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全身麻醉和椎管内麻醉在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临床效果对比

许冬梅

关键词:全身麻醉, 椎管内麻醉, 全髋关节置换术
摘要:目的:对比全身麻醉和椎管内麻醉在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7年8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手术的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7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采用全身麻醉,观察组应用椎管内麻醉,对比两组麻醉室术前准备时间、手术时间、术后麻醉室观察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麻醉室术前准备时间、手术时间、术后麻醉室观察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7.89%显著低于对照组26.32%,P<0.05.结论:进行全髋关节置换术过程中,与全身麻醉比较,椎管内麻醉不仅可以减少手术时间,还可以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升治疗效果.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体外诊断试剂稳定性研究概述

    稳定性研究是贯穿体外诊断试剂研究和上市及上市后研究的重要实验依据,是体外诊断试剂储存条件、有效期的确定和生产工艺、组分配方选择及产品技术要求制定的研究基础.因此,科学合理地开展稳定性研究工作是体外诊断试剂研发过程中的重要内容.

    作者:张苏琳;吴莉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Narcotrend监测在老年无痛肠镜麻醉深度监测中的临床观察

    目的:分析研讨Narcotrend检测在老年无痛肠镜麻醉深度监测中的临床状况.方法:随机从本院2015年8月至2016年7月收治的老年无痛肠镜检查患者中抽取82例作为观察对象,用随机数字法分2组,每组41例,对照组根据体征状况调节麻醉深度,研究组用Narcotrend监测调节麻醉深度,观察两组状况,并对比分析.结果:对比麻醉效果,研究组95.12%高于对照组87.80%,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患者麻醉诱导时间、苏醒时间、丙泊酚药物用量,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上,老年患者接受无痛肠镜检查时可考虑用Narcotrend监测麻醉深度,其效果明显,可降低丙泊酚药物用量,稳定血流动力学,且可缩短苏醒时间.

    作者:李娟;李卫东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精细化管理在手术室仪器设备管理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目的:进行关于精细化管理手术室仪器以及设备的管理讨论.方法:梳理本院2017年2月至8月手术室仪器设备相关的主要问题,通过精细化管理实行干预,从而对比干预前后的手术室仪器设备现有问题进行发生状况的对比,以及对于干预前后护士对仪器设备考量状况进行对比.结果:实行精细化管理手术室的计划后,所发生的问题得到了一定的控制,干预后效果明显低于干预前效果(P<0.05);护士通过对手术室仪器设备考量发现,其干预后效果明显高于干预前效果(P<0.05).结论:手术室仪器设备精细化管理,改善了手术室设备现有的不合格的情况,有利于保证各项手术能够进展顺利、提高手术质量及延长手术室仪器设备的使用寿命.

    作者:黄秀萍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前列腺癌的CT诊断与鉴别诊断

    目的:探讨前列腺癌实施CT检查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效果.方法:取2007年6月~2010年6月间本院收治的60例前列腺癌患者(前列腺癌组)、60例前列腺增生患者(增生组)、60例健康人员(正常组)进行研究,对所有人员均进行CT检查,统计分析三组人员的检测结果.结果:前列腺癌组、增生组患者CT测定前列腺上下径、前后径、横径与正常组相比均明显较高,P<0.05;但前列腺癌组、增生组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前列腺癌组患者实施CT诊断准确率为96.7%.前列腺癌组患者前列腺形边缘不规则、向膀胱突入、边缘不规则突起、平扫及增强扫描不均匀病灶、周围浸润、淋巴结转移检出率与增生组相比明显较高,P<0.05.结论:前列腺癌实施CT检查的诊断准确率高,且鉴别诊断效果显著.

    作者:周永铮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腹膜后腹腔镜肾蒂淋巴管结扎术治疗乳糜尿的可行性研究

    目的:探讨在乳糜尿患者治疗中腹膜后腹腔镜肾蒂淋巴管结扎术的有效性及可行性.方法:选取80例乳糜尿患者分为腹腔镜组和开放组,分别实施腹膜后腹腔镜肾蒂淋巴管结扎术与开放手术.对比手术所用时间、出血量、引流管拔除时间、住院时间,术后症状改善情况,并统计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腹腔镜组手术所用时间、引流管拔除时间、住院时间均较开放组明显缩短(P<0.05),且前者出血量明显少于后者(P<0.05);两组患者乳糜尿症状均消失,并且乳糜尿定性检查显示均为阴性,尿常规检查显示均恢复正常;腹腔镜组术后3个月内总并发症发生率远低于开放组(P<0.05).结论:对乳糜尿患者实施腹膜后腹腔镜肾蒂淋巴管结扎术相较于开放手术能够显著减轻创伤,促进术后恢复,疗效理想且无并发症,可行性较高.

    作者:谢文虎;张中华;宋小芬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多层螺旋CT对肺结核活动性判断的临床研究

    目的:总结活动性肺结核的多排螺旋CT检查的图像特征,分析多排螺旋CT在活动性肺结核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在本院接受抗结核治疗的86例活动性肺结核患者作为活动性组,选取同时间段资料相仿、检查结果完整的90例非活动性肺结核患者作为非活动性组,入选患者均接受多层螺旋CT检查,且影像资料保存完好,对比分析组间影像学图像的异同点.结果:活动性组树芽征(75.58%)、毛玻璃阴影(87.21%)、肺实变(73.26%)、后壁空洞(52.33%)明显高于非活动性肺结核,非活动性组支气管迂曲(73.33%)、肺气肿(76.67%)、纤维条索影(76.67%)、钙化(68.89%)检出率显著高于活动性组,P<0.05,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活动性肺结核多排螺旋CT图像主要以树芽征、毛玻璃阴影、肺实变、后壁空洞为主要征象,非活动性肺结核多排螺旋CT图像主要以支气管迂曲、肺气肿、纤维条索影、钙化为主要征象,多排螺旋CT能够为鉴别肺结核活动性和非活动性提供参考信息.

    作者:王鑫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医疗设备质量控制及标准化管理分析

    目的:对医疗设备质量控制及标准化管理情况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7年7月本院使用的通用医疗设备共204台,每一种设备都按照1:1的比例划分成常规管理小组和质量控制与标准化管理小组,并将不同设备的常规管理效果以及质量控制与标准化管理效果进行综合统计,对质量控制前后设备出现故障的情况进行分析,明确医疗设备质量控制的现状,提出质量控制及标准化管理策略.结果:通过数据分析,医疗设备质量控制与标准化管理后,故障发生率3.9%明显小于质量控制前2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医疗设备进行质量控制和标准化管理,能够及时发现其中存在的不足,提出有效策略加强管理,延长医疗设备的使用寿命,为患者提供更加安全的服务.

    作者:杨芳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输卵管妊娠腹腔镜下不同手术方式对卵巢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究输卵管妊娠腹腔镜下不同手术方式对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50例输卵管妊娠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甲组患者和乙组患者,两组分别有25例患者.甲组患者采用腹腔镜下输卵管开窗妊娠物取出术,乙组患者采用腹腔镜下输卵管切除术.对比两组患者手术对卵巢功能的影响.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手术后,乙组患者的卵泡雌激素(FSH)、雌二醇(E2)以及黄体生成素(LH)的水平明显优于甲组,黄体酮(P)水平、收缩期血流速度(PSV)、舒张期血流速度(EDV)、窦状卵泡数以及卵巢截面积亦明显优于甲组患者.两组患者的结果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输卵管妊娠患者行腹腔镜下输卵管开窗妊娠物取出术能相对较好地保证患者卵巢功能.

    作者:廖灿;吴杰儒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CSSD追溯系统在手术室外来器械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综合分析CSSD(消毒供应中心)追溯系统在手术室外来器械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在2014年11月~2016年11月接收的1000件手术室外来器械,按照不同管理法方法分为实验组共500件,应用消毒供应中心追溯系统管理方法和对照组共500件,应用常规外来器械流程管理方法.比较两组外来器械的有效验收率、数量缺失率、清洗质量合格率以及术后器械遗失率.结果:实验组外来器械的有效验收率、清洗质量合格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外来器械的数量缺失率、术后器械遗失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消毒供应中心追溯系统在手术室外来器械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够显著降低医疗风险和器械缺失率、术后器械遗失率.

    作者:陈姚平;郑芹花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心电监护仪监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律失常

    目的:分析心电监护仪监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律失常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2月本院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08例,将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对照组(54例患者实施常规监测),观察组(54例患者实施心电监护仪监测).结果:观察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不同时间段心律失常发生率5.56%(1~6h、6~12h、18~24h)低于对照组患者27.76%(P<0.05),观察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窦性停搏1.85%、Ⅲ度或者Ⅱ度房室传导阻滞1.85%、室颤或者室速、室早发生率1.85%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心电监护仪监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具有十分显著效果,能降低窦性停搏、Ⅲ度或者Ⅱ度房室传导阻滞、室颤或者室速、室早发生率.

    作者:孙婷婷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Sky骨扩张器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Sky骨扩张器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观察.方法:回顾本院收治的62例椎体骨折患者(78个椎体)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观察组使用Sky骨扩张器实施PKP手术,对照组采用球囊行PKP手术,观察两组术后并发症、治疗前后疼痛、椎体前缘、中线高度变化.结果:术后患者椎体高度、疼痛均得到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术后各项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中未出现渗漏、其感染率稍低,并发症总发生率对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采用Sky骨扩张器进行PKP手术,可有效预防渗漏、感染等并发症,降低患者痛苦,改善椎体高度从而恢复日常活动.

    作者:李康强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柠檬酸与热力协同杀灭医院常见感染菌的效果研究

    目的:观察柠檬酸消毒液与不同热力协同杀灭医用常见感染菌的效果,为血液透析机及其他耐热医疗设备的消毒提供更全面的依据.方法:采用载体浸泡定量杀菌实验方法,对柠檬酸消毒液与不同热力协同作用对医院常见感染菌的杀菌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将含8850mg/L的柠檬酸消毒液分别加温至50?C作用30min和加温至60?C作用10min,对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和粪肠球菌的平均杀灭对数值均>3.00,对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的平均杀灭对数值分别为1.94和1.33.将含8850mg/L的柠檬酸消毒液加温至70?C作用30min,对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的平均杀灭对数值为5.96.将含8850mg/L的柠檬酸消毒液加温至80?C作用10min,对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的平均杀灭对数值为5.94.结论:柠檬酸消毒液加温至50?C时,对医院常见感染菌具有良好的协同杀灭作用,加温至70?C时,对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具有良好的协同杀灭作用.

    作者:张丽蓉;邓金花;宋金武;黄报亮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结肠透析机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慢性肾功能衰竭采取结肠透析机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82例于2014年8月~2015年8月期间本院接收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n=41)与观察组(常规治疗+结肠透析治疗,n=41),观察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有效率相比于对照组显著要高(P<0.05);治疗后,观察组SCr、BUN、24h尿蛋白定量、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其中SCr、Hb、BUN、症状积分及Alb、SGA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慢性肾功能衰竭采取结肠透析机治疗,疗效显著,早、中期患者疗效好于肾功能衰竭期患者.

    作者:申林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经皮椎间孔镜对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近、中期的治疗效果评价

    目的:评价经皮椎间孔镜对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近、中期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本院于2016年4月~2017年4月收治的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77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差异分为对照组(n=40例)与观察组(n=37例),对照组治疗方法为传统手术治疗,观察组的治疗方法为经皮椎间孔镜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围术期各项指标,以及术后4个月、4个月的ODI评分.结果: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患者在围术期各项指标,术后1个月与6个月的ODI评分比较,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应用经皮椎间孔镜治疗,近期与中期的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吕长军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双源CT低电压胸痛三联检查在急性胸痛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双源CT低电压胸痛三联检查在急性胸痛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90例急性胸痛患者采用抽签方法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45例患者.研究组接受双源CT低电压胸痛三联检查,对照组给予双源CT常规电压胸痛三联检查.对比两组急性胸痛患者经不同CT检查后所得图像质量、辐射剂量.结果:两组急性胸痛患者均顺利完成相应双源CT低电压胸痛三联检查,研究组检查过程中所产生的辐射剂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图像质量评分对比结果并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应用低电压双源CT胸痛三联检查可获得较为理想的诊断正确率,有利于急性胸痛患者尽快确诊病情并提高检查安全性,对保障其生活质量及生命安全均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息迅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比较CT在肝细胞癌与肝胆管细胞癌鉴别诊断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研究CT诊断在鉴别肝细胞癌与肝胆管细胞癌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为2016年3月1日~2017年2月28日在本院进行治疗的肝细胞癌患者60例和肝胆管细胞癌患者18例,78例患者均接受CT检查和B超检查.将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结果进行比较.结果:CT诊断在诊断肝细胞癌与肝胆管细胞癌的病理诊断符合率均比B超检查高(P<0.05),两种疾病患者之间对比并发症影像学结果存在较大差别(P<0.05).结论:CT检查能够有效的将肝细胞癌和肝胆管细胞癌鉴别出来,联合并发症影像学结果能够提高诊断准确率.

    作者:高大海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MRI扫描对成人股骨头坏死的诊断价值分析

    目的:分析MRI扫描对成人股骨头坏死的诊断价值分析.方法:在本院选取130例股骨头坏死的患者进行资料回顾,根据不同的检查方法将130例患者分为两组,给予CT检查的患者作为对照组,给予MRI检查的患者作为实验组,观察两组患者的检查结果以及患者满意度.结果:对照组检查早期股骨头坏死的正确率为68.89%,明显低于实验组(95.56%),差异明显(P<0.05);对照组对中期的检查正确率为82.86%,明显低于实验组(100.00%),差异明显(P<0.05);两组对于晚期诊断正确率均为10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的整体诊断正确率分别为98.46%、84.6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总满意率(79.20%)明显低于实验组总满意率(92.3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RI检查相较CT检查准确性更高.

    作者:肖炜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医疗器械不良事件风险管理思考

    通过对本院某年度报告的276例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数据进行分析,并结合医院提取的风险信号实例,对加强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数据利用及风险管理等方面进行思考,以期控制医疗器械潜在的风险,保证医疗器械的安全使用,有效地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

    作者:刘慧萍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放疗用于乳腺癌保乳术后的临床价值评价

    目的:探讨放疗用于乳腺癌保乳术后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至本院就诊的乳腺癌患者86例(2014年3月26日~2016年5月26日)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采用奇偶数分组模式,每组均占据43例.其中对常规组采用改良式根治手术+化疗,对实验组采用保乳术+放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与常规组的美容效果优良率分别为79.07%与34.88%(P<0.05);实验组的出血量、手术时间相比常规组均明显较少(P<0.05);实验组放疗后皮肤反应分级情况相比常规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乳腺癌患者采用保乳术辅以放疗的效果显著,便于改善乳房的美容效果,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手术耗时较短.

    作者:黄振河 刊期: 2017年第23期

  • 超声仪用于诊断颈动脉粥样斑块与脑梗死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究超声仪用于诊断颈动脉粥样斑块与脑梗死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7年1月本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50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行健康体检的50位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对两组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斑块形态进行检测比较.结果:对照组经超声仪检出斑块患者5例(10.0%),共8枚,观察组检出斑块39例(78.0%),共72枚,观察组检出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IMT(1.2±0.3)mm显著高于对照组(0.6±0.2)mm,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动脉粥样斑块与脑梗死关系密切,超声仪能有效明确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斑块特征.

    作者:李艳莉 刊期: 2017年第23期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杂志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