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浅谈中医推拿手法治疗颈椎病的机理

常江

关键词:中医, 手法, 颈椎病, 探讨
摘要:近年来,关于手法治疗颈椎病的机理研究丰富了人们对该病的认识.国内众多学者通过临床实践和实验研究,证实了中医推拿手法对颈椎病的治疗有很好的疗效.手法治疗颈椎病的作用机理主要是通过改善血液循环,降低血液黏滞度,清除自由基,减轻椎动脉、颈神经的压迫或刺激等途径实现.
求医问药(下半月)杂志相关文献
  • 内镜下儿科食道异物取出术的护理配合体会

    目的:探讨内镜下儿科食道异物取出术的护理配合要点,总结相关经验和体会,为临床提供借鉴意义.方法:根据患儿的实际情况进行全面评估,配合医生选取合适器械,开展异物取出术.自开展内镜下异物取出术以来,有450例患儿安全取出异物,无1例出现大出血、穿孔等严重并发症.结论:内镜下食道异物取出术是一种安全、有效、便捷的治疗方法,可减少患儿的痛苦及后遗症,减轻患儿家庭的经济负担.该手术的成功需要医、护、患三方的密切配合.

    作者:邹晓洁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不同治疗时机对新诊断癫痫患者复发的影响

    目的:探讨不同治疗时机对新诊断癫痫患者复发的影响.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0年1月我院收治的78例新诊断癫痫患者进行研究,经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其中40例癫痫发作1~2次的患者同意进行研究,定为即刻组,不同意或发作2次以上的患者给予延期治疗,定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初次发病年龄、发作类型、癫痫类型及随访期间复发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初次发病年龄、发作类型及癫痫类型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通过3年随访,对两组患者不同类型、首次发作类型及初次发病年龄复发率进行对比,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不同时机对新诊断癫痫患者复发率的影响不明显,但应根据患者的家庭、职业、用药指证及个人意愿选择个体化的治疗方案,以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冯力军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应用尿激酶对2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再灌注治疗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应用尿激酶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再灌注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0年5月收治的40例需进行再灌注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在患者知情的情况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有20例.对照组患者仅应用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治疗的基础之上加用尿激酶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再梗死发生率和再灌注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再梗死发生率和再灌注率均低于对照组患者,且两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尿激酶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再灌注治疗具有疗效显著、操作简单等优点,是一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的治疗心肌梗死的方法.

    作者:韦定源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银川市完善医保总额控制管理的思考

    为贯彻执行人社部<关于开展基本医疗保险付费总额控制的意见>,银川市在实行医保总额预付二年之际,开始尝试实施医保总额控制管理,在前期总额预付工作的基础上,提高总额控制的科学化管理水平.

    作者:滕玉龙;蔡峰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短PR间期与快速型室上性心律失常相关性的临床探析

    目的:调查分析短PR间期与快速型室上性心律失常的相关性.方法:通过分析本院143例行常规心电图检查时出现短PR间期(PR间期<0.12秒,QRS波群形态及时限正常)患者的临床资料,调查其有无心动过速发病史(以其发病时的心电图检查结果作为依据),并对这些患者进行一年的随访观察,若其出现心悸等不适症状及时为其进行心电图检查.在调查期间,若本组患者出现快速型室上性心律失常表明短PR间期与快速型室上性心律失常有相关性.结果与结论:本组143例患者中,有137例患者出现了快速型室上性心律失常(心室率>120次/分钟).短PR间期与快速型室上性心律失常之间有较高的相关性.

    作者:邓兆敏;陈欣欣;蔡宏华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浅谈病例教学法在妇产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研究病例教学法在妇产科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于我校护理专业随机选择4个班次作为教学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AB两组,应用病例教学法对A组学生进行妇产科护理教学,应用传统教学方法为B组学生进行护理教学,将两组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对比,并将对比的结果及两组学生的一般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A组学员平均成绩及教学满意度同B组相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妇产科临床护理教学中应用病例教学法,能够起到较好的教学效果,且学生满意度也较高,应予推广.

    作者:周琦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2011-2012年四平市风疹流行病学分析

    目的:探讨2011-2012年四平市风疹流行病学分析结果.方法:对2011-2012年四平市风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讨论其在地区的发病情况.结果:2011-2012年四平市发生风疹的病例数为815例,其中,铁西区发病例数77例,占9.45%;铁东区发病例数124例,占15.21%;双辽市发病例数64例,占7.85%;公主岭市发病例数311例,占38.16%;梨树县发病例数166例,占20.37%;伊通满族自治县发病例数73例,占8.96%.结论:公主岭市风疹病例发病率高,其次为四平市城区(铁西区与铁东区),应该重点加强四平这两个辖区的风疹疫苗接种或防疫工作,以降低风疹发病率.

    作者:徐萍;刘宇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NPPV对慢阻肺急性加重期并Ⅱ型呼吸衰竭的疗效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NPPV)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疗效.方法:将86例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常规治疗联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测定治疗前及治疗3天后患者的动脉血血气分析二氧化碳分压(PaCO2)及氧分压值(PaO2).结果:观察组PaCO2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PaO2值及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NPPV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并Ⅱ型呼吸衰竭,可以较迅速地改善患者的病情,提高临床治疗效果,降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及病死率.

    作者:尹华;徐刚;张承;李华伟;张含琼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中医护理50例老年痴呆症患者的疗效分析

    目的:对为老年痴呆症患者进行中医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分析.方法:为2012年我院收治的50例老年痴呆症患者在进行中医治疗的基础上施行卫生护理、饮食护理、心理护理、睡眠护理等中医护理,观察临床疗效.结果:在本研究中的50例患者中,有14例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改善,其余患者病情稳定,无意外损伤的情况发生.本组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为100%.结论:在为老年痴呆症患者进行中医治疗的基础上施行有针对性的中医护理可显著改善其临床症状,提高其生命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占丽芳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尼麦角林联合羟苯磺酸钙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

    目的:评价尼麦角林联合羟苯磺酸钙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将50例脑梗死急性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对照组:常规抗聚、改善循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口服尼麦角林联合羟苯磺酸钙.以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IHSS)、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BI)为指标,观察两种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NIHSS评分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BI评分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疗效评定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尼麦角林联合羟苯磺酸钙,对脑梗死急性期神经功能的恢复有较好的疗效,提高了急性脑梗死的治疗有效率.

    作者:申斌;于川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济南周边农村居民对基本药物制度的认知现状

    本文从了解居民对基本药物的认知和使用情况出发,分析基本药物制度推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

    作者:郭群;梁思园;高雨晴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3种手术方式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适应证和临床疗效

    目的:观察不同手术方式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效果及其手术适应症.方法:以我院2009年1月到2012年10月间应用白内障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青光眼小梁切除三联手术方式的37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为A组,以应用白内障现代囊外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小梁切除术的37例患者为B组,以先行抗青光眼手术,再行白内障手术的37例患者为C组,对比三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A组患者视力恢复率和眼压控制率显著高于B组和C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并发症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白内障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和青光眼小梁切除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视力恢复较好,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湘玲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B超检测单侧输尿管积水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B超检查在单侧输尿管积水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42例单侧输尿管积水患者按仰卧位或侧卧位侧腰部作冠状切面,行俯卧位脊柱肾区纵向扫查,仰卧位下腹部探测,嘱患者适度充盈膀胱,空腹及排便后检查,探头频率为3.5 MHz,检查时先找到积水的肾盂,沿肾盂找到输尿管,并向下追踪观察至膀胱.结果:本组42例单侧输尿管积水患者,输尿管结石30例,其中,输尿管第一狭窄部结石11例,第二狭窄部结石10例,第三狭窄部结石9例;输尿管单纯不同程度积水12例,其中,输尿管狭窄3例,输尿管肿瘤2例,输尿管囊肿1例,输尿管上段不同程度积水,未探到结石及其他异常回声6例.结论:B超检查单侧输尿管积水的阳性率高,且能针对引起积水的原因做出病因诊断.在患者出现肾绞痛时行急诊检查,其确诊率更高;可动态观察病情,可重复性强,对患者无损伤;无痛苦,操作简便,效果明显优于X射线检查等.

    作者:张青翠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浅谈川芎水煎剂对CHF患者心脏功能及动脉血流的影响

    目的:探讨分析川芎水煎剂对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heartfailure,CHF)患者心脏功能及动脉血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间我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CHF患者71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36例)和观察组(35例),为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为观察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川芎水煎剂进行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将比较的结果及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观察组患者的各项检测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川芎水煎剂具有增加心脏排血量的作用,能明显改善CHF患者的心脏功能及动脉血流状况,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杨毅娟;于红卫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在老年科护理中应用预见性护理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在老年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并总结相关护理经验和体会,为临床提供借鉴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0月-2012年12月期间收治的100例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方式进行护理,观察组在传统护理的基础上进行预见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在接受不同护理后满意度等方面的情况.结果:通过对观察组患者进行预见性护理,患者满意度较对照组具有显著优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12.3596,P<0.01);观察组有效48例,占96%,对照组有效32例,占64%,观察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X2=16.0000,P<0.01).结论:预见性护理可以有效防止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适合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周玲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人文护理在门诊性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人文护理在门诊性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总结相关经验和体会,为临床提供借鉴意义.方法:结合门诊性病患者的特点实施人文护理,营造让患者放心的就诊环境,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适时进行健康教育.结果:结果显示,进行人文护理后,患者的遵医行为明显提高,心理压力明显减轻.结论:人文护理在门诊性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提高了医疗质量和护理服务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林燕会;李海燕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电针结合早期作业疗法对中风偏瘫患者上肢功能的疗效

    目的:观察电针结合早期作业疗法对偏瘫患者上肢功能的疗效.方法:将2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一般神经内科常规处理和运动疗法进行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电针及早期作业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个月,使用简易上肢功能评价量表评定两组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治疗组治疗1个月后,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电针结合早期作业疗法对中风偏瘫患者上肢功能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神经内科常规治疗结合运动疗法.

    作者:解陆诘;吴超;李林根;施丽俊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非语言性沟通在儿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非语言性沟通在儿科护理工作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08年8月~2010年8月在我院进行治疗及护理的120例患儿,平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使用传统的以语言为主的沟通方式,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非语言性沟通,如眼神、身体语言、脸部表情交流等.医院制作调查表,在患儿出院后,由患儿家属填写满意程度.结果:不管在服务态度还是护理技术上,观察组都明显高于对照组,满意度都在90%以上[1].结论:非语言性沟通在儿科护理工作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采用恰当的非语言性沟通方式有利于医生和患儿的关系更加融洽、和谐.

    作者:唐萍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通便汤治疗老年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疗效

    目的:分析通便汤治疗老年功能性便秘的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1月-6月收治的老年功能性便秘患者60例,按照平均、随机原则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运用通便汤进行治疗,对照组运用麻仁润肠丸治疗,对两组患者疗效进行对比.结果:治疗组有效28例,有效率93.3%,对照组有效人数23例,有效率76.7%,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通便汤治疗老年功能性便秘疗效显著,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熊星 刊期: 2013年第09期

  • 浅谈齐拉西酮在临床上的应用及进展

    在21世纪中国疾病负担问题研讨会上,精神科疾病已被列为疾病负担的第一位.齐拉西酮是一种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在治疗精神分裂症、抑郁症、强迫症等精神科疾病方面应用非常广泛,且临床疗效确切、不良反应也明显少于其他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本文对齐拉西酮的药理机制、应用及主要不良反应进行探讨和总结,旨在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可靠的依据.

    作者:刘顺发 刊期: 2013年第09期

求医问药(下半月)杂志

求医问药(下半月)杂志

主管:吉林医药学院

主办:吉林省求医问药杂志社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