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102例跟骨骨折的临床效果分析

薛志伟

关键词:切开复位, 锁定钢板内固定, 跟骨骨折, 临床疗效
摘要:目的:探究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在跟骨骨折治疗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筛选出2014年2月~2016年2月期间在本院进行切开复位植骨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的跟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共有102例.回顾性分析后,统计记录患者的恢复和并发症情况,检测患者的术后Gissane`s角、Bohler`s角的恢复情况.分析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102例患者术后75例(73.53%)达到优等,16例(15.69%)良,9例(8.82%)一般,2例为差(1.96%);治疗后,患者的Gissane`s角与Bohler`s角的基本恢复正常,且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内共有6例出现并发症,发生率为5.88%.结论: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在跟骨骨折治疗中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低且具有显著的效果.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浅析RFID技术在医疗设备管理中的应用

    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发展,无线射频技术(RFID)已经逐步渗透在人们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在医疗设施管理中应用该技术可以很好解决以往设施管理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同时还可以显著的提升医疗设施的利用率以及经济效益.对此我们应当对该技术的应用进行深层次的研究,使其更好的发挥自身的积极作用.本文首先简单介绍了RFID技术,进而在此基础上对该技术在医疗器械管理活动中的应用展开深入的探究,同时多个层面阐述该技术的应用前景.

    作者:陈雷;王丽娟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浅析医学超声治疗技术及其应用

    随着科技的进步,医学超声治疗技术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新的医学超声技术还在不断进步,已经从诊断领域深入到了治疗领域.医学超声治疗技术的研究与发展关系我国医疗事业的发展与进步,加强超声治疗技术的研究与运用才能使其更好的为人服务.

    作者:吕铭;陈雷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急性阑尾炎的MSCT诊断价值分析

    目的:探究MSCT(多层螺旋CT)在急性阑尾炎患者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急性阑尾炎患者50例作为实验组,同时选取50例无症状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均为其实施MSCT进行检查,对其检查的结果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两组阑尾位置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急性阑尾炎患者的阑尾外径明显大于对照组健康体检者(P<0.05);两组阑尾腔内部结构、并发表现、脂肪间隙等相比,存在一定的差异性(P<0.05).结论:急性阑尾炎患者接受MSCT检查,可以有效对其疾病进行诊断,为其疾病的治疗提供依据.

    作者:郝帅营;米佳;张兴梅;李永忠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呼吸气体监护仪的设计原理及检测方法介绍

    呼吸气体监护仪可用于麻醉气体检测、二氧化碳检测及氧气检测,可为临床医生提供可靠的患者血气指标及麻醉给药量的评价.单一气体测量准确性、测量准确性的漂移、混合气体测量准确性、系统总响应时间、气体泄漏、小采样流速等是呼吸气体监护仪的重要检测指标.文章对上述指标的检测原理及检测方法进行讨论,以期明确呼吸气体监护仪的检测思路,提高检测效率.

    作者:侯晓旭;李佳戈;任海萍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植入性医疗器械使用及管理现状与管理策略

    在医院中,手术及其他治疗操作的开展离不开医疗器械的支持,而医疗器械的使用及管理存在一定的繁复性,特别是植入性医疗器械.具体来说,植入性医疗器械具有种类繁多,规格复杂及价值高等特点,并且在使用过程中存在较大的风险,其使用管理质量与患者的治疗效果及院内感染发生情况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在此种形势下,为充分促进医院医疗水平的提升,做好植入性医疗器械的使用及管理工作意义重大.本文从我国植入性医疗器械使用管理的现状,并提出科学有效的管理对策,以期为今后的医疗器械管理工作提供可靠参考.

    作者:尤永威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多层螺旋CT应用在肠梗阻诊断中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析肠梗阻诊断中应用多层螺旋CT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3月~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40例疑似肠梗阻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给予多层螺旋CT检查、腹部X射线检查,之后以临床病理诊断为金标准,统计分析多层螺旋CT检查、腹部X射线检查的诊断符合率.结果:经临床病理诊断,40例患者均确诊为肠梗阻,多层螺旋CT诊断符合率为92.5%(37/40),腹部X射线诊断符合率为72.5%(29/40),两者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肠梗阻诊断中,多层螺旋CT的诊断符合率更高,能够为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可靠参考.

    作者:孙文清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关于手术用高值医用耗材的管理模式的探析

    随着医院的不断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手术用高值医用耗材的消耗量持续增多,而此现象则对医院医疗器械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此,可通过构建集中采购管理平台、加强信心管理等方式来对该类医疗用品进行管理,以保证医院、患者双方的安全利益.

    作者:蹇永亮;刘海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超声联合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检查甲状腺偶发病灶对良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

    目的:观察甲状腺偶发病灶联合超声、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检查良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9月~2017年1月于本院诊断的144例甲状腺占位患者临床资料,均先分别行超声、CT扫描,再行联合检查,比较不同诊断方法的影像学特征及效果.结果:超声+CT联合诊断的不规则形态95.00%、模糊边界95.24%、内部钙化96.08%均比超声、CT高(P<0.05);超声+CT联合诊断的准确性93.06%、灵敏性92.00%、特异性94.20%均比超声、CT高(P<0.05).结论:超声、CT联合诊断甲状腺偶发病灶良恶性病变的准确性、灵敏性及特异性均较高,且可清楚显示病变影像学特征.

    作者:张洋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白蛋白测定试剂(盒)技术审评要点

    本文概述了白蛋白测定试剂(盒)技术审评要点,包括原材料研究、生产工艺及反应体系研究、分析性能评估、临床评价、产品技术要求、使用说明书六个方面的要求.为规范白蛋白测定试剂(盒)注册申报和技术审评工作提供指导.

    作者:吴丹;李平;匡佩琳;帅明珠;鄢峰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超声洁牙机相关标准中技术指标的解读与应用

    对比国内和国际超声洁牙机标准及其主要技术指标,并对其在生产企业产品技术中的应用提出建议.

    作者:卢文娟;周良彬;杨奇;张晓康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眼底照相机光学性能检测中难点及解决方案研究

    文章针对目前在眼底照相机光学性能检测中遇到的难点问题进行讨论和研究,并按照YY 0634-2008的基本测试原理设计了一套眼底照相机检测装置以尝试解决目前主要难点问题.该装置使用LED显示屏作为核心器件,通过电动升降台和计算机显示技术辅助完成分辨率、视场允差、摄影放大率和调焦范围等性能指标的测试.后设计试验与传统的测试方法进行对比验证,结果表明该装置能够满足现阶段对眼底照相机光学性能质控的要求.

    作者:李宁;刘艳珍;孟祥峰;任海萍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超声弹性成像对比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乳腺占位性病变效果分析

    目的:讨论超声弹性成像与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乳腺占位性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3月~2016年8月本院收治的乳腺肿块患者84例,分成实验组42例,对照组42例,实验组采取超声弹性成像(UE)进行检查,对照组采取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检查,对两组检查结果与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对比,比较两组检查诊断的临床价值.结果:实验组超声弹性成像的敏感度为93.2%,准确度为97.2%、特异性为98.6%,对照组彩色多普勒超声成像的敏感度为82.6%,准确度为81.9%、特异性为80.4%,两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超声弹性成像在诊断乳腺占位性病变中效果明显,其敏感度、准确度和特异性更高.

    作者:贺莉丽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采用ICP-MS检测胶原蛋白海绵中铬、铜、砷、镉、汞、铅

    目的:建立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测定胶原蛋白海绵中铬、铜、砷、镉、汞、铅6种元素含量的方法.方法:用微波消解法前处理,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同时测定胶原蛋白海绵中有害元素.结果:元素的方法检出限范围为0.010~0.092ng/mL,线性关系良好(r>0.997),回收率为85%~110%,RSD小于10%.结论:本方法准确可靠、灵敏便捷,可用于胶原蛋白海绵中多元素的测定.

    作者:谢浙裕;朱琳娇;孙晨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气管镜体位枕的研制及其在气管检查术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自制体位枕在支气管镜检查术中对减轻检查者不适感的应用效果.方法:总结2014年6月~2017年4月本院行电子支气管镜检查的600例患者,按男女分别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试验组300例电支气管镜检查时采用自制体位枕,对照组300例电子支气管镜检查时采用传统的卧位,两组患者均仅予电子支气管常规检查.结果:试验组无法耐受检查15例(5%)、一次性通过声门269例(89.7%)、检查后鼻出血45例(15%)、检查后1d咽痛35例(11.7%)、检查后1d血痰22例(7.3%),对照组无法耐受检查27例(9.7%)、一次性通过声门224例(74.7%)、检查后鼻出血79例(26.3%)、检查后1d咽痛69例(23%)、检查后1d血痰43例(14.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制体位枕能有效提高支气管镜检查的一次插管成功率,减少支气管检查后并发症,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及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

    作者:连秀华;黄瑞娥;陈力舟;陈晓红;吴国兰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动态心电图在诊断冠心病患者中的临床应用及变化分析

    目的:针对动态心电图在诊断冠心病患者中的临床应用及变化分析.方法:选取2015年11月~2016年11月本院收治的100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动态心电图检测,将检测结果予以分析.结果:组间ST段改变情况与心肌缺血发生次数对比显著(P<0.05),组间心肌缺血情况对比显著(P<0.05).结论:动态心电图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高,具有操作方便、安全可靠、无创伤等优势,可进一步使用.

    作者:周芸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超声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诊断价值分析

    目的:应用高频超声诊断子宫内膜异位症,分析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68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高频超声进行检查,回顾性分析其超声影像学的特征.结果:30例患者为脂肪层包块,38例患者子宫肌层包块,包块直径大小为1.8~9.8cm,平均直径为(5.5±2.2)cm;包块形态不规则,无包膜,可见不均匀回声,少部分包块不伴有强回声光斑,8例患者包块未见血流信号,60例患者包块可见条状或点状血流信号,平均血流速度为(10.3±3.5)cm/s;超声诊断符合率达95.58%,误诊率为4.41%.结论:高频超声具体有操作简单、图像清新、安全无创、准确率高等特点,通过多层面、多角度扫描,全面观察和发现病变组织,利用图像处理技术清晰显示病变组织的特征,为临床疾病诊断和治疗方案提供依据,应用高频超声诊断子宫内膜异位症能有效提高诊断准确率,具有重要的临床诊断价值.

    作者:张婷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鼻内镜下射频治疗慢性鼻炎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射频治疗慢性鼻炎的临床效果,为鼻内镜下射频治疗慢性鼻炎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用2016年2月~2017年2月期间在医院进行手术治疗的90例慢性鼻炎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并依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4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微波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鼻内镜下射频治疗,对两组患者的各项症状变化进行密切观察,分析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7.78%,相比于对照组的77.78%,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更高,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内镜下射频治疗慢性鼻炎的临床效果非常显著,患者的各项症状和生活质量得到明显好转,缩短了治疗时间,提高了治愈率和安全性.

    作者:张晟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对称结构磁悬浮离心泵心脏辅助装置及流体力学特性

    目的:探讨采用对称设计的磁悬浮离心血泵对血泵抗血栓性的影响.方法:对称结构磁悬浮离心泵由园盘状的泵壳,入口管,电机定子,转子-叶轮体构成,转子-叶轮体中包埋两套经向永磁悬浮磁环及轴向控制永磁体.转子-叶轮体采用四极无刷直流电机的驱动方式.入口管外包绕轴向绕组并与轴向控制永磁体相对,馈电时可保持转子-叶轮体的轴向位置.该轴向电磁控制系统采用霍尔信号及反馈控制装置.本文样机大直径45mm,总长度75mm,总重量210g.所有血液接触面均采用钛合金加工制作.对称结构磁悬浮离心泵在体外模拟循环台进行流体力学特性测试.结果:实现转子-叶轮体的全悬浮需要约2.1W的能耗.悬浮功率还受到泵的重力姿态影响,变化姿态可导致约 ±0.5W的功率波动.体外模拟实验显示血泵可在6000r/min的转速条件下产生5L/min和100 mmHg压力的流体输出,能满足左心辅助的需求.改变转子-叶轮体的旋转方向对流体输出特性没有影响,与预想的特性一致.结论:对称结构磁悬浮离心泵流体力学特性可满足左心辅助需要.悬浮耗能虽受重力影响,但可以实现转子-叶轮体全悬浮.流体力学特性在改变旋转方向条件下不变,转子-叶轮体交替旋转的驱动策略可行.

    作者:李国荣;田步升;陈海丰;朱晓东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动态心电图在心律失常中的应用

    目的:研究动态心电图在心律失常中的应用方法及诊断效果.方法:本研究在医院内部选取在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110例心律失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针对动态心电图在患者中的应用以及诊断检出率进行调查.结果:动态心电图在多项不同类型心率失常中的检出率均显著高于常规心电图的检出率(P<0.05).结论:动态心电图可以有效提高不同类型心律失常的临床检出率,为早期诊断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孙学广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超声对颈部血管内膜厚度和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研究超声对颈部血管内膜厚度和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相关性.方法:将2015年8月~2016年8月所在科室的行超声检查的200例患者分为参照组(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和研究组(有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每组实验样本为100例,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仪对患者的颈部进行检查,对比两组患者的颈部血管内膜厚度、临床诊断情况以及治疗前、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的颈部血管内膜厚度及狭窄段峰值血流速度.结果:研究组患者的颈部血管内膜厚度高于参照组,临床诊断冠心病检出率高于参照组(P<0.05);另外,研究组治疗前后的颈部血管内膜厚度及狭窄段峰值血流速度具有一定的差异(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技术对患者的颈部血管内膜厚度进行检查,提示患者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增厚为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早期临床表现,另外,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内膜中层厚度进行检查,脑部疾病患者的诊断符合率较高,临床指导意义突出.

    作者:李娜 刊期: 2017年第13期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杂志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