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新生儿脐炎的早期预防和护理

刘玉香

关键词:新生儿脐炎, 腹壁蜂窝组织炎, 早期预防, 临床护理
摘要:目的:新生儿脐炎,是由于婴儿与母体断脐后,脐带残端细菌侵入,繁殖后形成局部感染灶,造成炎症,延误治疗可造成感染形成腹壁炎症,并向邻近腹膜蔓延,可导致腹膜炎,沿末愈合的脐血管走向,引起败血症而危及生命.因此临床需要得以高度重视,实施新生儿脐炎的早期预防和护理方案势在必行.方法:本文将通过2009-2010年间为68例新生儿脐炎患儿进行临床护理,阐述新生儿脐炎的早期预防及护理方法,论证新生儿脐炎应采用局部使用5%的PVP汀溶液擦洗脐孔及75%酒精涂擦,脐凹处潮湿或有脓性分泌物者,可用3%的双氧水清洗,再用5%的PVP汀溶液消毒脐带残端.结果:全身选用适当的抗菌素支持疗法,加强母乳喂养及皮肤护理.结论: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从而降低新生儿死亡率.
求医问药(下半月)杂志相关文献
  • 产后汗出身痛恶寒的治疗体会

    产后汗出身痛恶寒在中医学上属于产后风湿病,新产之后,由于胞宫受伤出血,导致血脉空虚,元气大伤,经络、血脉肌肉筋骨空虚、如果外邪乘虚而入,筑会使肌肉、关节疼痛酸困沉重,怕风伯冷,从而导致此病.由于气血较虚,腠理不密,产后每在进食或睡眠时汗出较多,常在数日内减少或停止,这是产后正常生理现象.但两周之后仍然汗出较多且身痛恶寒即为病态,是妇产科常见难活性疾病.以往临症中多以太阳病辩证,采用益气解表止汗方法治疗、疗效欠佳.我们在中医理论指导下,自拟方剂,以脏腑辩证,从肾阳不足论治产后汗出身痛,取得良好效果.

    作者:张子德;李秀云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的测定及意义

    目的:测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FIB)的水平,并与健康人群进行比较,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COPD组患者50例,对照组24例,均抽取静脉血,检测指标为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结果: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组患者的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要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存在的凝血功能异常在判断其病情的发展及治疗上应予以足够的重视.

    作者:雷霏;冯晓洁;王静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如何做好乡镇卫生院的预防保健工作

    由于笔者所在卫生院地处四川凉州彝族自治州喜德县,属国定贫困县,地理位置偏僻,交通不便,服务区居民经济贫困,预防保健意识较差,我院的预防保健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作为乡镇卫生院的医生,其职责就是保障辖区居民都健康.关于开展乡镇卫生院的预防保健工作,笔者有一些切身的体会.本文将介绍如何做好乡镇卫生院的预防保健工作.

    作者:巴久阿合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研讨支气管哮喘病理阐述治疗和护理措施要点

    支气管哮喘是免疫性、呼吸道性共同参与病理过程的疾病.所病理改变是是机体由于外界的过敏原及非过敏因素及体内多种细胞参与炎症,通过神经体液调节而导致高气道可逆性的痉挛、狭窄,引发临床反复发作性喘息,喘憋、呼吸困难、胸闷或咳嗽.特点不易治愈易反复发作,并导致慢性支气管炎及哮喘性支气管炎,肺气肿与肺心病等并发症,提倡预防为主,早期诊断、有效治疗都利于疾病的转归及患者康复,有着积极临床意义.

    作者:刘艳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抗精神病药物副作用对患者的心理影响及护理

    精神科用药的护理是精神科临床护理的一项重要内容,由于精神科药物使用的特殊性,所以在护理中必须对患者详细讲解药物的适应症、蔡忌症、常用剂量,以及使用方法、药物的毒副作用及性能、中毒的临床表现、应急处理能力,并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提高患者的服药依从性.药物的副作用是指在治疗时出现的与治疗无关的不适反应,一般都较轻微,是可逆性的机能变化,产生副作用的原因是药物选择性低,作用范围广,治疗时利用其中一个作用,其他作用就成了副作用[1].在精神科的临床用药过程中,由于患者对所用药物的知识了解甚少,当副作用发生时,常常对患者造成不同程度的心理影响.笔者对我科50名患者接受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时发生药物副作用的情况进行了观察和心理调查,以探讨相应的护理对策.

    作者:周长青;吴风云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自拟柴胡止咳方的临床应用体会

    咳嗽之证,是临床中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常单独发生或并见于其它肺系疾病如感冒、哮喘证和肺胀等.其致病之由无外乎外感和内伤两个方面.其治疗方法有开室理肺者,有祛邪止咳者,不一而足.本人以《伤寒论》小、柴胡汤方为基础自拟柴胡止咳方,从调理津气的角度出发,亦每有良效,故将其付诸笔端、敬请同仁指导.

    作者:张光斌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卒中后肢体麻木中医治疗进展

    卒中是全球性的常见病,病患以中老年人多见,病症以猝然昏倒、不省人事,伴发口眼歪斜、言语不利、半身不遂或无昏倒而突然出现半身不遂等症状、因其起病急骤、病情变化迅速、发病率高、合并症多、复发率高、致残率高、治愈率低、死亡率高,已成为造成死亡原因的三大疾病之一,严重威胁着中老年人的生命健康.卒中后肢体麻木是卒中患者常见的病症,本文就中医在治疗率中后肢体麻木的临床治疗进展进行简单阐述,为今后的临床治疗和研究提供有效依据.

    作者:黄义松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58例创伤性休克的护理探讨

    目的 探讨创伤失血性休克有效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58例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采取有效措施,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迅速补充血容量,排除导致休克的因素,维持正常体温,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并配合科学的心理护理方法.结果58例患者56例得到好转,好转成功率95.6%,2例患者因伤势严重抢救无效死亡,死亡率3.4‰结论 及时有效的抢救措施,科学的护理方法,娴熟的业务技能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作者:王晓惠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自拟中药方治疗胃痛69例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究采用自拟中药方治疗胃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69例采用自拟中药方治疗胃痛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此69例患者经治疗后,显效的育27例( 39.13%),有效的有41例(59.42%).无效的有1例(1.45%).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8.55%.结论:采用自拟中药方治疗胃痛具有疗效显著、副反应小等优点,是一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的胃病治疗法.

    作者:汤方旺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对大面积烧伤患者应用悬浮床和气悬床临床疗效的对比研究

    目的:探讨应用悬浮床与气悬床在治疗大面积烧伤患者时的临床疗效的差异.方法:将2003年至2011年我科收治的大面积烧伤患者45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其中研究组23例患者卧悬浮床进行治疗,对照组22例卧气悬床,在其他治疗方案均相同的情况下,分别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细菌培养阳性率、创面脓毒血症例数、平均治愈天数三个方面,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45例患者全部存活,两组患者的指标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 0.01或p< 0.05)结论:应用悬浮床治疗大面积烧伤,在缩短治疗天数,降低感染率,提高大面积烧伤救活成功率方面比应用气悬床效果明显.

    作者:肉斯坦·买买提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中职生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良好的学习和行为习惯会使一个人终身受益.基于现在中职学生在学习习惯与行为习惯上存在的种种问题,加强其习惯的养成教育已是迫在眉睫之事.通过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的规范化、具体化,通过不断的训练、监督和强化,通过构建全员化的教育管理,逐渐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和行为习惯.

    作者:邵鸣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中医治疗小儿慢性扁桃体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介绍自拟方药治疗小儿慢性扁桃体炎的成功经验,并根据中医“久病入络”、“肝常有余”、小儿“纯阳之体”等理论探讨此自拟方药的合理性、有效性.结论:北方治疗小儿慢性扁桃体炎的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作者:刘和亮;李若华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体系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及应对措施探讨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在我国农村得到了广泛推广,但是白于这种医疗体系的不完善,导致这种合作形式在运行中也出现一些问题,本文通过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体系在运行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给出了相关的应对措施.

    作者:张晓丽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美宝创面速愈贴治疗60例皮肤烧烫伤患者的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美宝速愈贴治疗皮肤烧伤创面的疗效.方法将我院烧伤科120例浅Ⅱ°~深Ⅱ°烧伤创面住院以及门诊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对照组60例.治疗组病人清创后用美宝创面速愈贴覆盖,再以敷料垫固定.对照组病人采用手涂磺胺嘧啶银于创面.观察皮肤愈合时间以及疼痛分级.结果:治疗组60例烧伤创面完全愈合.治疗过程中患者疼痛轻微,皮肤愈合时间短.结论:美宝创面速愈贴治疗皮肤烧伤创面换药简便,止痛效果好,创面愈合快,临床疗效满意.

    作者:何小毛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浅谈慢性腹泻的中医病因与病机

    慢性腹泻是一种消化道疾病,在临床上比较常见,特别是在亚健康人群中所占的比例比较大,是多种因素的肠道综合征候群.该病主要是肠道吸收功能的紊乱与肠道出现炎症,其在临床上的具体表现为排便的次数比平时多,腹胀肠鸣,大便时有黏液或者含未消化物,反反复复发作,迁延不愈,从而导致身体状况不佳,变症丛生,直接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也给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不便.

    作者:张海霞;徐凯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宫颈电环切除术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目的 探讨宫颈电环切除术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方法.方法 将258例行宫颈电环切除术的宫颈病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严密的预防及护理措施,对照组给子妇科一般护理常规,观察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的术中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及各并发症的发生率均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宫颈电环切除术并发症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应根据发生原因给予相应的预防及护理措施,可有效地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段平;朱德峰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如何有效地预防结膜炎的发生

    结膜炎俗称“红眼病”,其传染性强、发病快,潜伏期仅为十几个小时,属于急性传染病.结膜炎的病因分为细菌引起的和病毒引起的,其中病毒引起的结膜炎病情比较严重.结膜炎的发病不具有季节性,患者在任何时间都可能患病,其传染方式为接触性传染,对眼球的危害极大.因此,人们必须注意预防结膜炎的发生.本文主要列举了几项措施,讨论如何有地效预防结膜炎的发生.

    作者:王世琴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门诊全自动发药机在我院的使用情况

    目的:评价门诊全自动发药机应用于门诊药房前后的工作变化.方法:在自动发药机使用前后各50个工作日内观察门诊药房药品调剂流程的变化,统计和分析调剂、复核等环节的时间,估算门诊全自动发药机应用后门诊药房工作的改观情况.结果:使用门诊全自动发药机以后,药疗质量有明显改善,工作效率有明显提高.结论:要进一步发挥门诊全自动发药机的优势,需要改进管理模式和改善运行环境.

    作者:王丽娟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在抢救危重心力衰竭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intro aortic balloon pumping.IABP)在心脏泵衰竭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收集我院心内科心脏泵衰竭住院患者共2B例,其中23例为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的患者、5例为药物难以控制的冠心病心脏泵衰竭患者,均给予主动脉内球囊置入,并严密监测患者的心功能症状、体征和血流动力学参数.结果 应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治疗后,所有患者各种症状、体征和血流动力学参数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善,其中存活24例,抢救成功率为85.9%.讨论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可以显著增加心肌供血及其他重要脏器的血液灌注,减轻心脏负担,显著减少心肌耗氧量,使心肌供氧和需氧达到了平衡,使血流动力学状态达到稳定,从而可稳定大多数泵衰竭患者的病情.

    作者:赵婕;李辉;宋海涛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新生儿肺炎治疗与护理是促进健康生长发育重要环节

    新生儿作为儿童特殊年段,护理十分关键.通过总结新生儿病因分析,观察新生儿肺炎的临床表现、分析、总结新生儿肺炎治疗的临床疗效以及临床护理措施的效果分析.形成新生儿肺炎的原因有羊水、胎粪、吸入牛奶的历史,可发生于产前、产时或者产后,常见细菌、病毒、支原体感染.临床表现:宫内窘迫,生下即出现呼吸困难,不能咳嗽,严重者会有抽搐;出生后感染性肺炎可有唇周发紫,肺部湿啰音等.辅助检查可通过实验室检查和影像检查,治疗主要是:一般护理及支持疗法环境,控制感染,雾化吸入吸氧、对症支持治疗,辅助药品沐舒坦的使用.

    作者:邰滢 刊期: 2012年第02期

求医问药(下半月)杂志

求医问药(下半月)杂志

主管:吉林医药学院

主办:吉林省求医问药杂志社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