OR=1.29,95%CI(0.91,1.82),P=0.16]。但是治疗2周后文拉法辛缓释剂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改善优于帕罗西汀组[MD =-1.30,95%CI(-1.50,-1.10),P=0.00001],提示文拉法辛缓释剂起效较帕罗西汀快。②不良反应:两组的不良反应相似,便秘、口干、恶心等常见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无明显的统计学差异。结论2种药物远期疗效相当,但文拉法辛缓释剂起效较快;两组不良反应相似,症状均较轻,安全性较好。

    作者:胡婷婷;芮贝贝;徐维平;杨静谟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青年与中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冠脉介入治疗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对青年与中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102例AMI并行急诊PCI患者,分为青年组(≤46岁)与中老年组(>46岁),对两组患者在发病后24 h内进行直接PCI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手术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00% vs 96.8%,P>0.05);青年组手术并发症(2.6% vs 12.6%)、住院天数(8.2±0.9 vs 18.5±2.1)均低于中老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期间心功能恢复较中老年组好(54.2±4.5% vs 46.2±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个月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率(5.3% vs 15.6%)及再住院率(7.9% vs 20.3%)青年组明显低于中老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的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冠脉介入治疗对青年组与中老年组AMI 疗效确切,但青年人疗效较中老年人更明显,预后更好。

    作者:阮爱兵;吕爱玲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45例乙肝相关性肾炎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临床中乙肝相关性肾炎的临床和病理特点以及临床治疗方法、效果。方法采取回顾性方法对我院2003年1月至2013年10月间45例乙肝相关性肾炎的临床和病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45例乙型相关性肾炎患者主要表现为弥漫性膜增生性肾病、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局灶节段肾小球硬化、系膜增生性病变类型,比例分别为62.2%、24.4%、6.7%及6.7%。HBV-DNA>103拷贝/mL组共有22例,HBV-DNA≤103拷贝/mL组共有23例。HBV-DNA>103拷贝/mL组中治疗前后24 h尿蛋白定量、血清白蛋白、HBV-DNA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BV-DNA≤103拷贝/mL组中治疗前后24 h尿蛋白定量、血清白蛋白、血肌酐、HBV-DNA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中对于乙肝相关性肾炎的病理类型呈现多样性,并且临床加强肾组织中HBV检测,及时予以核苷类药物抗病毒治疗。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24h尿蛋白定量、血清白蛋白、血肌酐、HBV-DNA等指标,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刘贞君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核酸检测技术在安徽血液中心血液筛检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探讨核酸检测(NAT)技术用于血液筛查的意义。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转录介导扩增(TMA)两种方法分别对我站298份及6737份无偿献血者标本进行单人份病毒核酸检测(ID-NAT),并将两种核酸检测方法的结果与ELASA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种方法均存在相当比例的ELASA(+)、NAT(-)结果,德国GFE核酸检测试剂HBV、HCV阳性检出率低于美国诺华的ID-TMA检测试剂。经TMA-NAT检测发现本地区2次ELASA血清学方法进行血液病毒筛查HBV的残余风险为万分之4.8。本次研究没有发现HCV和HIV的血清学漏检。诺华ID-NAT核酸检测试剂存在一定的假阳性。结论核酸检测对于降低输血传播传染病的风险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诺华TIGRIS核酸检测体系适用于献血者血液病毒的筛查。

    作者:吕蓉;盛琪琪;赵阳;刘忠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成分血在产后大量出血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成分血在治疗产后大量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方法30例产后大量出血患者,分为两组,Ⅰ组是单纯产科因素,Ⅱ组合并激活凝血、纤溶、抗凝系统的疾病。统计分析两组总出血量、凝血功能异常发生时出血量及发生时间,各组血液成分应用比例。结果两组全部治愈。Ⅰ组当出血达一定量(3000±400 mL)时,才发生凝血功能异常,Ⅱ组在出血的早期(出血量1000±400 mL)即出现了凝血功能异常。结论产后大量出血时,应警惕凝血病的发生,早期输注血浆有助改善预后,合理使用成分血,对处理产后大量出血十分重要。

    作者:杨湘玲;方向东;孙金燕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35例瘢痕子宫合并前置胎盘妊娠结局分析

    目的:探讨瘢痕子宫合并前置胎盘对母婴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02年8月至2013年8月期间在我院住院分娩瘢痕子宫合并前置胎盘产妇35例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期单纯前置胎盘产妇35例作为对照组,观察比较两组产妇产后出血量、子宫切除率、胎盘植入等情况。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子宫切除率、胎盘植入率以及手术时间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失血性休克、子宫切除等显著多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新生儿早产率、窒息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新生儿体重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897,P<0.05)。结论瘢痕子宫合并前置胎盘对妊娠结局具有重要影响,术前应予以高度重视,做好充分准备,必要时及时切除子宫。

    作者:张金瑾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老年胃癌患者行腹腔镜根治术后的并发症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胃癌患者行腹腔镜根治术的术后并发症及其影响因素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3年6月在我院行腹腔镜根治术治疗胃癌的403例患者的相关资料,单因素分析、多元素回归分析并发症组(发生术后并发症)患者及无并发症组(未发生并发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403例患者中共45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发生率为11.12%。并发症组患者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较无并发症组延长。单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患者发病年龄、术前合并症、淋巴结转移、手术经验及手术时间与老年胃癌患者腹腔镜根治术后并发症有关(P<0.05)。多元素回归分析显示,术前合并症、淋巴结转移、手术经验是术后并发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的手术实施者应熟练掌握局部解剖结构,注意术中操作,降低腹腔镜根治胃癌的术后并发症。

    作者:王士杰;史宪杰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2014年读片窗(5)

    1病史摘要患者,男性,58岁,体检BUS 发现右肾病变。男性肿瘤八项、血沉均正常。2 CT检查所见CT平扫见左肾中下极见一类圆形等密度的占位,测其CT值(图1),增强扫描皮髓期明显强化(图2),实质期测其CT值(图3)、排泄期强化程度减低,测其CT值(图4)。

    作者:王龙胜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甲状腺二次手术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影响甲状腺二次手术并发症的危险因素,为减少甲状腺二次手术并发症的发生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183例甲状腺二次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分析临床因素与并发症发生的关系。结果24(13.1%)例出现并发症,其中气管软化6例,喉返神经损伤9例,喉上神经损伤7例,甲状旁腺功能减退10例。统计分析提示:病灶大小、两次手术间隔时间、是否涉及同侧手术及手术方式与并发症的发生率相关。结论甲状腺手术中行冰冻检查可减少不必要的二次手术;手术中不能排除为甲状腺癌时,行患侧腺体全切可减少二次手术并发症。

    作者:卢灿亮;余宏铸;钱叶本;熊奇如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剖宫产后子宫瘢痕妊娠早期诊断的临床价值

    目的:评价腔内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瘢痕妊娠早期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15例既往有剖宫产史,现再次妊娠患者均采用腔内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检查,观察妊娠物与子宫切口的关系,切口部位回声、血流情况等。结果15例患者在剖宫产切口处见异常回声灶,根据声像图分为:①完整孕囊型,②混合回声型,其中完整孕囊型与相同孕周的瘢痕子宫及无瘢痕子宫正常妊娠的切口处肌层厚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腔内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瘢痕妊娠的早期诊断有着重要意义。

    作者:李晓东;陈怡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腹腔镜下经胆囊管取石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研究

    目的:通过比较腹腔镜下经胆囊管和经胆总管切开取石治疗胆总管结石患者的疗效,评价腹腔镜下经胆囊管取石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09年4月至2012年10月于我院就诊的51例胆总管结石患者,根据其手术中胆道不同的探查途径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经胆囊管探查)21例和对照组(胆总管切开探查)3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术后出现并发症患者1例,对照组中共有9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经胆囊管取石治疗胆总管结石手术时间更短、术后并发症少,缩短患者住院时间,降低患者住院费用,但不适用于胆道情况相对复杂病例。

    作者:吴少波;詹树春;邱汉松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中国汉族人群中 KCNQ1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的相关性研究及对吡格列酮疗效的影响

    目的:探讨中国2型糖尿病(T2DM)患者中KCNQ1基因rs2237897多态性与T2DM的相关性及对吡格列酮疗效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模式。使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PCR-RFLP)方法对321例T2DM患者和345名健康对照者进行KCNQ1(potassium voltage-gated channel,KQT-like subfamily,member 1)基因rs2237897位点分型;选择51例患者给予连续12周每天30 mg吡格列酮治疗。检测计算体重指数(BMI)、空腹血糖(FPG)、餐后血糖(PPG)、空腹胰岛素(FINS)、餐后胰岛素(PINS)、糖化血红蛋白(HbAlc)、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等指标。结果 KCNQ1基因rs2237897多态性与T2DM相关(OR=1.918,95% CI 1.113-3.075,P<0.05)。携带KC-NQ1基因rs2237897 CT+TT基因型患者经吡格列酮治疗12周后的PPG (mmol/L)(DV -0.79±3.96 vs -2.75±3.8,P<0.05)下降值和DVPINS (mU/L)(DV 14.08±16.82 vs 28.69±19.11,P<0.05)增加值均显著低于野生CC基因型患者。结论中国汉族人群中KCNQ1基因rs2237897多态性与T2DM的易感性相关并影响吡格列酮的疗效。

    作者:孙泽华;张留福;叶志萍;王秀丽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以胸闷为主诉的儿童不典型哮喘的临床及肺功能特点

    目的:充分认识支气管激发试验在胸闷患儿诊断中的作用,同时了解以胸闷为主诉的儿童不典型哮喘的临床及肺功能特点。方法对39例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的胸闷儿童进行临床及激发试验前后肺功能分析。结果本组病例表现为反复发作性胸闷,均不伴有肺部哮鸣音,伴有过敏性疾病者14例次,一二级亲属有过敏性疾病者19例次,激发试验前后肺功能指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胸闷是儿童不典型哮喘的临床表现之一,支气管激发试验是重要诊断依据。

    作者:魏文;吕敏;华山;尚启云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腺苷负荷心肌灌注显像在冠心病中应用的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腺苷负荷心肌灌注显像(MPS)与冠状动脉血管造影(CAG)的准确性及两者联合应用在评价冠状动脉病变及心肌缺血情况中的价值。方法对32例临床疑诊冠心病的患者先予静脉泵注腺苷注射液[剂量为0.14mg/(kg·min)]6 min,注射3 min时静脉注入核素显像剂99m Tc-MIBI925 MBq,1 h后行心肌灌注断层显像,若显像异常,次日行静息心肌灌注显像。所有患者2周内行冠状动脉血管造影术检查。将腺苷负荷心肌灌注显像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评价冠状动脉病变及心肌缺血情况。结果32例患者中,14例冠状动脉造影显示为冠状动脉狭窄性病变,其中单支病变7例,二支病变4例,三支病变3例,腺苷负荷心肌灌注显像12例为阳性,2例阴性;18例冠状动脉造影显示未见明显狭窄,其中4例为壁冠状动脉,2例为冠状动脉慢血流,腺苷负荷心肌灌注显像为14例阴性,4例为阳性。腺苷负荷心肌灌注显像诊断冠状动脉阻塞性病变的敏感性为85.71%,特异性为77.78%,阳性预测值为75%,阴性预测值为87.5%,准确性为81.25%。结论腺苷负荷心肌灌注显像与 CAG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两者联用能充分了解冠状动脉病变及心肌缺血情况,有利于临床治疗的选择。

    作者:彭晓云;许邦龙;吴继雄;李飞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超敏C反应蛋白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与进展性脑梗死相关性分析

    目的:观察进展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水平,探讨其在进展性脑梗死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检测44例进展性脑梗死(进展组)和42例非进展性脑梗死患者(非进展组)的第2天、第4天、第8天血清hs-CRP和NSE水平,并作对照。结果第2日进展组hs-CRP水平(2.98±0.46 mg/mL)与非进展组(2.95±0.55 mg/m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4日进展组hs-CRP水平(5.58±0.41 mg/mL)明显高于非进展组(2.84±0.51 mg/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8日进展组hs-CRP水平(3.51±0.52 mg/mL)与非进展组(2.96±0.47mg/m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2日进展组NSE水平(16.92±1.45 ng/mL)与非进展组(15.88±1.51 ng/m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4日进展组NSE水平(23.91±2.42 ng/mL)明显高于非进展组(15.79±1.65 ng/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第8日进展组 NSE 水(17.01±1.58ng/mL)与非进展组(15.97±1.32ng/m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hs-CRP和NSE水平检测对进展性脑梗死的诊断、病情严重程度、预后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作者:章礼勇;唐向阳;江伟;陈苏毅;袁良津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统计分析中检验方法的选择

    1.一组样本资料若来自正态总体,可用t检验,若来自非正态总体或总体分布无法确定,可用Wilcoxon符号秩和检验。2.配对设计资料二分类变量,可用MecNemar检验;有序分类变量,可用Wilcoxon符号秩和检验;连续型变量,若来自正态总体,可用配对t检验,否则可用Wilcoxon符号秩和检验;二分类变量,可用χ2检验,有序多分类变量,宜用Wilcoxon符号秩和检验。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5期

安徽医学杂志

安徽医学杂志

主管:安徽省卫生厅

主办:安徽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