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国产长效心痛定联合卡托普利治疗老年高血压临床观察

王海文;杨善敏;姚力

关键词:长效, 心痛定, 卡托普利治疗, 老年高血压, 继发性高血压, 肝肾功能损害, 资料与方法, 现报告如下, 统计学差异, 实验室检查, 合并糖尿病, 资料对比, 治疗指南, 诊断标准, 平均年龄, 门诊病人, 高脂血症, 病例选择, 观察者, 体检
摘要:我们选用国产长效心痛定联合卡托普利治疗老年高血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一、病例选择:40例被观察者来自我院2004年4月~2004年9月门诊病人,均符合WHO/ISH高血压治疗指南1999诊断标准.根据体检和必要的实验室检查排除合并糖尿病、高脂血症、严重肝肾功能损害者,继发性高血压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20例,平均年龄68.5±6.1岁).两组间临床资料对比无统计学差异.
安徽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经桡动脉冠脉介入的临床应用

    目前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intervention,PCI)手术大多采用股动脉途径进行,患者术后需肢体制动,卧床24小时,对心肺功能不全或高度抗凝等患者极为不利.采用经桡动脉冠脉介入(trans-vadial Coronary intervention,TRI)方法是一个很好的途径.笔者在2003年3月至2004年12月对35例临床诊断冠心病和疑诊冠心病患者进行了冠脉造影(CAG)、PTCA和支架治疗,回顾分析如下.

    作者:王晓晨;杨大严;周文兵;孙爱华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到达医院治疗时间的分析

    目的调查急性脑血管病发作至到达医院及开始治疗的时间,分析不同时间到达及治疗的相关因素.方法前瞻性调查624例急性脑血管病人发病至急诊,急诊至头颅CT,急诊至治疗时间并做卒中知识调查.结果发病后<3小时到达者18.27%、<6小时到达者39.9%、<12小时到达者60.2%、<24小时到达者83.9%,发病至急诊中位时间7.23小时.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发病地点与医院间距离远,发病时症状轻、发病患者及家属不重视而首诊当地小诊所,发病时周围没人,没有使用急救车,病人对卒中的意识以及病人经济困难与到医院时间为相关(P<0.05或P<0.001).结论脑血管病人发病后到医院时间明显不同,需加强对公众的健康教育,提高急性脑血管病发作后的求救意识,尽可能使用急救车快速转至正规医院及时治疗.

    作者:尚志红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国产长效心痛定联合卡托普利治疗老年高血压临床观察

    我们选用国产长效心痛定联合卡托普利治疗老年高血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一、病例选择:40例被观察者来自我院2004年4月~2004年9月门诊病人,均符合WHO/ISH高血压治疗指南1999诊断标准.根据体检和必要的实验室检查排除合并糖尿病、高脂血症、严重肝肾功能损害者,继发性高血压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20例,平均年龄68.5±6.1岁).两组间临床资料对比无统计学差异.

    作者:王海文;杨善敏;姚力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349例老年肺结核病人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人肺结核的基本情况,提高对老年人肺结核的防治意识.方法采用临床资料分析的方法,对我院近2年来收治的349例老年肺结核病人进行分析.结果老年肺结核患者以Ⅲ型为主,复治率达58.2%;耐多药病例占总病例的25~%,占涂阳病例的43.6%;合并基础疾病主要为慢阻肺、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结论老年肺结核病人复治比例偏大,耐多药率高,合并症多、诊断困难,应是我国结核病防治的重点人群.

    作者:高爱平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76例大肠埃希氏菌尿路感染分析

    目的探讨大肠埃希氏菌尿路感染的临床发病特点及药敏学变化.方法分析从1998年1月至2004年1月我院住院及门诊诊断尿路感染清洁中段尿培养为大肠埃希氏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结果尿路感染多见于女性,对常用抗生素耐药性较高(青霉素达83%~87%,复方新诺明达72%,庆大霉素达54%),而头孢三代、丁胺卡那耐药性较低,分别为30%、14%.结论大肠埃希氏菌仍然是尿路感染的主要致病菌,临床上尽量根据细菌药敏结果调整抗生素.

    作者:杨斌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射频消融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103例回顾分析

    目的总结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的射频消融(RFCA)治疗的临床经验.方法对103例行RFCA的PSVT患者的射频消融方法、成功率、复发率及并发症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03例室上性心动过速中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38例,房室旁路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65例,消融总成功率89%.随访20.6±24.7个月,AVNRT消融复发率16.7%,永久性Ⅲ度房室传导阻滞(AVB)发生率5.3%;AVRT消融复发率3.6%,永久性Ⅲ度AVB发生率1.5%.结论导管射频消融(RFCA)治疗PSVT安全、有效;熟练的心导管技术、仔细的电生理检查、耐心地寻找满意的靶点图以及合适的消融能量和时间是提高成功率及大限度地减少并发症的关键.

    作者:章萍;王岳松;钱钧;郭向阳;梁明明;方永华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影响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远期疗效及预后分析

    目的探讨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预后的因素.方法107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接受微创术以6个月时Barthel(BI)评分作为疗效标准,分为二组,预后良好组BI>60分,预后不良组BI≤60分或死亡,对影响疗效的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出血量、出血破入脑室、发病-手术时间是影响预后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出血量、出血破入脑室、发病-手术时间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蒋鸣坤;袁良津;周力军;方毅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护理干预在减少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中的作用

    近年来,随着重症呼吸监护技术和机械通气技术的迅速发展,使用机械通气患者明显增加.呼吸机相关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VAP)是机械通气过程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是患者病情反复和重要致死原因.VAP发生有多种危险因素,护理不当也是其中之一.为了预防和减少VAP的发生,对我科进行机械通气的住院患者,进行了护理干预,取得了一定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静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血液透析治疗鱼胆中毒急性肾衰竭20例临床分析

    目的对我院20例鱼胆中毒致急性肾衰竭患者经血液透析治疗进行疗效评价.方法对1998年7月~2005年2月期间的20例鱼胆中毒引起急性肾衰竭的患者进行血液透析治疗,比较其治疗前后的症状、血尿素氮、肌酐、尿蛋白以及肝功能指标的变化,以评价血液透析的效果.结果20例患者经血液透析后,临床症状消失,尿量增加,肾功能明显好转.结论血液透析治疗鱼胆中毒急性肾衰竭疗效可靠,抢救成功率高.

    作者:张璟;韩久怀;苏安生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ELISA法检测轮状病毒在小儿腹泻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快速、准确、灵敏的ELISA法在检测轮状病毒抗原中的应用.方法采用深圳安群ELISA轮状病毒抗原检测试剂盒,直接检测294例腹泻患儿大便中的轮状病毒抗原.结果在294例小儿腹泻的新鲜粪便中,检出158例为轮状病毒抗原阳性,其阳性检出率为53.7%.结论该法对腹泻患儿粪便中轮状病毒的检测具有方便、快捷以及灵敏度和准确度高的优点,易于应用、推广.

    作者:卜国平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40例儿童法洛四联症根治术的体外循环管理

    目的探讨儿童法洛四联症(TOF)的体外循环(CPB)管理方法.方法回顾我科自2003年3月至2004年11月进行的40例儿童TOF根治手术的CPB情况,包括血液稀释、灌注方式、心脑肺保护等.结果CPB时间50~178(110.9±26.5)分钟(min),主动脉阻断(ACC)时间36~151(79.6±23.6)min.主动脉开放(CCR)后38例心脏自动复跳,自动复跳率95%.常规应用多巴胺支持撤机,停机顺利.38例采用中低温中低流量灌注,2例采用深低温低流量CPB,CPB中尿量50~1 000(324.7±268.9)毫升(ml).全部应用改良超滤(MUF)7~15(11.2±2.2)min,滤出液500~1 000(651.4±110.3)ml,超滤后红细胞压积(HCT)升至35%~40(36.6±1.4)%.术后呼吸机支持时间2.5±99.8(12.4±25.5)小时(h),重症监护室(ICU)停留时间1~8(2.2±0.5)天(d),无死亡病例.结论儿童TOF手术的CPB管理是手术成功的一个重要方面,我们认为:应采用适中的血液稀释和胶体液预充、选择与外科手术相配合的灌注方式、应用MUF、注意术中心脑肺保护.

    作者:胡英超;王雪芹;丁力;张峰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鼻内窥镜鼻窦手术后上颌窦口狭窄或闭锁原因分析和对策

    目的探讨鼻内窥镜手术后上颌窦口狭窄或者闭锁原因及处理对策.方法通过鼻内窥镜治疗慢性鼻窦炎78例123侧.采用Messeklinger方式,对上颌窦自然口采用不扩大、膜性扩大、骨性扩大三种方式,8例患者术后有上颌窦口狭窄或闭锁.结果8例患者经过早期处理,均获得良好通气和引流.结论术中对上颌窦自然口采用不扩大、膜性扩大、骨性扩大三种方式,结合术后早期处理可避免术后上颌窦口狭窄或者闭锁.

    作者:席庆明;万钧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中间综合征诊断与治疗

    目的探讨急性有机磷中毒(AOPP)中间综合征(IMS)的诊断治疗.方法对16例IMS的临床表现、血清胆碱酯酶(ChE)活力、病程等进行分析,并观察药物及呼吸机治疗的疗效和转归.结果IMS的发生率占同期收治的AOPP的14%,IMS症状出现在急性中毒后24~96小时,16例均出现呼吸困难、抬头困难、屈颈肌力弱,血清ChE活力低下,当IMS患者出现呼吸衰竭时应使用呼吸机治疗,同时合理使用阿托品、胆碱酯酶复能剂,除2例因经济困难放弃治疗,其余均治愈.结论IMS发生率及病死率高,早期诊断及时治疗是提高IMS抢救成功率、降低病死率的关键.

    作者:洪军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产科子宫切除22例分析

    目的探讨产科子宫切除的发生率、指征、术式、并发症及母儿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8年间22例产科子宫切除病例.结果产科子宫切除发生率的高低与产前保健预防、产时产后并发症的处置水平密切相关;剖宫产子宫切除率高于阴道分娩子宫切除.孕妇病死率90‰,围产儿病死率为181‰.结论子宫切除是抢救产科大出血、挽救孕妇生命的一项重要而有效的措施,对产科合并妇科良性肿瘤也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处理方法;防治产科严重并发症,降低剖宫产率可减少产科子宫切除的发生.

    作者:方庆云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药膳配合呼吸操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缓解期生活质量的干预

    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是一种高发病率和高致残率的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劳动力及生活质量.给患者、家庭及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和社会负担.循证医学资料表明,在COPD缓解期进行呼吸肌锻炼,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但COPD患者由于疾病本身原因营养不良现象较普遍,这部分患者难以坚持呼吸肌锻炼.在进行呼吸肌锻炼的同时配合益气养阴药膳调理脾胃,增进食欲,改善营养状况,对患者坚持呼吸肌锻炼意义较大.本文观察了呼吸肌锻炼配合益气养阴药膳对19例COPD缓解期病人生活质量的干预,现报告如下.

    作者:章合生;方秀平;程孝萍;林青;王桂芳;季红燕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2167例乳腺肿块的临床病理分析

    本文对我院2 167例的乳腺肿块进行临床病理分析如下.对象与方法一、对象本组资料来自我院1986年至2003年5月病例2 167例,均经过病理检查确诊.其中,女2 108例,占97.28%,男59例,占2.71%.年龄大者75岁,小者11岁,平均年龄35岁;乳腺非肿瘤性疾病977例,占总数的45.08%,乳腺良性肿瘤827例,占总数的39.82%,乳腺恶性肿瘤327例,占总数的15.09%.

    作者:朱祖俊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肺内单发空洞CT、病理、临床对照分析

    目的分析肺内单发空洞的CT表现,提高对单发空洞的鉴别诊断水平.方法对35例经过手术、病理及临床确诊的肺内单发空洞的CT资料,结合病理、临床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结核性空洞16例,癌性空洞、肺脓肿各7例,真菌性空洞5例.结论螺旋CT能真实反映肺内空洞的大小、形态、壁特征、灶周、肺野的各种表现,结合临床综合分析对空洞的诊断与鉴别有很大的帮助.

    作者:韦树华;赵家年;李军;蒋惠东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腹腔镜子宫切除术两种术式的应用体会

    目的进一步探讨腹腔镜子宫切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比较腹腔镜筋膜内子宫切除65例(CISH组)和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51例(LAVH组)的临床资料,分别从术前情况、术中出血、手术时间及术后恢复等方面加以比较.结果两组术前情况差异无显著性,而CISH组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于LAVH组,术后性生活满意度亦好于LVAH组(P<0.01).结论手术方式的选择要根据宫颈病变程度、部位、性质和患者的年龄而定.

    作者:展爱华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鼻内镜下鼻窦手术同时对鼻腔相关疾病处理的探讨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鼻窦手术中同时处理鼻腔相关疾病的临床意义.方法对170例鼻窦炎患者行鼻内镜手术中,对变异的中、下鼻甲及鼻中隔进行矫正处理(处理组);另选60例鼻窦炎病人(对照组),有解剖变异本应处理而未处理.在术后对这两组病人就其解剖形态的恢复、鼻窦炎的疗效、粘连的发生率进行对照观察.结果处理组中解剖形态恢复正常150例(88.2%);鼻窦炎治愈146例(85.9%);粘连的发生率18例(10.6%).对照组中鼻窦炎治愈22例(36.7%);粘连发生28例(46.7%).结论在鼻内镜手术中同时处理影响鼻腔功能的解剖变异,对于提高鼻窦炎治愈率,改善鼻腔通气引流,降低粘连,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姚昆;胡伟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高血压患者的体重指数与胰岛β细胞早期分泌相的相关性

    目的研究不同体重指数(BMI)范围的高血压患者其胰岛细胞早期分泌相的改变.方法选取2003年在我院门诊和住院的高血压患者70例,将其按体重指数分为3组:A组BMI<25,B组BMI 25~30,C组BMI>30;通过注射左旋精氨酸(L-ARG),观察胰岛β细胞早期分泌相的改变.结果B组与A组相比,空腹胰岛素(INS)和C-肽(C-P)均明显升高(P<0.01),C组与B组相比,亦有明显差异(P<0.05);L-ARG刺激试验后,B、C两组峰时延迟;B组与A组相比,各时间点的INS和C-P比空腹增加值之和(△∑)明显升高(P<0.05).结论高血压患者的体重指数越大,高胰岛素血症就越严重,胰岛β细胞早期分泌功能就越差,发生糖尿病的危险就越大.

    作者:孙向东;付丽琳 刊期: 2005年第04期

安徽医学杂志

安徽医学杂志

主管:安徽省卫生厅

主办:安徽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