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体会

任爱芬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 护理措施, 探讨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有效护理方式.方法:对2010年4月至2011年11月住院并接受治疗的11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分析探讨.结果:对本组110例患者施行心肌梗死对症治疗之后,有3例患者治疗无效而死亡;19例患者明显好转,88例获得理想的治愈效果.结论:医护人员细心全面的护理,可有效帮助患者保持愉悦的心情,使其积极配合治疗,终获得令人满意的治疗效果,尤其是心理护理的各项措施,明显提高了患者对自身疾病的认识,增强了其抵抗疾病的信心和勇气.
求医问药(下半月)杂志相关文献
  • 脑出血患者的观察与护理体会

    脑出血是一种高致残率和致死率的全球性疾病,在美国和欧洲,脑出血占脑卒中比例的15%,在亚洲占30%.本病好发于55岁以上中老年人,具有发病率高、病死率高的特点,所以,应加强脑出血的观察与护理,为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提供信息.

    作者:吴朝玲;庄玉春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对手足口病患儿心肌酶改变情况的分析

    目的:分析探讨手足口病患儿心肌酶的变化情况.方法:对2011年9月~ 2011年11月期间在我院确诊并住院治疗的80例手足口病患儿及30例在我院进行常规体检儿童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80例手足口病患儿作为观察组,将30例在我院进行常规体检的儿童作为对照组.我们在观察组患儿住院的当日或次日对其进行的心肌酶检验,在对对照组儿童进行常规体检时对其进行心肌酶检验.结果:在观察组的80例手足口病患儿中,有55例患儿的乳酸脱氢酶高于正常值,异常率为68.75%;有50例患儿的肌酸激酶同工酶高于正常值,异常率为62.5%.而在对照组的30例正常儿童中,只有一例儿童的乳酸脱氢酶高于正常值,异常率为3.3%.观察组患儿心肌酶的异常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儿童,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大部分手足口病患儿都会存在心肌酶改变的情况.这种情况可导致心肌受损.因此,临床医生在对手足口病患儿进行诊治的过程中,若发现患儿出现体温升高、心率加快的症状,应及时为其做心肌酶检查,以便及时对患儿进行有效的治疗.

    作者:赵承俊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浅析局部与静脉麻醉人工流产术的比较

    目的 分析局部注射麻醉与静脉麻醉的优缺点,对比两种麻醉方式在进行人工流产术的临床效果 方法 将我院所收治的140例行人流术的早孕孕妇随机分成局部麻醉组和静脉麻醉组,每组各70例.局部麻醉组予2%利多卡因5ml在宫颈旁的3点、9点局部注射;静脉麻醉组采用先静注异丙酚0.6mg/kg,,1分钟后再次静注给药2 mg/kg,速度为4 mg/s,在患者意识消失之后行流产术,若术中出现皱眉或肢动时追加异丙酚,每次用量25~40mg.结果 两种方法均能满足手术要求.局部麻醉组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率明显高于静脉麻醉组(P<0.05);静脉麻醉组生命体征变化较为明显,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在镇痛效果、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等方面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异丙酚麻醉(静脉麻醉)在行人工流产术中的效果较局部麻醉有安全、无痛且人工流产综合症低等优点,该方法值得推广.

    作者:谢军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针刺加颈椎矫正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

    目的:观察针刺加颈椎矫正法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0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观察组50例采取针刺加颈椎矫正法治疗;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方法.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对照组78%,统计学数据P<0.05,P<0.01.结论:针刺加颈椎矫正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效果明显,患者满意度高.

    作者:吴坚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采用系统护理干预产后抑郁

    目的 探索系统护理缓解产后抑郁的效果

    作者:李淑萍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35例高血压脑出血的手术治疗效果

    高血压脑出血是脑血管病中病死率和致残率都很高的一种疾病,病死率约为40%-50%[1].外科治疗该病的疗效优于内科治疗,已得到临床证明.现回顾性分析我科2008年5月-2010年5月收治的35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治疗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任忠慧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抗生素在妇产科围手术期的预防应用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抗生素在妇产科围手术期的预防性使用效果.方法:将我院在2009-2010年收治的160例妇产科手术病例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80例,术前给予头孢呋辛治疗,手术后8小时内重复给药一次,对照组手术后按照常规方法予以头孢呋辛治疗.结果:实验组手术后疼痛率、感染率、住院时间抗生素的用量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等明显低干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体温恢复正常的时间进行比较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妇产科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可以有效预防感染,可以有效减少抗生素使用量,有效减少术后不良反应,缩短住院时间.

    作者:韦秀艳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医院药房应用电子处方的利弊与对策

    随着计算机技术及医院信息化、网络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医院使用了门诊电子管理系统,以提升医院的科学化、规范化管理水平.本文结合我院实际工作情况总结和分析了电子处方在医院药房中的需求、应用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认为电子处方经过改进可以在医院推广应用.

    作者:康亮华;孙梦娣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急诊救治32例双硫仑样反应患者的临床分析

    头孢菌素、甲硝唑均为临床广泛应用的抗生素.应用上述抗生素期间,若接触乙醇制品,常出现双硫仑样反应.现将我科2008.08~2010.12期间诊断为双硫仑样反应的32例患者的诊治情况总结如下:

    作者:鲁锋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浅谈剖宫产术后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加强剖宫产术后护理工作的必要性,旨在为进一步提高剖宫产手术的成功率,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06年12月~2010年12月问我院收治的接受剖宫产手术的产妇62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积极的术前及术后护理,并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这62例产妇的剖宫产手术均成功完成,经过积极的术前及术后护理,所有产妇均安全出院.结论:加强剖宫产手术术前及术后的护理工作,可提高剖宫产手术的成功率,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罗艳峰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高压氧治疗CO中毒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高压氧治疗CO中毒的护理体会.方法:我院收治CO中毒患者45例,采用高压氧治疗并实施有效的护理配合.结果:43例患者得到了良好的康复,随访观察半年,未出现CO中毒迟发型脑病,患者的生活和工作恢复正常.2例患者因抢救无效死亡.结论:有效的护理配合,是提高高压氧治疗CO中毒效果的重要保证.

    作者:喻兰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8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误诊分析

    目的:探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误诊原因及防范对策,以降低误诊率.方法:对误诊的8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的临床表现、治疗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本组8例患者,误诊为胆囊炎者2例,急性胃肠炎2例,急性阑尾炎1例,食物中毒2例,急性胰腺炎1例.治疗与转归后,5例痊愈出院,3例好转出院.结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的临床表现复杂,易与呼吸、消化、心血管、神经等多个系统的疾病混淆,临床医师要加强病史询问,全面体检,加强血糖、生化检查,以降低误诊率.

    作者:姜岚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心力衰竭型冠心病护理探讨

    通过长期以来的研究,发现冠心病的发病与一些危险因素,例如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吸烟、肥胖以及缺乏体力活动等有密切联系,而要避免这些因素的存在,一般可以通过药物治疗与对生活的改变来进行控制和调节.心衰,实质上是属于心功能不全的一种表现,而冠心病,则是猝死的一种很常见的病因,属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缺血性心脏病.随着我国社会步入老龄化,而此类疾病又对现代人的生命健康造成威胁,从而影响了生活的质量.

    作者:刘江陵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铁路职工健康调查

    目的 了解长春铁路地区铁路职工的健康状态、职工的主要慢病患病情况以及掌握影响职工健康的主要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法抽取该地区20岁以上职工,使用问卷进行调查.结果 (1)健康人群4014人,女性>男性.(2)60岁以上老年人占调查人数的17.97%,其中独居老人占11.14%(3)慢病人群2271人,占调查人数的36.13%.患病排序为肥胖、高血压病、冠心病、糖尿病、脑卒中、肺心病及肿瘤.(4)影响职工健康的主要危险因素:吸烟人数占调查人数的16.36%,男性>女性;饮酒人数占调查人数的16.7%,男性>女性;饮食习惯中嗜成者占调查人数的20.93%.结论 60岁以上老年人占调查人数的6分之一,而且独居老人占9分之一;慢病人群占调查人数的7分之一;不良的生活习惯与饮食结构不合理在慢病人群中所占比例较高.因此,有针对性健康教育、健康促进以及慢病干预工作是势在必行.

    作者:万雪;陈继玮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银耳过敏一例

    一、病例介绍患者女性,于午餐时食用银耳,十几分钟后感觉上腹部不适、隐隐作痛、伴恶心、头疼、头晕、神情恍惚,当时自行口服扑尔敏8mg,半小时未见好转反而加重,由人背到门诊就诊.经询问,患者母亲有银耳过敏史,其他家人无银耳过敏史,本人几年前也有过两次食用银耳上腹部不适,第一次未作处理,过了几个小时症状消失,后一次服用扑尔敏4mg、维生素C20mg便入睡,醒来腹部恢复正常.患者此后就不再食用银耳,今日是汤中有银耳患者未见就误食了,过后就出现上述症状.

    作者:梅红云;王蕾;姚琳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一例肠造瘘术后轮状病毒腹泻并发惊厥的护理

    轮状病毒腹泻是秋冬季小儿常见疾病之一,多发生于6~24个月婴幼儿,起病急.近年来发现轮状病毒不仅引起腹泻,也可发生如神经系统、呼吸系统等肠道外感染,多数预后良好.本文对一例肠造瘘术后轮状病毒腹泻并发惊厥患儿的护理方法及效果作了全程描述,具有临床参考价值.

    作者:李京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靶控输注技术在小儿麻醉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靶控输注技术在小儿麻醉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我院麻醉科医师根据小儿麻醉的特点和药效与药代动力学原理,针对性地采取靶控输注技术注射异丙酚进行小儿麻醉,并对其效果进行分析.结果:采用靶控输注技术静脉注射异丙酚对小儿进行麻醉,整个麻醉过程比较顺利,且较准确地控制了麻醉药物浓度.结论:在小儿麻醉过程中,采用靶控输注技术注射麻醉药物,不仅能够有效控制药物浓度,且麻醉过程比较平稳,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巴德木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宫血宁胶囊对放置宫内节育器(IUD)后月经过多的防治效果

    目的:探讨宫血宁胶囊对放置宫内节育器(IUD)后月经过多的防治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06年1月至2009年1月收治的120例安置宫内节育器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实验组在实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服用宫血宁胶囊进行治疗,对照组仅进行常规术后护理,两组治疗一段时间后,检测分析治疗前后患者的月经量及各项生理指标变化情况和防治效果.结果:经过1~2个月的临床治疗,大部分患者的病情得到明显改善,实验组60例患者中,48例未出现月经过多现象,10例偶有异常发生,但其血红蛋白未出现异常现象,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其余患者病情未得到控制.结论:宫血宁胶囊对放置宫内节育器后月经量过多有很好的治疗效果,且能有效避免安置节育器后遗症,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

    作者:李桃英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非淋菌性宫颈炎单纯解脲支原体感染的耐药情况分析

    目的 研究发生单纯解脲支原体(Uu)感染的非淋菌性宫颈炎患者的耐药情况.方法:对2008年-2011年间本地区发生单纯Uu感染所致非淋菌性宫颈炎的358例患者进行分析,对其支原体做药敏试验.结果:耐药率较高的为氧氟沙星及环丙沙星,分别为48.12%及52.60%;敏感率较高的为美满霉素、强力霉素和交沙霉素,分别为65.62%,82.30%)和74.57%.结论:在对发生单纯Uu感染患者的非淋菌性宫颈炎进行治疗时,要首先进行药物敏感试验.

    作者:卓晓娅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浅谈抚触和婴儿体操对婴幼儿生长发育的影响

    目的:探讨抚触及婴儿体操对正常婴幼儿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按随机抽样的方法将实验对象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实验组小儿进行抚触和做婴儿操,每天一次,每次15~20分钟,共90天.对照组不给任何干预,定期监测两组小儿的各项发育指标、睡眠质量等.结果:从生后24小时开始进行抚触和婴儿操者,新生儿体格发育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新生儿睡眠质量高;新生儿神经行为评分以及在30天后应用“0~3岁小儿精神发育检查表”专人进行测评,得出智能五大能区及在此基础上智商的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对婴幼儿采取抚触和婴儿操护理,能有效改善其生长发育状况,对提高婴幼儿的正常生理机能有重要意义.

    作者:冯霞 刊期: 2012年第09期

求医问药(下半月)杂志

求医问药(下半月)杂志

主管:吉林医药学院

主办:吉林省求医问药杂志社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