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核酸检测技术在安徽血液中心血液筛检中的应用分析

吕蓉;盛琪琪;赵阳;刘忠

关键词:核酸检测, ELASA, 荧光定量PCR, 转录介导扩增, 血液安全
摘要:目的:探讨核酸检测(NAT)技术用于血液筛查的意义。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转录介导扩增(TMA)两种方法分别对我站298份及6737份无偿献血者标本进行单人份病毒核酸检测(ID-NAT),并将两种核酸检测方法的结果与ELASA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种方法均存在相当比例的ELASA(+)、NAT(-)结果,德国GFE核酸检测试剂HBV、HCV阳性检出率低于美国诺华的ID-TMA检测试剂。经TMA-NAT检测发现本地区2次ELASA血清学方法进行血液病毒筛查HBV的残余风险为万分之4.8。本次研究没有发现HCV和HIV的血清学漏检。诺华ID-NAT核酸检测试剂存在一定的假阳性。结论核酸检测对于降低输血传播传染病的风险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诺华TIGRIS核酸检测体系适用于献血者血液病毒的筛查。
安徽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康斯特保护液与冷含血停搏液对重症心脏瓣膜置换术心肌保护作用的比较

    目的:比较康斯特保护液(HTK液)、冷含血停搏液(CBC液)在重症心脏瓣膜(SVHD)置换手术中的心肌保护效果。方法40例成人SVHD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HTK液组(n=20)、CBC停搏液组(n=20)。测定围术期6个时点的血清cT-nI、CK-MB水平。比较两组心脏自动复跳率、术后多巴胺用量、机械通气时间、ICU滞留时间。结果两组患者升主动脉阻断后血清中cTnI、CK-MB浓度均明显升高。升主动脉阻断后10 min、升主动脉开放后30 min、术后6 h HTK组cTnI、CKMB明显低于CBC组。HTK组心脏自动复跳率远高于CBC组。术后多巴胺用量、呼吸机辅助呼吸时间及ICU停留时间HTK组明显少于CBC组。结论HTK心脏停搏液对SVHD手术患者的心肌保护作用优于4:1 CBC液。

    作者:杨超;池繁武;杜静;彭彬;周钧;王威;温定国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多发性硬化临床特点及误诊分析

    目的:探讨多发性硬化(MS)临床特点,以减少误诊率。方法回顾性分析119例MS的临床资料。结果 MS的首发症状以肢体无力(63.0%)、感觉障碍(56.3%)及视觉损害(37.8%)为多见,其次是走路不稳(23.5%)、大小便障碍(18.4%)及精神异常(12.6%)等。MS患者首次发病后容易误诊为其他的疾病,其中以病毒性脑炎(12.6%)和脑梗死(16.8%)多见,癫痫(3.3%)及精神疾病(6.7%)也不少。结论多发性硬化临床表现形式多样,充分认识MS临床特殊性,结合多项辅助检查以提高多发性硬化的诊断率,减少误诊率。

    作者:胡梅;常丽英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表现为小量蛋白尿IgA肾病临床及牛津病理分型研究

    目的:探讨表现为小量蛋白尿IgA肾病患者临床表现及牛津病理分型特点。方法80例经肾穿刺活检诊断原发性IgA肾病患者根据其24 h尿蛋白定量结果分为尿蛋白≤500 mg/24 h;500~1000 mg/24 h;>1000 mg/24 h三组,进行临床及病理资料回顾性分析。结果临床特点中尿蛋白量与高血压的发生具有相关性(P<0.05);临床指标中尿蛋白量与估算肾小球率过滤(eGFR)、血浆白蛋白、血红蛋白之间存在相关性(P<0.05);牛津病理分型中各指标与尿蛋白量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尿蛋白≤500 mg/24 h 原发性IgA肾病患者的评估尚须进一步明确,对500~1000 mg/24 h需加以重视、强调积极的肾活检及临床干预。

    作者:张晶晶;郝丽;王德光;秦蓉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45例乙肝相关性肾炎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临床中乙肝相关性肾炎的临床和病理特点以及临床治疗方法、效果。方法采取回顾性方法对我院2003年1月至2013年10月间45例乙肝相关性肾炎的临床和病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45例乙型相关性肾炎患者主要表现为弥漫性膜增生性肾病、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局灶节段肾小球硬化、系膜增生性病变类型,比例分别为62.2%、24.4%、6.7%及6.7%。HBV-DNA>103拷贝/mL组共有22例,HBV-DNA≤103拷贝/mL组共有23例。HBV-DNA>103拷贝/mL组中治疗前后24 h尿蛋白定量、血清白蛋白、HBV-DNA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BV-DNA≤103拷贝/mL组中治疗前后24 h尿蛋白定量、血清白蛋白、血肌酐、HBV-DNA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中对于乙肝相关性肾炎的病理类型呈现多样性,并且临床加强肾组织中HBV检测,及时予以核苷类药物抗病毒治疗。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24h尿蛋白定量、血清白蛋白、血肌酐、HBV-DNA等指标,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刘贞君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成人重症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1例并文献复习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nfectious mononucleosis,IM)是由Epstein-Barr病毒(EBV)引起的急性感染性疾病,通常呈现自限性,然而IM可以表现出严重的临床症状及并发症。IM全年可发病,以秋冬交界季节较多,一般常见于儿童及青少年,中老年人较为少见。本文就我科收治的成人重症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1例进行讨论并文献复习。

    作者:蔡辉;邱艳;赵凌杰;姚启凤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替罗非班在复杂冠状动脉病变介入治疗中应用分析

    目的:探讨替罗非班预防复杂冠状动脉病变患者介入治疗后急性、亚急性支架血栓的临床疗效,并对其安全性进行评价。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110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复杂冠状动脉病变介入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3例,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常规治疗基础上予术后替罗非班维持应用24~36 h;对照组:67例,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常规治疗基础上,术后低分子肝素抗凝5000 U,皮下注射3d。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支架血栓及出血并发症。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植入支架的数量、植入支架的总长度、支架所释放压力和术后小管腔内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支架内急性、亚急性血栓形成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0/43)vs.11.94%(7/67),χ2=3.9080,P<0.05]。两组出血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0.93%%(9/43) vs.17.91%(12/67),χ2=0.0209,P>0.05]。结论复杂冠状动脉病变患者介入治疗后使用替罗非班效果显著,且安全性较高,大大降低了支架内急性、亚急性血栓发生率。

    作者:周多辉;汪芳松;钱福东;张朝君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CT定位穿刺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CT定位下软通道穿刺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对72例高血压脑出血CT定位下软通道穿刺血肿抽吸术治疗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该72例患者中存活65例,死亡7例;在存活的患者中随访3~6个月,按ADL(日常生活能力)分级:Ⅰ级10例、Ⅱ级16例、Ⅲ级20例、Ⅳ级15例、Ⅴ级4例。结论定向软通道技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是一种切实有效的治疗方法,可提高患者存活率,改善生活质量。

    作者:陈永翱;李志勇;范梦然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核酸检测技术在安徽血液中心血液筛检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探讨核酸检测(NAT)技术用于血液筛查的意义。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转录介导扩增(TMA)两种方法分别对我站298份及6737份无偿献血者标本进行单人份病毒核酸检测(ID-NAT),并将两种核酸检测方法的结果与ELASA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种方法均存在相当比例的ELASA(+)、NAT(-)结果,德国GFE核酸检测试剂HBV、HCV阳性检出率低于美国诺华的ID-TMA检测试剂。经TMA-NAT检测发现本地区2次ELASA血清学方法进行血液病毒筛查HBV的残余风险为万分之4.8。本次研究没有发现HCV和HIV的血清学漏检。诺华ID-NAT核酸检测试剂存在一定的假阳性。结论核酸检测对于降低输血传播传染病的风险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诺华TIGRIS核酸检测体系适用于献血者血液病毒的筛查。

    作者:吕蓉;盛琪琪;赵阳;刘忠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骨水泥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对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治疗的临床效果,并分析其适宜对象。方法对2002年3月至2012年2月收治的90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采用骨水泥型双极人工股骨头进行股骨头置换术,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其治疗效果。结果本组患者90例,平均住院21 d,7~10 d即能早期下床活动,住院期间及术后1年内无一例死亡。术后随访,统计其功能恢复情况,其优良率按Harris评分为92.2%。结论骨水泥型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手术治疗治疗高龄股骨颈骨骨折患者,疗效显著,但应注重掌握手术适应证,规避手术风险。

    作者:李环如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胃切除术后腹腔粘连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影响及对策

    研究表明,胃切除术后由于迷走神经切断、消化道重建等原因导致胆囊结石发病率明显增高[1-4],其中一部分患者因出现临床症状而需要行手术治疗。

    作者:刘广杰;张长乐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氢质子磁共振波谱成像在急性脑梗死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应用氢质子磁共振波谱成像(1 H-MRS )技术探讨人尿激肽原酶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3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基础治疗和对症支持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人尿激肽原酶治疗。治疗前、后进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 )、改良 Rankin 量表(mRS )评分评价临床疗效,并应用1 H-MRS技术测定脑内代谢物NAA、Lac峰值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和mRS评分均减少,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且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NAA峰值升高、Lac峰值减少,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H-MRS对急性脑梗死早期诊断、疗效与预后的判定有重要价值。

    作者:陈克强;左克扬;刁士元;孙巧松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调强放疗小野小跳数TPS计算值与实际测量值间差异的研究

    目的:对调强放疗中的小野和小跳数在TPS计算与加速器实际测量值之间的差异进行研究,以指导调强放疗技术在临床中的应用。方法在TPS中设计小野和小跳数计划并导出,与在加速器上进行的实际测量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在小跳数测量中,2MU以上的通过率均>83%;在小野测量中,面积大于2 cm ×2 cm的射野通过率均>80%。结论对TPS计算的小野和小跳数需进行手动适当调整;MLC的到位精度对小野的影响比较大,MLC的质量控制不容忽视。

    作者:王磊;王晓梅;姚玉娟;吴建军;江大华;崔晓俊;陈维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血液病患者血流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分析血液病患者发生血流感染的病原菌分布情况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有效控制感染提供可靠依据。方法回顾分析64例血流感染患者临床资料,了解其临床特点、血流感染病原菌种类及药敏情况。结果64例血流感染患者送检的272份血液标本中共培养出77株(28.30%)病原菌,其中G-菌60株(占77.92%)、G+菌14株(占18.18%)、真菌3株(3.90%),1例患者发生混合细菌感染。分离的病原菌中,主要为大肠埃希菌(41.55%)、肺炎克雷伯菌(12.99%)、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11.69%)、金黄色葡萄球菌属(3.90%)。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检出率分别为71.88%和50.00%;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和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的检出率分别为33.33%和88.88%。G-菌对美罗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阿米卡星耐药率低,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利福平耐药率低。结论引起血液病患者出现血流感染的主要致病菌为G-菌,对G-菌及G+菌敏感的药物分别为美罗培南及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建议选用抗G-菌为主、兼顾G+菌的抗菌药物进行经验性治疗,必要时加用抗真菌药物。

    作者:吴凡;翟志敏;刘周;秦慧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恶性胸膜间皮瘤伴腹膜广泛病变1例报告

    1病例资料患者,男性,47岁,因胸闷,右侧胸痛不适1个月,进行性加重于2013-03-27入住我科。2013-02-14无诱因下出现轻度胃寒,测体温37.8℃,输液2 d无好转。2012-02-18其他医院胸片提示胸腔积液,给予间断穿刺放出血性胸水,总量约2000 mL,胸水控制不佳,并出现胸闷,右侧胸痛进行性加重,少量干咳,乏力。既往体健,否认传染性疾病史,否认石棉接触史。入院查体:消瘦明显,痛苦貌,T:36.5℃,P:96次/min,R:20次/min,BP:130/75 mmHg (1 mmHg=0.133kPa)。全身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右肺呼吸音减低,无干湿性音,叩诊右肺呈浊音,左肺听诊无明显异常,心界不大,右侧胸壁静脉曲张,右侧胸壁饱满,右侧胸背部第9-11肋间压痛阳性。既往影像学检查:胸部CT(3月13日):右侧胸腔大量液性密度影,右侧胸膜及纵隔可见不规则显著增厚呈波浪状隆起,右肺受压变小,部分实变,右肺下叶受压实变影向右肺门聚拢(图1)。PET-CT(3月28日):(1)右侧胸膜广泛性不规则增厚,腹膜条带状增厚,FDG代谢增高,考虑恶性胸膜间皮瘤侵犯腹膜;(2)右侧胸腔大量积液,右肺球性肺不张(图2)。纤支镜检查未见异常;多次送检胸水:大量红细胞和淋巴细胞。实验室检查:肿瘤指标PSA:0.4 ng/ml,FPSA:0.04 ng/mL,铁蛋白:1382 ng/mL,CEA:4.25 ng/mL,NSE:113.40 ng/mL,CYFRA21-1:5.94 ng/mL;抗链球菌溶血素ASO 17.10 U/L;ANA八项正常;ESR:128 mm/h;胸水细胞学:未见癌细胞;胸水常规及生化:红色,浑浊,总蛋白52.4 g/L,LDH:3782 U/L,ADA:89U/L。李凡他试验(+),红细胞400000×106,白细胞480×106,多个核85%,单个核15%。2013-04-02在B超定位下行胸膜病灶穿刺活检,病理及免疫组化结果符合恶性间皮瘤。根据上述资料诊断:恶性胸膜间皮瘤伴广泛腹膜受累。予吉西他滨+顺铂化疗一周期,2013-05-03胸腹部CT可见胸水略有减少,但新出现腹水,并膈肌及腹膜多发结节状突起(图3),综合评价疾病进展,更换培美曲塞+顺铂化疗一程。

    作者:李娜;轩菡;陈婷婷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欢迎订阅《安徽医学》

    作者:《安徽医学》编辑部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急性牙髓炎一次性根管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分析一次性根管治疗急性牙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65例急性牙髓炎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33例和对照组32例。观察组采用一次性根管治疗,对照组采用开髓后封失活剂,分次根管消毒、根管充填等常规根管治疗。结果治疗48 h后,有效率对照组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年后疗效综合评价,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牙髓炎一次性根充治疗可以减少术者的操作程度和患者的痛苦、就诊次数和受感染几率。

    作者:陶翠竹;江长军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内脏动脉瘤的介入治疗

    目的:探讨内脏动脉瘤(VAAS )的介入治疗方法,总结分析经导管栓塞VAAS 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10例采用弹簧圈、微弹簧圈及明胶海绵等栓塞材料介入栓塞治疗VAAS 的临床资料。1例脾、胰横动脉多发动脉瘤栓塞流入、流出动脉及“三明治”栓塞法;1例脾中段巨大动脉瘤栓塞流入、流出动脉+填塞瘤腔;1例肝右动脉医源性假性动脉瘤及1例左支气管动脉瘤栓塞流入动脉+填塞瘤腔。1例带颈肝动脉瘤单纯填塞瘤腔。5例医源性肾假性动脉瘤单纯栓塞流入动脉。结果9例VAAS 均一次栓塞成功,但1例肝右动脉假性动脉瘤破裂出血,再次栓塞成功止血。所有病例术后随访2~30个月,无严重并发症出现,动脉瘤未复发。结论经导管置入弹簧圈栓塞VAAS 安全有效。

    作者:江谋应;金涛;王金林;徐万里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循环压力泵预防髋部周围手术深静脉血栓形成合理使用时间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循环压力泵预防髋部周围手术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合理使用时间。方法选取150例髋部周围手术的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患者使用循环压力泵的频次和时间不同随机分为五组,比较五组患者术后1周凝血功能及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率。结果组1和组2间纤维蛋白原的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2,P<0.01);组3和组5间纤维蛋白原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3,P>0.05);组1和组4间纤维蛋白原的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2,双侧P为0.98>0.05)。结论每日使用循环压力泵2次,每次40 min能够显著降低深静脉血栓的发生风险,而且大程度的降低患者支出费用,减少护理人员工作量,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作者:赵萍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成分血在产后大量出血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成分血在治疗产后大量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方法30例产后大量出血患者,分为两组,Ⅰ组是单纯产科因素,Ⅱ组合并激活凝血、纤溶、抗凝系统的疾病。统计分析两组总出血量、凝血功能异常发生时出血量及发生时间,各组血液成分应用比例。结果两组全部治愈。Ⅰ组当出血达一定量(3000±400 mL)时,才发生凝血功能异常,Ⅱ组在出血的早期(出血量1000±400 mL)即出现了凝血功能异常。结论产后大量出血时,应警惕凝血病的发生,早期输注血浆有助改善预后,合理使用成分血,对处理产后大量出血十分重要。

    作者:杨湘玲;方向东;孙金燕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诊断冠状静脉窦区病变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对冠状静脉窦(CS)区病变的诊断价值和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2例以冠状静脉窦扩张为主要表现的患者超声心动图诊断和临床资料,其中17例进行了术后诊断对照。结果造成CS扩张的原因主要有永存左上腔静脉、完全型肺静脉异位引流、左冠状动脉-冠状静脉瘘等先天性畸形、肺动脉压力增高和(或)右心功能不全。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诊断冠状静脉窦区病变具有无创伤、安全、重复性好等优点,超声心动图显像清晰,诊断信息丰富,可为临床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可靠的根据。

    作者:秦嵚;李骁;王辉 刊期: 2014年第05期

安徽医学杂志

安徽医学杂志

主管:安徽省卫生厅

主办:安徽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