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国产封堵器治疗膜周部室间隔缺损疗效初评

张恒;包宗明;蔡鑫;高大胜;史晓俊;王洪巨;宋伟;吕宏安

关键词:室间隔缺损, 介入治疗, 先天性心脏病
摘要:目的评价国产封堵器治疗膜周部室间隔缺损(VSD)疗效.方法自2003年以来,采用膜部VSD封堵器对5例膜周部VSD患者进行封堵治疗,经胸超声心动图(TTE)提示VSD直径4~10 mm.所有患者在透视及超声监测下通过建立股动静脉轨道、经右心系统释放封堵器.并分别于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进行超声、心电图、胸片随访评价.结果5例患者封堵器置入全部成功,术后无残余分流、溶血及其他严重并发症发生.随访中无封堵器移位、脱落以及瓣膜损伤等.结论国产封堵器治疗膜周部VSD近、中期效果良好,我们将进一步观察远期疗效.
安徽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苦参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观察

    目的评价苦参素抗病毒、保护肝细胞、抗肝纤维化及调节免疫作用.方法65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苦参素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均测定患者的肝功能、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及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将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HBeAg阴转率分别为37.1%和6.7%(X2=6.85,P<0.01),HBV-DNA阴转率分别为51.4%和10.0%,(X2=10.88,P<0.01),HBeAg/抗-HBe血清转换率分别为25.7%与3.3%(X2=4.64,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ALT分别为81.43±41.38U/L和120.31±60.34U/L(t=3.61,P<0.01),ALB分别为36.34±5.24g/L和32.46±4.24g/L(t=2.09,P<0.05),治疗组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下降程度也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苦参素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较可靠的药物之一.

    作者:何巍;朱艳;何世荣;王百龄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子宫腺肌病102例临床分析

    近年来,子宫腺肌病发病率有明显上升趋势,严重影响了妇女的身心健康,但因其术前误诊、漏诊率较高,部分病人治疗较棘手,已受到妇科界广泛关注.我院自1998年1月到2002年12月经手术治疗并术后病理确诊子宫腺肌病102例,现临床回顾性分析,以提高对子宫腺肌病的认识及临床诊断准确率.

    作者:李新玲;寇青;李娟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危重法氏四联症的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总结24例危重法氏四联症手术纠治的围手术期护理经验,探讨危重法氏四联症手术围手术期监护方法,并发症,用合理的护理对策来提高危重法氏四联症的围手术期监护质量.方法选择24例危重法氏四联症的患者.进行围手术期护理质量的跟踪对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24例危重法氏四联症患者全部治愈.结论对危重法氏四联症进行围手术期严密监护,术后早期镇静,心功能监测和呼吸道管理,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及时处理,对减少并发发症的发生和降低病死率是非常重要的.

    作者:王晓玲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446例胸部外伤的临床治疗

    随着交通及高空建筑业的发展,胸部外伤的患者日渐增多,其中一部分为合并伤,创伤多较严重且复杂,病情变化快,能否尽快抢救往往与患者的存亡密切相关.1989年6月~2003年9月我院共收治胸部外伤446例,现就我们的救治经验总结如下.

    作者:褚进海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锁孔手术切除桥脑小脑角肿瘤

    目的探讨锁孔手术理念在桥脑小脑角肿瘤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经乙状窦后锁孔入路开颅(切口长6 cm,骨窗约2.5 cm×3.0 cm大小)显微手术切除一侧桥脑小脑角肿瘤36例,观察肿瘤显露和切除效果.结果术中肿瘤显露满意,无1例切除外侧小脑半球.显微镜下全切除肿瘤11例,近全切除20例,部分切除5例.无手术死亡及严重并发症.结论乙状窦后锁孔入路显微手术是治疗桥脑小脑角肿瘤的一种较理想的微创手术方式.

    作者:王卫红;万经海;冯春国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小儿重症肺炎血清电解质浓度的变化及意义

    目的了解小儿重症肺炎和血中钾、钠、氯、钙浓度的相关性.方法对48例小儿重症型和普通型肺炎测定血中电解质,将重症型组和普通型组、预后差组和预后好组的血钾、钠、氯、钙浓度进行比较.结果普通型组电解质正常,重症型组除血钾正常外,钠、氯、钙均降低,(P<0.01,P<0.05).预后差组血钠、氯、钙下降均比预后好组明显.结论血中电解质水平的高低可间接反映小儿重症肺炎的病情程度和转归.

    作者:张心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形状记忆合金环抱器治疗锁骨骨折16例

    我院于1999~2002年应用镍钛形状记忆合金环抱器治疗粉碎性锁骨骨折16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文斌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奥平联合电熨治疗宫颈重度糜烂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奥平联合电熨治疗宫颈重度糜烂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68例宫颈重度糜烂者采用奥平联合电熨治疗为治疗组,57例宫颈重度糜烂者单纯采用电熨治疗为对照组,两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电熨术后3个月治愈率95.59%,对照组为85.96%,P<0.05.结论奥平联合电熨是治疗宫颈重度糜烂的较理想方法.

    作者:齐玉萍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青年人与老年人大肠癌的临床和病理学特征

    目的比较青年人(≤30岁)与老年人(≥60岁)大肠癌临床和病理学特征的异同并讨论其相应的意义.方法从临床症状、肿瘤部位、浸润深度、病理类型及转移情况来分析两组病人各自的特征.结果本市青年组的发病率(6.12%)低于国内水平,腹泻和排便习惯改变青年组比老年组高,恶性程度和转移率也都高于老年组.而老年组发病率占同期各年龄组的44.13%,病程长,恶性程度低,以隆起型生长为主.结论我市青年人大肠癌发病率低,但恶性程度和转移率都高,预后差.

    作者:梅军;洪慧玲;丁永沛;方耀明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自体瓣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外科治疗

    目的总结自体瓣感染性心内膜炎(NVE)外科治疗的时机和手术方法.方法2001年9月至2004年4月收治NVE患者20例中男14例,女6例,平均29.5岁.发病前无原发性瓣膜病变或心脏其它畸形者4例,具有原发性瓣膜病变或心脏其它畸形者14例,术前心功能Ⅱ级3例,Ⅲ级13例,Ⅳ级4例.感染性病变侵犯主动脉瓣13例,二尖瓣8例(其中主动脉瓣、二尖瓣均受损5例),肺动脉瓣6例(1例合并二尖瓣受损,1例合并主动脉瓣受损).施行主动脉瓣和二尖瓣双瓣膜替换5例,主动脉瓣替换8例,二尖瓣替换3例,肺动脉瓣赘生物摘除1例,肺动脉瓣修补成形5例.结果本组20例全部生存.1例主动脉瓣瓣周脓肿合并左室右房瘘病人,主动脉瓣替换术后发生Ⅲ度房室传导阻滞.术后随访1~24个月,心功能全部恢复至Ⅰ级,无瓣周漏,无再感染.结论NVE首先应用抗生素抗感染治疗,右心瓣膜心内膜炎待感染进入稳定期后采取瓣膜修复术;而左心瓣膜心内膜炎,应依据患者心功能和赘生物的状态决定手术时机,心脏瓣膜替换术仍是左心瓣膜心内膜炎的有效手术方法.

    作者:林敏;周汝元;葛圣林;葛建军;张士兵;张飞;高晴云;李艳丽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以尿道起始部为切入点保留尿道前列腺切除术

    目的改良经典的保留尿道前列腺摘除(Madigan)术的手术方法.方法利用尿道起始部无增生腺体遮盖,对12例前列腺增生症患者采用改良的Madigan前列腺摘除术,术中将前列腺包膜横切口移至距膀胱颈约1.0 cm处,显露无增生腺体覆盖的尿道起始部,直视下分离出尿道,切除增生的腺体.结果12例中7例尿道保留完整,5例尿道破裂.术中出血约120~450 ml,平均约240 ml,均未输血.手术时间70~150分钟,平均95分钟.11例随访1~6个月,手术效果良好.结论利用尿道超始部为切入点的改良的术式可简化经典的Madigan前列腺切除术的主要技术难点,并扩大了手术适应范围.

    作者:吴飞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前列腺素E1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

    脑梗死是老年人的多发病,本文观察了前列腺素E1(PGE1)对急性脑梗死的血液流变学和血流动力学影响,评价其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

    作者:张成义;张杰;胡斌;张亚希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治疗输尿管结石(附136例报告)

    目的总结136例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URS+PL)治疗输尿管结石的临床效果和操作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136例输尿管结石行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136例输尿管结石,129例治疗成功,成功率94.9%.并发症发生率5.4%;上段、中段、下段输尿管结石的治疗成功率分别为89.3%、92.9%和97.0%.结论输尿管镜加腔内碎石,可作为中、下段输尿管结石的首选治疗方法.操作中应尽量击碎结石而避免反复腔内钳取结石.

    作者:沈军;徐鹏程;王睿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爱全乐气雾剂加用储雾器对老年人COPD的支气管扩张作用

    爱全乐(溴化异丙托品,Atrovent,IPB)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重要药物,在临床应用中收到一定的效果[1,2].但老年人尤其是肺功能较差者,因配合不佳等因素,可使疗效下降.为了解国产储雾器的临床效果,我们在使用爱全乐时加用储雾器,取得了一定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绍修;项秀雯;陈绍奉;安维哨;方秋芬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国产封堵器治疗膜周部室间隔缺损疗效初评

    目的评价国产封堵器治疗膜周部室间隔缺损(VSD)疗效.方法自2003年以来,采用膜部VSD封堵器对5例膜周部VSD患者进行封堵治疗,经胸超声心动图(TTE)提示VSD直径4~10 mm.所有患者在透视及超声监测下通过建立股动静脉轨道、经右心系统释放封堵器.并分别于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进行超声、心电图、胸片随访评价.结果5例患者封堵器置入全部成功,术后无残余分流、溶血及其他严重并发症发生.随访中无封堵器移位、脱落以及瓣膜损伤等.结论国产封堵器治疗膜周部VSD近、中期效果良好,我们将进一步观察远期疗效.

    作者:张恒;包宗明;蔡鑫;高大胜;史晓俊;王洪巨;宋伟;吕宏安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带膜食管支架临床应用体会

    我院自2000年起采用镍钛记忆合金带膜食管支架治疗22例食管胃吻合口瘘、食管气管瘘及食管狭窄患者,总疗效满意,现总结临床应用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周玉泉;赵玉德;肖影辉;闫晓洲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内镜下直接喷洒色素染色对上消化道疾病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内镜下直接喷洒色素染色对上消化道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内镜发现的食管、胃粘膜小病灶直接喷洒色素染色,根据病灶着色情况和结构形态表现的提示,进行活组织检查,由病理组织学做出诊断.结果染色后病灶形态于正常粘膜对比明显,界限清楚,轮廓凸显.各种不同病变显示了不同色彩变化.胃炎性病变多染成淡蓝色,浅蓝染多为萎缩和肠化生,深蓝染强烈提示可疑癌灶.食管卢戈氏液染色不染区提示异型增生癌灶.结论内镜下直接喷洒色素染色应用方便,操作简单,根据染色后色彩和形态对比变化,进行活检,可提高上消化道癌及癌前状态的检出率,是一种很好的内镜辅助诊断方法,值得推广.

    作者:杨希宁;叶晓霞;王涛;陈伟;周萍;丁慧;程晋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急性胆囊炎少见合并症的诊治体会

    目的探讨急性胆囊炎少见合并症的诊治体会.方法分析23例临床症状不典型的急性胆囊炎引起黄疸、黑便、贫血及胃肠造影改变等临床情况.结果23例患者均经手术治疗,其中15例为胆囊有部分坏疸,8例呈化脓性炎症改变,其中17例胆囊内有结石.18例行胆囊切除术,3例行胆囊部分切除,2例行胆囊切开取石+胆囊造瘘术.术后均未发生其它并发症.结论黄疸、黑便、贫血及胃肠造影改变等不典型临床情况可以由严重胆囊炎症引起,以上情况若经正规保守治疗效果不佳,一旦B超或CT等检查提示胆囊炎症明显且能排除肿瘤及内科其它疾患引起以上情况应及时考虑手术处理.

    作者:甄茂椅;王建国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经颅多普勒分析

    目的探讨临床拟诊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经TCD检测为VBI的阳性率及其相关因素.方法为了解不同年龄段患者经TCD检测为VBI的阳性率有无差异,将123例患者分三组;观测各组椎-基底动脉系血流参数,并应用SPSS11.0软件包分析其差异.结果不同年龄组患者经TCD检测为VBI的阳性率有随年龄增加而增高的趋势,差异有显著性.结论临床拟诊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经TCD检测为VBI的阳性率与年龄有显著的关联性,年龄是诊断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时须首要考虑的因素.

    作者:许文华;宋笑凯;杨毅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鼻内窥镜下鼻腔电灼止血术(附36例报告)

    资料与方法1.临床资料36例中男性26例,女性10例;年龄24~78岁,平均43.8岁,40岁以上约占68%.从出血到就诊时间,短半小时,长11天.

    作者:华正茂;王红力;黄立真 刊期: 2004年第06期

安徽医学杂志

安徽医学杂志

主管:安徽省卫生厅

主办:安徽省医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