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

孙铁柱

关键词: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双镜治疗), 胆囊结石, 胆总管结石, 临床疗效
摘要:目的:观察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本院2015年2月~2016年7月期间诊治的75例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展开回顾性分析,根据其手术治疗方式将患者分为观察组(39例)与对照组(36例),对照组给予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术中情况(包括出血量、手术时长、肛门排气时间、初次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长)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中多项观察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低得多(P<0.01)。结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良好,具有并发症少、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恢复快等优点。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宫腔镜电切宫颈治疗慢性宫颈炎的临床疗效评价

    目的:探讨宫腔镜电切宫颈治疗慢性宫颈炎的临床疗效,为宫腔镜电切宫颈治疗慢性宫颈炎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6年6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96例慢性宫颈炎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4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微波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宫腔镜电切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各项指标变化情况并记录,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情况、临床疗效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情况比较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改善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3.3%,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明显要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腔镜电切宫颈治疗慢性宫颈炎的临床疗效显著,改善了临床症状和生活质量,提高了预后和治愈率,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雪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经颅磁刺激技术治疗双相障碍躁狂发作的临床有效性分析

    目的:分析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双相障碍躁狂发作的临床有效性。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100例双相障碍躁狂发作患者,将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实施丙戊酸钠缓释片治疗及 rTMS 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有效性。结果:观察组患者 YMRS 评分、CGI-BP 评分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及治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结论:rTMS 治疗双相障碍躁狂发作具有较高的效率。

    作者:王飞雪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机械通气治疗急性中毒致呼吸衰竭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早期机械通气在急性中毒致呼吸衰竭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本院2014~2015年收治的100例急性中毒致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行早期机械通气治疗的观察组与未行早期机械通气治疗的对照组。结果:观察组抢救成功率为96.0%明显高于对照组64.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气分析指标与血流动力学指标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机械通气治疗急性中毒致呼吸衰竭显著改善患者血气分析指标与血流动力学指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张海明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血气分析仪、干式生化分析仪测定血钾水平结果分析

    目的:探究临床测定血钾水平的过程中,对比分别应用血气分析仪和干式生化分析仪的测定结果,为临床诊断奠定基础。方法:自本院2015年5月~2016年3月期间收治的128例重症患者,对患者应用不同血钾测定方法,对比观察两种测定结果。结果:予以不同检测方法后,采用血气分析仪测定的血钾水平略低于干式生化分析仪的测定结果,差异显著(P<0.05)。进一步分析两种测定方法之间的相关性发现,两种方法呈直线相关关系,即 r=0.976,P<0.05,X 值分布范围合适,线性回归方程:Y=0.876X+0.190。结论:临床测定血钾水平的过程中,与干式生化分析仪相比,血气分析仪可准确测定患者的血钾水平,但需相应的公式校正检测结果,应广泛推广。

    作者:李振华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经直肠超声检查前列腺体积与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密度对检出前列腺癌的影响

    目的:探讨经直肠超声引导的前列腺穿刺中各项前列腺相关指标与前列腺癌检出率之间的关系。方法:分析2012年7月至2016年7月在本院行前列腺穿刺27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了解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密度(PSAD)、前列腺体积(PV)与前列腺癌检出率之间的关系。所有穿刺病例在行穿刺术前均行 PSA、直肠指诊(DRE)及经直肠超声扫描测量 PV 并计算得出 PSAD。结果:在总共278例前列腺穿刺的病例中,有61例经病理确诊为前列腺癌,检出率为22.25%。前列腺增生和前列腺癌两组患者除年龄以外,PSA、PSAD 和 PV 均有显著性差异,PSAD 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796,显著高于 PSA(0.551)。当 PSAD 截断值为0.15ng/mL2时,检出前列腺癌的特异度为89%。结论:随着 PV 的增大,前列腺癌的检出率逐渐减低,PSAD 诊断效能优于 PSA,对预测前列腺癌的发生和恶性程度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蔡敏娴;卢彩成;陈国强;张贵荣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内镜下套扎联合奥曲肽治疗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临床分析

    目的:探索内镜下套扎联合奥曲肽治疗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临床疗效。方法: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76例进行随机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单独采用奥曲肽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内镜下套扎联合奥曲肽进行治疗,治疗后将两组患者症状好转时间,止血时间及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观察组显效20例,有效1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4.7%;对照组显效13例,有效14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为71.1%,两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5)。观察组的止血时间为(15.4±4.9)h,对照组的止血时间为(23.1±5.6)h,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进行再止血患者2例,观察组进行再止血的患者11例,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采用内镜下套扎联合奥曲肽治疗,能够改善再出血质量,提供患者生活,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唐艳霞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医院使用设备信息化管理及推动设备信息化建设策略分析

    伴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水平的不断进步,我国逐渐迈入了信息化管理时代,在现代化手段的利用下,对传统的医院设备信息管理也实施了信息化管理手段。对于国内信息技术的发展而言,医院设备信息化管理在其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辅助作用,通过现代化信息技术在医院设备管理工作中的运用,有效地实现了医院设备相关信息资料的科学化管理目标。因而,文章将针对医院设备信息化管理现状进行分析,并将一些能够有效推动医院设备信息化建设和管理的策略阐述出来。

    作者:肖燕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肾积水治疗中输尿管镜探查、钬激光治疗的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肾积水治疗中输尿管镜探查、钬激光治疗的临床成效。方法:随机选择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间本院肾积水患者80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经过输尿管镜探查的80例患者当中,总共有70例患者患有输尿管结石梗阻,发生率87.5%(70/80),其中输尿管结核2例,输尿管息肉梗阻有4例,输尿管痉挛3例,并未出现显著梗阻症状,手术之后随访3~5周发现,肾积水消退率达到了97.5%(78/80)。结论:针对肾积水患者而言,通过输尿管镜探查梗阻,于治疗肾积水而言,更加有效、安全,尤其是针对发生原因不明确的肾积水,输尿管镜探查、钬激光治疗临床方案可作为首选。

    作者:管习国;程应生;张志炎;杨代俊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超声引导下髂腹股沟及髂腹下神经阻滞用于小儿腹腔镜疝修补术麻醉中的临床分析

    目的:研究超声引导下髂腹股沟及髂腹下神经阻滞用于小儿腹腔镜疝修补术麻醉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6年7月间本院收治的82例小儿疝气患儿,并将患儿随机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1例;患儿均行腹腔镜疝修补术治疗,对照组手术中行常规全身麻醉,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再联合超声引导下髂腹股沟及髂腹下神经阻滞麻醉;观察分析患儿的 HR(心率)、MAP(平均动脉压)与 SpO2(血氧饱和度)改变情况、苏醒时间、舒芬太尼用量及相关不良反应情况等。结果:在 T1(切皮操作时)、T2(苏醒时)时,组间 HR、MAP 进行对比,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且将患儿的苏醒时间、舒芬太尼用量及相关不良反应等进行分析对比,研究组较对照组也明显减少(P<0.05)。结论:小儿腹腔镜疝修补术中应用超声引导下髂腹股沟及髂腹下神经阻滞麻醉,具有良好的麻醉效果。

    作者:唐玲;王静;朱义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西门子 PRIMUS 医用直线加速器电子线剂量率故障检修

    西门子 PRIMUS 医用直线加速器电子线常规使用的剂量率是300MU/min,并由系统控制其稳定在±10%的波动范围内,当因某种原因超过该范围时会引起与剂量率相关的连锁并中断放疗。本文主要介绍加速器电子线剂量率出现故障并终将注入器电阻更换解决故障的检修经过。

    作者:程杭;杨昕;朱万里;张红智;张毅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白蛋白联合蓝光照射仪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对应用白蛋白联合蓝光照射仪方案对患有患有黄疸疾病的新生儿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患有患有黄疸疾病的新生儿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43例。单纯采用蓝光照射仪照射方案对对照组患儿实施治疗;采用白蛋白联合蓝光照射仪方案对治疗组患儿实施治疗。结果:治疗组患儿黄疸症状彻底消失时间和治疗计划实施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在新生儿黄疸疾病治疗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新生儿黄疸疾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应用白蛋白联合蓝光照射仪对患有患有黄疸疾病的新生儿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刘雨华;何声福;陈艳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无抽搐电休克在临床精神科的应用

    目的:探索无抽搐电休克(MECT)在临床精神科的应用疗效。方法:精神科患者86例进行随机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应用 MECT 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的药物进行治疗。观察分析两组治疗前后患者的心率、血压变化,比较两组总有效率、治疗前后的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评分。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显效18例,有效14例,无效11例,有效率为74.4%;对照组显效12例,有效15例,无效16例,有效率为62.8%,两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心率为(88.9±24.8) min/次,血压为(133.7±20.6)mmHg 对照组心率为(83.2±26.3)min/次,血压为(138.4±34.5)mmHg,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评分治疗前无显著差异,治疗后均明显改善,观察组(40.1±4.1)分显著低于对照组(49.3±4.6)分,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精神科患者采用 MECT 治疗,安全、副作用小、几乎没有禁忌症,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孙静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放射临床诊断与医疗器械的关系

    放射科是现代医院的必备科室,临床临床各科的许多疾病都须通过放射科的设备进行明确诊断或辅助诊断,所以放射诊断对医学诊断举足轻重。而放射诊断是依赖于医疗器械的,医疗器械的先进水平,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放射临床诊断的质量和水平。文章将通过放射诊断技术的应用及意义、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分析放射临床诊断与医疗器械的关系。

    作者:苗均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电休克疗法联合帕罗西汀治疗难治性抑郁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电休克疗法联合抗抑郁药物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的临床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3年1月~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46例难治性抑郁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随机分为实施常规药物治疗的帕罗西汀组(n=30),在药物治疗基础上进行电休克治疗的联合治疗组(n=16),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帕罗西汀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73.3%;联合治疗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1.3%;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χ2=7.812,P<0.05)。经过两周治疗后,帕罗西汀组 TESS 评分为(3.87±1.51)分,联合治疗组为(2.76±1.28)分,联合治疗组显著低于帕罗西汀组,差异有显着性意义(t=2.564,P<0.05)。结论:电休克疗法联合帕罗西汀治疗难治性抑郁症具有一定临床安全性,且临床疗效好于单独使用帕罗西汀。

    作者:李晶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肠易激综合征的器械诊断及饮食因素研究现状

    肠易激综合征(IBS)症状往往同饮食相关。当前研究认为 IBS 人群以及 IBS 各个亚型在饮食结构方面存在区别,其中饮食摄入量同患者症状程度存在着直接的联系。相关研究结果表明辛辣食品、冷食、蔬菜水果、碳酸饮料以及乳制品等会诱发 IBS 症状。本文简要介绍饮食同 IBS 之间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器械诊断及 IBS 患者饮食干预措施。

    作者:欧阳晓玲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大面积脑梗死应用多层螺旋 CT 诊断的临床意义分析

    目的:探讨大面积脑梗死应用多层螺旋 CT 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于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收治脑梗死患者60例,对患者进行多层螺旋 CT 诊断。对诊断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与临床诊断相比较,多层螺旋 CT 诊断准确率为100%(60/60)。结论:多层螺旋 CT 诊断大面积脑梗死准确率高,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作者:张建林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超声心动图在胎儿先天性心脏病诊断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分析针对先天性心脏病胎儿运用超声心动图进行诊断的准确性。方法:运用彩色超声心动图对2200例孕妇开展产前筛查,依次观察胎儿的四腔心切面、三血管气管切面、左右室流出道切面、大动脉短轴切面、胎儿主动脉弓以及动脉导管弓切面、上下腔静脉长轴切面。结果:2200例孕妇,有21例胎儿伴有先天性心脏病,经引产尸检或者产后随访证实先天性心脏病23例,漏诊2例,诊断符合率为91.3%。结论:将超声心动图用于诊断胎儿先天性心脏病,准确率高,该诊断方法可靠。

    作者:蔡文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中医针灸治疗颈椎性肩周炎的效果研究

    目的:研究中医针灸治疗颈椎性肩周炎的效果。方法:本院自2015年10月~2016年5月内收治颈椎性肩周炎患者70例。随机分组:西医组应用常规西医治疗,针灸组应用中医针灸治疗。对比疗效、疼痛差异。结果:两组间总有效率对比,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间疼痛评分对比,治疗前无显著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医针灸治疗颈椎性肩周炎的效果确切,临床总有效率高,疼痛缓解效果好。

    作者:袁志国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希罗达结合放疗治疗晚期直肠癌的临床效果探讨

    目的:在晚期直肠癌患者治疗过程中应用希罗达结合放疗治疗,探讨临床效果。方法:样本人群需在本院2011年12月至2013年12月期间所收治的晚期直肠癌患者中选取,共计66例患者。将所有患者依据计算机表法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33例患者为1组。将行希罗达单药化疗治疗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将行希罗达结合放疗治疗的患者作为观察组。结果:观察组患者的 CR 比例、临床总有效率、直肠炎发生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出现血小板减少、血红蛋白降低以及淋巴细胞减少的比例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比较显著且 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结论:在晚期直肠癌患者治疗过程中应用希罗达结合放疗治疗的临床疗效较为显著。

    作者:武文娟;林建芳;林益匡;徐宜武;郑方静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静脉麻醉与吸入麻醉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效果比较

    目的:探讨对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实施静脉麻醉与吸入麻醉的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本院收治的胆道疾病患者60例,随机均分成两组,对对照组患者实施吸入麻醉,观察组患者实施静脉麻醉,观察两组麻醉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在一般生命体征术后苏醒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结果上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需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的患者实施静脉麻醉的效果显著,且安全有效,值得临床进行推广。

    作者:赵庆允 刊期: 2016年第16期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杂志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