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更年康治疗更年期综合症的临床体会

郭玉玲

关键词:更年康, 更年期综合症, 体会
摘要:目的:探讨中医药从肾论结合激素替代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PMPS)的疗效.方法:以中药诊疗PMPS患者100例,与对症诊疗PMPS患者100例对照.结果:中药组总有效率为97%,对照组为32%,中药组无效率为3%,对照组为68%,两组有极显著的差异.结论:中药诊疗PMPS的疗效较高.可降低危险性并发病,降低残废与死亡率,有益中老年女性的健康与长寿.
求医问药(下半月)杂志相关文献
  • 浅谈慢性腹泻的中医病因与病机

    慢性腹泻是一种消化道疾病,在临床上比较常见,特别是在亚健康人群中所占的比例比较大,是多种因素的肠道综合征候群.该病主要是肠道吸收功能的紊乱与肠道出现炎症,其在临床上的具体表现为排便的次数比平时多,腹胀肠鸣,大便时有黏液或者含未消化物,反反复复发作,迁延不愈,从而导致身体状况不佳,变症丛生,直接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也给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不便.

    作者:张海霞;徐凯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浅谈罗库溴铵用于全麻诱导气管插管的效果

    效果比较快的“甾类而非去极化肌松药”,可以比较广泛地应用在全麻中,从而使气管插管顺利以及维持肌松,这种药常常被称作罗库溴铵(rocuronium,爱可松).

    作者:林玉仙;袁茜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1例胸腹腔镜同期切除肺大疱、腹腔囊肿的报告

    近日,我院应用胸腔镜、腹腔镜联合同期行肺大泡+腹腔附件囊肿切除术,取得成功,现总结如下:1病例资料病人为女性,63岁,因突发胸闷、憋气5天后入院.入院胸片检查显示为左侧气胸,肺组织压缩约90%,即刻在局麻下行胸腔闭式引流术.查体发现其腹部有包块,行腹部CT检查,示腹腔有巨大囊肿.胸腔引流8天后仍持续漏气,无好转迹象,遂决定采用胸腔镜和腹腔镜联合的方法为该患者实施肺大泡切除术及腹腔囊肿摘除术.手术令病人先取侧卧位,胸壁胸腔镜观察孔位于腋中线第7肋间,再在腋后线第6肋间开一操作孔,借助锁骨中线第2肋间原插管处这两个操作孔进境探察,发现其左肺舌叶巨大肺大泡并破裂,将肺大疱应用一次性切割缝合器完整切除,注水膨肺无漏气,做胸膜粘连术,放上下两根引流管结束胸部手术.

    作者:赵林平;杨国庆;房立新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煤工尘肺合并肺结核22例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煤工尘肺合并肺结核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效果.方法:分析我院感染科收治的煤矿工人尘肺并发肺结核的22例患者临床资料及在直接督导下使用WHO推荐的8个月标准复活疗方案的临床效果.结果:22例患者中,1例死于呼吸衰竭,死亡率为4.55%( 1/22).显效12例(54.55%),好转9例(40.91%),总有效率为95.45%.这些患者的痰菌培养转阴率为62.64%,X射线胸片好转率为68.18%.讨论:煤工尘肺并发肺结核治疗相比单纯尘肺具有治疗难度高的特点,应当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个性化治疗.

    作者:张淑琴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护理干预对预防痔疮患者术后便秘的作用分析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预防痔疮患者术后便秘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86例在本院进行手术治疗的痔疮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3例,对照组在术后采取常规的护理方法,观察组进行系统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在术后出现便秘症状的情况.结果:观察组在手术后出现便秘的3例,发生率6.98%;对照组在手术后出现便秘的11例,发生率25.58%.两组患者痔疮发生率上有显著性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进行完痔疮手术的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可有效的预防患者在痔疮术后出现便秘的症状,提高患者的术后康复和生活质量.

    作者:陈丽云;杨丽彰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2%的碘酊在临床创伤换药中的应用探讨

    目的:探讨2%碘酊在临床创伤换药中的应用.更有效的使患者伤口愈合.方法:对我院274例机械损伤伤口和感染伤口病人进行随机分组,其中137例患者使用2%碘酊处理伤口,并对比愈合效果.结果:用2%碘酊处理伤口的患者效果显著.结论:2%碘酊处理治疗感染伤口及褥疮既简单易行,又经济实用,既减少病人痛苦,又减轻病人经济负担,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陈锡俊;谢秀英;杨德惠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穴位按摩配合药物治疗中风患者便秘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穴位按摩治疗中风患者便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10年6月~2011年6月入院治疗的中风并伴有便秘的患者6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3例,其中对治疗组患者采用口服大黄苏打结合穴位按摩法进行便秘的护理干预,对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和口服大黄苏打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便秘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根据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进行效果评定,其中治疗组患者便秘治愈6例,显效17例,有救8例,总有效率为93.94%;对照组患者便秘治愈4例,显效14例.有效6例,总有效率为72.73%;两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穴位按摩治疗中风患者便秘效果显著,能够通过穴位刺激调理胃肠,促进排便.

    作者:赵倩;金惠明;陆海娟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的测定及意义

    目的:测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FIB)的水平,并与健康人群进行比较,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COPD组患者50例,对照组24例,均抽取静脉血,检测指标为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结果: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组患者的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要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存在的凝血功能异常在判断其病情的发展及治疗上应予以足够的重视.

    作者:雷霏;冯晓洁;王静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浅谈急诊科的发展与急危重病救治

    急诊科是救治急危重症患者的科室,急救工作包括院前急救、院内救治、急诊手术、急诊重症监护和急诊病房治疗等一系列过程.当前社会的发展对医院急诊工作提出了更多的机遇和挑战,应充分发挥发展急诊科的时效优势、急诊科医师的专科特色和急诊科的综合优势,以提高对急危重病患者的救治能力.

    作者:周鼎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应用外科手术治疗肘关节“恐怖三联征”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究应用外科手术治疗肘关节“恐怖三联征”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2007年4月-2010年4月收治的23例肘关节“恐怖三联征”患者的临床资科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①此23例患者的手术切口均一期愈合,且无切口感染的现象;②术后,此23例毒者的前臂平均旋转范围为108.5±14.7度,肘关节平均屈伸范围为112.2±20.7度;③术后,肘功能优秀的患者14例,肘功能良好的患者6例,肘功能尚可的患者2例,肘功能较差的患者1创(根据Morrey肘功能评价量表判断);④经过12~18个月的随访(随访率为100%)发现,有2例患者出现了桡背侧手指麻木的症状,有1例患者的肘部X线片出现了软组织骨化影.结论:应用外科手术治疗肘关节“恐怖三联征”具有疗效显著(可有效恢复患者肘关节的解剖结构)、稳定性高,并发症少等优点,可以将其作为治疗肘关节“恐怖三联征”的首选方法进行推广和应用.

    作者:王传伟;孟庆辉;李斌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社区全科医生开展高血压综合防治干预成效的分析

    目的:研究社区综合防治干预对高血压患者治疗的效果.方法:对社区中高血压患者以及其他居民进行研究,随机、平均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干预组采取综合防治干预,对照组不采取措施,对比两组治疗成效.结果:干预组在干预前后收缩压与舒张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收缩压与舒张压前后对比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在高血压控制率方面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社区全科医生对高血压患者采取综合防治干预方式,对干预防、控制和治疗高血压具有显著的成效,具有推广价值与意义.

    作者:葛向前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急性心肌梗塞患者院前急救措施的分析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院前急救措施,以期为临床医师就诊急性心肌梗塞患者提供借鉴,提高院前急性心肌梗塞的抢救成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1月至2011年7月急诊接诊的120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院前发病原因、初步诊断及急性抢救结果进行分析.结果:经院前治疗后120例患者急性猝死者20例,患者病情稳定回医院继续治疗者96例,放弃治疗4例.结论:尽可能的缩短到达现场时间,快速、准确做出初步诊断是有效急救的关键,全面观察现场、详细询问病史是急救的前提,另外部分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常不典型,应及时对症状可疑的老年患者行心电图及心肌酶谱检查,治疗上早诊断,早治疗,以降低死亡率.

    作者:林欣庚;陈怡凯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宫腔镜治疗宫腔粘连的护理

    目的:探讨宫腔境治疗宫腔粘连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我科2011年9月-10月共收治宫腔粘连患者56例且均在宫腔镜下行宫腔粘连电切分离术.在此56例患者的围术期,我科护士给予其针对性的护理措施.结果:本组56例患者均一次性完成宫腔镜下粘连术分离.术后无一例发生手术或护理并发症.术后随访发现,月经改善者有53例,粘连分离后再次粘连者3例,临床成功率94.6 4%( 53/56).结论:加强心理护理、详细地、全方位的术前、术中及术后护理是提高宫腔粘连手术成功率的重要保证.

    作者:王莹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环形外固定架治疗胫腓骨远端骨折的术后护理

    目的:探讨环形外固定架治疗胫腓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护理.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5月至2011年5月收治的胫腓骨远端骨析患者80例,采用环形外固定架治疗,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术后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40例行针对性术后护理干预,就两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组带架时间及完全负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无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胫腓骨远端骨折采用环形外固定架治疗术后护理主要包括心理护理、术后外固定架护理及饮食、康复锻炼指导,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骨折愈合、关节功能恢复,明显改善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于琼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局麻下行输尿管中下段结石腔内气压弹导碎石术420例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局部麻醉下行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采用尿道局部麻醉行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的患者420例,其中男274例,女116例.输尿管中段结石128例,下段结石292例,结石横径3~10 mm,纵径5~32 mm.结果:碎石成功率为94.5%(397/420),6例术中因输尿管开口狭窄或开口不正,出现假道而终止手术,2例因止痛效果不明显改连续硬脊膜外阻滞麻醉,5例因结石下方输尿管狭窄,炎性息内包裹无法探及结石,无输尿管穿孔、尿外渗等并发症,术后并发症主要为血尿.结论:尿道局部麻醉下行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安全可行,可以门诊治疗,降低了费用,减少了其他麻醉方式可能引起的并发症.

    作者:何慈聪;吴新潮;杨爱红;农建;岳万勇;李涛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探讨新生儿黄疸临床实效借鉴价值体会

    新生儿黄疸是指新生儿时期(出生28天内)、由于胆红素代谢异常,引起血中胆红素水平增高,现于皮肤、黏膜及巩膜黄染为病理特征.分为生理黄疸、病理性黄疸.新生儿黄疸严重者,可引起胆红素脑病(核黄疸),危及生命,要早期诊断和救冶.并发症表现为脑机能受损,病理路径是脂溶性游离胆红素增加,透过血脑屏障引起严重脑细胞损坏而遗留日后脑瘫.因此,预防,救治及护理十分重要,实施积极防治监护疾病的方案,更能赢得患儿康复的功效.生理性黄疸.一般在出生后48小时出现,第2周后,黄疸开始减少.新生儿病理黄疸,黄疸出现早(生后24小时内),发现快程度重,消退晚或退而复发等、严重者,因脂溶性游离胆红素增加而透过血脑屏障、引起严重脑细胞损坏.确诊后应立即就诊治疗,以减少并发症.

    作者:付晓杰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自拟淫羊藿汤治疗43例男性更年期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男性更年期综合征是指男性在进入中老年期以后,由于体内的雄激素水平下降而引起的一系列症状.通过使用自拟淫羊藿汤进辨证论治对该病进行治疗,能够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

    作者:章优幽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创伤性休克病人的急救治疗和护理

    创伤性休克属于低血容易性休克,多见于容性快速失血,如大血管损伤、创伤等病人.这类病人常以脏器或组织受损为主.也有其他脏器损伤的病人由于大量失血、失液,导致有效循环血量的减少,导致休克.这是一种严重威胁患者生命的紧急情况,需要及时正确、完善地处理,以帮助患者摆脱生命危险.本文意在探讨创伤性休克病人的急救治疗和进行有效护理的措施,为临床护理提供有效依据.

    作者:董建华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婴幼儿先天性胆总管囊肿自发穿孔的诊治体会

    先天性胆道扩张症是先天性胆总管囊肿中的一种常见类型,是小儿较常见的胆道畸形病,以婴幼儿及学龄前儿童较为多见,女多于男[1].先天性胆总管囊肿自发破裂较为少见,因此误诊率耐高[2].本文对我院2000年10月~2011年7月收治的6例先天性胆总管囊肿自发破裂患儿的临床资科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总结如下.

    作者:李光源;高梅玲;赵军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1桦褐孔菌乙醇提取物抗肿瘤活性的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桦褐孔菌乙醇提取物的肿瘤抑制作用.方法:取雄性昆明种小鼠40只,按体重随机分为提取物组(空白对照组、大、中、小剂量组),每组各为10只,空白对照组给予蒸馏水,其他组按剂量灌胃给药10d.停药后24h处死动物、称重量,摘出肿瘤,测定肿瘤抑制率、脾指数、胸腺指数.结果:实验表明,桦褐孔菌乙醇提取物对小鼠S180肉瘤的生长具有显著的抑制效果,其大、中、小剂量组的抑制率分别为67.36%,74.84%.41.66%.结论:桦褐孔菌乙醇提取物对小鼠S180肉瘤的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作者:李根培;朴惠善;陈兰仙 刊期: 2012年第02期

求医问药(下半月)杂志

求医问药(下半月)杂志

主管:吉林医药学院

主办:吉林省求医问药杂志社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