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系统性红斑狼疮临床研究进展

张静;董晓蕾;蔡辉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 临床表现, 合并症, 治疗
摘要: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具有高度变异性病程和预后的系统性自身免疫性疾病.SLE的管理对于临床医生来说仍是挑战,关于该病的临床及治疗等仍有待澄清.该文意在将近一年有关SLE临床方面的文献进行概述总结.
安徽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全胸腔镜下手术治疗房间隔缺损40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胸壁打孔全胸腔镜下手术治疗房间隔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右侧胸壁3孔,股动、静脉插管建立体外循环,特制的长阻断钳阻断升主动脉,冷晶体(含血)心脏停搏液顺行灌注保护心肌.2012年3月—2016年9月共完成全胸腔镜下房间隔缺手术40例,其中男12例,女28例,合并部分性肺静脉异位引流3例,合并中度以上三尖瓣关闭不全12例.结果 手术均成功,体外循环时间(78±23)min,升主动脉阻断时间(37±12)min,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4.2±2.1)h,术后住院时间(8.1±1.5)d.术后并发症4例:1例右侧气胸,胸腔穿刺一次治愈;1例右腋下切口液化,伤口延期愈合;1例右侧肺炎,抗感染后治愈;1例室颤,电除颤后转律,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全组术后7 d心脏彩超示房间隔无残余分流.40例术后随访3个月 ~4年,心功能I级.结论 全胸腔镜下手术治疗房间隔缺损安全,微创,加速康复.

    作者:孙炜琪;刘锦屏;于波;程云阁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某院1200份肿瘤住院患者用药医嘱点评及分析

    目的 了解该院肿瘤住院患者的用药情况,为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提供参考.方法 随机抽取该院2015年7月—2016年6月肿瘤内科、呼吸内科及普外科1200份肿瘤住院患者的病历,以《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等为依据,对病历医嘱的规范性及合理性进行分析、评价.结果 所抽查的1200份病历中,用药医嘱合理病历为972份(81%),不合理病历228份(19%).不合理用药主要包括:适应证不适宜、溶媒量不合理、遴选药品不适宜、给药剂量不合理、给药频次不合理、给药途径不合理、溶媒选择不适宜、联合用药不适宜及重复用药等.结论 通过对肿瘤住院患者用药医嘱的点评,可以提高医疗质量,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

    作者:李杨;唐慕菲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在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中的应用进展

    该文综述了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在急性心肌梗死早期临床诊断中的应用进展,详细介绍了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的生物学特性,并从它对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效能、危险分层、预后评价、指导治疗和判断疗效等各个方面所起的作用作了着重的论述.分析表明在急性心肌梗死的早期诊断中,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相对于其他心肌损伤标志物,如心肌肌钙蛋白、肌酸激酶同工酶和肌红蛋白,其具有较高的灵敏性和特异性,且在判定严重程度、疗效判断、预后评估等方面均有一定的临床价值,是急性心肌梗死可靠的生化指标.

    作者:王羊洋;高大胜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酶联免疫斑点干扰素释放试验在诊断结核病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酶联免疫斑点干扰素释放试验(ELISPOT)对诊断结核病的临床应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107例结核性疾病患者资料及ELISPOT结果 ,其中包括活动性结核病组80例,陈旧性结核病组27例;收集60例非结核性疾病患者资料及ELIS-POT结果,其中包括免疫损害组30例,健康对照组30例.所有入选对象的标本均用肝素抗凝后,进行ELISPOT的测定,并观察结果.结果107例结核病患者的阳性结果有90例(84.1%),其中80例活动性结核病的阳性结果有70例(87.5%);27例陈旧性结核病的阳性结果有20例(74.1%).60例非结核病的阳性结果有10例(16.7%),其中30例免疫损害组的阳性结果有9例(30.0%);30例健康对照组的阳性结果有1例(3.3%).活动性结核病组与陈旧性结核病组ELISPOT检测灵敏度分别为87.5%(70/80)、74.1%(20/2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损害组与健康对照组ELISPOT检测的特异度分别为70.0%(21/30)、96.7%(29/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LISPOT对诊断结核病有很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尤其在免疫状态正常的人群中诊断结核病的特异度较好.但是,ELISPOT试验并不能很好地区分活动性结核病与陈旧性结核病,对免疫受到损害的人群排查结核病具有明显的局限性,不足以作为该群体排除结核病的依据.

    作者:董颖;陈苓;胡新凯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196例肺结核患者的临床病例分析

    目的 探讨肺结核患者的临床病例特点.方法 收集住院及门诊明确诊断为肺结核患者196例,其中女89例,男107例,平均年龄(46.28±15.05)岁.采集既往病史、临床症状、影像、结核菌素试验(PPD)、抗酸染色、支气管镜检查及CT引导经皮穿刺肺活检结果 ,同时采集应用喹诺酮类药物史,发病到确诊时间.结果98例患者年龄>65岁;134例患者伴有基础疾病史,包括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扩张、慢性心功能不全、慢性肾功能不全、结缔组织病、应用激素史;39例患者曾患肺结核;124例患者影像改变位于典型位置,72例患者影像改变位于非典型位置,其中58例患者有空洞病变,23例患者有胸腔积液;166例患者PPD试验阳性,强阳性10例,阴性20例;69例患者痰抗酸染色呈阳性;57例患者支气管镜刷片抗酸染色呈阳性;34例患者经皮肺活检病理证实;发病到确诊时间1周 ~2个月.结论 肺结核患者临床表现不典型,年龄大患者合并症多,为及时诊断肺结核,有创检查是必要的,高度怀疑肺结核患者应尽量避免应用喹诺酮类抗生素.

    作者:魏兵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2型糖尿病对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患者肝功能的影响及其相关性分析

    目的 分析2型糖尿病(T2DM)对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患者肝功能的影响及其相关性.方法 筛选标准应排除1型糖尿病(T1DM),原发性高血压,慢性肾脏病及其他先天性脏器疾病.回顾性分析150例确诊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患者病历资料,其中一部分患者患有T2DM,研究T2DM对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患者肝功能的影响及其相关性.结果 随着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病情的加重(Child-Pugh分级提高),T2DM对肝功能损害呈加重趋势(P<0.05).T2DM对肝功能损害与血清白蛋白呈负相关(r=-0.393,P<0.01),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r=0.275,P=0.01),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r=0.290,P<0.01)及Child-Pugh分级(r=0.418,P<0.01)呈正相关,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2DM可加重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患者肝功能受损程度,这对未来指导科学研究,及临床早期防治糖尿病合并肝硬化患者有较大意义.

    作者:何刘;张照如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精索静脉曲张致不育机制的研究进展

    精索静脉曲张(VC)是引起男性不育的常见病因,长时间及程度重的VC可以引起睾丸组织细胞损害,导致生精细胞本身及生精坏境的破坏,造成精子质和量的改变,从而造成不育.但VC引起不育的确切机制目前尚不清楚.其机制有很多假说,该文对近年来炎症、氧化应激、凋亡、血睾屏障和免疫异常、内分泌变化、血管活性物质毒性作用、相关分子变化等与不育关系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作者:朱少明;程帆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利用品管圈降低门诊药房全自动发药机故障事件发生次数的实践

    目的 降低全自动发药机的故障事件发生次数,提高门诊药房的工作效率.方法 利用品管圈活动,借助柏拉图和特性要因图(鱼骨图)对发药机发生故障的原因进行分析并选出要因,针对要因拟定并实施对策,评价有形成果和无形成果.结果 自动发药机平均每周发生故障事件次数由改善前的234次降至改善后的72次.全体圈员的解决问题能力、责任心、沟通协调、自信心等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结论 品管圈活动有效地提高门诊药房的工作效率,增加了团队凝聚力,提升了药学服务质量.

    作者:黄荔美;杨志远;张丽丽;黄爱文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瑞舒伐他汀对颈动脉粥样硬化大鼠血管损伤及MMP-2、MMP-9和PKC表达的影响

    目的 探究瑞舒伐他汀对颈动脉粥样硬化大鼠血管损伤的保护作用,以及对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蛋白激酶C(PKC)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90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瑞舒伐他汀组,每组30只,模型组和瑞舒伐他汀组给予高脂鼠粮并复制颈动脉球囊损伤模型.检测颈总动脉内膜、中膜厚度,RT-PCR法检测颈总动脉内MMP-2 mRNA、MMP-9 mRNA和PKC 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颈总动脉内MMP-2蛋白、MMP-9蛋白和PKC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瑞舒伐他汀组与模型组比较,精神恢复较快,毛发色泽光滑,活动量较大,体质量增加速度较快;瑞舒伐他汀组内膜厚度/中膜厚度比值、MMP-2 mRNA、MMP-9 mRNA、PKC mRNA、MMP-2蛋白、MMP-9蛋白和PKC蛋白表达水平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瑞舒伐他汀对动脉粥样硬化大鼠颈总动脉损伤有保护作用,保护作用机制可能为下调MMP-2,MMP-9和PKC表达水平.

    作者:余晴晴;柏建峰;王江军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维持剂量右美托咪定对行妇科手术的全麻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维持剂量右美托咪定对行妇科手术的全麻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96例老年患者均在全麻下行妇科手术,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其资料结果 中的临床特征将其分为A组和B组,每组48例,两组患者均予以相同麻醉诱导及维持药物,手术开始时,A组患者予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0.8μg·kg-1,并以0.5μg·kg-1·h-1的速度维持至术毕,B组患者予静脉等速输入等量生理盐水,比较两组患者术前24 h、术毕时刻、术后24 h,3、7 d的神经烯醇化酶(NSE)、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和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的水平以及两组患者在上述不同时间的认知功能情况及认知功能障碍(POCD)发生率,并观察患者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结果(1)两组患者在术毕、术后24 h,3、7 d时间点IL-6和CRP的水平较术前均明显升高,且B组患者IL-6和CRP水平在术毕、术后24 h和术后3 d时明显高于A组,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患者在术毕、术后24 h及术后3 d时间点两组患者NSE和HMGB1水平较术前均升高,且B组NSE和HMGB1水平较A组升高明显,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7 d时A、B两组患者其HMGB1水平较前逐渐降低,但仍旧以高水平表达,且A组表达水平明显较B组低(P<0.05);(4)两组患者在术后24 h、术后3 d时简易智能量表(MMSE)评分较术前均降低,且B组较A组降低明显,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在全麻下行妇科手术治疗老年患者的术后认知功能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对POCD的发生具有一定的预防作用,且使用术后无明显严重不良反应,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可作为对临床上全麻手术患者广泛推行的一种麻醉辅助药物.

    作者:陈勇;宋直雷;范军朝;洪道先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戊巴比妥钠腹腔麻醉对C57BL/6J小鼠体表心电图的影响

    目的 观察戊巴比妥钠腹腔内注射麻醉对小鼠体表心电图(ECG)指标,包括心率、PR间期、QRS波宽度和QT间期随麻醉时间延长的变化规律.方法 6只雄性C57BL/6J小鼠,腹腔内注射戊巴比妥钠75 mg·kg-1后,每10 min记录ECG一次,直至90 min,分析ECG各指标的变化规律.结果 所有6只小鼠均顺利完成实验.戊巴比妥钠腹腔内注射后10~60 min时随给药时间延长,测得的心率显著减慢[(353.0±31.3)、(287.5±34.8)、(234.9±38)、(207.9±37.3)、(190.8±32.9)和(175.8±25.5)次/分钟,P<0.01],QRS波宽度显著增宽[(11.3±0.5)、(12.3±0.5)、(13.3±0.7)、(13.9±0.8)、(14.1±0.9)和(14.3±1.0)ms,P<0.05],QT间期显著延长[(18.8±0.5)、(20.9±0.9)、(23.0±1.1)、(24.5±1.3)、(25.7±2.0)和(26.4±2.2)ms,P<0.05].给药后60~90 min内测得的心率、QRS波宽度及QT间期均随给药时间延长而改变轻微,趋于平稳.而PR间期在注射后10~90 min的相邻两个测量采集点比较,均随给药时间延长而显著延长.结论 戊巴比妥钠腹腔注射麻醉可致小鼠心率显著减慢,PR间期、QRS波宽度和QT间期等ECG指标随麻醉时间延长而明显延长,在研究心律失常模式动物心电学表型时应予以重视.

    作者:郭萍;周秀娟;郭艳如;张斌;杨兵;单其俊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消炎去脂片不同工艺制备过程中指标成分含量变化研究

    目的 考察消炎去脂片不同工艺制备过程中指标成分含量变化情况.方法 分别采用真空干燥、微波干燥对组方提取、浓缩制备的流浸膏进行干燥,制得干浸膏,再分别加辅料制备成颗粒,采用喷雾干燥制粒法将流浸膏直接喷雾干燥制粒,超高效液相色谱法(UPLC)检测消炎去脂片干浸膏、成品颗粒中黄芩苷和栀子苷的含量,考察真空干燥、微波干燥和喷雾干燥及制粒过程对指标成分含量变化的影响.结果 以组方中指标成分含量为指标,真空干燥含量均低,喷雾干燥与微波干燥相近或互有高低.制粒、烘干过程对黄芩苷含量影响较大,而对栀子苷含量影响不大.结论 不同干燥方法及制粒、烘干工艺对中药制剂制备过程中指标成分含量均有影响,实际工艺研究中必须进行有效的筛选.

    作者:刘晓闯;张艳艳;高家荣;陈浩;韩燕全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注射用血塞通联合双嘧达莫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观察及对患者免疫功能影响的研究

    目的 探讨注射用血塞通联合双嘧达莫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及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82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所有患者均给予阿司匹林、硝酸甘油等药物进行一般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另口服给予双嘧达莫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再给予注射用血塞通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后,对各组患者每天心绞痛发作次数、心绞痛发作持续时间及硝酸甘油用量进行观察;治疗前后,分别检测各组患者免疫球蛋白(IgG、IgA、IgM)及外周血T细胞亚群(CD3+、CD4+、CD8+和CD4+/CD8+)的水平;观察所有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和硝酸甘油用量分别为(0.91±0.12)次/天、(1.93±0.36)分钟/次及(1.21±0.36)mg,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免疫球蛋白和外周血T细胞亚群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所有患者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注射用血塞通联合双嘧达莫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疗效较好,值得进行深入研究.

    作者:杨林军;蒲燕;平虎;李全德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2013—2015年某院辅助用药应用情况调查分析

    目的 评价该院辅助用药的应用情况与趋势,为临床合理应用辅助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用药频度(DDDs)排序法、金额排序法以及日治疗费用(DDC)等方法对该院2013—2015年辅助用药使用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13—2015年该院辅助用药以注射剂为主,销售金额分别为13749、16806、19061万元,占药品总销售金额的百分比分别为35.1% 、36.2% 、35.1%,活血化瘀类中成药始终位居用药第1位.结论 2013—2015年该院辅助用药临床使用量和销售金额均逐年增长,整体使用情况基本合理,少部分品种存在用药不合理现象,需要进一步加强监督管理.

    作者:徐彬;黄娣;杨忠英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甲强龙治疗Vogt-小柳原田综合征的疗效分析

    目的 分析静脉甲强龙冲击治疗Vogt-小柳原田综合征(VKH)患者的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图像特征.方法 将16例急性期VKH患者32只眼根据年龄采用分层随机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甲强龙500 mg·d-1静脉滴注治疗,3 d后改为口服强的松1 mg·kg-1·d-1治疗;对照组直接采用口服强的松1 mg·kg-1·d-1,此后两组患者强的松剂量均根据病情逐渐减量.治疗前,治疗后5、15、30、90 d予以OCT检查,观察两组后极部视网膜脱离形态和视盘水肿程度.结果 所有急性期患者OCT图像均表现为多灶性神经上皮层脱离,部分患者脱离灶有膜样结构.视盘边界模糊,视杯容积较正常减少,视神经纤维层增厚.两组患者视网膜大脱离高度和视杯容积在治疗后5、15、30、90 d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视网膜大脱离高度和视杯容积仅在治疗后5 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3,P=0.008;t=-8.95,P<0.001).治疗前,治疗后15、30、90 d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视网膜大脱离高度和视杯容积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静脉甲强龙冲击和单纯口服强的松均能有效治疗VKH,两者长期疗效无差异,但甲强龙冲击联合口服强的松能在早期更有效地减轻视乳头水肿,促进视网膜下液吸收.

    作者:王丽波;于东毅;周欣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患者及家属对用药咨询的认知度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患者及家属对用药咨询的认知度,为开展用药咨询服务、促进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针对用药咨询服务常见问题自制问卷调查表,对2015年2—5月来该院就诊的门诊患者进行随机调查,当场填写并收回.利用Excel 2013对有效问卷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有效问卷为385份,74.3% 的被调查者不了解医院药房设有用药咨询窗口;80.3% 的被调查者没有进行过用药咨询;63.4% 的被调查者遇到用药问题找医生解决;认为用药咨询对合理用药非常有帮助和有帮助的分别是29.1% 和67.5%,占96.6%.结论 患者及家属对用药咨询认知度较低,用药咨询期待广泛宣传;被调查者对合理用药知识非常渴求;用药咨询对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有效、经济、适当是非常必要的.

    作者:何晓利;李培芳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2011—2015年某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化疗止吐药用药分析

    目的 通过评价该院2011—2015年静脉配置中心化疗止吐药的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化疗止吐药提供参考.方法 搜集该院2011—2015年化疗止吐药的用药数据,根据限定日剂量法、销售金额排序法、用药频度分析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5-羟色胺3受体拮抗剂用药金额逐年增长,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步性越来越好,多巴胺受体拮抗剂临床使用量基本不变.结论 该院静脉配置中心化疗止吐药使用符合社会发展和人们的需要,用药基本合理.

    作者:杨元素;徐杨妮;谢学建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某院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专项点评和合理用药建议

    目的 加强重点药品监控,对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住院患者使用情况进行专项点评,促进临床用药合理性,保障患者安全用药.方法 随机抽取该院2016年5—7月使用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住院医嘱169例,进行适应证、配伍性、用法用量等方面分析.结果 169例患者中,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单次用药剂量合格率83.54%,溶媒选择合理率63.31%,用药疗程合理率37.87%,适应证相符率28.99%.结论 通过专项点评,可为临床合理使用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建立重点药品监控目录预警制度提供有益参考.

    作者:张静;王欣;周艺;张晓艳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用蒙特卡洛模拟优化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肾功能不全低龄患儿万古霉素的给药方案

    目的 应用蒙特卡洛模拟评价万古霉素在肾功能正常与不全低龄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感染患儿中的给药方案.方法 收集2013—2014年成都地区万古霉素对MRSA菌株的低抑菌浓度值(MIC)和其在2个月 ~2岁中国低龄患儿中药动学资料,经Crystal Ball软件模拟5000例次得到相应目标获得概率(PTA)与累计反应分数(CFR).结果 万古霉素对MRSA的MIC分布频率,MIC为0.03、0.06、0.12、0.25、0.50 mg·L-1时各占12.79%,MIC为1、2 mg·L-1时各占29.07% 、6.98%.万古霉素达满意抗菌活性的低剂量:肾功能正常者(A组),MIC为0.03~0.06、0.12和0.25 mg·L-1时分别予30、37.5和80 mg·kg-1·d-1,MIC为0.5~2 mg·L-1时即使80 mg·kg-1·d-1也不能达满意抗菌活性;肾功能轻度不全者[B组,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为60~89 mL·min-1·1.73 m-2],MIC为0.03~0.12、0.25和0.5 mg·L-1时分别予30、40和80 mg·kg-1·d-1,MIC为1~2 mg·L-1时即使80 mg·kg-1·d-1也不能达满意抗菌活性;肾功能中度不全者(C组,eGFR为30~59 mL·min-1·1.73 m-2),MIC为0.03~0.25、0.5 mg·L-1时分别予30、50 mg·kg-1·d-1,MIC为1~2 mg·L-1时即使80 mg·kg-1·d-1也不能达满意抗菌活性.各方案下A、B组对MRSA的CFR均<90%.结论 感染MR-SA的肾功能正常与轻度不全低龄患儿经验性应用万古霉素时可考虑联合用药,结合各MIC分布频率和达满意抗菌活性的低剂量可知,大多数肾功能正常低龄患儿按40 mg·kg-1·d-1给药剂量偏低,绝大多数肾功能中度不全者应用50~80 mg·kg-1·d-1可获得满意抗菌活性.

    作者:王欣怡;张忠银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阿托伐他汀联合rhBNP治疗对急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TGF-β1与心功能的影响

    目的 研究急性心力衰竭(AHF)患者经阿托伐他汀与外源性脑利钠肽(rhBNP)治疗后血浆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与心功能的关系.方法 选择AHF患者116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8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加用阿托伐他汀,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另加用rhBNP治疗,对比两组血浆N末端脑钠肽原(NT-proBNP)及TGF-β1水平,心功能指标以及治疗前后的NYHA分级,分析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 治疗后组内比较,两组的血浆NT-proB-NP及TGF-β1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观察组的血浆NT-proBNP(334.28±121.06)ng·L-1及TGF-β1水平(134.13±26.13)ng·L-1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10.79±114.63)ng·L-1及(280.29±27.64)ng·L-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内比较,两组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明显高于治疗前,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及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观察组的LVEF(40.74±5.18)%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8.20±3.25)%,LVEDV(105.24±11.38)mL及LVESV水平(51.29±9.36)m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11.87±10.63)mL及(60.39±8.72)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NYHA分级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Spearman法分析相关性发现,患者血浆NT-proBNP及TGF-β1均与NYHA分级呈正相关(r=0.721,0.764;均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联合rhBNP治疗AHF能够明显降低患者的血浆TGF-β1水平,并改善其心功能,效果明显,值得推荐.

    作者:陈杰勇;石星媛;洪智峰;黎彩宜;徐振峰 刊期: 2017年第11期

安徽医药杂志

安徽医药杂志

主管:安徽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安徽省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