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LCDE7例分析

陈云

关键词:LCDE, 胆道镜
摘要:目的 通过对LCDE手术的回顾性分析总结LCDE手术的经验和技巧.方法 对2007年5~10月和今年上半年共计7例LCDE的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对手术方法加以总结.结果 所有7例均顺利取出结石,经胆道镜及术中术后胆道造影证实无残石,无胆漏和感染.结论 LCDE手术虽然操作难度较大,但只要掌握相关技术要领,可达到开放手术同等效果,而手术刨伤明显减少,值得推广.
安徽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替罗非班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血小板GPⅡ b/Ⅲa受体拮抗剂替罗非班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7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随机、双盲分为替罗非班静脉应用组(n=35)与常规治疗组(n=35),疗程36 h,终点事件是36 h和30天的复合缺血事件(死亡、新发心肌梗死、顽固心肌缺血).结果 36 h及30天的复合缺血事件发生率.受试组低于对照组(36 h:2.9%VS 22.9%,30天:5.7% vs 35.7%,P<0.001),替罗非班组肌钙蛋白T(cTnT)峰值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出血并发症在两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替罗非班在ACS标准治疗基础上能进一步减少心肌缺血事件,并能减少心肌细胞的损伤,且安全性较好.

    作者:赵依农;吾红光;邱慧卿;杨淳英;郑彦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2007年安徽省大肠埃希菌耐药性监测

    目的 了解2007年安徽省大肠埃希菌的耐药状况.方法 采用国际标准平皿琼脂对倍稀释法,对2007年9月份从安徽33家医院临床分离的354株非重复的大肠埃希菌进行体外药敏实验,测定细菌的低抑菌浓度(MIC),并按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CLSI)2007年版标准,计算细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率、中介率和耐药率.结果 354株大肠埃希菌主要分离于痰和呼吸道分泌物,药敏结果显示该细菌对哌拉西林/三唑巴坦的敏感率明显高于其他头孢类抗菌药物;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抗菌活性强.结论 临床上应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并应加强细菌耐药性监测,以防止细菌耐药性的蔓延.

    作者:潘继华;程君;殷俊;孙震;高伟;李家斌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Vitapex糊剂充填感染根管的临床应用

    目的 观察Vitapex糊剂充填感染根管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患有慢性根尖周炎的恒牙198个,随机分为A,B两组,A组使用Vitapex糊剂加牙胶尖,B组使用氧化锌丁香油糊剂加牙胶尖进行根充,观察其临床近期疗效.结果 A组有效率高于B组(P<0.05>,术后反应明显轻于B组(P<0.01).结论 Vitapex糊剂充填感染根管后近期疗效优于氧化锌丁香油糊剂.

    作者:郝静华;曾莉;顾铮铮;王丽;钟进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胃癌研究中的现状与展望

    早期实体肿瘤即血管前期肿瘤(prevascular stage),当肿瘤直径在1~2 mm时,常通过弥散方式获取营养;当肿瘤直径大于2 mm时,弥散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其生长需要,肿瘤进入血管(vascular stage),开始形成自身的血管系统.新生血管需要细胞-细胞、细胞-基质的相互作用并由多种因子调节,包括促血管生成因子和抗血管生成因子两种.1989年从牛脑垂体滤泡星状细胞体外条件培养基中分离纯化出一种肝素结合因子-VEGF,它是迄今发现强的血管渗透性因子,目前已阐明其在生理及病理血管再生中起关键性作用[1,2].现将VEGF的功能及其在胃癌中的表达和治疗中的作用综述如下.

    作者:祝永福;夏黎明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鼻内镜下鼻中隔矫正术不同切口手术方式的探讨

    目的 探讨鼻内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术不同切口手术方式的优点及适应证.方法 对42例鼻中隔偏曲患者采取鼻内镜下不同切口手术方式进行治疗,其中11例合并鼻息肉、鼻窦炎同期行功能性鼻内镜手术.结果 42例患者完全治愈,无1例并发症.结论 鼻内镜下采取不同切口手术方式矫正鼻中隔可以使术野清晰,手术操作精确细致,损伤小,利于恢复偏曲鼻中隔的解剖结构和功能.对合并鼻息肉、鼻窦炎行同期手术,能有效控制鼻中隔穿孔的发生和鼻息肉、鼻窦炎的复发.

    作者:曹三芳;葛程旺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四肢骨折的早期康复

    2008年5月12日.我国四川汶川县发生8级地震,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在我院收治的33名地震伤病员中,年龄大82岁.小16岁,其中多数伤员属于骨折病人.由于骨折病人常见的发病部位在四肢,因此开展四肢骨折的康复,尤其是早期合理的功能锻炼.对促进骨折的尽快愈合和功能恢复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陈惠德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先天性主动脉瓣下狭窄的外科治疗

    目的 探讨先天性主动脉瓣下狭窄(congenital subvalvular aortic stenosis,CSAS)的临床特点及手术疗效.方法 全组32例,男16例,女16例.年龄4~57岁,平均年龄31岁;纤维隔膜型24例,纤维肌束型6例,弥漫型2例;手术在体外循环下进行,单纯纤维隔膜切除24例,纤维隔膜切除并室间隔肌肉切除术7例,Kono术1例.主动脉瓣机械瓣置换术6例,主动脉瓣成形3例,主动脉瓣二尖瓣机械瓣替换1例.同期矫治其它合并畸形.结果 术后无早期死亡.全部患者术后瓣下压差较术前显著下降,术前、后LYEDD,EF差异无显著性.全部病例随访,随访时间1~60个月.长期生存者,心功能恢复至Ⅰ级31例,Ⅱ级1例.结论 CSAS一旦确诊,应尽早手术.手术关键要根据病理解剖特点彻底疏通左室流出道.

    作者:林敏;葛建军;葛圣林;周汝元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软组织挤压伤的康复

    早在1944年Bywaters[1]观察了伦敦大轰炸中从倒塌的建筑物下幸存的伤员后,对挤压损伤作了详细的描述.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市发生8.0级地震,震后幸存者挤压伤的救治与康复成为国内医学领域的一大热点.

    作者:吴建贤;徐梅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断指再植功能康复的研究进展

    2008年5月12日发生在四川汶川的8.0级大地震震惊世界,随着救援工作的不断展开,大量的手外伤患者不断出现在人们的视野当中,其中很多患者需要进行断指再植术,5月23日一名参与灾后重建的志愿者拇指受伤断离,经过6h的艰苦手术,伤员断指再植成功.由此手外科学与断指再植在地震灾区再次引起人们的关注.

    作者:黄俊;江蔚;吴建贤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沐舒坦注射液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30例

    目的 观察沐舒坦注射液雾化吸人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 将60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常规抗感染、吸氧、对症支持处理的同时应用沐舒坦注射液雾化吸入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抗感染、吸氧、对症支持处理的同时给予常规雾化治疗.结果 治疗组患儿在缓解干咳、喘憋等症状、减少吸痰次数及缩短住院天数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沐舒坦注射液雾化吸人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疗效显著.

    作者:孙丽萍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部分小阴唇皮瓣移植阴道宫颈成形术

    目的 探讨部分小阴唇皮瓣移植阴道宫颈成形的方法和效果.方法 对先天性无阴道有功能子宫的7例患者,施行了部分小阴唇皮瓣移植法行人工阴道宫颈成形术,总结分析手术和疗效.结果 7例患者均保留子宫.月经正常来潮,痛经消失.外阴及阴道口为正常女性型,阴道深8~10 cm,宽可容两横指,壁光滑湿润有弹性,呈淡褐色,窥阴器可顺利置入.结论 部分小阴唇皮瓣阴道宫颈成形术手术简单,安全,术后效果好,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刘永莹;张晓萍;谢志红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

    目的 探讨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的效果.方法 应用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治疗输尿管结石32例.男性22例,女性10例,年龄23~72岁,平均41岁.输尿管上段结石5例,中段2例,下段25例.结石直径0.4~1.4 cm,平均0.86 cm.合并患侧肾积水28例,其中1例男性双侧输尿管结石并梗阻、双肾积水、肾功能不全.结果 32例输尿管结石粉碎率93.8%(30例),粉碎后均彻底一次清除,1例结石移至肾盂者未完成手术.术后均有肉眼或镜下血尿,多于2~3 d内消失.32例均无穿孔、感染等并发症.结论 输尿管镜直视下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确切、安全、组织损伤小,清除彻底,并发症少,可作为输尿管中段和下段结石的首选治疗方法.

    作者:刘怀斌;吴齐;曾显奎;焦常宝;王雪强;李伟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胃癌手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胃癌手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可行性,安全性和应用价值.方法 本组胃癌51例患者随机分为早期肠内营养组(25例)和肠外营养组(26例),分析两组患者并发症及术后恢复情况的差异.结果 肠内组术后腹胀、腹泻的发生率较肠外组高,但患者均能耐受,术后并发症明显较肠外组减少.结论 早期肠内营养应用于胃癌安全可行,有利于患者术后的恢复.

    作者:姚远;张正涛;张军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食物嵌塞应用Esthet·XTM充填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使用Esthet·XTM复合树脂充填治疗食物嵌塞的治疗结果.方法 选择86例食物嵌塞的患者,在牙周基础治疗后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使用选磨法,另一组使用选磨和Esthet·XTM复合树脂充填法进行3个月和9个月的疗效比较.结果 选磨法3个月和9个月的有效率分别为80.0%和67.5%,选磨和Esthet·XTM复合树脂充填法3个月和9个月的有效率分别为95.7%和87.0%.结论 食物嵌塞的治疗在选磨法的基础上使用Esther·XTM复合树脂充填比较有效.

    作者:汪世超;何爱民;郭凤芹;葛宇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重度颅脑损伤术中急性脑膨出35例

    目的 探讨重度颅脑损伤术中急性脑膨出的成因及治疗对策.方法 对35例重度颅脑损伤术中急性脑膨出病人的临床资料、治疗及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5例重度颅脑损伤术中急性脑膨出病人中,术中直接探查6例发现4例颅内血肿其中同侧脑内血肿2例、术区周边硬膜外血肿1例、对侧硬膜外血肿1例;术中及手术结束时CT复查显示弥漫性急性脑肿胀15例;迟发性颅内血肿或原血肿增大12例,其中远隔部位硬膜外血肿7例、对侧硬膜下血肿2例、对侧脑内血肿2例、同侧脑内血肿1例.因麻醉不良气道压力高致脑膨出1例.术前已诊断急性脑肿胀者3例.急性脑肿胀15例中5例接受双侧去骨瓣减压,2例生存.3例术前诊断急性脑肿胀患者接受双侧去骨瓣减压,2例生存.术中CT复查发现迟发性颅内血肿或原血肿增大12例患者中7例接受二次手术,5例存活.术中直接探查行血肿清除4例术后2例死亡.35例患者中共死亡21例,其中急性脑肿胀中14例、颅内血肿者7例.结论 重度颅脑损伤术中急性脑膨出原因多为急性脑肿胀和术区周边及远隔部位迟发性颅内血肿形成或血肿增大,不同的成因应采取相应的对策,才能进一步提高疗效.

    作者:方兴根;李真保;江晓春;戴易;潘先文;许安定;徐善水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浅谈医学免疫学教学中的几点体会

    目的 本文作者通过对现代医学免疫学的教学实践深切体会到,改革传统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无论对学校或者学生都有重要意义.文章提出了免疫教学改革的一些体会,如兴趣教学法的应用,板书和多媒体相结合的教学模式,理论联系实验等,使教师建立科学合理适应现代免疫学发展趋势的授课体系.

    作者:沈茜;张林杰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高血压诊断标准知晓率的调查

    目的 调查正在接受降压治疗的高血压患者对高血压诊断标准知晓的情况,并分析其中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1480例(男 1013例,女性467例;平均年龄61.6±13.7岁)正在予以药物降压治疗的高血压患者,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性别、年龄、病史、学历、家族史、有无症状、医生建议、血压等级与高血压诊断标准知晓率的相关性.结果 总知晓率为42.1%,性别、年龄、病程、学历、家族史、症状、医生建议与高血压诊断标准知晓率显著相关,血压等级(P=0.124)与高血压诊断标准知晓率无相关性.结论 高血压患者对高血压诊断标准知晓率为42.1%,必需加强高血压患者的高血压知识宣教.

    作者:刘伏元;许明生;洪海鸥;李红旗;崇爱国;严激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急性心肌梗死62例临床分析

    目的 总结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特征,以提高其早期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 对62例AMI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0岁以上老年人多见(77.4%).首发症状为胸痛、胸闷21例(33.9%),上腹痛16例(25.8%),呼吸困难15例(24.2%).误诊率(33.9%)和病死率(19.4%)均较高.溶栓治疗仅7例(11.3%),使用β受体阻滞剂32例(51.6%),ACEI 39例(62.9%).结论 急需提高基层医生对AMI症状的警惕性,应重视溶栓治疗和β受体阻滞剂及.ACEI的使用.

    作者:万延梅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创伤后应激障碍共病其它精神障碍

    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是指突发性、威胁性或灾难性生活事件导致个体延迟出现和长期持续存在的精神障碍,其主要临床表现为重复创伤体验、持续的回避和警觉性增高.自美国越南战争之后,在创伤性心理障碍的发生发展与诸如人格、生理特性、生活事件、过去创伤史等因素的相关研究中,人们更加重视应激因素.

    作者:全艳玲;李晓驷 刊期: 2008年第05期

  • 阜阳市手足口病(EV71感染)重症病例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目的 探讨EV71感染重症病例流行病学特征,早期发现病例,降低病死率.方法 重症病例由定点医院临床专家根据诊断标准进行诊断;由具有流行病学调查经验的疾控人员使用统一调查表格进行个案调查;患者标本采用巢式.PCR法快速检测;疫情资料来源于回顾性搜索及疫情监测日报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结果 截止5月31日,全市共发病7470例,发病率为89.35/10万,其中重症病例111例,重症病例占发病总数的(以下简称病重率)为1.49%.太和县病重率高.重症病例早发病时间为3月23日,4月30日为高峰,主要集中在4月17日~5月11日.死亡病例主要发生在4月15日以前(18例).重症病例男女之比为1.85:1;发病年龄小为3月龄,大为6岁零6个月,以3岁及以下为主,多为散居儿童;首发症状以发热为主,其次是皮疹、发热伴皮疹;病程中症状以发热为主,发病至入院天数疫情公布前后有明显差异.检测EV71核酸(15份)阳性率为86.67%.结论 完善疫情报告制度,提高医务人员诊治水平是降低病重、病死率的主要因素.

    作者:朱理业;丁振涛;万俊峰;刘奇泉;将弢;徐海洋;李晓鹏;张勇;薛彬;王维;田亚贞;见海晖 刊期: 2008年第05期

安徽医学杂志

安徽医学杂志

主管:安徽省卫生厅

主办:安徽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