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糖复康对早期糖尿病肾病大鼠肾皮质细胞间黏附因子-1的影响

陈劲松;张柏林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 肾皮质细胞间黏, 中药糖复康
摘要:[目的]探讨中药糖复康下调早期糖尿病肾病大鼠肾皮质细胞间黏附因子-1(ICAM-1)表达.[方法]以中药糖复康3.5 kg/d、7.5 kg,d等不同剂量灌喂大鼠,第12周后以代谢笼留取各组大鼠12 h时尿后处死,心脏取血并取双肾固定后备检.[结果]中药糖复康高剂量组降低了糖尿病大鼠肾皮质ICAM-1水平(P<0.001).[结论]糖复康可显著改善糖尿病时趋化、黏附因素等对糖尿病肾病(DN)发生发展的影响.
天津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大孔树腊纯化山楂叶提取物的工艺考察

    [目的]考察山楂叶提取物的大孔树脂纯化工艺.[方法]以金丝桃苷为指标,考察了上样量、洗脱溶剂的浓度及用量、树脂重复使用次数、再生后吸附力的恢复等.[结果]选择D101大孔树脂,上样量为树脂体积:生药=1:0.5 g(v/w),洗脱溶剂4倍量为70%乙醇.[结论]工艺经济简单实用,可以应用于纯化山楂叶提取物.

    作者:郝或;刘虹;吴帅;朱晓月;张德芹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对中药复方新药研发的几点意见

    回顾中成药复方源流,分析了目前中药复方发展现状.认为中成药复方体现中医特色,应当重视中成药复方研发;但研发过程中当注重继承与创新相结合,从临床中寻找继承点,探讨研发新药的理论支撑,避免低水平重复.并通过苏黄止咳胶囊的研发过程进一步阐释了中成药复方研发的思路及方向.

    作者:晁恩祥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何任教授扶正祛邪思想研究

    何任教授,中国著名中医教育家、临床家,全国首批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指导老师,首届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全国中医药学会终身理事,中华中医药学会首届中医药传承特别贡献奖获得者,浙江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浙江省中医药学会名誉会长.何老70余年的中医教育、临床实践与研究,成就了卓然不凡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1].

    作者:何若苹;徐光星;顾锡冬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中药结合功能锻炼治疗髌股疼痛综合征48例疗效观察

    髌股疼痛综合征(PFPS)是以膝关节疼痛及功能紊乱为特征的疾病,临床上多数病因不明的膝前疼痛均可诊断PFPS.笔者自2003年5月-2007年12月采用中药结合功能锻炼治疗髌股疼痛综合征48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步年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晚期肿瘤中医常用治法探讨

    目前恶性肿瘤已成为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研究表明,对于晚期肿瘤,中医药治疗能够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具有其自身的特色与优势.主要介绍临床中晚期肿瘤常用的8种中医治法,希望今后能结合现代医学及药理研究的进展为中西医结合防治晚期肿瘤寻找到新的突破口.

    作者:葛明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亚健康状态预警指标体系构建设想

    亚健康状态在人群中具有较高的发生率,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如何进行预警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初步提出从亚健康状态的危险因素、临床表现、实验室监测指标、量表和问卷评价指标、中医证候等方面构建亚健康状态预警指标体系的设想.

    作者:李先涛;于春泉;王泓午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加用清开灵和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重症肺原性心脏病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在西医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清开灵和复方丹参注射液对重症肺原性心脏病(肺心病)的治疗效果.[方法]治疗组在西医常规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清开灵注射液和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急重症肺心病50例;对照组采用纯西药综合治疗48例,进行疗效对照观察.[结果]治疗组有效46例,总有效率为92.00%,对照组有效32例,总有效率为66.67%,两组疗效有显著差异(P<.05);治疗前后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氧分压(PaO2)的改善,治疗组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综合治疗基础上,清开灵注射液和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应用治疗重症肺心病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西药治疗,其对血气的改善可能与其改善心、肺、血流、血管的功能有关.

    作者:齐秋俊;秦华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糖复康对早期糖尿病肾病大鼠肾皮质细胞间黏附因子-1的影响

    [目的]探讨中药糖复康下调早期糖尿病肾病大鼠肾皮质细胞间黏附因子-1(ICAM-1)表达.[方法]以中药糖复康3.5 kg/d、7.5 kg,d等不同剂量灌喂大鼠,第12周后以代谢笼留取各组大鼠12 h时尿后处死,心脏取血并取双肾固定后备检.[结果]中药糖复康高剂量组降低了糖尿病大鼠肾皮质ICAM-1水平(P<0.001).[结论]糖复康可显著改善糖尿病时趋化、黏附因素等对糖尿病肾病(DN)发生发展的影响.

    作者:陈劲松;张柏林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湿疹45例临床观察

    慢性湿疹常由急性、亚急性湿疹反复发作转变而来.表现为皮肤粗糙、抓痕、结痂、浸润肥厚、苔藓样变、色素沉着.皮疹可在身体任何部位,多对称分布,瘙痒剧烈,且呈阵发性,病程不定,易复发,可经久不愈,治疗困难.笔者自2004年6月-2008年12月采用自拟养血祛风汤合西药抗组胺药,肌注卡介苗针及维丁钙针,外用皮质类固醇软膏,治疗慢性湿疹45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马友谊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脑梗死急性期证候要素与血脂代谢紊乱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脑梗死急性期患者证候要素与血清总胆同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等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的相关性.[方法]前瞻性的收集脑梗死急性期患者临床资料166例,根据人院时的四诊信息对证候要素予以赋分,同时检测发病72 hTC、TG、HDL-C、LDL-C、Ox-LDL数值,应用统计软件SPSS研究证候要素与血脂代谢紊乱的相关性.[结果]脑梗死急性期证候要素出现频数高为风91例次,占55.2%,阴虚阳亢出现少13例次,占7.9%.单一证候要素31例,占18.8%,相兼证候要素共118例,占71.5%;女性TC、LDL.c水平明显高于男性;年龄≥60岁TG、LDL.C、Ox-LDL与年龄<60岁患者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不同证候要素间各项血脂水平无明显差异;风与Ox-LDL成正相关;火与TG成负相关;阴虚阳亢与TC成正相关.[结论]在中风病发病过程中普遍存在血脂代谢异常现象,各证候要素分值与血脂代谢紊乱之间存在相关性,为进一步揭示中风病的发病机制提供依据.

    作者:张丽;张允岭;郭荣娟;陈宝鑫;侯小兵;陶冶;王嘉麟;刘琳琳;郑宏;高芳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点按头痛患者列缺穴配合针刺止痛96例观察

    笔者用点按列缺穴治疗头痛迅速止痛,配合针刺治疗,效果甚佳.近6年来,运用此经验在临床中治疗头痛患者96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总结如下.

    作者:陈兰亭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刺对2型糖尿病大鼠弓状核INSR基因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大鼠是否存在中枢胰岛素抵抗(IR)以及针刺对T2DM大鼠弓状核胰岛素受体(INSR)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给食源性肥胖大鼠腹腔注射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Z)造成T2DM模型,随机分为针刺组、优降糖组、模型组,设正常对照组.处理4周后,用罗氏活力型血糖仪测空腹血糖(FBS)、放免法测空腹胰岛素(FINS)、原位杂交测弓状核INSR mRNA表达.[结果]治疗后针刺组FBS、FINS显著降低,与模型组差异显著,接近正常组水平;优降糖组FBS显著降低,接近正常组水平(P>0.05),FINS低于模型组但无显著差异(P>0.05).模型组弓状核INSR基因表达明显低于针刺组(P<0.01)和正常组(P<0.05),低于优降糖组但无显著差异(P>0.05);针刺组、优降糖组与正常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均>0.05);优降糖组明显低于针刺组(P<0.05).[结论]T2DM大鼠存在弓状核INSR基因表达低下,T2DM机体存在中枢IR,针刺和优降糖均可以改善T2DM大鼠弓状核INSR基因的表达,而针刺对改善T2DM大鼠弓状核INSR基因表达的作用优于优降糖.

    作者:袁爱红;刘志诚;魏群利;蔡辉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辨病与辨证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临床疗效研究

    [目的]观察辨病与辨证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确诊为NASH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辨病组给予疏肝丸;辨证组在疏肝丸基本方的基础上根据辨证进行加减,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症状、肝功能、血脂及肝脏彩超变化.[结果]辨证组总有效率为85.O%;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1.7%.[结论]应用疏肝丸基本方及其加减治疗NASH均有明显疗效,并未发现辨证与辨病治疗的区别.

    作者:王立新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基于信息熵关联度系数法的证候/证候要素提取研究木

    [目的]探索运用信息熵关联度系数法对四诊症状的分析,提取中医的证候,证候要素.[方法]对于临床采集的1787例抑郁症、慢性乙型肝炎、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37个四诊症状,采用信息熵关联度系数法对未经事先辨证的症状数据进行聚类分析.[结果]得到39组四诊症状的组合,经初步诠释,发现存在有肾阳虚、肝气郁结、肝脾不和、肝胃不和、气阴两虚、心气虚等证候.涉及的病位类证候要素主要有心、肝、脾、胃、肾,病性类证候要素主要有气虚、阴虚、阳虚、气滞、血瘀、痰、湿、热.[结论]通过运用信息熵关联度系数分析方法对基于临床调查的数据进行分析,获取的一些症状组合可为中医常见证候及证候要素的研究提供依据.

    作者:王天芳;吴秀艳;陈建新;于春光;赵燕;李志更;西广成;王庆国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复方半夏水提取物的镇咳、祛痰、平喘作用研究

    [目的]研究复方半夏水提取物的镇咳、祛痰、平喘作用.[方法]用乙酰胆碱和组胺诱发豚鼠哮喘,研究药物对引喘潜伏期的影响;用人工气胸后组胺致痉实验研究药物对肺溢流量的影响;用氨水引咳实验研究药物对咳嗽潜伏期及咳嗽次数的影响;用酚红分泌实验研究复方半夏水提取物的祛痰作用.[结果]复方半夏水提取物可剂量依赖性地延长引喘潜伏期,降低肺溢流量,显著延长咳嗽潜伏期并减少咳嗽次数,1.2g/kg复方半夏水提取物可显著增加小鼠呼吸道分泌的酚红量.[结论]复方半夏水提取物具有平喘、镇咳、祛痰作用.

    作者:单靖珊;李军霞;江平;王永利;赵可新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现代物理学与中医

    对比现代物理学与中医,会发现其中有很多相似之处,现代物理学的一些特性即整体性、变化性和意识与存在的相互关连性也在中医学中有体现,就这些特点,对现代物理学与中医进行了比较.

    作者:张培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红藤方对体外培养的大鼠子宫内膜细胞生长特性的影响

    [目的]探讨红藤方对大鼠子宫内膜细胞生长特性的影响.[方法]选用SD成熟雌性大鼠建立大鼠子宫内膜细胞培养模型.用噻唑蓝(MTT)比色法检测不同浓度不同处理方式的红藤颗粒剂含药血清作用24、48、72和96 h后对大鼠子宫内膜细胞生长的影响,用达那唑含药培养液作阳性对照.[结果]不同浓度含药血清培养大鼠子宫内膜细胞相应时间后,细胞的增殖活性随含药血清浓度升高而降低,呈明显的剂量依赖性,随作用时间延长而降低,具有明显的时间依赖性.[结论]红藤方颗粒剂可显著抑制大鼠体外培养的内膜细胞的生长.

    作者:刘津晕;张婷婷;束兰娣;戴德英;曹霖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试论太阳病中风、伤寒两证的临床鉴别

    太阳病在临床中十分常见,而中风、伤寒两证则是太阳病中基本的两个证型,所以明确两证的鉴别诊断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故从患者的临床表现,疾病的起病经过、发病时间,以及患者的素体状况等几个方面来对两证进行鉴别分析,冀有裨于临床工作者辨证论治之用.

    作者:徐鑫;张国骏;李爽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加减地黄饮子预处理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脑组织NGF表达的影响

    [目的]观察加减地黄饮子预处理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脑组织神经生长因子(NGF)表达的影响及其可能的神经元保护机制.[方法]采用栓线法制作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损伤模型(MCAO).12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成6组,每组20只.连续灌胃7 d后进行手术操作.苏木一伊红(HE)染色法观察大鼠脑组织病理学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大鼠脑组织NGF的表达.[结果]加减地黄饮子低剂量、高剂量组均能保护梗死区神经细胞,细胞结构较完整;增强梗死区脑组织NGF的表达.[结论]加减地黄饮子预处理可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脑组织神经元起保护作用,其脑保护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大鼠脑组织NGF表达及保护梗死区神经细胞结构有关.

    作者:段新芬;李文英;谢宁;周景华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论大络、奇病和缪刺

    <素问·缪刺论>是<内经>中论述刺法的重要一篇,其中涉及到大络、奇病和缪刺,从病位、病机和刺法3个方面完善了对奇病的诊断和治疗.就大络、奇病和缪刺这3个概念展开分析与探讨,以期有裨于理论认识和临床实践.

    作者:朴镐骏;李平 刊期: 2009年第04期

天津中医药杂志

天津中医药杂志

主管:天津市卫生局

主办:天津市中医药大学,天津中西医结合学会,天津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