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锋;汪银洲;李淮玉;王国平;胡向阳;龚西騟;孟刚
目的探讨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TNF α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CHF患者36例,健康对照者20例,空腹取静脉血,检测血清TNF α.结果CHF组与对照组比较,TNF α水平明显增高(P<0.01).CHF的亚组中,心功能Ⅱ、Ⅲ级组、Ⅳ级组的TNF α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分别为P<0.05,P<0.01,P<0.01).结论TNF α是心力衰竭的致病因素之一.CHF患者TNF α水平与心力衰竭的程度有关.
作者:施有为;杨静;殷丽琼;刘江潮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观察系统的康复治疗对外伤后手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利用多种物理因子,结合运动疗法,中药薰洗及心理疗法,对30例手外伤后功能障碍,造成手日常生活能力下降者康复治疗.结果经过系统康复治疗后,采用拇指运动功能评价;示、中、环、小指Boye方法评价和英国医学研讨会标准进行手部皮肤感觉障碍的评价,手功能障碍改善明显.结论系统康复治疗的及时介入能较好地改善手外伤后功能障碍,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作者:胡晓琴 刊期: 2004年第05期
我院自2002年6月开展了经导管射频消融(RFCA)室上性心动过速(SVT)的工作,现累计治疗18例病人,报告如下.
作者:曲虹;方向宏;丁美精;杨爱兰;沙爱萍;周丽虹 刊期: 2004年第05期
近年来,宫腔镜电切术由于其手术简便安全,避免开腹手术,深受医患欢迎.我院自1999年11月至2003年12月应用此项技术,治疗粘膜下肌瘤31例,取得满意疗效.总结如下.
作者:张晓萍;刘永莹;谢志红 刊期: 2004年第05期
胆囊癌是一种少见的恶性肿瘤,在消化道恶性肿瘤中占第5位,居胆道肿瘤首位[1].因其早期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常被延误诊断.有人指出术前能确诊者仅有34.78%[2].我院近10年间经手术与病理确诊的胆囊癌9例.现分析讨论如下.
作者:张厚伦 刊期: 2004年第05期
复杂性肾结石的处理为临床难题之一,治疗以开放手术取石为主要手段.我院自1992年1月~2003年10月治疗复杂性肾结石102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丁方成;黄金国;王翔本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与HLA-DRB1等位基因多态性的相关性,寻找慢性乙型肝炎的易感基因或抗性基因,为临床诊断和预后评估提供线索.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polymerase chin reactionsequence specific primers,PCR-SSP)技术,检测51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和51例健康对照组的HLA-DRB1等位基因多态性.结果本地区一般健康人群中以HLA-DRB1*15等位基因常见,频率为16.67%.慢性乙型肝炎组的HLA-DRB1*03等位基因频率为12.75%,显著高于健康对照人群3.92%(x2=5.20,P<0.05),相对危险度为3.58.其他等位基因频率在两组间的差异无显著性.结论HLA-DRB1*03等位基因与慢性乙型肝炎的易感性呈相关性,可能为本地区慢性乙型肝炎的易感基因.
作者:孔建新;王保龙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引起医院获得性肺炎的相关危险因素、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特点,并对经验性用抗生素作出合理评价,由此提出如何是合理用药.方法对2001年1月到2003年12月我院284例医院获得性肺炎进行研究:包括患者的基础疾病、患医院获得性肺炎前的抗生素的应用、侵袭性操作、致病菌菌株的分布及耐药性特点进行分析.结果住院时间长、不合理应用抗生素、免疫力低下、侵人性操作和合并基础疾病是医院获得性肺炎的发病危险因素,致病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63%).结论医院获得性肺炎的预防是有可能的,措施得当可适当减少其发病率;治疗时必须根据当地细菌的药敏结果正确选药物;及早诊断,及时治疗是治疗成功的关键,且可减少患者的医疗费用.
作者:姜有金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血管内淋巴瘤(intravascularlymphoma,IVL)的临床及病理特征,提高对其认识.方法1例伴神经系统表现的淋巴结IVL的临床、病理观察分析并复习文献.结果男性,31岁,不明原因高热伴双下肢乏力、消瘦50天,右腹股沟直径1 cm淋巴结1枚,双下肢肌力Ⅱ~Ⅲ级,B超示肝脏轻度增大,血LDH明显升高(1070 U)伴ESR及转氨酶轻度升高,外周血WBC 3.3×109/L,骨髓像、多种病原及各肿瘤抗原检测均无异常.病理活检:腹股沟淋巴结大部分破坏,代之以大量扩张的中小血管,腔内充满大量异型淋巴样细胞,局部伴管壁、管周浸润并累及结外脂肪组织.瘤细胞免疫表型LCA、UCHL-1、CD3阳性,CK、CD68、CD79α、CD2o、CD31、CD34均阴性.行CHOP化疗后症状缓解,现仍在随访中.结论IVL是一罕见非何杰金淋巴瘤,好发于中枢神经系统及皮肤,其他部位少见,B细胞型多见,T细胞型罕见,临床表现有一定提示性,确诊靠组织学,对化疗敏感,预后差.
作者:余锋;汪银洲;李淮玉;王国平;胡向阳;龚西騟;孟刚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观察中药口服、灌肠加西药治疗慢性盆腔炎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中药口服、灌肠加西药治疗,对照组采用中药口服加西药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积分减少较对照组明显(P<0.01),在改善下腹疼痛、腰骶胀痛、附件增厚压痛及骶韧带增粗压痛方面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口服、灌肠加西药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优于口服中药加西药治疗.
作者:李伟莉;李大剑;陆耘;周军;李赟;徐云霞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观察米索前列醇、催产素联合应用预防产后出血疗效比较.方法选择197例23~32岁,经阴道顺产分娩的初产妇,而无前列腺素禁忌证随机分成三组,即米索前列醇催产素组(米索催产素组)74例,米索组60例,催产素组63例,在第三产程早期分别给药.结果米索催产素组出血量为210±52ml,单纯米索组328±43ml,而催产素组为361±36 ml,P<0.01.结论米索催产素联合应用预防产后宫缩乏力性出血效果显著.
作者:李延霞 刊期: 2004年第05期
近年以来,我科对再生障碍性贫血(简称再障)患者进行血清抗血小板抗体测定,结果发现有相当一部分患者血清存在抗血小板抗体,而且其中部分明显高于正常,对该类病人加用小剂量强的松治疗,疗效明显,效果满意.现总结如下,供同行参考.
作者:解悍东;杨桂斌;张夏;时新颖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调查痰标本中铜绿假单胞菌AmpC酶的表达情况,比较产酶菌和非产酶菌的耐药性.方法收集来源痰标本中的铜绿假单胞菌114株,首先采用K-B法检测铜绿假单胞菌的AmpC酶以及3种不同表型的AmpC酶产生情况,然后使用微量肉汤稀释法分析产酶菌株与不产酶菌株耐药性.结果在114株铜绿假单胞菌中检出产AmpC酶菌79株(69.5%).产AmpC酶的菌株表现为3种表型,高产高表达型61株(53.5%)、低产高表达型33株(27.5%)、低产低表达型43株(37.7%).高产高表达AmpC酶菌株明显多于低产高表达型和低产低表达型.3种不同AmpC酶表型的菌株,低产低表达型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P/T)、哌拉西林(PI)、氨曲南(ATM)、头孢他啶(CAZ)、头孢吡肟(FEP)、亚胺培南(IMP)的敏感率均明显高于低产高表达型和高产高表达型.结论痰标本中铜绿假单胞菌AmpC酶产生率高,可能是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的主要机制.
作者:张敏;王中新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进一步认识糖尿病肾病(DN)的死亡原因,从而提高一体化综合防治对策.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探讨DN的死亡原因及相关因素.结果在DN的死因中心血管病变占首位(33.7%),其次是多脏器功能衰竭(18.5%),慢性肾衰竭(14.8%).死亡原因与并发症、糖尿病病程、年龄、血糖水平有关.结论严格控制血糖、血压等,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可干预DN的进展,降低病死率.
作者:王艺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金属中毒解毒药治疗肝豆状核变性(HLD)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852例HLD随机分为还原型谷胱甘肽组(GSH组)、二巯基丁二钠组(DMS组)、依地酸钙钠组(EDTA组)、二巯基丙磺酸钠组(DMPS组)、青霉胺组(PCA组)及二巯基丁二酸组(DMSA组)等六个治疗组,对各组治疗前后的尿铜等元素、疗效及不良反应进行对比.结果治疗前后尿排铜量对比GSH组无显著变化,其他各组由高到低依次为DMPS组(48.68±20.67)μmol·24h-1、PCA组(30.04±10.51)μmol·24 h-1、DMS组(24.30±8.60)μmol·24 h-1、DMSA组(18.25±7.73)μmol·24 h-1、EDTA组(10.58±4.67)μmol·24 h-1,均较疗前有显著增高(P<0.01).上述解毒药对HLD的锌、铁、钙元素代谢亦有一定影响.治疗后各组的有效率依次为DMPS组(78.9%)>DMS组(74.5%)>PCA组(71.3%)DMSA组(69.1%)EDTA组(53.7%)GSH组(28.8%),组间对比差异有非常显著性(χ2=73.5,P<0.01).各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依次为:PCA组(44.5%)>DMPS组(43.8%)DMS组(42.2%)DMSA组(41.2%)EDTA组(39.8%),与GSH组对比差异有非常显著性(χ2=33.6,P<0.01).常见的药物不良反应有消化道反应、过敏反应、出血倾向、血细胞减少及肝肾功能损害等.结论尿排铜和疗效等比较,口服药以PCA为好,DMSA次之;注射药则以DMPS为佳,DMS次之,CaNa2EDTA较差,GSH无尿排铜作用,可酌情选用.
作者:胡纪源;杨任民;韩咏竹;洪铭范;王训;李凯;胡文彬 刊期: 2004年第05期
子宫切除术是妇科常见的手术,传统的腹膜内全子宫切除术和次全子宫切除术都存在着一定的缺点和不足[1].本研究采取筋膜内子宫切除术,兼有传统的全子宫切除术和次全子宫 切除术的优点,但又避免了其缺点,值得临床推广.现将我院自1999年5月~2003年12月共施行筋膜内子宫切除术97例临床观察报告如下.
作者:刘志荣;高群;王世凤 刊期: 2004年第05期
患者女,24岁,妊娠36+周,突发胸痛、胸闷1周入院.患者1周前,无明显诱因突然出现左下胸部疼痛不适,呈持续性钝痛,伴胸闷.外院就诊,胸片提示:左侧胸腔积液.予胸穿抽液并抗炎治疗,效果差,遂转我院.查体:T:36.5℃,R:28次/min,Bp:97.5/67.5 mmHg,神清,端坐位.左侧胸廓饱满,呼吸运动减弱,叩浊,呼吸音消失;右肺呼吸音粗,无干湿罗音.宫底剑突下4横指.
作者:苗锋;黄克诚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比较地塞米松和氟哌利多预防术后硬膜外吗啡镇痛所产生的恶心、呕吐的影响.方法选择96例ASAⅠ~Ⅱ级行择期剖宫产妊妇,随机分为三组:地塞米松组(A组)、氟哌利多组(B组)和对照组(C组).所有患者均用吗啡作为镇痛药,但各组所使用的抗呕吐药不同.手术结束后使用PCA泵,并分别记录24h内的视觉模拟评分(VAS)、镇静评分、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和皮肤瘙痒等.结果A、B两组抗恶心呕吐作用明显高于C组,其中B组病人出现嗜睡较多,各组间VAS差异无显著性.结论椎管内单次注射地塞米松可显著减少术后硬膜外吗啡镇痛引起的恶心呕吐,未见明显不良反应,较氟哌利多更为优越.
作者:储六生;李娟 刊期: 2004年第05期
1996年7月~2003年4月,我们收治了56例经常头痛而检查中发现鼻中隔偏曲的病例,手术矫正鼻中隔后,取得了显著疗效,现分析如下.
作者:杨善青;束东山;刘志军;汪文正;周小林 刊期: 2004年第05期
目的为掌握中医肺气虚证的本质特征,对实验性肺气虚证大鼠气道病理组织学及超微结构进行观察,探讨实验性肺气虚证大鼠气道改变的客观量化指标.方法将50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模型组.模型组采用气管内注入脂多糖(LPS)+烟熏方法造模,对照组仅向大鼠气管内注入0.9%氯化钠溶液.采用气道形态计量及气道病理观察指标与评分方法,进行统计分析,比较两组差异,并重点观察模型组大鼠气道超微结构改变.结果模型组大鼠出现的症状、体征符合肺气虚证的证候特点.气道病理组织学及超微结构改变显示慢性支气管炎及肺气肿病变.模型组大鼠气管壁厚度及腺体厚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气道病变的病理积分也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实验性肺气虚证气道病理改变采用形态计量及观察指标评分法,是肺气虚证本质研究客观量化指标之一.
作者:窦红漫;王元勋;蔡圣荣;方志斌 刊期: 2004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