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医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新进展

朱跃兰;李方凯;侯秀娟

关键词:中医药治疗, 中医药疗法治疗, 自身免疫疾病, 慢性非特异性, 类风湿关节炎, 研究对象, 疗效显著, 中医学, 系统性, 全身性, 多关节, 致残, 炎症, 选取, 损害, 患者, 方法, 范畴, 病因, 痹证
摘要:类风湿关节炎(RA)是病因未明的慢性全身性自身免疫疾病.主要表现为多关节慢性非特异性炎症以及关节外的系统性损害.此病具有一定的致残性.RA属于中医学的“痹证”范畴.采用中医药疗法治疗RA具有一定的优势.现选取近年来我院收治的此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对其采取中医药疗法进行治疗,疗效显著.现对中医药治疗RA的方法进行研究探讨,报告如下:
求医问药(下半月)杂志相关文献
  • 论临床护理中的沟通

    护理人员与患者及其家属之间的沟通在临床中是一项重要的工作,也是难做好的工作.要做好这项工作就需要做到尊重患者、平等对待、不可超越职权与患者沟通.如果护理人员与患者及家属之间发生冲突后应尽早找出原因,尽早实施心理疏导及时处理,避免医疗纠纷发生.

    作者:王利刚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输液风险因素的分析及管理对策

    目的 探讨输液中的风险因素及多部门合作的风险防范,提高患者的输液安全.方法 由护理部、医务科、医生、护士,药剂人员等共同完成输液患者的风险防范工作.结果 通过各部门参与风险防范,降低了输液患者的安全隐患,提高了医疗服务质量.结论 输液工作涉及医院多个部门,只有紧密合作才能做好工作.

    作者:朱清兰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静脉输液中的技巧问题

    静脉输液是临床护士必须掌握的常规护理技术操作,笔者在15年的临床护理工作中,对静脉输液技术进行了认真的探讨与总结,积累了一些经验.现将输液过程中除按规程操作外需特别注意的技巧问题按操作顺序总结如下:

    作者:陆翠萍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煤工尘肺合并肺结核22例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煤工尘肺合并肺结核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效果.方法:分析我院感染科收治的煤矿工人尘肺并发肺结核的22例患者临床资料及在直接督导下使用WHO推荐的8个月标准复活疗方案的临床效果.结果:22例患者中,1例死于呼吸衰竭,死亡率为4.55%( 1/22).显效12例(54.55%),好转9例(40.91%),总有效率为95.45%.这些患者的痰菌培养转阴率为62.64%,X射线胸片好转率为68.18%.讨论:煤工尘肺并发肺结核治疗相比单纯尘肺具有治疗难度高的特点,应当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个性化治疗.

    作者:张淑琴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使用与妇产科医院感染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对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使用与妇产科医院感染的相关性进行研究.方法:对本院2010年1月至2011年6月妇产科抗菌药物的预防使用情况以及医院感染的发生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在围手术期选择抗菌药物时严格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严格控制术前给药时间及累计给药时间并不会增加妇产科医院感染的发生率.结论:在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要严格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的原则,严格控制和累计用药,防止医院感染.

    作者:聂朝侠;郑丽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膀胱镜检查患者心理状态分析与临床护理对策

    目的:探讨并分析膀胱镜检查患者的心理状态以及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选择自2010年4月—2011年3月在我科行膀胱镜检查的患者360例,了解患者心态,采取适宜的心理护理,减轻患者心理负担.结果:360例患者均成功实施检查,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心理护理是患者接受膀胱镜检查的有力保障,可以减少患者痛苦及并发症的发生,提高镜检成功率.

    作者:程菊英;张静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浅谈食品微生物检验样品的采集和保存

    做好食品微生物检验中样品的采集和制备是做好食品微生物检验工作的第一步,也是决定检验结果准确性的重要的因素之一.本文就食品微生物检验样品的果集和保存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以确保和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作者:马天华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浅谈不同注射法对苄星青霉素臀大肌肌肉注射疼痛的影响

    目的:对患者行苄星膏霉素臀大肌肌肉注射治疗时疼痛的分析.方法:对100例患者分别行左右臀大肌肌肉注射苄星青霉素1207单位治疗,对照组选择在左侧髂前上棘与尾骨连线的外上1/3处行常规肌肉注射,实验组选择在右侧髂前上棘与尾骨连线的外上1/4处行Z型肌肉注射法,行自身疼痛程度对照.结果:将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进行比较,实验组患者的疼痛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P<0.01).结论:选择髂前上棘与尾骨连线的外上1/4处行Z型肌肉注射法既避开了神经密集区,又阻止了药液外渗,避免了刺激患者的皮下组织或污染皮肤,减轻了患者注射时的疼痛感,特别是能减轻注射后的疼痛感.

    作者:张克君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病区护士长管理技巧

    护士长是医院护理系统中的基层管理者.护理管理,既要为病人提供一流的护理服务,同时也要为护士创造一个专业化环境,提高护理质量.因此,提高护士长的管理技巧,对整个护理管理有序开展和护理质量的提高,进而促进医院整体管理水平和医疗服务水平的提高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作者:郭锦;周芹西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B超监视妇产科手术仪在人工流产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对B超监视妇产科手术仪在人工流产手术中的应用进行评价.方法:选择2011年6月~2011年12月在本服务站门诊自愿要求人工终止妊娠的早期妊娠妇女200例.尿HCG、B超检查确诊为宫内早期妊娠,按常规行血常规、血型,阴道分泌物涂片等辅助检查及体格检查,对其进行B超监视妇产科手术仪行人工流产手术.结果:200例行人工流产术患者均无穿孔、颈管粘连的发生,无1例出现头晕、恶心、呕吐、心悸、出虚汗等人工流产综合征表现.1例患者行2次刮宫,但是未清出残留物.2周后复超声检查200例患者均无异常.结论:B超监视妇产科手术仪行人流手术可减少病人痛苦,增加手术成功率,值得临床上广泛推广.

    作者:辛绪红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浅论临床医学检测技术和中医诊断

    医学专业将中医学和临床医学检测技术分为两个派系,中医学的研究侧重于总结实践中的经验或规律;临床检测则为临床医生了解病人生理与病理活动信息提供了平台,因此可以临床检测是临床诊断的基础.但现阶段,中医学术界在争论同一个问题,就是检测报告是否可以作为中医诊断的依据.那么检测报告到底是否可以为中医师的诊断提供可靠的依据呢?现代检测技术中医又是如何利用的呢?本文将对上述问题进行探讨分析.

    作者:宋琼霞;李玲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心理干预合并药物治疗对心境障碍反复发作的疗效研究

    目的:研究常规药物治疗合并心理干预对改善心境障碍反复发作的疗效.方法:心境障碍反复发作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研究组采用心理干预合并常规药物治疗,心理干预两周一次;对照组单用常规药物治疗;两组患者均随访一年,观察复发率.结果:研究组的复发率明显低于治疗组.结论:心理干预联合常规药物治疗可减少患者的复发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廖建群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中药骨痹汤剂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腰背痛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中药骨痹汤剂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展背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84例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根据中医辨证分为肾虚髓亏型、阳虚寒凝型、瘀血阻滞型,给予自拟骨痹汤加减治疗,连续服用3个疗程观察疗效.结果 本组84例患者中,治愈23例,占27.4%,好转51例,占60.71%,无效10例,11.9%,总有效率为88%.结论 原发性骨质疏松腰背痛患者止痛效果明显,并且恢复速度快,所需价格较低,能够为广大患者接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吴震海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浅谈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癌的诊断应用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癌的诊断应用.方法 对36例经彩超诊断为乳腺癌的声像图和手术后病理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36例乳腺癌特征声像圈表现:肿块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呈毛刺状或蟹足状,为低回声,肿块周边可见强回声晕,后方回声衰减.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癌的诊断有较高的价值,可提高乳腺癌的诊断率.

    作者:匡冠丫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中医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新进展

    类风湿关节炎(RA)是病因未明的慢性全身性自身免疫疾病.主要表现为多关节慢性非特异性炎症以及关节外的系统性损害.此病具有一定的致残性.RA属于中医学的“痹证”范畴.采用中医药疗法治疗RA具有一定的优势.现选取近年来我院收治的此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对其采取中医药疗法进行治疗,疗效显著.现对中医药治疗RA的方法进行研究探讨,报告如下:

    作者:朱跃兰;李方凯;侯秀娟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各种腹部外科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分析

    目的 观察各种腹部外科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表现.方法 28例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手术治疗4例,非手术治疗24例.结果 只要不发生绞窄性肠梗阻,就应尽量非手术治疗,保守治疗就是禁食,保持有效的胃肠减压,维持全身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给予肠外营养,补足热量、保持正氮平衡.绝大多数病人经此治疗,可在2-4周内恢复.结论 从本组28例来看,手术治疗效果均不好,手术次数越多后果越严重,而非手术治疗均取得满意的疗效.

    作者:张新耀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负压封闭引流治疗腹壁感染创面的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腹壁感染创面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09年5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50例腹壁感染创面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观察组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进行治疗,对照组普通换药治疗,分析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4.0%,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负压封闭引流是一种新的治疗腹壁感染创面的技术方法,效果显著,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施志国;陈维生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足月妊娠羊水偏少对围产期的影响

    目的:探讨足月妊娠羊水偏少对围产期的影响及处理方式.方法:回顾分析我科2008年11月至2011年8月足月羊水偏少孕妇142例(观察组)和正常的134例孕妇(对照组)的分娩及围生儿情况比较.结果:羊水偏少在足月妊娠的发生率为11.76%,且随孕周增加而增高.观察组剖宫产率,羊水轻度污染率、新生儿轻度窒息率高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新生儿重度窒息率、羊水中重度污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意义(P>0.05).结论:重视羊水偏少的临床意义,B超诊断羊水偏少的足月妊娠妇女,在严密监护,胎儿宫内状态良好的情况下可行阴道试产.

    作者:杨蕾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血液科患者PICC堵管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目的:探讨PICC在血液科使用过程中常见的堵管原因及防范措施.方法:抽取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在我科就诊并接受PICC治疗的患者204例,对其护理措施进行观察和总结.结果:204例PICC置管患者中有46例发生了堵管,堵管率为22.5%,其中44例经过溶管后可正常使用,2例溶管无效后拔管.结论:加强对护士的培训,正确评估血管,选择适宜的导管,加强输液管理并进行规范化维护,加强健康宣教,能有效减少PICC堵管的发生率.

    作者:梁梅菊 刊期: 2012年第02期

  • 一氧化碳中毒的院前急救

    一氧化碳中毒是含碳物质燃烧不完全时的产物经呼吸道吸入引起中毒.中毒机理是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的亲合力比氧与血红蛋白的亲合力高200~300倍,所以一氧化碳极易与血红蛋白结合,形成碳氧血红蛋白,使血红蛋白丧失携氧的能力和作用,造成组织窒息.

    作者:谢璇 刊期: 2012年第02期

求医问药(下半月)杂志

求医问药(下半月)杂志

主管:吉林医药学院

主办:吉林省求医问药杂志社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