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29例婴幼儿腮腺血管瘤手术治疗的临床分析

徐光召;张幼文;张新华

关键词:血管瘤, 腮腺切除术
摘要:目的了解手术治疗婴幼儿腮腺血管瘤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1990年5月~2001年5月我科收治的29例采用手术方法治疗的婴幼儿腮腺血管瘤,分析其手术时机的选择,术中注意事项,术后并发症的处理.结果29例手术治疗的婴幼儿腮腺血管瘤全部治愈.经1年以上随访,无1例复发.术后发生并发症12例,其中11例经对症处理后于12个月内恢复.结论手术治疗婴幼儿腮腺血管瘤,因其治愈率高,不可逆的并发症少(仅1例),可视为一种较有价值的临床治疗手段.
安徽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成人与幼年Henoch-Scholein紫癜的临床比较

    Henoch-Scholein紫癜(HSP)是一种常见的小血管炎,临床以紫癜、腹痛、肾脏病变、关节肿痛为主要表现,儿童多见,成人较少见.本病临床常有多种并发症发生,部分病例初发症状不典型,易致误诊且预后较凶险.为了解成人患者的疾病特点,本文比较了成人与幼年HSP的临床及实验室特点,以加深对本病的认识、指导临床诊治.

    作者:李向培;厉小梅;汪国生;钱龙;单曙光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内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术治疗消化道息肉

    目的评价内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术治疗消化道息肉的疗效;探讨并发症的诱因、预防及治疗.方法对28例经病理排除恶性病变的消化道息肉患者行息肉切除术,对2例迟发性出血患者进行了认真观察和处理.结果套切28例消化道息肉,24例成功无出血;2例创面少许渗血,经电凝后止血;2例迟发性出血经内科综合治疗后止血.结论内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术是治疗消化道息肉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路亮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老年人POEMS综合征误诊分析

    POEMS综合征是一种较少见的多系统损害征侯群,常见于中青年,其主要临床表现为:多发性神经病,脏器肿大,内分泌疾病,M蛋白和皮肤损害,又称Takatsuki综合征.近年国内报道30余例[1~3],多为中青年,现将本院收治的1例老年人不合并骨髓瘤病例,误诊为慢性格林-巴利综合征的老年POEMS患者报告如下.

    作者:尚志红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患者血浆中D-二聚体变化的意义

    目的观察合并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危重病患者凝血功能紊乱情况,探讨凝血功能紊乱在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中的作用及其与SIRS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随机选择30例合并SIRS的危重病患者,在患者入ICU后次日采用免疫比浊法进行血浆D-二聚体定量检测;根据患者的预后不同,将患者分为死亡组(13例)和存活组(17例);同期在我院外科住院的非SIRS患者29例为对照组.结果SIRS组与对照组比较,D一二聚体含量明显升高(P<0.001);死亡D-二聚体含量明显高于存活组(P<0.05).结论SIRS患者存在凝血纤溶系统功能紊乱,凝血系统紊乱在引起多器官功能不全或危重病患者死亡中有一定的作用.

    作者:赵劲松;邵敏;王锦权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关节松动术治疗肩周炎的综合评定

    目的探讨关节松动术对肩周炎的疗效.方法采用肩关节松动术治疗肩周炎32例,同时用肩关节功能评价量表在治疗前后对肩关节疼痛、ROM、ADL、肌力及局部形态进行综合评定.结果治愈8例,显效13例,好转9例,无效2例,有效率93.75%;治疗后肩关节功能评定得分显著增加(P<0.001);以治疗后肩关节功能分值、治疗前后得分增加值为标准评定疗效并与临床疗效评定结果比较,差异无显着性(P>0.05).结论关节松动术对肩周炎具有显着疗效,肩关节功能评价量表可作为肩周炎的康复评定.

    作者:刘剑;方玲;许伟东;钱红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高压氧治疗脑梗死患者脑循环血流状态的分析

    目的探讨高压氧(HBO)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脑循环血流状态的影响.方法选择40例经确诊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应用高压纯氧及混合氧方案治疗,并应用无创性脑循环分析仪于治疗前、第一疗程结束时及第二疗程结束时监测脑循环血流状态,观察指标包括大血流速度(Vs)、小血流速度(Vd)、大血流量(Qs)及小血流量(Qd).结果治疗前,脑血管功能(CVD)检测示脑梗死患者的双侧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其中健侧与病侧的Vd和Qd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均P<0.01).第一疗程结束时,Vs,Vd,Qs,Qd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明显的升高(均P<0.01),75%患者恢复正常.而第二疗程后,Vs,Vd,Qs,Qd亦明显高于治疗前及第一疗程结束时,95%患者循环血流参数正常.结论HBO可明显改善脑梗死患者的脑血流状态;而且血流状态的改变与临床症状的恢复成正比.

    作者:程晋成;孙乃中;吴杨;张超;沈月萍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经胆囊管术中胆道造影的体会

    目的降低胆道残余结石和胆道损伤的发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8月至2003年3月收治57例无黄疸病史的单纯胆囊结石患者术中胆道造影情况.结果胆总管轻度增粗8例,胆总管结石3例,胆囊管变异2例.结论术中胆道造影可以显著降低胆道残留结石的发生率,避免胆道损伤.

    作者:刘玉宝;方文年;周庆明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正畸首次咨询与治疗作用关系的研究

    目的探讨成人错(牙合)畸形患者首次咨询与正畸治疗的作用.方法回顾78例18~53岁的已结束正畸治疗的患者调查结果.对首次咨询后,患者决定是否进行正畸治疗的影响分为肯定和否定两组,然后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首次咨询与接受矫正间隔的时间、与戴用矫正器的感受及初戴矫正器疼痛持续的时间上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与患者自行中断或有中断治疗想法及与正畸后容貌变化的自我评价方面两组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结论成人正畸的问题应从特别强调诊断、设计、操作技巧方向的研究转变为同时重视患者的社会、心理的研究.

    作者:李燕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脱细胞真皮应用的研究现状

    在成年哺乳动物,真皮不能自发地再生.在缺少移植存活的真皮基质时,成纤维细胞便开始合成不成熟的基质,基质经重塑形成疤痕[1].1985年Heck等首先将同种异体真皮作为自体表皮移植的载体,应用于鼠和人体创面上,移植后几天即可见脱细胞真皮皮片血管化,10个月后未见移植后皮片收缩[2].

    作者:王春华;汪昌荣;方林森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综合物理疗法治疗27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

    目的观察物理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方法对27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配对的方法随机分成单纯治疗组和综合治疗组结果综合治疗组痊愈、显效率为77.04%,总有效率为96.3%;而单纯治疗组痊愈、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53.33%和91.85%.综合组痊愈、治疗率和总有效率均高于单纯组;经统计学处理P<0.01,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治疗效果与患者的年龄及病程有关,患者年龄愈小、病程愈短治疗效果愈好.结论综合物理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高于单纯疗法.

    作者:余萍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人文关怀在临床护理中的实践及评价

    目的探讨人文关怀在临床护理实践中的意义.方法加强全院护士人文关怀理念的培训,随机选择本院的住院病人及全体护士作干预前后比较分析.结果病人的焦虑、抑郁、患病行为均较干预前改善,护士业务素质、护理满意度及护理质量等有显著提高.结论人文关怀理念的实践可提高护士的综合素质及护理质量,加强医院的竞争力.

    作者:任俊翠;尤雪莲;袁修银;袁竹庭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恶性肿瘤的三维适形放射治疗27例近期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三维适形放射治疗恶性肿瘤的近期疗效和早期并发症.方法对27例中晚期恶性肿瘤进行三维适形放疗,剂量体积直方图(DVH)评价和优化放射治疗计划.采用低熔点铅制作适形铅挡块和5~7个等中心非共面固定野照射技术.肿瘤中心剂量为50~54 Gy,4~8 Gy/次,隔日1次,共5~9次.结果所有病例均完成治疗计划.完全缓解率(CR)18.5%(5/27例),部分缓解率(PR)37%(10/27例)总有效率(CR-PR)55.5%(15/27例).1年生存率76.5%,白细胞下降发生率为37%(10/27例),均为Ⅰ级,未出现急性放射性肺炎、肝炎等并发症.结论三维适形放疗有较好的近期疗效,早期并发症少,生存质量明显改善.

    作者:段爱雄;汪志求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老年胃癌穿孔13例手术治疗体会

    胃癌穿孔是晚期胃癌的一种并发症,发生率在1.3%[1].而老年胃癌穿孔更具有表现不典型、伴随疾病多、病死率高的特点.我院2001年1月~2003年9月共收治老年胃癌穿孔13例,均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现通过回顾性总结将其临床特点和诊治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范国成;李飞波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针吸细胞学检查对乳腺癌诊断价值的分析

    目的为了提高乳腺癌的细胞学诊断水平.方法对经病理证实的乳腺癌100例与术前针吸细胞学(FNAC)进行对照分析.结果诊断乳腺癌54例,乳腺癌伴腋下淋巴结转移11例,阳性率及准确度为65%(65/100).疑癌6例(6/100)、细胞异型11例(11/100),三者综合为82%.假阴性18例,假阴性率为18%(18/100).无假阳性率.结论针吸细胞学检查对乳腺癌诊断具有方法简便,安全快速和诊断率较高等优点,可以多部位、多深度,同时或异时取材,动态观察乳房肿块变化,达到早期诊断和治疗目的.

    作者:李俊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高频彩色血流显像在乳腺疾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及彩色多普勒对乳腺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18例乳腺疾病进行二维及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乳腺癌的血流检出率明显高于良性疾病,乳腺癌与良性乳腺疾病的RI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把二维特点、血流动力学改变和间接征象结合起来,综合分析可提高乳腺疾病的正确诊断率.

    作者:穆仲平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后腹腔镜手术在泌尿外科的应用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手术治疗泌尿系疾病的方法及疗效.方法采用后腹腔镜手术治疗泌尿系疾病35例,其中肾上腺肿瘤及肾上腺囊肿切除13例,肾囊肿去顶术15例,精索静脉曲张高位结扎术4例,UPJ成形术1例,乳糜尿行肾蒂淋巴管结扎术1例,肾切除1例.结果35例手术全部成功.手术时间30~130分钟,术中平均出血20ml.术后住院时间1.5~14天,平均4.5天.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泌尿系疾病,具有损伤小,住院时间短,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梁朝朝;于德新;叶元平;方卫华;刘明;江山;施浩强;郝宗耀;王克孝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阿昔洛韦静脉用药治疗单疱病毒性角膜炎

    病毒性角膜炎是当今世界上危害严重的感染性眼病之一.发病率占角膜病首位.其特点是多类型、易复发、疗法较多、发病机制与免疫状态有关.往往因反复发作而严重危害视功能.目前药物治疗仍是主要治疗手段.近年来我科应用阿昔洛韦(ACV)注射液静脉用药治疗深层单疱病毒角膜炎及反复发作病例,取得良好临床疗效,现总结我科1994年~2002年治疗单疱病毒性角膜炎(HSK)47例,报告如下.

    作者:陈春霞;陈玲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颈动脉体瘤的研究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颈动脉体瘤的诊治中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了5例经手术及病理检查确诊为颈动脉体瘤患者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图像特点,并对不同临床治疗方法与超声表现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彩色多普勒超声5例颈动脉体瘤均作出了准确诊断,肿块位于颈总动脉分叉处,颈总动脉分叉增宽,血供丰富是其主要特点.其图像特点与临床治疗方法间有一定的关系.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不仅能对颈动脉体瘤做出明确诊断,而且对颈动脉体瘤的术式选择、术前准备、术后疗效观察等都具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谢杰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根管治疗术四手操作法的护理配合

    目的探讨护士在根管治疗术中四手操作的配合要点.方法126例急性牙髓炎、慢性根尖周炎患者接受根管治疗术,采用四手操作,护理配合包括安排患者、准备治疗用品、调配材料、传递和回收器械、及时吸除口内唾液、水和废屑等.结果所有患牙经根管治疗后X线片显示为恰充,无严重术后并发症.结论护士应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熟悉操作程序,才能迅速、准确地配合医生完成治疗工作.

    作者:金爱琼;赵俊颖;何小明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抗CCP抗体在类风湿关节炎诊断中的意义

    目的探讨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对类风湿关节炎(RA)的诊断意义,并了解其与抗核周因子(APF)及IgM型类风湿因子(RF)之间的相关性.方法ELISA法检测33例RA、28例非RA病例及26例正常人血清的抗CCP抗体.结果33例RA病人中,抗CCP抗体阳性18例,抗CCP抗体对RA诊断的敏感性为75.8%;对照组阳性率7.4%(4/54),特异性为92.6%.33例RA中抗CCP抗体与APF同时阳性18例,同时阴性4例,两者一致率为66.7%;与RF同时阳性21例,同时阴性4例,一致率为75.8%.抗CCP抗体与APF及RF抗体的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抗CCP抗体是一种新的对RA有较高诊断价值的血清学标记物.抗CCP抗体与APF及RF的三者联合检测更有助于RA的诊断.

    作者:钱龙;李向培;厉小梅;汪国生;陶金辉;张宏;王玮 刊期: 2004年第03期

安徽医学杂志

安徽医学杂志

主管:安徽省卫生厅

主办:安徽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