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2型糖尿病患者体脂指标与血压血脂的关系

冯双双;王佑民;刘佳

关键词:2型糖尿病, 体质指数, 腰围, 腰围/身高比, 腰臀比, 血压, 血脂
摘要: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体质指数(BMI)、腰围(WC)、腰臀比(WHR)、腰围/身高比(WHtR)与血压、血脂的关系。方法调查191例2型糖尿病患者,测量身高、体重、腰围、臀围及血压,计算BMI、WHR、WHtR,测定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分析上述四种体脂指标与2型糖尿病患者血压、血脂的关系。结果偏相关分析显示:BMI、WC、WHR、WHtR均与收缩压(SBP)独立正相关,其中WHtR相关性强。BMI、WHtR均与舒张压(DBP)呈正相关。BMI、WC、WHR、WHtR异常组的SBP、DBP、TC、TG、LDL-C水平均较正常组偏高,HDL-C水平较正常组偏低。多元逐步线性回归表示WHtR为TG水平的影响因素。结论各体脂指标(BMI、WC、WHR、WHtR)与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压及血脂水平的改变有一定的相关性,对于减少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代谢综合征的风险而言,预防肥胖是至关重要的。
安徽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宣教路径卡在青光眼患者滴眼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宣教路径卡在青光眼患者正确使用眼药水中的作用。方法将符合条件的60例初次使用眼药水的青光眼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宣教路径卡以强化指导,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育方法。两组均于出院当天进行效果评价。结果观察组在获得青光眼相关知识、如何规范使用眼药水以及使用眼药水的依从性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青光眼患者采用宣教路径卡,为青光眼患者正确使用眼药水提供了一个有效可行的教育模式,不仅提高了患者的健康意识,还增强了青光眼患者使用眼药水的依从性。

    作者:何红;王锋;董静;陈美茜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欢迎订阅《安徽医药》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手助腹腔镜手术辅助下结直肠癌切除术的临床观察及术后生活质量研究

    目的:观察手助腹腔镜手术(HALS)辅助下结直肠癌切除术的临床疗效及术后生活质量。方法将该院2012年7月—2013年10月收治的,行结直肠癌切除术后的患者90例分为三组,其中开腹手术患者30例,全腹腔镜手术患者30例,手助腹腔镜手术患者30例。分别于术前和术后1月追踪肝肾功能和血常规变化情况及临床效果;于术前和术后12月评估患者肝肾功能及生活重量。结果3组患者手术前、后血常规和肝肾功能指标变化均无统计学差异。HALS组在术中出血量、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明显优于开腹组;HALS组在术中出血量和术中手术时间优于全腹腔镜组。术后1年,3组患者在整体健康状况、躯体功能、情绪功能、疲劳、恶心呕吐、疼痛症状、便秘及腹泻等生活质量明显优于术前。手助腹腔镜手术患者在整体健康状况、疲劳、恶心呕吐、疼痛症状、便秘及腹泻等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其他两组。结论 HALS具有安全性高、手术时间短、创伤小、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结直肠癌切除术后的患者经开腹手术、全腹腔镜手术及HALS均能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其中HALS在提供患者生活质量方面更加有效,是一种理想的结直肠癌患者手术方式。

    作者:汪正广;齐东江;祁义军;刘虎;张力;孟翔凌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胱抑素C、脑钠肽与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术后造影剂急性肾功能损害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非急诊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术(CAG或PCI)术前胱抑素C(CysC)与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与术后发生造影剂急性肾功能损害(CI-AKI)的相关性及其对CI-AKI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5月—2014年10月在该院心内科就诊并行非急诊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术的患者85例,根据术前CysC水平将CysC<0.80 mg·L-1为C1组48例,CysC≥0.80 mg·L-1为C2组37例。结果(1)两组发病率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CysC、NT-proBNP、术前肌酐(Scr)及术后Scr、肾小球滤过率(c-aGFR)的水平有统计学差异(P<0.05);(2)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CysC、NT-proBNP与术后Scr呈正相关(P<0.05);(3)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CysC 是发生 CI-AKI 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NT-proBNP不是发生CI-AKI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4)ROC曲线显示,CysC曲线下面积为0.697,佳阈值为0.80 mg·L-1,敏感度为0.79,特异度为0.63,NT-proBNP曲线下面积为:0.539,佳阈值为50.0 ng·L-1时,敏感度为0.93,特异度为0.35。结论非急诊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术前CysC水平与术后发生CI-AKI有相关性,并对术后发生CI-AKI有一定的预测价值。NT-proBNP水平与术后发生CI-AKI无相关性,对术后发生CI-AKI的预测价值不显著。

    作者:张颖;徐晓东;方中;方洁;程军;朱永新;刘少忠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胰岛素泵强化治疗糖尿病患者疗效的影响因素及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胰岛素泵强化治疗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影响因素并制订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评价护理效果。方法总结2007年5月—2009年5月该院使用胰岛素泵强化治疗糖尿病200例患者的疗效影响因素,制订针对性护理措施并于2009年8月—2011年8月实施。比较实施前后血糖控制情况、血糖达标时间及低血糖发生率。结果统计学分析显示年龄、心理因素、并发症及联合用药是患者血糖未达标的影响因素。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实施后,患者血糖水平、血糖达标时间显著优于实施前(P<0.05),低血糖发生率显著减少(P<0.05)。结论加强对老年、合并多种并发症、负性情绪及联合用药患者的监测护理、系统的健康教育及心理疏导,可促进患者血糖早日达标,减少低血糖的发生。

    作者:陈玉林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地佐辛与曲马多在婴幼儿心脏手术后镇痛的临床效果比较

    目的:对比观察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手术术后用地佐辛和曲马多静脉镇痛的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选择诊断为房间隔缺损或室间隔缺损的先心病患儿40例,年龄1~3岁,体重5~15 kg,ASAⅡ~Ⅲ级。患儿随机分为曲马多组(Q组)和地佐辛组(D组),每组20例。Q组镇痛泵配方为曲马多10 mg·kg-1+托烷司琼0.1 mg·kg-1加生理盐水至100 mL,D组镇痛泵配方为地佐辛0.6 mg·kg-1+托烷司琼0.1 mg·kg-1加生理盐水至100 mL。各泵均以2 mL·h-1的速度匀速静脉输注。记录术后气管导管拔出时间、48 h内出现的不良反应以及术前(T0)、术后4 h(T1)、12 h(T2)、24 h(T3)、36 h(T4)、48 h(T5)时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呼吸频率(RR)及FLACC镇痛评分、Ramsay镇静评分。结果两组患儿术后拔管时间,不良反应以及术后镇痛、镇静评分无显著差异。T1时D组的平均动脉压低于Q组(P<0.05);D组的呼吸频率在T1和T2时较术前以及Q组轻度降低,但仍在正常生理范围内(P<0.05);两组患儿术后的心率均高于术前水平,且在T1时D组患儿的心率低于Q组(P<0.05)。结论地佐辛和曲马多用于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手术术后静脉镇痛都安全有效,不良反应较少。

    作者:赵龙德;王建设;赵津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地佐辛复合靶控输注丙泊酚在子宫输卵管造影术中的麻醉效果

    目的:观察地佐辛复合靶控输注(TCI)丙泊酚在子宫输卵管造影术中的麻醉效果和安全性。方法200例子宫输卵管造影术患者,ASA分级Ⅰ~Ⅱ级,年龄20~40岁,随机分为2组(D组:地佐辛+丙泊酚;F组:芬太尼+丙泊酚),每组100例。D组静脉注射地佐辛0.1 mg·kg-1,F组静脉注射芬太尼1μg·kg-1,1 min后TCI丙泊酚(血浆靶浓度3.0 mg·L-1)。记录麻醉前(T1)、注药后2 min(T2)、插造影管过子宫注入空气堵塞宫颈口(T3)、造影液完全充满全子宫腔及双侧输卵管(T4)、苏醒时(T5)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记录两组术中体动反应和呼吸抑制发生情况,记录两组患者的术中镇痛效果、术后疼痛程度;记录术后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与T 1比较,T2时两组患者SBP、DBP、HR明显降低(P<0.01);T2时SpO2D组明显高于F组(P<0.01);D组术中呼吸抑制发生率和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均明显低于F组(P<0.05);两组术中镇痛优良率和体动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苏醒后下腹痛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佐辛复合靶控输注(TCI)丙泊酚用于子宫输卵管造影术镇痛效果满意、安全可靠、呼吸抑制发生率低,效果优于芬太尼。

    作者:杨纲华;林静丽;李辉;朱亮先;卢增停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减低与标准剂量硼替佐米联合地塞米松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疗效对比分析

    目的:观察标准剂量或减低剂量硼替佐米联合地塞米松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M)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40例初诊或复发、难治MM患者,其中22例使用标准剂量硼替佐米(1.3 mg·m-2)第1、4、8、11天快速静脉注射,第1~2、4~5、8~9、11~12天使用地塞米松20 mg静脉滴注。18例使用1.75 mg硼替佐米(平均0.8~1.0 mg·m-2)第1、4、8、11天快速静脉注射,第1~2、4~5、8~9、11~12天使用地塞米松20mg静脉滴注。两组均为每4周重复给药。所有患者均化疗1~6个疗程。结果比较两组完成4个疗程的MM患者疗效与不良反应,标准剂量组与减低剂量组有效率(完全缓解率+部分缓解率)分别为81.2%与86.7%(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主要为血液系统毒性、周围神经病变及胃肠道不良反应。其中标准剂量组与减低剂量组比较,中性粒细胞、血小板减少发生率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40.9% vs 33.3%,P=0.747;54.3% vs 50.0%,P=1.000)、Ⅲ~Ⅳ级周围神经病(36.4%vs 5.6%,P=0.027)、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率(50.0%vs 16.7%,P=0.046)前者均高于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减低剂量硼替佐米治疗初治、复发难治性MM疗效反应与标准剂量组相似,但不良反应较标准剂量组减低。

    作者:张颖颖;夏瑞祥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2014年美国胃肠病协会关于特异质性肝损伤的临床指南解读

    药物性肝损伤(drug induced liver injury,DILI)是医源性疾病主要类型之一,被分为固有性和特异质性两种类型。前者指当给予高剂量药物时在人类和动物模型中引起的肝损伤,常见的药物是对乙酰氨基酚。特异质性药物性肝损伤是一种少见的药物不良反应,能够导致黄疸、肝衰竭,甚至死亡,仅影响易感人群,与剂量关系不大。DILI的临床表现多样,致病药物种类繁杂,缺少客观的诊断方法,为其诊断和治疗带来较大的困难。

    作者:常彬霞;邹正升;李保森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两种不同术式治疗早期周围型肺癌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术式治疗早期周围型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84例早期周围型肺癌患者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胸腔镜组40例、传统开胸组44例。疗效观察及评价指标为: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第1天引流量,术后第3天疼痛数字评价量表(N RS ),恢复正常活动时间,肺不张发生率,切口长度,淋巴结清扫个数和住院费用。结果术中出血量,术后第1天引流量,术后第3天疼痛N RS ,恢复正常活动时间,切口长度,住院费用,胸腔镜组与常规开胸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肺不张发生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个数比较无显著差异。传统开胸切口出血多,术后引流量较多,术后疼痛明显,恢复慢,术后并发症相对增多。结论两种手术方式均安全有效,胸腔镜手术治疗肺癌住院费用偏高,但具有创伤小,疼痛轻,恢复快,并发症少,切口美观等优点。相比较常规开胸,其优势明显,易被广大患者接受,必将成为常规开展术式。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但术者必须行严格的病例筛选及具备丰富的开胸经验。

    作者:姚杰;臧国辉;陈斌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学龄前肥胖儿童体质指数与血清瘦素、胰岛素及性激素水平的关系探讨

    目的:分析探讨学龄前肥胖儿童体质指数(BMI)与血清瘦素、胰岛素及性激素水平的关系。方法选取60例学龄前(3~6岁)肥胖儿童作为观察组,60例健康正常儿童作为对照组,分别测量两组儿童身高和体重,计算其BMI,测定其血清瘦素、胰岛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IGF-I)、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雌二醇(E2)和睾酮(T)水平,并分析BMI与血清瘦素、胰岛素及性激素水平的相互关系。结果观察组BMI、血清瘦素、胰岛素、IGF-I、IGF-BP3和E2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T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显示观察组BMI与血清瘦素、胰岛素、HOMA-IR、IGF-I、IGF-BP3和E2水平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血清T呈显著负相关(P<0.05),但对照组儿童BMI与各血清指标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 BMI与血清瘦素、胰岛素和雌二醇水平存在正相关,与睾酮水平存在负相关,对学龄前儿童肥胖的早期诊断和早期干预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陈乐;汪艳;张群威;孙捷;曾耀光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急性心肌梗死PCI手术患者的治疗方案研究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手术患者的治疗方案。方法120例急性心肌梗死符合急诊PCI适应证的患者随机分为3组:A、B和C组,每组40例。A组采用单纯的血栓抽吸;B组在A组基础上合并冠状动脉注射替罗非班,C组在A组基础上合并冠状动脉注射替罗非班和硝普钠。对比三组患者的相关基线资料、手术前后冠状动脉的造影结果、住院和随访期间发生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结果三组患者之间的性别、年龄、合并疾病史、血压、心率、血肌酐、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糖、置入支架个数、支架长度和直径、胸痛至球囊扩张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胸痛至球囊扩张时间(5.2±3.8)h。C组患者术后IRA血流<TIMI 2级、术后TMP分级<3级、心电图ST段回落不良例数明显低于A组,C组患者肌钙蛋白Ⅰ峰值、左室射血分数(LVEF)明显高于A组(P<0.05);C组患者术后TMP分级<3级明显低于B组,左室射血分数明显高于B组(P<0.05)。三组出血情况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时,血栓抽吸合并替罗非班与硝普钠经冠状动脉导管注射和单纯的进行血栓抽吸比较,心肌水平再灌注效果更好,并且不会增加出血和其他的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作者:曹占伟;朱洁;于维雅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TURP联合EMS经尿道同期治疗前列腺增生并发尿路结石(附37例报道)

    目的:评估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联合第三代瑞士气压弹道碎石联合超声碎石吸附设备(EMS)经尿道同期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BPH)合并尿路结石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该科2011年4月—2014年7月37例良性前列腺合并尿路结石的患者资料,先采用输尿管镜配合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肾镜下气压弹道及超声碎石清石术治疗膀胱结石,而后采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治疗BPH。结果效果良好,37例患者均一次手术成功,所有结石一次性被清除,无大出血,膀胱穿孔,水中毒,严重感染及尿失禁等并发症,但有1例尿道外口狭窄经行尿道扩张治愈。术后复查KU B显示尿路内无结石残留,随访3~12个月,所有患者无结石复发。结论 TURP联合EMS手术具有创伤小,操作方式简单,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安全,并发症少等优点,是治疗BPH并尿路结石简单而有效方法。

    作者:黄健;黄涛;蒋玖金;吕建军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肾功能和尿蛋白对超高龄人群发生心血管事件的影响

    目的:评价肾功能及尿蛋白对80岁及以上老年人发生心血管事件危险的影响。方法随机入选在该院长期定期体检的80岁及以上老年人16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肾功能是否下降和尿蛋白是否阳性分组,并进行≥40个月的随访,观察比较不同组别间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结果肾功能下降组冠心病及血脂异常的发生率远远高于肾功能正常组,高密度脂蛋白远低于肾功能正常组(P <0.05);尿蛋白阳性组冠心病、血脂异常、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率远远高于尿蛋白阴性组(P<0.05);肾功能下降和尿蛋白阳性均可以预测研究对象较差的生存预后(P<0.05)。结论对于老年人而言,肾功能损害和尿蛋白均可增加发生心血管事件的危险,可以对发生心血管事件及预后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

    作者:郑忠毓;崔吉文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ERCC1和TUBB3在晚期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通过检测核苷酸切除修复交叉互补组1(excision repair cross complementation group 1,ERCC1)和3型β微管蛋白(β-tubulin-3,TUBB3)在晚期胃癌患者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两者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手术切除的66例晚期胃癌组织及40例癌旁组织中的ERCC1及TUBB3蛋白的表达情况,并结合临床病理资料综合分析。结果ERCC1和TUBB3在晚期胃癌组织中的高表达率分别为59.1%和13.6%,在癌旁正常组织中的高表达率分别为30%和72.5%,两种蛋白高表达率在晚期胃癌组织和正常胃组织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ERCC1、TUBB3蛋白表达与性别、年龄、肿瘤大小、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肿瘤原发部位均无关(P>0.05),但与肿瘤的分化程度相关(P<0.05),ERCC1与TUBB3的表达成负相关。结论在晚期胃癌患者肿瘤组织中ERCC1成高表达、TUBB3呈低表达,两者在癌组织中表达具有密切关系。

    作者:胡锵;于东风;刘弋;常家聪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降钙素原变化率在评估脓毒症患者预后中的价值

    目的:探讨静脉血中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及其变化率在评估脓毒症患者预后中的价值。方法对急诊重症监护室收治的72例脓毒症患者,分别于入室即刻(PCT1)、入室后72 h(PCT2)检测静脉血中PCT含量,并计算PCT变化率。患者入室后24 h内利用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价Ⅱ(APACHEⅡ)进行评分。以患者入室后28 d生存状况,将患者分为存活组(52例)和死亡组(20例),比较两组患者不同时点静脉血中PCT含量、PCT变化率及APACHEⅡ评分对预测患者预后的价值。结果存活组和死亡组患者入室即刻PCT含量分别为14.72μg·L-1(7.82~20.25μg·L-1)比18.25μg·L-1(13.43~21.83μg·L-1),两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47);存活组和死亡组患者72 h PCT含量分别为4.11μg·L-1(2.03~8.22μg·L-1)比12.33μg·L-1(8.21~15.76μg·L-1),两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00);存活组和死亡组患者PCT变化率依次为0.718(0.589~0.827)比0.365(0.256~0.57),两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00)。PCT变化率预测患者预后价值同APACHEⅡ评分一致,但优于不同时点静脉血中PCT含量,其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14,敏感度82.7%,特异度75%。结论患者静脉血中PCT变化率可作为判断脓毒症患者预后的指标之一,其预测能力优于入室即刻PCT和72 h PCT含量的预测能力。

    作者:周登川;王楠;方芳;张泓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阑尾穿孔腹膜炎脓毒症儿童的微创手术效果研究

    目的:探究阑尾穿孔腹膜炎脓毒症儿童的微创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期间该院接收治疗的阑尾穿孔腹膜炎脓毒症儿童108例,根据患者自身对治疗方法的需求将108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有54例患者采用腹腔镜手术进行治疗,对照组有54例患者采用开腹手术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术中及术后各项临床指标、术后不同时间点血清中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以及白细胞介素-10(IL-10)的含量、术后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为(54.0±20.1)min,对照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为(82.4±25.5)min。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为(60.6±16.5)mL,对照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为(118.2±34.6)mL。观察组患者的排气时间为(11.0±1.5)d,对照组患者的排气时间为(33.6±8.2)d。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为(4.1±1.4)d,对照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为(11.3±4.1)d。上述各项比较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患者血清中IL-6、TNF-α以及IL-10的含量无显著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7 d观察组患者血清中IL-6、TNF-α含量较对照组患者显著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 d观察组患者血清中IL-10的含量较对照组显著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观察组患者血清中IL-10的含量较对照组降低,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内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2.95%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24.05%,比较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阑尾穿孔腹膜炎脓毒症儿童较开腹手术有较好的临床效果,能够降低患者血清中IL-6、TNF-α含量,提高患者血清中IL-10的含量,且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降低,可以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和使用。

    作者:张玮;梁峰;孙传玮;王贵波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新辅助化疗方案在ⅡB~ⅢC期胃癌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方案新辅助化疗治疗进展期胃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毒副作用及生存状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7月—2012年9月该医院收治的65例局部进展期可切除胃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3例患者(实验组)完成新辅助化疗后接受开放手术治疗,32例患者(对照组)入院后直接行手术,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根治效果、术后并发症情况及生存情况等。结果实验组患者R0切除32例、R1切除1例,对照组患者R0切除24例、R1切除8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61,P<0.05);阳性淋巴结检出数目分别为(4.55±1.48)枚和(6.38±2.27)枚(t=-3.838,P<0.05);淋巴结清扫数目分别为(21.24±2.67)枚和(20.19±2.71)枚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数分别为3例和3例,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平均术中失血量(434.29±86.64)mL,对照组为(190.97±47.91)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中位总生存时间为23.5个月,对照组为17.7个月(P=0.138)。结论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新辅助化疗化疗毒副作用可耐受,可提高进展期胃癌R0切除率,降低淋巴结转移率,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

    作者:徐迅;张长乐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黏连性肠梗阻行腹腔镜肠黏连松解术与开腹肠黏连松解术的对比分析

    目的:探讨腹腔镜肠黏连松解术与开腹肠黏连松解术的临床疗效并对两者进行对比分析。方法在该院进行手术治疗的黏连性肠梗阻患者44例,其中采用腹腔镜肠黏连松解术以及开腹肠黏连松解术的患者各22例,观察两组患者手术中以及手术后的各项指标。结果腹腔镜手术所用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以及肠蠕动恢复时间均较开腹手术组短,患者术后出血量以及患者在术后采用镇痛的病例数均比开腹手术组患者更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较开腹手术组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手术组患者在治疗后腹痛腹胀的症状消失的有20例(90.91%),仍偶有腹痛的患者有2例(9.09%);而开腹手术组患者手术后症状消失的有18例(81.82%),仍有症状者3例(13.64%),其中有1例患者需再次进行黏连松解术,开腹手术组在术后仍有症状以及需要再次手术的患者多于腹腔镜手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腹腔镜肠黏连松解术比开腹肠黏连松解术具有更多的优越性,具有安全、手术时间短、手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

    作者:王华;邱玺鹏;赵伟;张建民;曹汉彬;王长庆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血清MMP-9水平与IGT人群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

    目的:对比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表达水平在不同糖代谢人群的差异,研究血清MMP-9水平对糖耐量异常(IGT)人群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的预测作用。方法(1)大组比较:分别检测A组(47例正常人)、B组(62例糖耐量异常IGT患者)、C组(54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体重指数、腰臀比、腹壁皮下脂肪厚度、上臂皮下脂肪厚度、小腿后区皮下脂肪厚度、血压、血清MMP-9、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比较各组上述指标水平;(2)亚组比较:在每组中随机抽取35名受检者行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进一步分为A1(正常亚组)、B1组(单纯糖耐量异常IGT亚组)、B2组(糖耐量异常合并动脉粥样硬化IGT并AS亚组)、C1组(单纯2型糖尿病亚组)、C2组(2型糖尿病合并动脉粥样硬化T2DM并AS亚组),对比各亚组血清MMP-9、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结果(1)大组比较:B组(IGT)血清MMP-9水平明显高于A组(正常组),低于C组(2型糖尿病组),差异显著;(2)亚组比较:B2组(IGT并AS亚组)MMP-9较A1组(正常对照亚组)、B1组(单纯IGT亚组),C1组(单纯2型糖尿病亚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MMP-9可能作为IGT人群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的循环标志物,发挥早期预警作用。

    作者:吴筠;蔡德鸿;陈宏;张桦;柯涓 刊期: 2015年第05期

安徽医药杂志

安徽医药杂志

主管:安徽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安徽省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