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瑞红;张艳茂;陈玉刚;刘会仁;于占勇;高烁;刘建华
目的 探讨小肠间质瘤(SIST)临床病理特征,以期指导SIST的早期诊断及预后判断.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普外科及术后病理确诊的SIST病人的一般资料、影像学特征、术后病理等临床资料,依据胃肠间质瘤(GIST)恶性潜能分级标准(改良的NIH标准)进行危险度分级.采用 χ2 检验(Fisher确切概率法)比较高度危险组与中低度危险组临床特征之间的差异.结果共28例SIST入选,男性占60.7%(17/28),女性占39.3%(11/28),平均年龄(50.8±14.9)岁,SIST临床症状缺乏特异性,首发症状有:体检发现腹部包块7例,消化道出血7例,慢性腹痛9例,急性腹痛5例,以空肠、十二指肠、回肠多见.16例高度危险性(57.1%),12例中低度危险性(42.9%),高危组急性腹痛比例明显高于中低危组(P<0.05),中低度危险组出现消化道出血比例明显高于高度危险组(P<0.05),两组年龄、性别、慢性腹痛、腹部包块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超检查对SIST的检出率不高,CT检出率高于B超.高危组CT检出率明显高于中低危组.结论 SIST首发症状以腹部包块、消化道出血、慢性腹痛多见,高度危险性多见,不同恶性程度SIST临床特征及影像学表现存在差异.CT检出率及诊断符合率明显高于B超,SIST首选手术切除,疑诊SIST应及早手术探查.
作者:李玥;方海明;胡祥鹏;唐敏;章礼久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改良型防抓手套在颅脑损伤躁动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非同期队列对照方法,选择2015年4月-2016年4月入住神经外科的30例颅脑损伤病人为观察组,选择2014年5月-2015年3月入住神经外科30例颅脑损伤病人为对照组,两组病人均应用导管滑脱危险因素评估表进行评估,得分≥13分并伴有躁动.对照组采用球拍型约束手套进行上肢约束,观察组在球拍型约束手套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良后对病人上肢进行约束,对两组病人使用效果进行动态评估比较.结果 观察组病人使用改良型防抓手套后,病人非计划拔管率、约束后局部皮肤不良反应明显下降 (P<0.05),观察组病人满意度较对照组明显提升.结论 改良型防抓手套可有效降低颅脑损伤躁动病人非计划拔管率及局部皮肤不良反应发生率,保证病人安全,同时防抓手套的人性化设计增加了病人的舒适感,提高了病人及家属满意度.
作者:徐淑华;孙静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人工全膝置换(TKA)术中髌下脂肪垫的保留与切除对术后膝关节功能及髌骨高度的影响.方法 对56例骨关节炎病人(72个膝关节)采用人工全膝置换术,分为A、B两组,A组为保留髌下脂肪垫(36个膝关节),B组为切除髌下脂肪垫(36个膝关节),对两组病人术前和术后的膝关节活动度、HSS膝关节功能评分及Insall-Salvati比值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术后随访2年,A、B两组膝关节活动度及HSS膝关节功能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前及术后的Insall-Salvati比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B组术前及术后的Insall-Salvati比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KA术中髌下脂肪垫的保留与切除对术后膝关节功能无明显影响,而髌下脂肪垫的切除可导致低位髌骨.
作者:刘飞;黄彰;江华;刘同玉;刘伟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心电图P波引导PICC导管尖端精确定位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12月-2016年12月住院行PICC置管的病人120例,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采用腔内心电图,监测P波振幅和形态变化,P波高尖时再退出导管2 cm固定.对照组PICC导管送至预置长度后,用超声排除同侧颈部静脉无异位后固定.两组病人均行X线摄片定位.结果 观察组病人导管尖端佳位置56例多于对照组43例,观察组无导管异位,对照组4例异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心电图P波引导PICC导管尖端定位准确,避免了导管异位等的发生,病人输液安全.
作者:程丽芬;吴云;张秋霞;王丽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研究抗病毒药西多福韦(CDV)对HeLa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方法 采用MTT法分析CDV和阳性对照药顺铂(DDP)对HeLa细胞增殖活力的影响;利用细胞集落形成实验和Giemsa染色技术,观察CDV和DDP导致HeLa细胞凋亡情况;利用流式细胞仪观察CDV和DDP对细胞凋亡及细胞周期影响.结果 MTT法和细胞集落实验结果显示CDV能明显抑制HeLa细胞的增殖活性;流式细胞仪测定显示CDV和DDP使HeLa细胞阻滞于细胞周期的S期,并诱导HeLa细胞发生凋亡.结论 CDV对HeLa细胞具有明显的增殖抑制作用,并能诱导细胞凋亡,CDV有可能成为宫颈癌治疗的另一策略.
作者:吴五洲;徐祥;欧琴;李蓓;丁娜娜;李明远;杨靖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氟西汀对皮质酮诱导的SH-SY5Y细胞株中下丘脑摄食调节因子Nesfatin-1含量升高的影响.方法 采用体外培养细胞的方法,建立SH-SY5Y细胞皮质酮损伤模型,设氟西汀给药组(10-9~10-5 mol·L-1)、皮质酮组和阴性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Western blot和免疫组化的方法观察细胞中Nesfatin-1 mRNA及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皮质酮组细胞Nesfatin-1 mRNA和蛋白含量均显著升高;氟西汀(10-9~10-5 mol·L-1)处理后Nesfatin-1 mRNA和蛋白含量均显著降低.结论 氟西汀体外用药能够逆转皮质酮诱导的SH-SY5Y细胞Nesfatin-1表达上调.
作者:徐亚运;陈征;葛金芳;陈飞虎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 Toll样受体2(TLR2)在子宫内膜异位症(EMs)病人异位和正常内膜组织中的表达和意义.方法 选取2014年2月-2016年2月在昆山市中医医院妇科经病理证实为子宫内膜异位症病人的异位内膜39例(EMs异位内膜组)以及在位内膜32例(EMs在位内膜组),再选取30例未患有子宫内膜异位的女性在位内膜组织30例(正常对照组).采用RT-PCR法检测TLR2在EMs异位内膜、EMs在位内膜以及正常内膜组织中mRNA的表达情况.采用 Western blot法检测TLR2在各组中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EMs异位内膜组、EMs在位内膜组、正常对照组中TLR2 mRNA和蛋白表达有显著性差异(P﹤0.05),EMs异位内膜组和EMs在位内膜组TLR2 mRNA和蛋白表达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EMs异位内膜组中的TLR2 mRNA和蛋白表达显著高于EMs在位内膜组.结论 TLR2 mRNA和蛋白的高表达,说明TLR2在EMs的发病和发展过程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
作者:顾烨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安徽省立医院儿科就诊的儿童哮喘急性发作诱因及其多因素分析.方法 通过自行设计问卷调查表,连续收集2012年3月-2015年3月安徽省立医院儿科就诊的支气管哮喘患儿临床资料541例,其中哮喘急性发作273例,哮喘控制至少3个月以上268例.利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等方法分析患儿哮喘急性发作与性别、年龄、呼吸道感染、依从性差、用药技巧性差、过度运动劳累、接触过敏原、情绪波动、伴随疾病(如鼻炎、鼻窦炎)控制不佳、其他(如接触油烟漆、过度凉食甜食等)等因素的相关性.结果 儿童哮喘急性发作与年龄、性别无关,与呼吸道感染、依从性差、用药技巧性差、过度运动劳累、明确接触过敏原、情绪波动、伴随疾病(如鼻炎、鼻窦炎)、其他(接触油烟漆、过度凉食甜食等)因素具有相关性,其中病人依从性差、用药技巧性差、呼吸道感染显著.结论 呼吸道感染、依从性差、用药技巧性差、过度运动劳累、接触过敏原、情绪波动、伴随疾病(鼻炎、鼻窦炎)、其他(接触油烟漆、过度凉食甜食等)均为引起儿童哮喘急性发作的诱因.其中依从性差,用药技巧性差、呼吸道感染是儿童哮喘发作的主要因素,加强医患沟通,充分指导家长、患儿治疗和预防感染有利于降低儿童哮喘的急性发作.
作者:曹芳;潘家华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社会技能训练对精神分裂症的社会功能及自尊的影响.方法 收集符合研究标准的精神分裂症病人80例,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药物、护理及常规心理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团体社会技能训练.结果 两组病人在年龄、受教育年限、病程、住院时间等一般资料方面均无明显差异;训练前两组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评分无显著性差异;训练后干预组在职业和工作、父母职能、婚姻功能、社会性退缩、社会活动、家庭活动、家庭职能、生活自理、兴趣与关心、责任心与计划方面比训练前分值明显降低,且这些指标与对照组同期比较也有显著性差异.干预组出院1个月后自尊量表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社会技能训练有利于病人社会功能康复,使病人更有自信,更好更快的适应社会.
作者:胡传存;徐连英;朱春燕;汪家芝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了解安徽省岳西县某贫困山区居民口腔健康状况,及人们对口腔健康知识的知晓情况,了解当地居民龋病、牙周病的发病情况,指导开展相关口腔健康保健工作.方法 参照《第3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方案》,采用普查的调查方法,用SPSS 16.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龋病以患龋率和龋均数,牙周病以牙龈出血、牙结石和牙周袋的检出率做为统计指标.结果 共调查某贫困山村居民487例,总患龋率为63.66%,受检者龋均为2.07颗,牙龈出血检出率为14.37%,牙结石检出率为95.48%,牙周袋检出率为16.02%,总体失牙率为72.69%,全口无牙率为1.64%,义齿修复率为5.34%.结论 患龋率,牙龈出血、牙结石和牙周袋检出率和全口无牙率均接近第3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抽样调查结果,但失牙率高、义齿修复率较低,应加强山区居民口腔健康防治工作,改善贫困山区居民口腔医疗条件.
作者:陈小芳;刘玮佳;尹悦;王晖;薛浩;蒋勇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注射用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rh TNFR:Fc)对强直性脊柱炎(AS)继发骨质破坏及OPG/RANKL系统的影响.方法 纳入门诊及住院确诊为AS病人60例,按数字表法随机均分为两组,治疗组:rh TNFR:Fc+甲氨蝶呤+柳氮磺吡啶;对照组:甲氨蝶呤+柳氮磺吡啶,疗程为24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两组病人的骨钙素(OC)、C端肽(CTX)及细胞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子配基(RANKL)、骨保护素(OPG),比较两组上述指标的差异.AS病人骨盆片评分采用Bath AS放射学评分标准评估,选取治疗前与治疗24周后两个时间点,并进行安全性评估.结果 治疗后两组病人OC均较治疗前表达升高,且治疗组表达要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病人CTX均较治疗前表达下降(P<0.05),且治疗组表达要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病人OPG均较治疗前表达有所提高(P<0.05),且治疗组表达要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病人RANKL均较治疗前表达有下降(P<0.05),且治疗组表达要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未发现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 rh TNFR:Fc治疗AS继发骨破坏可有效的降低骨代谢,促进骨形成,且不良反应少,疗效更佳.
作者:戴森华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彩超引导下EnCor微创旋切系统在临床触诊阴性乳腺病灶(NPBL)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0例NPBL病人共252个病灶,均在彩超引导下行EnCor微创旋切手术,标本送检.结果 252个NPBL中纤维腺瘤135个(53.6%),乳腺腺病77个(30.6%),乳腺囊肿25个(9.9%),乳管内乳头状瘤11个(4.4%),乳腺导管内癌3个(1.2%),浸润性导管癌1个(0.4%).良性病变病人196例(98%),术后随访超声未见复发,4例恶性病变病人1例行保乳手术,其余3例行乳癌改良根治术,术后无肿瘤残留,低估率为0.术后发生局部血肿者8例,皮下血肿者12例,无气胸、伤口感染等其他并发症,皮肤切口愈合好.结论 彩超引导下EnCor微创旋切手术能有效、微创、快速的确诊NPBL,即可降低早期乳腺癌的漏诊率,又有良好的美容效果,是临床诊治NPBL的首选方法之一.
作者:谢芳;倪进斌;顾向军;王坤;郑艳瑜;李峥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调查分析药学干预对剖宫产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促进效果.方法 对干预前、后剖宫产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选择、给药时机、用药疗程、费用等进行统计,对比分析.结果 经药学干预,剖宫产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选择合格率上升36.0%,疗程合格率上升43.0%,抗菌药物费用下降41.3%,总药费下降23.1%.结论 经药学干预,该院剖宫产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效果显著.
作者:王东;詹三华;金涌;赵云燕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完整结肠系膜切除联合术后化疗对老年结肠癌手术后病人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行结肠癌治疗的100例老年病人,根据病人的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完整结肠系膜切除联合化疗组(观察组)和传统手术联合化疗组(对照组),比较两组病人临床疗效和生活质量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在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淋巴结清除数比对照组明显增加(P<0.001).观察组的缓解率90.7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91%(P<0.05).观察组并发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生活质量评价分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结论 完整结肠系膜切除联合化疗对老年结肠癌手术后病人的临床治疗效果与传统的治疗方法相比,并发症少,利于病人康复,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作者:曹小进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新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中苯扎氯铵含量的方法.方法 采用C18色谱柱(250 mm × 4.6 mm,5 μm),以0.02 mol·L-1庚烷磺酸钠溶液[含0.1%三乙胺,用磷酸调节pH(3.45±0.1)]-乙腈(20∶8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10 nm,流速1.0 mL·min-1,柱温40 ℃,进样体积20 μL.结果 苯扎氯铵三种同系物在其各自的线性范围内(0.98~126.08、0.85~109.17、0.77~98.25 mg·L-1)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苯扎氯铵的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6.53%,RSD为1.75%.结论 该方法准确可靠,操作简单快速,重复性好,灵敏度高,可用于同时测定新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中苯扎氯铵三种同系物的含量,为其安全性考察提供参考.
作者:顾晓红;顾炳仁;蒋玲俐 刊期: 2017年第08期
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AITL)属于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一种少见亚型,具有独特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和生物学行为,研究认为AITL来源于生发中心的辅助T细胞,目前尚无统一的治疗方案,也无明确的影响预后的因素.随着分子生物学、病理、免疫学等技术的提高,近年来对其起源、病因、病理、遗传学及治疗、预后方面的认识有所深入,该文就此作一综述.
作者:黄晓路;顾康生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通过分别比较结合弹性成像评分法的改良甲状腺影像学报告及数据系统(TI-RADS)评分法和超声弹性成像的半定量分析即弹性应变率比值与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相关性,获到更好的甲状腺结节定性方式.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86例(118个结节)的超声诊断报告,对结合弹性成像的改良 TI-RADS评分法和应变率比值进行良恶性组间比较,并对有统计学差别的量化指标构建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判断其诊断价值.结果 改良 TI-RADS评分法和应变率比值的良恶性组间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绘制ROC曲线,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84和0.919,诊断临界值分别为5分和3.3,约登指数分别为0.526和0.871,其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65.22%、87.37%和91.30%、96.84%,Kappa值分别为0.493和0.867.结论 超声弹性成像半定量分析更有助于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诊断.
作者:王琳;王东平;周建;陈晓婷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感染性休克病人血清降钙素原(PCT)与病原学检查的变化,探讨两者结合应用在感染性休克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重症医学病房(ICU)收治的感染性休克病人53例,选取同期非感染性休克病人37例.抽取外周静脉血,进行血清PCT检测、病原学培养,对感染性休克病人进行APACHEⅡ评分.比较不同分组中血清PCT水平和病原学检查的差异,分析感染性休克PCT水平分布与病原学检查的关系.结果 与非感染性休克病人血清PCT阳性率(35.14%)及病原学阳性率(16.22%)相比,感染性休克组血清PCT阳性率(86.79%)及病原学阳性率(75.47%)明显升高(P<0.05).生存组血清PCT阳性率80.00%、病原学阳性率65.71%及APACHEⅡ(21.56±4.28)分,死亡组血清PCT阳性率100.00%、病原学阳性率 94.44%及APACHEⅡ得分(26.49±4.65)均明显升高(P<0.05).随着血清PCT水平等级的升高,病原学阳性率逐渐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原学阴性病人血清PCT(0.68±0.27) μg·L-1,明显低于阳性病人(3.85±1.32) μg·L-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PCT水平检测结合病原学检查可用于评估感染性休克病人的感染状况,对预后判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刘朝辉;吴启梅;王生池;程慧;马小宁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CYP2C19基因多态性指导下的抗血小板个体化治疗对急性脑梗死病人疗效的影响.方法 前瞻性纳入非心源性急性脑梗死的病人100例,根据CYP2C19基因多态性分为常规治疗组、慢代谢个体化治疗组和慢代谢常规治疗组,常规治疗组和慢代谢常规治疗组给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治疗,慢代谢个体化治疗组给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西洛他唑治疗.三组病人疗程均为15 d,比较各组病人疗效、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及主要出血事件的发生率.结果 各组病人性别、年龄、原发性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方面,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治疗组与慢代谢个体化治疗组的有效率分别为84.00%和76.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出血事件及其他不良反应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慢代谢常规治疗组对血小板的抑制率低于慢代谢个体化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联合使用西洛他唑可以克服氯吡格雷抵抗,根据基因指导抗血小板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良好.
作者:柯光敏;何军;陈亦农;孔卫国 刊期: 2017年第08期
作为有效治疗冠心病的重要手段之一,微创冠状动脉旁路移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目前微创冠状动脉旁路移植的主要研究热点集中在小切口、胸腔镜、机器人、杂交手术等微创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该文就目前几种主流微创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作一综述.
作者:郭靖;单飞 刊期: 2017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