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山莨菪碱联合穴位镇痛对电子结肠镜检查的效果观察

郭虹忆;阎晟玺;杨铸锋;杨静;龙润;许亚培;张素钊;陈秀荣;李世济

关键词:结肠镜检查, 山莨菪碱, 穴位按压, 麻醉和镇痛, 病人满意度
摘要:目的 观察电子结肠镜检查中静注山莨菪碱联合穴位按摩的镇痛效果.方法 选取河北省中医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接受电子结肠镜检查18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90例.对照组检查前给予常规准备,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穴位按摩(取合谷穴、内关穴、足三里穴)联合静脉输液器入壶给药盐酸山莨菪碱10 mg,静脉滴注1次以镇痛.观察并比较两组病人检查中腹部疼痛程度、检查前紧张恐惧程度、检查完成时间及检查后对电子结肠镜检查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疼痛程度为0级发生率(38.89%)显著高于对照组(10.00%),疼痛程度为Ⅲ级的发生率(0%)显著低于对照组(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紧张恐惧程度评级为Ⅰ级的发生率(62.22%)显著高于对照组(22.22%),紧张恐惧评级为Ⅲ级的发生率(7.78%)显著低于对照组(2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人检查时间在5~14 min以内完成率(75.56%)显著高于对照组(51.11%),在30~45 min以内检查完成率(3.33%)显著低于对照组(14.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检查总满意率(98.89%)显著高于对照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电子结肠镜检查病人前实施穴位镇痛联合盐酸山莨菪碱,镇痛效果好,病人检查过程中无明显腹部疼痛,对检查的紧张及恐惧感明显减轻,检查完成时间显著缩短,病人满意度高,接受情况好.
安徽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碎裂QRS波与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 冠脉血流恢复之间的联系

    目的 评价体表心电图碎裂QRS(fragmented QRS,fQRS)与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病人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冠脉血流恢复的状况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4月在安徽省立医院诊断为新发的ST段抬高心肌梗死经急诊PCI治疗的病人128例.术后第2天做十二导联体表心电图分析fQRS,与PCI术后即时梗死相关动脉的TIMI血流评分进行分析,术后一周行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 TIMI评分低的病人体表心电图fQRS多见,与无fQRS的病人相比,病人冠脉血流TIMI 3级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7.3%比60.4%,P=0.003)并且射血分数(EF)值降低[(54.4±8.4)%比(48.3±8.5)%,P=0.031].相关分析结果显示fQRS与左室EF呈负相关(r=-0.532,P=0.012),TIMI评分与fQRS呈负相关(r=-0.324,P=0.001).结论 碎裂QRS的出现与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心肌缺血有密切关系,可以作为评价其冠状动脉血流恢复的一种简单、无创的检查.

    作者:朱红军;丁晓梅;余华;张杰;张灿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CYP2 C19?2和CYP2 C19?17基因多态性与冠状动脉介入 治疗后病人氯吡格雷反应性的关联分析

    目的 探究CYP2C19?2和CYP2C19?17基因多态性与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病人氯吡格雷反应性的关系.方法 青海省心脑血管病专科医院于2014年3月至2017年3月期间招募了347例经皮冠状动脉介入的支架植入病人.采集经氯吡格雷(75 mg/d)治疗至少7 d的病人血液样品,用VerifyNow P2Y12测定法测量血小板活性(PRU)和(%)抑制性.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CYP2C19?2(rs4244285)和CYP2C19?17(rs12248560)基因多态性,比较氯吡格雷应答组和无应答组病人CYP2C19?2(rs4244285)和CYP2C19?17(rs12248560)基因型的分布频率差异以及等位基因频率差异.结果 分组时,PRU>208的病人对氯吡格雷治疗无反应;104例(30%)病人为无应答者,243例(70%)病人为应答者.243例氯吡格雷应答组和104例无应答组CYP2C19?2(rs4244285)基因型分布频率野生型GG为80.7%/54.8%,杂合型GA为17.3%/38.5%,突变型AA为2.1%/6.7%,两组比较 χ2=7.04,P<0.001;等位基因频率野生型G为89.3%/74.0%,突变型A为10.7%/26.0%,两组比较χ2=5.25,P<0.001.CYP2C19?17(rs12248560)基因型分布频率野生型CC为67.9%/75.0%,杂合型CT为30.5%/23.1%,突变型TT为1.6%/1.9%,两组比较χ2=0.81,P=0.388;等位基因频率野生型C为83.1%/84.1%,突变型T为16.9%/13.1%,两组比较χ2=0.68,P=0.416.结论 CYP2C19?2多态性与氯吡格雷治疗无反应相关,CYP2C19?17多态性增强了氯吡格雷的抗血小板活性.根据这两种多态性的单倍型,氯吡格雷治疗的病人可以被保护或不受支架血栓形成和缺血事件的威胁.

    作者:吴晓峰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某医院心内科住院病人抗菌药物应用与耐药性分析

    目的 分析心内科住院病人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和细菌对药物的耐药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6月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医院2685例住院病人的临床资料,其中使用抗菌药物463例,对抗菌药物应用、标本送检情况及病原菌的耐药性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心内科抗菌药物使用率为17.2%;使用频度以头孢哌酮舒巴坦高,为2090.78;限制级与特殊级抗菌药物使用率分别为93.5%和6.9%;微生物送检率为68.4%,阳性检出率为14.8%;共分离出病原菌47株,其中革兰阴性菌39株,革兰阳性菌和真菌均为4株,占比分别为83.0%、8.5%和8.5%,革兰阴性菌以大肠埃希菌为主;大肠埃希菌对碳青霉烯类、阿米卡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及头孢他啶100.0%的敏感,对氨苄西林舒巴坦、头孢曲松、环丙沙星和左氧氟沙星有较高的耐药率,分别为28.6%、23.8%、23.8%及23.8%.结论 心内科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总体合理,但仍存在一些问题;需加强管理抗菌药物的应用及细菌耐药监测,促进抗菌药物合理使用.

    作者:兰艳纤;陆海鹏;林素梅;曾尚勇;吕聪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协同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心功能及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

    目的 探究协同护理干预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对心功能及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以期提高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的生活质量.方法 选取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84例急性心肌梗死,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协同护理.于病人入院时和护理15 d后比较两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和N末端B型尿钠肽(NT-proBNP)水平,并比较两组自我护理能力(ESCA评分)及生活质量(SF-36).结果 两组干预前LVEF和NT-proBN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LVEF值[(59.6±8.7)%]高于对照组[(46.2±8.6)%](t=7.099,P<0.001),NT-proBNP值[(426.3±18.9)μg/L]低于对照组[(481.2±15.4)μg/L](t=14.594,P<0.001).两组在干预前自我护理能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自我护理能力总分及自我护理技能、自我概念、健康知识和自护责任感等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干预前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评分分别为(85.8±12.4)分、(89.3±12.8)分,对照组分别为(80.0±13.9)分、(83.1±13.4)分,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t=2.018,P=0.047;t=2.168,P=0.033).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病人采取协同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其心功能,且能提高病人自我护理能力,改善生活质量.

    作者:范艳梅;王丽娟;王晓芳;马海霞;陈扬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多功能载鲣鱼肽海藻酸钙微球的制备与表征

    目的 通过制剂手段掩盖鲣鱼肽原料的不良嗅味,降低其吸湿性,提高在胃中的稳定性.方法 通过微胶囊造粒仪制备载鲣鱼肽海藻酸钙微球,分别对微球的外观、鲣鱼肽含量进行表征.在25℃、65%RH的环境下,检测所得微球吸湿增重.分别测定在模拟胃肠液中鲣鱼肽从微球中的释放.通过顶空进样GC-MS对在热水中孵育的载鲣鱼肽微球进行检测,使用面积归一化法对有异味的挥发性组分进行定量.结果 载鲣鱼肽海藻酸钙微球微球外观圆整且大小均一,鲣鱼肽含量为18.9%.在25℃、65%RH的环境下,制备所得微球吸湿增重显著低于鲣鱼肽原料粉末.在模拟胃肠液中,鲣鱼肽从微球中的释放达到了肠溶制剂的标准,预示微球口服后在生理条件严苛且吸收较差的胃部对鲣鱼肽起到保护作用.通过顶空进样GC-MS法发现所制备的海藻酸钙微球可在冲泡过程中掩盖80%的异味.结论 所制备的海藻酸钙微球同时解决了鲣鱼肽原料吸湿性强、在胃中易失活和感官刺激大的缺点,为活性肽保健食品制剂的开发提供了新的思路.

    作者:盛剑勇;肖俊勇;何家轩;孙宁泽;刘翠婷;彭天昊;马方励;刘卫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尼可地尔联合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顽固性心绞痛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尼可地尔联合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顽固性心绞痛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5年12月至2107年4月徐州市中心医院顽固性心绞痛120例,采用简单随机化分组的方式分为尼可地尔组(n=42),前列地尔注射液组(n=38)以及尼可地尔联合前列地尔注射液组(n=40).三组病人在常规心绞痛药物治疗基础上,分别加用尼可地尔、前列地尔注射液、尼可地尔联合前列地尔注射液,观察三组病人用药前后心绞痛发作情况及6 min步行试验改善情况.结果 2周治疗后,三组病人心绞痛发作情况及6 min步行试验较用药前均有显著改善,尼可地尔联合前列地尔注射液组在心绞痛有效率上改善较明显(87.50%比57.89%,87.50%比64.29%,χ2=8.681、5.987,均P<0.017),6 min步行试验上改善明显(F=17.614,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于顽固性心绞痛病人,在常规抗心绞痛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使用尼可地尔和前列地尔注射液可改善心绞痛发作及提高运动耐量.

    作者:王森;刘玲玲;刘奕;冯春光;韩冰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肥胖对冠心病病人阿托伐他汀降脂疗效的影响

    目的 探讨肥胖对冠心病病人阿托伐他汀降脂疗效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9月在咸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心血管住院诊治的伴有肥胖的冠心病150例作为试验组,另选取同期在同一科室住院诊治正常体型的冠心病病人100例作为对照组.根据入选及排除标准,给予入选病人阿托伐他汀降脂药物(每晚20 mg),终完成6个月随访且入组的研究对象试验组139例,对照组79例.根据研究对象的体质量指数分为正常体型组(对照组)、超重组及肥胖组.三组间的血脂达标率差异性用χ2检验,任意两组间的比较用Bonferroni法;血脂是否达标与体型的关系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计算优势比.结果 三组间任意两组间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间(正常体型组、超重组、肥胖组)血脂达标率分别为82.3%、65.4%、5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与正常体型组相比,超重组、肥胖组的血脂达标率较低,且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9、P=0.001),超重组、肥胖组的血脂达标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90);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示:与正常体型组相比超重组、肥胖组的优势比分别为0.408和0.265(P=0.016、P=0.009).结论 冠心病人群中肥胖与阿托伐他汀药物的降脂疗效有关系,肥胖影响冠心病病人阿托伐他汀降脂药物的达标率.

    作者:李磊;陈咏梅;张宏考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以家庭为中心的健康教育对癫痫青少年羞耻感 及自尊水平的影响

    目的 探讨以家庭为中心的健康教育应用于青少年癫痫病儿对其羞耻感和自尊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12月至2016年12月徐州市儿童医院收治的青少年癫痫病儿88例,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两组,每组44例.对照组行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行以家庭为中心的健康教育.观察并记录两组护理前、护理后3个月羞耻感评分、自尊水平评分和服药依从性,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护理后3个月个性羞耻、身体羞耻、行为羞耻和家庭羞耻评分分别为(8.42±3.74)分、(3.65±1.02)分、(7.35±1.46)分及(5.13±1.22)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3个月自尊量表、缺陷量表评分分别为(29.62±5.18)分、(84.39±11.23)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服药依从性为95.46%,优于对照组的70.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以家庭为中心的健康教育应用于青少年癫痫病儿可显著减轻其羞耻感,增强自尊水平,提高服药依从性,值得推广.

    作者:郝红红;夏露;仇爱珍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慢性心力衰竭病人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敏肌钙蛋白T水平与心功能指标的相关性

    目的 分析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高敏肌钙蛋白T(Hs-cTnT)水平在慢性心力衰竭发生、发展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3年2月至2016年6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住院病人(慢性心衰组,n=200)以及健康体检者(健康对照组,n=86)为研究对象,并根据美国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将慢性心衰组进一步分为Ⅱ级(n=43)、Ⅲ级(n=111)、Ⅳ级(n=46)3个亚组.比较四组受试者间血清HDL-C、Hs-cTnT水平,所有受试对象均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测定左室射血分数(LVEF),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慢性心力衰竭病人心功能分级、LVEF与血清HDL-C、Hs-cT-nT水平的相关性.结果 慢性心衰组病人血清HDL-C(0.98±0.64)mmol/L低于健康对照组(1.59±0.58)mmol/L(t=7.256,P<0.001),血清Hs-cTnT(0.34±0.12)ng/mL高于健康对照组(0.04±0.02)ng/mL(t=8.978,P<0.001).慢性心衰组病人血清HDL-C水平、LVEF由低到高依次为Ⅳ级、Ⅲ级、Ⅱ级;而血清Hs-cTnT水平由高到低依次为Ⅳ级、Ⅲ级、Ⅱ级.不同心功能分级病人血清HDL-C、Hs-cTnT水平以及LVEF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3.451,P=0.000;F=37.302,P=0.000;F=53.701,P=0.000).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慢性心衰组病人血清HDL-C水平与心功能分级呈负相关(rs=-0.483,P=0.000),与LVEF呈正相关(rs=0.221,P=0.002);血清Hs-cTnT水平与心功能分级呈正相关(rs=0.693,P=0.000),与LVEF呈负相关(rs=-0.433,P=0.000);慢性心衰组病人血清HDL-C水平与血清Hs-cTnT水平呈负相关(rs=-0.284,P=0.000).结论 慢性心力衰竭病人HDL-C水平降低、Hs-cTnT水平增高,且其血清水平与病人心功能状态显著相关,测定血清HDL、Hs-cTnT水平有利于慢性心力衰竭疾病的预防、治疗及预后评估.

    作者:库尔班江·吐尔逊;买买提吐尔洪·吐尔逊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冠状动脉血管内超声检查对冠心病冠脉支架置入术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冠心病冠脉病变冠状动脉血管内超声(IVUS)表现以及IVUS对冠脉支架置入术的指导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9月至2017年3月濮阳市安阳地区医院68例冠心病病人,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4例.两组均接受IVUS检查,同时对照组经冠状动脉造影(CAG)指导实施冠脉支架置入术,研究组经IVUS指导实施冠脉支架置入术.记录冠心病冠脉病变IVUS表现、治疗前后病变血管狭窄处直径狭窄率(DS)、斑块负荷以及小血管直径(MLD)、支架置入率及达标率,并于1年后随访,统计对比两组心脏事件发生率.结果 IVUS检查显示68例病人中8例冠状动脉狭窄程度>70%,比例11.76%,34例病人小管腔面积<4 mm2,比例5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34,P=0.028);治疗后两组DS、斑块负荷显著降低,MLD显著增加,且研究组DS、斑块负荷显著低于对照组,MLD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137,P=0.000;t=10.238,P=0.000;t=10.752,P=0.000);研究组支架置入率与达标率分别为94.12%与87.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59%与70.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476,P=0.011;χ2=5.121,P=0.024);两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比较,研究组(11.76%)与对照组(20.5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976,P=0.323).结论 冠心病冠脉病变经IVUS能有效检出,其辅助下开展冠脉支架置入术治疗能够减小斑块负荷,增加血管直径,提升支架置入效果,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徐占领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药品不良反应报告147例的回顾性分析

    目的 掌握南京鼓楼医院集团安庆市石化医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和规律.方法 利用Excel,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上报的147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结果 147例ADR报告中,A型不良反应有140例,占95.24%,B型不良反应有7例,占4.76%,无C型不良反应.60岁以上老年病人所占比例高,为41.50%;给药途径中,静脉给药所占比例高,为81.63%;涉及药品种类中,抗感染药物所占比例高,为49.66%;临床表现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多,为42.18%;上报科室以呼吸内科多,为38.78%;上报人以临床医师多,为75.51%.结论 ADR的发生不可完全避免,但是在临床实践中,因不合理用药导致的A型不良反应(有140例,占95.24%)却占有重要比例.要提升药师的药学服务能力,促进药学监测工作的开展,才能确保病人用药安全,做到合理用药.

    作者:张强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射干麻黄汤加减联合脾多肽注射液 对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免疫功能影响及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射干麻黄汤加减联合脾多肽注射液对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免疫功能影响及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5年2月至2016年12月收治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6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对照组32例,采取中医辨证射干麻黄汤加减,煎至150~200 mL,分2次服;观察组32例,采用射干麻黄汤加减联合脾多肽注射液治疗(每日1次静脉滴注脾多肽注射液1支).7d为一个疗程,治疗前后分别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观察组及对照组的外周血T淋巴细胞群,并在一个疗程结束后评定疗效.结果 观察组32例,临床治愈15例,显效10例,有效4例,无效3例,总体有效率90.6%;对照组32例,临床治愈10例,显效9例,有效6例,无效7例,总体有效率78.1%.两组均未发现不良反应.与治疗前相比,两组在治疗后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T和CD4+T细胞亚群均上升(P=0.000),CD8+T及Treg(调节T细胞)亚群均下降(P=0.000);观察组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较对照组改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治疗前观察组和对照组的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IgM、IgG和Ig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的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IgM、IgG)较治疗前升高(P=0.000),且高于对照组(P=0.003,P=0.000).结论 射干麻黄汤加减联合脾多肽注射液应用于小儿CVA疗效显著,副作用小,且能显著改善病儿免疫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宏;宋瑜欣;于晓华;苏玉明;秦琪;延宇欣;贺紫薇;柳琳琳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依托咪酯的应用现状及其衍生物的研究进展

    依托咪酯是咪唑的羟化盐,因其独特的安全特性,广泛应用于临床麻醉.依托咪酯在临床应用中主要的限制就是其对肾上腺皮质功能的抑制作用.笔者总结了依托咪酯的应用现状及其不良反应,同时介绍了多种依托咪酯衍生物的研究进展.

    作者:张靖文;李恩有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单支架术在冠状动脉左主干病变治疗中的应用评价

    目的 评价冠状动脉左主干(LMCA)病变病人接受单支架术的治疗效果及预后.方法 收集2007年1月至2014年3月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53例LMCA病变病人的临床资料,所有入选病人均完成了冠状动脉单支架植入术.随访病人术后1年、术后2年时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发生情况.结果 手术成功率100%.23例在PCI术后1—12月行冠状动脉造影复查,2例发生支架内再狭窄,再狭窄率为8.7%.术后1年、术后2年时总体MACCE发生率分别为7.5%、9.4%.PCI术后1年、2年,SYNTAX积分低、中分组(≤32)和高分组(≥33)间无MACCE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别为90.5%、100.0%,P=0.297;90.5%、90.9%,P=0.931).结论 对经选择的LMCA病变病人,包括部分无保护左主干病变及分叉病变病人,单支架术成功率高,中远期预后良好.

    作者:王学斌;赵良平;姚彪;陈聿奇;王茂松;罗显元;徐卫亭;陈建昌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集中式护理干预对脑梗死病人独立生活能力和白介素-6 及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的影响

    目的 探讨集中式护理干预对脑梗死病人独立生活能力、白细胞介素-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间收治的122例脑梗死病人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病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1例.两组病人均给予抗血小板、改善脑循环、营养神经及相关合并症等常规治疗,对照组病人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病人给予集中式护理干预.观察两组病人护理干预3个月后病人独立生活能力、血浆白介素-6及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情况.结果 观察组病人护理干预后简式Fugl-Meye肢体评分(63.57±12.53)分、改良Barthel指数(MBI)(83.07±9.21)分明显高于对照组Fugl-Meye(57.33±11.44)分、MBI(72.11±8.27)分(t/P=2.872/0.005,6.915/0.000).观察组病人护理干预后血清IL-6[(28.53±5.37)pg/mL]、TNF-α[(1.53±0.67)pg/mL]均明显低于对照组IL-6[(37.34±4.84)pg/mL]、TNF-α[(2.47±0.71)pg/mL](t=9.518,7.520,均P=0.000).观察组病人总有效率91.80%明显高于对照组77.05%(χ2=5.050,P=0.024).结论 集中式的护理干预对于提高脑梗死病人的运动功能、独立生活能力、降低病人血浆IL-6及TNF-α水平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对促进脑梗死病人的康复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作者:刘倩;郑锐锋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罗伊适应模式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恢复期对躯体功能 及社会功能的影响

    目的 剖析罗伊适应模式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恢复期病人对其躯体功能和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南通大学附属海安医院2015年9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42例处于恢复期的急性心肌梗死病人作为对照组;2016年9月至2017年8月收治的42例处于恢复期的急性心肌梗死病人作为研究组.其中对照组予以传统护理照护方案,研究组予以罗伊适应模式.利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对两组病人在干预前及干预后第14天的躯体功能及社会功能进行评价,比较两组病人的护理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干预后的躯体功能评分中,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及精神病项目评分分别为(1.7±0.3)分、(2.8±0.7)分、(2.2±0.6)分、(2.2±0.5)分、(2.1±0.4)分、(2.2±0.5)分、(2.3±0.5)分及(2.1±0.5)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各项目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557、6.808、7.789、6.183、5.072、8.243、4.809、7.534,均P<0.05);研究组干预后社会功能评分为(3.8±1.0)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937,P<0.05);研究组满意度为97.6%,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98,P<0.05).结论 将罗伊适应模式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可改善病人的躯体功能,且能促进社会功能的提高.

    作者:谢湘;储红梅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结肠镜联合腹腔镜根治术对老年结直肠癌炎性因子、 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

    目的 分析行结肠镜联合腹腔镜对根治术老年结直肠癌病人炎性因子、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9月至2017年3月在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诊断且符合纳入标准的80例结直肠癌老年病人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病人采用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治疗,研究组病人采用结肠镜联合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治疗,比较两组病人术前、术后1d、术后5d的炎性因子及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结果 研究组病人术后1 d、5 d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104.27±20.42)ng/L、(91.26±13.01)ng/L]显著低于对照组[(125.32±27.08)ng/L、(104.30±20.39)ng/L](均P=0.001);两组病人的TNF-α、白细胞介素(IL)-6、IL-8及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水平存在组间效应(F=5.894,P=0.017;F=14.683,P=0.000;F=216.181,P=0.000;F=64.658,P=0.000;F=177.909,P=0.000;F=55.526,P=0.000),且术后1d、5d研究组各炎性因子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病人的TNF-α、IL-6、IL-8及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水平存在时间效应(F=65.946,P=0.000;F=113.858,P=0.000;F=265.156,P=0.000;F=324.475,P=0.000;F=326.190,P=0.000;F=348.601,P=0.000),且术后1 d、5 d两组各炎性因子水平均显著高于术前(P<0.05),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显著低于术前(P<0.05);两组病人各指标的组间因素与时间因素存在交互效应(F=5.253,P=0.006;F=5.262,P=0.006;F=34.329,P=0.000;F=15.709,P=0.000;F=32.101,P=0.000;F=11.298,P=0.000).结论 结肠镜联合腹腔镜根治术对老年结直肠癌病人的炎症反应及免疫功能影响较小.

    作者:朱琳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比伐卢定对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病人疗效及心肌梗死溶栓试验、心肌灌注评分、心脏主要不良事件的影响分析

    目的 研究比伐卢定对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病人疗效及心肌梗死溶栓试验(TIMI)、心肌灌注评分(TMPG)、心脏主要不良事件(MACE)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3月于邢台市第三医院接受PCI治疗的病人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病人在PCI术后予以普通肝素治疗,观察组病人则在PCI术后予以比伐卢定治疗.对两组病人均进行为期30 d的随访,比较两组治疗后TIMIⅢ级发生率、TMPG≥Ⅱ级发生率,治疗30 d后MACE发生情况与再出血情况,治疗前后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TIMIⅢ级发生率、TMPG≥Ⅱ级发生率分别为94.00%(47/50)、90.00%(45/5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40/50)、74.00%(37/50),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30 d后观察组病人MACE发生率为4.00%(2/5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6.00%(8/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血事件发生率为6.00%(3/5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00%(10/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病人血清IL-6、hs-CRP水平分别为(23.5±3.7)U/L、(17.5±3.4)mg/L,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1.6±4.2)U/L、(25.9±3.0)mg/L,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比伐卢定治疗经PCI治疗病人的效果明显,有利于降低MACE与再出血事件发生率,同时有效减轻炎症反应.

    作者:穆金兴;李雪霞;李延鑫;曹亚冰;陈要起;陈洪波;齐丽平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缩短禁食时间在腹腔镜胆囊切除病人围手术期管理中的 应用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LC)病人术前禁食时间缩短及术后早期经口进食对病人术后康复效果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四川大学华西医院2017年10—12月进行LC的141例病例资料(试验组)及该院2017年7—9月135例LC病例资料(对照组),试验组病人采用术前禁食时间缩短和术后早期进食的策略,即术前2 h口服该院营养科配置的复合碳水化合物制剂200 mL,麻醉清醒后口服温开水100 mL,术后4 h口服复合碳水化合物营养制剂200 mL;对照组病人按照术前8 h禁食,6 h禁饮,术后12 h进水的围术期常规管理进行,对比分析两组病人术后12 h饥饿、口渴、咽喉肿痛、恶心、呕吐、腹痛、腹胀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并探讨两组病人肠鸣音恢复情况、术后首次排气时间、住院时间等康复指标的差异.结果 两组病人的手术麻醉时间及手术时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病人术后饥饿、口渴、咽喉肿痛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χ2=4.046、3.456、81.480,P=0.034、0.045、0.001),试验组术后12 h的肠鸣音恢复率早于对照组(55.32%比14.81%,P<0.05).结论 LC病人术前禁食时间缩短及术后早期经口进食是安全可行的,能有效降低病人的不良反应,改善舒适度,促进术后早期康复,为加速康复理念下缩短病人围手术期禁食禁饮时间提供了一定的证据支持.

    作者:韩蔷;冯金华;许瑞华 刊期: 2019年第04期

  • β1受体阻滞剂对早期脓毒性休克病人心肌损伤及预后的影响

    目的 观察β1受体阻滞剂对早期脓毒性休克病人心肌损伤及预后的影响,评价治疗的安全性及探讨其影响病人预后的可能机制.方法 采用回顾性对照研究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ICU)54例确诊为脓毒性休克且临床资料完整的病人.根据是否使用β1受体阻滞剂美托洛尔分为治疗组28例和对照组26例,记录两组病人治疗后72 h循环指标、血清降钙素原(PCT)、肌钙蛋白I(CTnI)、血乳酸(Lac)水平的变化及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时间和28 d病死率等.所有病人再根据28 d的生存结局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病人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72 h后治疗组心室率(HR)(90.6±8.9)次/分低于对照组(118.4±23.1)次/分(t=5.916,P<0.001),两组病人心指数(CI)、平均动脉压(MAP)、血管活性药物的用量、72 h液体平衡量以及血清降钙素原(PCT)、血乳酸(Lac)水平、机械通气时间和病死率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组住ICU时间、肌钙蛋白I(CTnI)水平低于对照组(均P<0.05);死亡组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评分)、CTnI、Lac水平高于存活组(P<0.05),死亡组β1受体阻滞剂使用率(31.6%)低于存活组(62.9%)(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TnI>1.21μg/L、APACHEⅡ评分>19.5分是早期脓毒性休克病人预后的危险因素,β1受体阻滞剂是影响病人预后的保护性因素(P<0.05).结论 β1受体阻滞剂可降低脓毒性休克早期病人的心率和心肌氧耗,减轻心肌损伤,且对血流动力学影响小,可以缩短住ICU时间,可能是此类病人预后的潜在保护因素.

    作者:沈雯雯;徐前程;钱言;陈尚华 刊期: 2019年第04期

安徽医药杂志

安徽医药杂志

主管:安徽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安徽省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