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曙翘
目的介绍重型颅脑损伤治疗经验.方法通过我院1996~2004年收治的60例重型颅脑损伤,分析总结治疗方法及其治疗效果.结果60例中,急诊手术41例.治愈及好转27例,轻残19例,死亡14例.结论早期诊断、正确选择治疗方法及手术方法,配以积极的综合治疗,能明显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拜文涛;刘涛 刊期: 2005年第04期
我科于2000年1月至2004年12月,在收住院的支气管炎和肺炎的患儿中有14例婴幼儿是肺结核而被误诊,给患儿的身心造成了极为严重的影响,为能使更多的医务人员吸取教训,现将其误诊原因分析如下.
作者:王国标;顾安丽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研究不同体重指数(BMI)范围的高血压患者其胰岛细胞早期分泌相的改变.方法选取2003年在我院门诊和住院的高血压患者70例,将其按体重指数分为3组:A组BMI<25,B组BMI 25~30,C组BMI>30;通过注射左旋精氨酸(L-ARG),观察胰岛β细胞早期分泌相的改变.结果B组与A组相比,空腹胰岛素(INS)和C-肽(C-P)均明显升高(P<0.01),C组与B组相比,亦有明显差异(P<0.05);L-ARG刺激试验后,B、C两组峰时延迟;B组与A组相比,各时间点的INS和C-P比空腹增加值之和(△∑)明显升高(P<0.05).结论高血压患者的体重指数越大,高胰岛素血症就越严重,胰岛β细胞早期分泌功能就越差,发生糖尿病的危险就越大.
作者:孙向东;付丽琳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总结单侧经鼻中隔蝶窦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垂体腺瘤的经验.方法回顾分析2002年5月~2004年8月收治的8例垂体腺瘤临床资料,均采用此入路显微手术切除肿瘤.结果垂体腺瘤全切6例,次全切除2例.无颅内感染及死亡病例.视力下降患者术后视力均明显改善.结论单侧经鼻中隔蝶窦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垂体腺瘤是治疗垂体腺瘤有效、可靠的一种方法,具有切除彻底、创伤小、危险小、并发症少等优点.
作者:黄录茂;雍成明;杨代明;宣家龙;徐兵;胡振宇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颅内血肿微创术与简易钻颅抽吸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手术适应证、手术时机、手术方法,以及疗效评估.方法对各临床资料相匹配52例中等量以上的脑出血患者分别采用颅内血肿微创术、简易钻颅抽吸术以及内科治疗的近期和远期疗效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手术的两组近期和远期疗效均优于内科治疗组;颅内血肿微创术治疗组近期疗效优于简易钻颅抽吸术(P<0.05),但远期疗效两组无差异(P>0.05).结论两种微侵袭手术方法治疗中等量以上脑出血疗效优于内科治疗,而且对GCS>8分且出血量在30~60ml的脑出血患者疗效佳.
作者:王国平;李淮玉;任明山;杨毅;孙柏松;朱守政;汪银洲;陈宜鑫;周清潮;周本秀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卵巢良性病变手术的临床价值.方法对91例卵巢良性病变者在腹腔镜下行囊肿剥除术77例,附件切除术14例,同时行盆腔粘连分解术33例、输卵管通液术11例,1例中转开腹,比较囊肿破裂者与未破裂者术后低热的发生率.结果91例患者术前对肿块性质的判断均正确,腹腔镜下完成手术90例,手术成功率98.90%,术中经充分的盆腔冲洗,囊肿破裂者与未破裂者术后低热的发生率无差异(P>0.05).结论提高卵巢良性病变的术前诊断率,腹腔镜下行卵巢良性病变的手术是可行的.
作者:孟祥莲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中转开腹原因.方法对我院1996年4月~2003年12月实施的1614例LC中转开腹手术45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中转开腹率2.14%,主要原因为以往急性胆囊炎病史,近期有发作史,胆囊三角解剖不清,肝外胆道损伤.结论胆囊病变如有急性胆囊炎病史,近期发作史,应慎重选择LC,并掌握好中转开腹的时机,以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叶世进;汪革新;沈宗义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不同药物用于术后硬膜外镇痛效果及其护理体会.方法ASAⅠ-Ⅱ级择期手术150例,随机分成三组,每组50例,即A组(吗啡组)、B组(曲马多组)、C组(芬太尼组),术后使用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比较不同药物镇痛效果及其副作用.结果三组病人各时间点镇痛效果满意,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A组恶心、呕吐及尿潴留发生率明显高于B组和C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硬膜外自控镇痛效果满意,有利于病人康复,护士应充分了解术后镇痛药物性能及副作用,加强心理护理,做好基础护理.
作者:徐九云 刊期: 2005年第04期
本文对2001年2月~2004年2月我院住院的72例窒息新生儿及20例同期出生的正常足月儿血清LDH、CK、CK-MB定量测定,以探讨其对窒息新生儿心肌损害的诊断价值,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迎庆 刊期: 2005年第04期
我们选用国产长效心痛定联合卡托普利治疗老年高血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一、病例选择:40例被观察者来自我院2004年4月~2004年9月门诊病人,均符合WHO/ISH高血压治疗指南1999诊断标准.根据体检和必要的实验室检查排除合并糖尿病、高脂血症、严重肝肾功能损害者,继发性高血压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20例,平均年龄68.5±6.1岁).两组间临床资料对比无统计学差异.
作者:王海文;杨善敏;姚力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总结31例食管重建术后吻合口瘘治疗无死亡的体会,介绍十二指肠营养管在吻合口瘘的预防与治疗中的重要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31例食管重建术后吻合口瘘的临床资料,3例再次手术,28例保守治疗,28例利用术中预置的十二指肠营养管,定期滴注营养液.结果均治愈.结论对少数早、中期胸内吻合口瘘患者可二次进胸,行瘘口修补或吻合口切除再吻合.多数患者则应保守治疗为主.保守治疗中的关键措施是及时发现,充分引流;控制感染,营养支持.十二指肠营养管具有简便、有效、安全、可靠等优点,在预防和治疗吻合口瘘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作者:施开炯;赵璐;王衡;高从荣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方法对不同年龄段先天性巨结肠的治疗.方法3例小于6个月的婴幼儿采用非开腹经肛门结肠拖出术治疗巨结肠;7例1~14岁患儿采用Ikeda[1]手术治疗;2例成人采用胃肠吻合器应用Ikeda手术治疗.结果9例Ikeda术式中,发生炎症性肠梗阻1例,经对症处理痊愈,无其它手术并发症,随访5个月~4年,排便恢复正常,无便秘、污粪等现象.结论不同年龄段的先天性巨结肠可采用不同的术式,以创伤小、并发症少、恢复快、效果好为选择标准.对婴儿的短段型、常见型病例首选经肛门巨结肠根治术;对大龄儿童及成人,则优先选用Ikeda法.
作者:余一平;徐冰;潘力生;稽成祥;宋玉庆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前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intervention,PCI)手术大多采用股动脉途径进行,患者术后需肢体制动,卧床24小时,对心肺功能不全或高度抗凝等患者极为不利.采用经桡动脉冠脉介入(trans-vadial Coronary intervention,TRI)方法是一个很好的途径.笔者在2003年3月至2004年12月对35例临床诊断冠心病和疑诊冠心病患者进行了冠脉造影(CAG)、PTCA和支架治疗,回顾分析如下.
作者:王晓晨;杨大严;周文兵;孙爱华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进一步探讨腹腔镜子宫切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比较腹腔镜筋膜内子宫切除65例(CISH组)和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51例(LAVH组)的临床资料,分别从术前情况、术中出血、手术时间及术后恢复等方面加以比较.结果两组术前情况差异无显著性,而CISH组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于LAVH组,术后性生活满意度亦好于LVAH组(P<0.01).结论手术方式的选择要根据宫颈病变程度、部位、性质和患者的年龄而定.
作者:展爱华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分析肺内单发空洞的CT表现,提高对单发空洞的鉴别诊断水平.方法对35例经过手术、病理及临床确诊的肺内单发空洞的CT资料,结合病理、临床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结核性空洞16例,癌性空洞、肺脓肿各7例,真菌性空洞5例.结论螺旋CT能真实反映肺内空洞的大小、形态、壁特征、灶周、肺野的各种表现,结合临床综合分析对空洞的诊断与鉴别有很大的帮助.
作者:韦树华;赵家年;李军;蒋惠东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儿童法洛四联症(TOF)的体外循环(CPB)管理方法.方法回顾我科自2003年3月至2004年11月进行的40例儿童TOF根治手术的CPB情况,包括血液稀释、灌注方式、心脑肺保护等.结果CPB时间50~178(110.9±26.5)分钟(min),主动脉阻断(ACC)时间36~151(79.6±23.6)min.主动脉开放(CCR)后38例心脏自动复跳,自动复跳率95%.常规应用多巴胺支持撤机,停机顺利.38例采用中低温中低流量灌注,2例采用深低温低流量CPB,CPB中尿量50~1 000(324.7±268.9)毫升(ml).全部应用改良超滤(MUF)7~15(11.2±2.2)min,滤出液500~1 000(651.4±110.3)ml,超滤后红细胞压积(HCT)升至35%~40(36.6±1.4)%.术后呼吸机支持时间2.5±99.8(12.4±25.5)小时(h),重症监护室(ICU)停留时间1~8(2.2±0.5)天(d),无死亡病例.结论儿童TOF手术的CPB管理是手术成功的一个重要方面,我们认为:应采用适中的血液稀释和胶体液预充、选择与外科手术相配合的灌注方式、应用MUF、注意术中心脑肺保护.
作者:胡英超;王雪芹;丁力;张峰 刊期: 2005年第04期
近年来,同种异体骨髓移植已成为治疗许多自身免疫性疾病(AID)的一种新的临床治疗策略.然而,该治疗方法的成功率却因较易发生移植-宿主病(GVHD)、供体-移植物排斥和不完全性T细胞复原而明显降低.因此,自体或同种异体干细胞移植成为了优先考虑的治疗选择,其中骨髓基质细胞,又称间充质干细胞(Marrow stromal cells,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是多种间充质细胞系(如骨、软骨、肌肉、脂肪组织、骨髓基质及星形胶质细胞等)的祖细胞,它广泛存在于涉及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许多组织中,因其能靶向具有病变的内脏器官,并具有免疫抑制和免疫重建的功能特性[1,2],目前已将其应用于硬皮病、类风湿性关节炎、溶血性贫血和血小板减少症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并取得了较理想的治疗效果[3].但对于其在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MG)等神经免疫性疾病中应用的研究报道却甚少.本文复习文献从MG的免疫发病机制出发,结合MSCs的免疫学特性,探讨MSCs移植能否作为一种特异性强,能选择性抑制AChR抗体介导免疫反应的、极具潜力的MG细胞治疗方法应用于临床.
作者:任明山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总结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的射频消融(RFCA)治疗的临床经验.方法对103例行RFCA的PSVT患者的射频消融方法、成功率、复发率及并发症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03例室上性心动过速中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38例,房室旁路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65例,消融总成功率89%.随访20.6±24.7个月,AVNRT消融复发率16.7%,永久性Ⅲ度房室传导阻滞(AVB)发生率5.3%;AVRT消融复发率3.6%,永久性Ⅲ度AVB发生率1.5%.结论导管射频消融(RFCA)治疗PSVT安全、有效;熟练的心导管技术、仔细的电生理检查、耐心地寻找满意的靶点图以及合适的消融能量和时间是提高成功率及大限度地减少并发症的关键.
作者:章萍;王岳松;钱钧;郭向阳;梁明明;方永华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急性有机磷中毒(AOPP)中间综合征(IMS)的诊断治疗.方法对16例IMS的临床表现、血清胆碱酯酶(ChE)活力、病程等进行分析,并观察药物及呼吸机治疗的疗效和转归.结果IMS的发生率占同期收治的AOPP的14%,IMS症状出现在急性中毒后24~96小时,16例均出现呼吸困难、抬头困难、屈颈肌力弱,血清ChE活力低下,当IMS患者出现呼吸衰竭时应使用呼吸机治疗,同时合理使用阿托品、胆碱酯酶复能剂,除2例因经济困难放弃治疗,其余均治愈.结论IMS发生率及病死率高,早期诊断及时治疗是提高IMS抢救成功率、降低病死率的关键.
作者:洪军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总结30例永久心脏起搏器安置术后发生的并发症及处理体会.方法从头静脉或锁骨下静脉置入起搏电极,心室电极位于右室心尖部,心房电极位于右心耳,术中测试电极导线各参数符合起搏要求.注意围术期观察和护理,术后定期随访或病人有不适症状时门诊或住院,根据情况随时程控和调整起搏参数.结果30例中围术期并发症3例:囊袋血肿1例,予切开引流;连接松动2例,重新手术固定.随访发现过感知1例,感知起搏故障1例,自动夺获功能开启呈高输出状态1例,起搏器综合征1例,均经体外程控解决.术后晕厥再发证实为室速所致2例,心衰加重1例,并发心绞痛2例,死于其他疾病2例.结论围术期并发症大多与手术技巧和经验不足有关,可通过总结提高.随访过程中发现的并发症,大多可通过体外程控和加强原发病治疗加以解决.
作者:章锡林 刊期: 2005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