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琨;谢镇春;贾淑娟
目的:对清开灵分散片与连花清瘟胶囊联合治疗病毒性感冒与发烧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为临床安全用药和该病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150例病毒性感冒伴发烧症状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每日给予临床推荐剂量的清开灵分散片和连花清瘟胶囊,一周后对其有效性进行评价,对研究结果进行记录和分析.结果:联合应用连花清瘟胶囊与清开灵分散片,对病毒性感冒与发烧具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对咽痛、发烧、鼻塞与咳嗽等典型症状的整体有效率均达到90%左右,且在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具有安全高效的优点.
作者:李贞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探讨高脂血症的有效治疗方法,并分析其致病因素,做好预防工作.方法:选取本院2007-2011年确诊的高血脂症患者200例,进行针对性的治疗,并给予生活干预及随访,了解患者各项指标情况.结果:经治疗,所有患者的各项指标均有所改善.随访显示,并发其他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有15例,发生率为7.5%,其他患者的各项指标均保持较好.结论:对高血脂患者进行针对性的治疗,并对其日常生活方式进行干预,可以很好地降血脂,并防止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胡小霞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观察结肠癌并存阑尾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探讨结肠癌并存阑尾炎出现误诊及漏诊的临床症状及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至2012年收治的结肠癌并存阑尾炎误诊以及漏诊的1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逐一分析和总结.结果:本研究10例患者均被先诊断为阑尾炎,1例阑尾未处理,9例进行阑尾炎常规治疗.在阑尾炎手术中,医务人员发现其为阑尾炎和结肠癌并存,及时进行右半结肠切除手术者6例,横结肠切除1例,左半结肠切除1例;在阑尾切除术后1-3月,发现为阑尾炎和结肠癌并存,行横结肠切除1例,左半结肠切除1例.结论:结肠癌并存阑尾炎的误诊和漏诊发生率极高,为6%-20%.因此,提高术前诊断技术,加强术中检测,对降低误诊、漏诊发生率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者:李正强 刊期: 2012年第09期
护理管理过程中的安全管理是十分重要的环节,能够为护理质量的提高提供保证.本文对护理管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和安全管理措施进行了分析,探讨了避免安全隐患,降低护理事故发生率,实施安全管理的主要措施.通过加强临床护理人员的职业道德培训、规章制度学习以及经常性的安全指导,同时不断完善和实施相关的护理安全管理制度,严防护理安全事故,强化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可有效促进各项护理管理目标的完成,推动建立良好的护患沟通关系,提高临床护理质量.
作者:张惠娜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胸部小切口在胸心外科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胸心外科手术13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全部行胸部小切口术,观察分析临床治疗效果.结果:125例顺利完成手术,占总数的96.2;另外5例因止血或胸膜粘连过于严重而转常规切口术.手术时间为(122.5±20.5)min,体外循环时间为(29.3±5.8)min,术中出血量(30.4±10.7)ml,伤口愈合时间(45.5±15.3)h,术后住院时间(9.6±4.2)d,均未见严重并发症.结论:胸心外科手术中采用小切口方式,手术时间缩短,创伤小,伤口愈合快,患者出血量少,身体恢复快.
作者:吴秀玉 刊期: 2012年第09期
2010年9月,我院对热射病患者12例进行中心静脉导管留置,其中颈内静脉穿刺3例,锁骨下静脉穿刺4例,股静脉穿刺5例.12例置管1例为股静脉置管轻度渗血,1例为颈内静脉置管渗血且形成巨大血肿.本文对其护理方法进行了叙述.
作者:王莉娜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胎盘早剥对母婴的影响,总结经验,以提高临床诊疗水平.方法:对我院2005年至2010年住院出现胎盘早剥的112例产妇的年龄、分度、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及妊娠结局进行分析.结果:胎盘早剥的严重程度与母婴围产结局相关.结论:胎盘早剥严重影响孕产妇及围生儿的生命,应提高对胎盘早剥的认识,尽量避免诱发因素,早诊断、早治疗,采取积极措施,从而改善母婴的围产结局.
作者:陈海菊;蔡白芒 刊期: 2012年第09期
当前数字化医院的建设在中国方兴未艾,相关研究与文献报道很多,本文从数字化医院建设现状出发,通过数字化医院管理体系建设的阐述,探讨如何加强基层医院数字化建设的策略,并提出自己的建议,以供同行参考.
作者:刘艳英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颈部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法在甲状腺手术中的可行性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4月至2011年7月我院施行甲状腺切除术312例的临床资料.传统手术组162例,小切口改良式组150例,将两组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两组在切口长度、手术时间、失血量、住院时间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经颈部小切口行甲状腺切除术能够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出血量,术后美容效果好.
作者:刘辉 刊期: 2012年第09期
在急诊工作中,昏迷患者发生低血糖症的几率占急诊患者的比例很大.由于该症隐蔽性大,误诊率较高,应当引起急诊工作人员的高度重视.如果诊治不当,将给患者带来不可逆的脑损伤,甚至造成严重的后遗症.
作者:杨红军 刊期: 2012年第09期
急性脑梗死在中老年人群中具有很高的致死率和致残率,且发病率逐年增高,是严重影响中老年身心健康的主要疾病.近年来,其发病又有年轻化的趋势.中药注射剂已经在临床得到推广应用,且其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小,使得临床急性脑梗死的治疗得到喜人的效果,其中,步长丹红注射液的疗效尤为显著.我院于2011年3月至2012年3月应用步长丹红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140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军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老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介入治疗临床效果.方法:将老年冠心病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5例行药物治疗,观察组45例行桡动脉介入治疗,就两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除心绞痛状态无明显差异外,观察组躯体活动受限程度、疾病认识程度、治疗满意程度、心绞痛发作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采用经桡动脉介入方式治疗,可明显提高临床有效率,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黄思兵;刘雄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CVVH模式治疗维持性血透患者皮肤瘙痒的疗效.方法:我中心收治维持性血透皮肤瘙痒患者22例,随机分为A组12例,B组10例.A组采用CRRT—CVVH模式治疗,每月2次,每2周1次,治疗时间为10-12小时.两组血透次数基本相同,每周2-3次,每次4小时,观察时间为2个月.结果:A组5例瘙痒症状消失,7例明显好转,B组4例瘙痒症状加重,6例改善不明显.结论:应用CRRT—CVVH模式+血透治疗维持性血透患者的皮肤瘙痒症状,效果明显优于单纯使用血透治疗.
作者:宗晓玉;孔月凤;朱磊 刊期: 2012年第09期
心血管疾病是内科中风险性极高的一种疾病,患患者群多为老年人,该病种类繁多,并伴随多种并发症,像在心脏放入一颗定时炸,很难控制患者病情的发展,因此,心血管内科的护理风险很高.近年来,我国的许多医疗纠纷都是由心血管内科护理风险引起的.本文主要介绍了心血管内科护理存在的安全隐患,并提出了改善措施,以期提高护理工作质量,降低护理风险.
作者:时焱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社区医学干预对早、中期老年性痴呆(AD)患者减缓病情发展的作用.方法:对社区2010年5月~2011年5月80例65岁以上的早、中期AD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与非干预组,每组40例.对干预组按计划进行医学干预1年,对两组差异进行比较.结果:1年后两组早、中期AD患者病情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早、中期AD患者进行有效的社区医学干预,可以延缓AD病情的发展进程.
作者:李国忠 刊期: 2012年第09期
总结了37例高龄患者在围手术期心脑血管意外发生的相关因素,主要包括发生时间、内科合并症、手术及麻醉的刺激、术后血压波动、术后疼痛、术后排便、术后电解质变化、术后长时间使用止血药和术后卧床时间过久.提出术前应做好脏器功能的评估和手术危险性预测,并制定完善的管理流程,减少因老年化及相关危险因素所产生的负向影响,促进正向的功能护理.认为对高龄患者进行全面的围手术期护理,对促进其康复有重要意义.
作者:文珍艳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儿童强化免疫接种麻疹疫苗的全程护理措施及意义.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0年12月间我中心收治的强化免疫接种麻疹疫苗的儿童17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86例)和观察组(86例).对86例对照组儿童实施常规护理,对86例观察组儿童实施全程综合护理,将两组儿童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其对接种过程的满意度进行对比,并将对比结果及两组儿童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观察组儿童在接种麻疹疫苗时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儿童,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儿童对接种过程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儿童,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强化免疫接种麻疹疫苗的儿童实施全方位的全程综合护理,可降低儿童在接种麻疹疫苗时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其对接种过程的满意度.这种护理方法在完整实施预防接种工作中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孟朝晖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观察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在老人前列腺增生电切术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至2011年我院收治的60例前列腺增生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硬膜外麻醉组为对照组,腰麻硬膜外麻醉组为实验组,两组患者均行前列腺增生电切术.硬膜外麻醉组30例患者行单纯硬膜外麻醉,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组行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对比观察两组在麻醉诱导时间、麻药用量及术后并发症方面的差异.结果:麻醉后,两组患者的舒张压和收缩压都有所下降,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组的收缩压波动范围不大,且组内各个时间点之间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组相比,硬膜外麻醉组患者的血压在20至30分钟内下降较为明显(P<0.05).与硬膜外联合麻醉组相比,腰麻硬膜外麻醉组的局部麻药用量较少,诱导时间较短,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组在麻醉5分钟后,麻醉平面确定,其上界99%左右达T10,1%左右达T9,麻醉之后的各时点血压平稳.两组麻醉后的脉搏血氧饱和度及心率均无变化.结论: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在老人前列腺增生电切术中的临床效果良好,是一种效果确切、安全可靠的麻醉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黄冠英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观察肾石通丸单独使用治疗原发性泌尿系结石和经体外冲击波碎石或手术碎石治疗后残余结石的疗效.方法:统计近1年半以来我院门诊及住院部确诊泌的尿系结石患者,将其分为原发组和干预后组,使用设定好的选择方案对患者使用该组基本治疗加肾石通丸治疗(实验组)或基本治疗加安慰剂治疗(对照组),3个月后观察各组临床疗效.结果:原发组中,实验组治愈率为60.0%,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治愈率为32.5%,总有效率为65.0%,2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组中,实验组治愈率为63.3%,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治愈率为26.7%,总有效率为76.7%,2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肾石通丸治疗泌尿系结石具有显著的利尿通淋,溶石排石的功效,疗效确切可靠.
作者:朱德元;毛辉辉;高文喜;张忠民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多索茶碱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1年来的50例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多索茶碱治疗组和氨茶碱治疗组.对比两组的临床症状、肺功能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多索茶碱治疗组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氨茶碱治疗组,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P<0.05).结论:多索茶碱是一种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的安全有效的药物.
作者:陆霖 刊期: 2012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