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菊芽
目的:探讨碘伏与小苏打分别结合克霉唑治疗霉菌性明道炎的疗效.方法:①碘伏组:该组患者均采用碘伏联合克霉唑的方法治疗霉菌性阴道炎,首次治疗时先用温热的生理盐水冲洗阴道,然后用消毒棉球浸泡0.05%碘伏溶液后擦洗阴道壁,反复擦洗3次;此外,每晚睡前要清洗外阴,然后将一枚克霉唑检(江西瑞金三九药业有限公司)置于阴道深处;②小苏打组:该组患者均采用小苏打联合克霉唑的方法治疗霉菌性阴道炎,先用20ml的注射器抽取4%碳酸氢盐溶液冲洗阴道,然后每晚睡前要清洗外阴,并将一枚克霉唑栓置于阴道深处.两组患者的治疗周期均为一周,在治疗期间均不服用抗生素.结果:碘伏组的痊愈率(94%)明显高于小苏打组的痊愈率(48%),且两者之间的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小苏打组的好转率(10%)要高于碘伏组的好转率(4%),但两者无显著性差异(P>0.05);碘伏组的无效率(4%)要显著低于小苏打组的无效率(10 %),两者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此外,碘伏组总的有效率(96%)也要远高于小苏打组的总的有效率(76%),且两者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碘伏联合克霉唑治疗霉菌性阴道炎,较之于传统的小苏打联合克霉唑治疗法,治愈率得到明显的提高,且快速有效,值得在临床中大力推广.
作者:高先英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通过对87例肝硬化并发细菌培养阳性的自发性腹膜炎患者的回顾性分析,总结提高本病诊疗水平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87例肝硬化合并细菌培养阳性的自发性腹膜炎患者的临床资科.结果:本组53例男性患者,24例女性患者的临床症状有发热、腹胀,腹痛、腹泻,肝性脑病,休克等,终死亡的患者共36例.结论:临床SBP表现为不典型死亡率高,诊断时不应单纯依据腹水细胞数,早期明确诊断,可及时进行治疗,降低死亡率.三代头孢及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率低,可推荐为该病的经验性用药.
作者:张晓力;蒋桂荣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在不同的治疗护理阶段,随机灵活地将健康教育融入到护理中,指导患者自觉地采用有利于健康的方式,改善和维持个体健康,促进疾病的恢复,提高护理质量.方法:护理人员利用多种形式的宣传途径,对患者的治疗和护理过程进行有效的健康教育.结果:加强了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提高了患者的自我保护能力和生活质量.结论:通过健康教育,有效调动患者参与护理活动的积极性,提高患者对治疗及康复的依从性,有利于疾病的恢复.
作者:朴春姬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观察中医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及其可靠性.方法:选取2005年5月至2011年5月我院收治的380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再将其中不标准不合格的部分病例剔除掉,终以260例临床资料作为样本,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30例,研究组的治疗方案为:服用传统四妙消痹汤进行治疗,连续服用三个月;对照组的治疗方案为:应用甲氨蝶呤进行治疗,同样连续治疗三个月.治疗结束后,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和欧洲风湿病防治联合会RA疗效的判定标准进行疗效评定.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9%,对照组为52.3%,研究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疗效显著,较西医有明显的优势,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彭淑芳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硬膜外麻醉用于分娩镇痛已经有四十多年了,其对产程的影响一直受到临床各界医生的关注.我院从1996年开始实施硬膜外麻醉镇痛分娩,现将其对产程的影响总结如下:
作者:孙燕;杨春霞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精神病心理护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20例出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2组均予以利培酮维持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以精神分裂症心理护理干预.结果1年末,观察组较出院时明显降低(P<0.01),也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精神分裂症心理护理有助于进一步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精神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作者:许婷 刊期: 2012年第02期
慢性腹泻是一种消化道疾病,在临床上比较常见,特别是在亚健康人群中所占的比例比较大,是多种因素的肠道综合征候群.该病主要是肠道吸收功能的紊乱与肠道出现炎症,其在临床上的具体表现为排便的次数比平时多,腹胀肠鸣,大便时有黏液或者含未消化物,反反复复发作,迁延不愈,从而导致身体状况不佳,变症丛生,直接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也给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不便.
作者:张海霞;徐凯 刊期: 2012年第02期
1 基本原理骑自行车、跑步等很多运动,人是在做着重复性动作.这时可以用数数(心里数)与重复动作相结合.例如跑步,可以跑一步数一下数,这样可以增强耐力.我对这种办法做了一点发展和提炼,就是换手记数法.
作者:徐晖 刊期: 2012年第02期
护理管理是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依据医院护理工作的特点及规律,对护理工作诸要素(人员、技术、设备、信息等)进行科学的计划、组织,控制、协调,以提高护理工作的效率和效果,提高护理活动过程的质量.在医院的医疗活动中,尽管护理工作在某些方面从属于治疗工作,但护理质量能直接影响到治疗质量.护理质量的高低取决于护理指挥系统的效率.护理人员的素质和技术能力,以及与其他部门的关系协调,而护理管理是其中的关键.同时由于护理工作面很广,所以护理管理水平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医院管理的水平.因此,作为护理管理者,在工作中要不断学习、不断总结、不断创新,充分发挥护士的主观能动性,认真开展护理专业的独立内容,不断提高护理质量,以期达到大的工作效率.
作者:赵小玲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分析围产儿死亡的原因,探讨降低围产儿死亡率的干预措施.方法:对本院2009年全年收治的55例国产儿死亡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此55例患儿的主要死亡原因为先天畸形、死胎、早产、窒息、脐带因素或妊娠合并症等.结论:做好孕期宣教工作、提高孕产妇的健康保健意识、督促孕妇定期进行产前检查是提高围产儿质量、降低围产儿死亡率的重要措施.
作者:郭正琴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对肝硬化患者进行早期护理干预在防治肝性脑病中的意义.方法:对21例肝硬化并发肝性脑病的住院患者进行早期护理干预.结果:其中19例患者在进行抗肝性脑病治疗后病情好转出院、2例患者应治疗无效自动出院.结论:早期护理干预在肝性脑病的预防和控制中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涂道玲;郑传敏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对临床不合理用药的药学干预作用,旨在促进临床医师合理用药.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临床药师在2010年中对本院临床不合理用药的药学干预记录及有关资料.结果:通过药学干预,我院临床不合理用药现象由干预前的28.6%下降至干预后的3.6%.结论:临床药师对临床不合理用药进行药学干预.能规范临床医师的用药行为,减少不合理用药的发生,提高医疗安全与质量.
作者:谭森;易多奇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总结探讨老年人心血管疾病的预防与治疗.方法 回顾2011年1月1日至2011年12月31日来我院进行医治的40例不同类型的心血管疾病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结论:用技术对决病变是失败的策略,心脑血管疾病防治中“预防”应居第一.
作者:唐宇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评估碳酸利多卡因用于上腹部手术硬膜外阻滞麻醉的安全性.方法:选择60例择期行中胸段椎管内麻醉外科手术的患者,随机硬膜外注入1.73%碳酸利多卡因(碳利组,n=30)和1.6%利多卡因+0.2%丁卡因混合液(利地合剂组,n=30).结果:碳利组阻滞的起效时间和阻滞完全时间早于利地合剂组(P<0.05),碳利组收缩压降低早于利地合剂组(P<0.05)结论:碳酸利多卡因用于上腹部硬膜外阻滞麻醉是安全的.
作者:赵猛 刊期: 2012年第02期
泪道阻塞、慢性泪囊炎是眼科临床常见病之一,尤其在西北农村女性中的发生率较高.究其病因,多为鼻泪管狭窄或阻塞,致使泪液滞留于泪囊伴发治病菌生长繁殖所致.患者因长期的溢泪,导致眼睑皮肤潮湿粗糙,压迫泪囊区,有黏液、脓性分泌物由泪小点溢出,给患者的工作、生活带来了很大的痛苦.
作者:张琰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对妊娠产妇合并糖尿病的临床护理进行总结.方法:对我院自2005年11月至2011年11月以来,于我科治疗的112例妊娠合并糖尿病产妇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产妇为56例,对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对观察组予以临床护理干预,对两组的新生儿情况予以对比.结果:予以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新生儿出现早产,发生低血糖与低血钙,以及畸形和窒息的发生率均较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 0.05).结论:对妊娠并发糖尿病产妇于产前以及产时和产后,予以积极有效的临床护理干预,能够改善患者妊娠后的不良结局,让患者顺利的度过围产期.
作者:蒋爱莲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宫外孕保守治疗救治过程中患者的心理变化状态,探索对宫外孕患者有效的心理干预措施.方法:在我院2010年-2011年收治的宫外孕保守治疗患者中,随机抽取44例不同时期的患者并针对其不同个体出现的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实施心理干预.结果:通过对患者实施心理干预,使患者保持了平和的心态,树立了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减轻了患者的痛苦,促进了患者的康复.结论:及时有效的心理干预可解决宫外孕保守治疗患者的焦虑、烦闷、恐惧等心理问题,使其可以积极主动地配合治疗.
作者:田宓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白塞氏综合征(Beheet's disease BD)是以血管炎为病理基础的慢性进行性多系统损害性疾病.随着现代分子生物学、免疫学的不断发展,“中医辨证,西医对症”的中西并重治疗疾病的理念已经是大势所趋,尤其是中医的发展.需要结合现代先进的科学技术.本文结合太原类风湿病医院侯丽萍院长创立的“侯氏通统疗法”,提出中西结合对白塞氏综合征治疗的临床思路,主张中西结合,病证互参,利用综合手段,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作者:田晓环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研究舒乐安定的药理和临床应用情况.方法:选取自2008年1月~2010年1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门诊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进行了临床对比分析研究.结果:治疗组的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舒乐安定治疗失眠等疾病有一定的神经控制作用,可以在临床进行推广性应用.
作者:白建雪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观察阿奇霉素联合丙酸倍氯米松治疗变异性哮喘合并支原体感染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54例变异性哮喘合并支原体感染患儿经吸入性丙酸倍氯米松和阿奇霉素联合治疗后,随访观察其肺功能的改善情况以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①经治疗,患儿第1秒未用力呼气量(FEV1)和大呼气峰流速(PEF)占预测值的比例逐步增高(P<0.05);②治疗3个月后,达到临床痊愈标准的患者比例达87.0%,显效比例9.3%,有效比例3.7%.结论:阿奇霉素联合吸入性丙酸倍氯米松治疗儿童变异性哮喘合并支原体感染临床疗效理想,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樊军 刊期: 2012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