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颖苇;翟飞;舒新祥;张克明;李婷
目的 探讨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对喘息性支气管炎的影响.方法 将该院2012年9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100例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肺功能及住院时间.结果 观察组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6.0%,高于对照组68.0%(P<0.05);观察组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用力呼气量(PEFR),25%、50%、75%FRF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有利于提高喘息性支气管炎的疗效,改善患儿的肺功能,缩短住院时间.
作者:陈润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比较两种方案局部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近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86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观察组44例,对照组42例.胸腔置管排净胸腔积液后,观察组胸腔注射白介素-2(IL-2)联合α-干扰素(α-INF),对照组胸腔内注射单药顺铂,均为每周1次,每次40 mg,共1~3次.4周后观察两组患者近期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86例患者均可评价近期疗效及毒副反应.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61.4%和57.1%(P>0.05).观察组毒性反应以发热、胸痛为主,对照组以白细胞下降及消化道反应为主.观察组的发热稍高于对照组(P>0.05),而对照组的白细胞下降及消化道反应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 IL-2联合α-INF是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一种有效、安全性好的方法之一,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应用.
作者:潘刚;金正瑞;韩军侠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建立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的无菌检查方法,并对方法进行验证.方法 按<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ⅩⅢB无菌检查法进行方法学验证.结果 用0.1%蛋白胨水溶液作稀释剂进行稀释,采用薄膜过滤法进行过滤,加相应的培养基进行培养,六种试验菌供试品阳性对照(PPC)与阳性对照(PC)比较均生长良好,符合验证要求.结论 验证所建立的方法可用于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的无菌检查,结果准确、可靠.
作者:徐全华;单天炎;李忠辉;张莹;吴蒙恩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吉西他滨联合卡培他滨治疗复发转移性乳腺癌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32例蒽环类及紫杉类药物治疗失败的复发转移性乳腺癌患者接受吉西他滨联合卡培他滨治疗:吉西他滨1 000 mg·m-2,静脉滴注第1,8天;卡培他滨1 250 mg·m-2,口服,2次/日,第1~14天,每21 d为1周期,每2个周期评价疗效,终观察目的 为PFS及药物毒副反应.结果 32例患者中完全缓解(CR)3例,部分缓解(PR)11例,ORR 为43.75%;中位PFS达7.5个月.主要不良反应为血液系统毒性:Ⅲ~IV度粒细胞减少发生率为42.5%;手足综合征发生率38.2%,胃肠道反应28.3%,无化疗相关死亡病例.结论 吉西他滨联合卡培他滨治疗复发转移性乳腺癌近期疗效肯定,耐受良好,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作者:蒋祥德;刘友如;施朕善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该院抗菌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现状和特点以及影响因素,为保证抗菌药物的安全使用提供参考.方法 2010-2012年某院上报的抗菌药物不良反应报告237份,按患者性别、年龄、药物种类、名称、给药途径、药品不良反应(ADR)的性质、转归及临床表现、报告人员职业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 237份ADR报告中,男性发生比例高于女性;41~50岁年龄段为ADR发生的主要人群,但老人及儿童发生的比例也较高;ADR以一般反应为主,严重的和新的ADR分别占总例数的3.80%和1.26%;静脉滴注为引发ADR为主要的给药途径,占总例数81.01%;ADR主要发生在用药后31~60 min;抗菌药物以喹诺酮类为主,占总例数29.12%,其次为大环内酯类(28.27%)和头孢菌素类(26.16%),其中阿奇霉素为57例,占总例数24.05%,其次为左氧氟沙星(56例,23.63%);药物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皮肤及附件损害(102例,43.04%);护师ADR报告率68.35%.结论 深入开展对抗菌药物不良反应的监测,加强对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认识,减少抗菌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井华;刘俊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脾氨肽预防手足口病发病的效果.方法 将未患过手足口病、且平时体健的1~2岁保健门诊患儿按自愿原则分成两组,观察组198例,服用脾氨肽,每日1支,共4周;对照组285例,未给予任何预防措施,同时按自愿原则分别于入选时、3个月时及发病时检测小儿血清IgG、IgA和IgM.比较两组手足口病的发生情况及不同时期血清免疫球蛋白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有12例发病,发病率6.1%,对照组38例发病,发病率13.3%,两组相比发病率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血清IgG、IgA和IgM在3个月时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发病时两组患儿的IgG、IgA均显著低于发病前的水平(P<0.05),但IgM水平明显高于发病前水平(P<0.05);观察组发病时患儿的血清IgG、IgA和IgM水平高于对照组,均具有差异显著;观察组发病高峰在7月,而对照组发病高峰在5月.结论 脾氨肽可通过调节小儿的体液免疫功能,对预防手足口病发病有一定作用.
作者:连少峰;张学武;田永春;胡万里;李廷俊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术前按摩护理支持对肺癌切除术患者围手术期应激反应的影响,为改善肺癌手术患者的预后并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提供依据.方法 2009年8月-2012年6月该院住院的肺癌患者120例,随机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术前20 min,研究组进行按摩护理干预,对照组常规护理,比较两组围手术期心理应激反应的改善情况.结果 按摩护理干预后,研究组与对照组除了人际关系因子外,其他因子得分与常模比较发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干预后与入手术室心率与收缩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术后不同时段两组VAS评分、术后恢复情况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术前按摩护理可以缓解患者心理应激反应,减少术后恶心呕吐等并发症,有益于患者的术后康复.
作者:杨俊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测定维药肉桂子体外抗氧化活性,为有效利用肉桂子资源提供参考.方法 利用紫外分光光度仪,通过DPPH法、羟自由基(·OH)清除法对肉桂子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进行研究.结果 (1)肉桂子提取物对DPPH清除率表明其抗氧化能力为越南批次<伊犁汉人街批次<广西批次<和田市场批次;(2)肉桂子提取物对羟基自由基清除率能力表明其抗氧化能力为越南批次<伊犁汉人街批次<和田市场批次<广西批次.结论 该实验为维药肉桂子的应用及抗氧化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依据.
作者:胡曙晨;马雪红;李新霞;李莉;热娜·卡斯木;支玲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比较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和氯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成本与效果,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将该院于2012年2月-10月收治的102名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52例患者给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对照组50例患者给予氯沙坦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进行成本效果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6.15%,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4.00%,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成本效果比为2.07,对照组成本效果比为4.0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敏感度分析结果为1.86,对照组为3.6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和氯沙坦治疗原发型高血压都能取得很好的临床效果,但是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的成本效果优于氯沙坦,是一种经济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马好斌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不同分级高血压患者颈动脉IMT与Hcy水平的变化以及与二者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住院治疗的原发性高血压180例,其中1 级、2 级、3 级高血压患者各60 例.采用免疫荧光法来测定Hcy的值,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测定颈动脉IMT,比较二者在不同组之间的差异以及二者的关系.结果 (1)各组之间的IMT厚度差异显著[F(3,237)=28.12,P<0.01],Hcy值也差异显著[F(3,237)=8.78,P<0.05)],随着血压的升高,IMT厚度逐渐增厚,Hcy水平也呈现出升高的趋势;(2)无斑块组、单发斑块组和多发斑块组之间的Hcy水平差异显著,F(2,178)=19.36,P<0.05,斑块程度越大Hcy值越大;(3)各组的颈动脉IMT与Hcy 水平之间的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随着血压升高,颈动脉IMT越厚,Hcy 水平则越高,提升了罹患血管疾病的风险.
作者:向良浩;吴兴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考察浓度、流速对回收率和损失率的影响,为体内青藤碱微透析实验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利用增量法和减量法测定回收率,采用超高效液相测定青藤碱含量.结果 流速相同时,探针的回收率和损失率与周围药物浓度无关;探针的回收率随着流速的增加呈下降趋势,增量法和减量法测定的回收率与损失率在各流速下相近.结论 微透析法可用于青藤碱体内药动学研究,反向透析法可用于青藤碱微透析体内回收率的测定.
作者:钱珊珊;陈玉林;桂双英;刘明群;陈磊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食管多原发癌综合治疗疗效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分析2002年1月-2012年6月,该院行综合治疗的23例食管多原发癌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局部控制率、生存率及预后影响因素.结果 随访率为100%,18人随访满2年.全组1,2,3年局部控制率分别为67.9%,39.6%,26.4%,生存率分别为83.2%,56.0%,33.6%,中位生存期16个月.单因素分析显示病灶长度和照射方式(同野照射与分隔野照射)为预后影响因素(χ2 =8.385、6.489,P=0.015、0.011),多因素分析显示照射方式为影响预后因素(χ2 =6.917,P=0.009).结论 食管多原发癌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为局部复发,综合治疗有望改善预后.
作者:李广虎;陶振超;马军;赵于飞;张红雁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比较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荧光偏振免疫分析法(FPIA)和酶增强免疫法(EMIT)监测甲氨蝶呤(MTX)血浆药物浓度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接受大剂量甲氨蝶呤化疗后的患者的血液样品,分别用HPLC、FPIA和EMIT法进行测定,考察3种测定方法的相关程度.结果 多配对样本Friedman检验提示3种方法间差异有显著性,Wilcoxon检验结果提示HPLC法和FPIA法检测结果之间差异无显著性,EMIT法结果与另外两种方法之间差异有显著性.3种检测方法的的回归分析结果为:YHPLC= 1.00XFPIA + 0.015(r=0.978,P<0.000 1);YHPLC= 0.94XEMIT-0.079(r=0.956,P<0.000 1);YFPIA=0.95XEMIT-0.089(r=0.927,P<0.000 1).结论 3种甲氨蝶呤检测方法之间还是存在差异,但这种差异是可以预见性的,且可以通过换算消除,临床治疗和研究工作要予以注意.
作者:张媛媛;徐康康 刊期: 2014年第02期
化疗是治疗晚期胃癌的主要方法,很多药物已被证实在胃癌中有效,但一线化疗后病情易进展,因此,多数晚期胃癌患者需要进行二线化疗.已有Ⅲ期临床实验证明二线化疗可改善生存期,但目前尚没有标准的二线化疗方案,现对近几年晚期胃癌的二线化疗临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谢晓素;顾康生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优选补肺益肾胶囊的佳醇提工艺.方法 以乙醇浓度(A)、加醇倍数(B)、提取时间(C)、提取次数(D)为考察因素,以丹参酮ⅡA和马钱苷的转移率为考察指标,采用L9(3)4正交实验法,确定补肺益肾胶囊的佳醇提工艺.结果 提取因素按影响大小依次是提取次数(D)>提取时间(C)>乙醇浓度(A)>加醇倍数(B),佳醇提工艺条件为:70%乙醇,6倍量,回流提取3次,每次2 h.结论 该制备工艺合理可行,有效成分转移率高.
作者:韩露;李成网;严群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比较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与保守疗法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该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期间收治的82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随机分为2组,即观察组41例,对照组41例.对照组患者行保守治疗,观察组患者行PVP治疗.分别对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评价,同时于患者治疗前后,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分别对2组患者的胸腰疼程度进行评定,并测量Cobb 角值.另外,观察并统计2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0.25%,对照组为78.04%,2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平均胸腰疼痛程度VAS评分明显小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但在Cobb 角测量值上,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在组内比较上,2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的发生率为7.32%,对照组为9.76%.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保守疗法,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胸腰疼痛症状,且术后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王鹏飞;谢威;汪昌林;王民洁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序贯化康复训练应用于脑卒中肢体偏瘫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130 例脑卒中肢体偏瘫患者并随机分为两组各65 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脑卒中常规治疗,包括降低颅压、营养神经等;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根据患者疾病不同时期进行相应的康复训练即序贯化康复训练.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躯体功能采用NIHSS(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及BI指数(ADL评分)进行评估,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理变化采用SAS(焦虑自评量表)及SDS(抑郁自评量表),并对两组患者评估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NIHSS评分及BI指数无显著差异,治疗后各组NIHSS评分明显降低,BI指数明显升高,与相应组治疗前差异显著(P<0.05),且观察组NIHSS评分降低及BI指数升高更为显著(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SAS及SDS评分无显著差异,治疗后各组SAS及SDS均较相应组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但观察组降低更为显著,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脑卒中肢体偏瘫患者在采用神经内科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配合序贯化康复训练,可明显改善患者肢体功能障碍,提高患者生活能力,减轻不良心理,从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邱雁飞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重症哮喘对患儿自身生存质量及其家庭的影响,为哮喘患儿临床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分别应用儿科哮喘生命质量评分表(PAQLQ)及儿童生存质量体系表(PedsQLTM)中的家庭影响模块对该院就诊不同程度哮喘发作期患儿生存质量及家庭状况进行问卷调查,分析重度哮喘对患儿及其家庭的影响.结果 重度哮喘患儿PAQLQ总分及各维度得分显著低于轻、中度患儿,两两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哮喘患儿对父母日常生活、工作情况的影响程度高于轻、中度哮喘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PedsQLTM家庭影响模块量表分析可知,重度哮喘患儿父母生存质量及家庭功能评分显著低于轻、中度患儿,两两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哮喘患儿中忧虑维度在父母生存质量中评分低,经济负担在家庭功能中评分低.结论 医护人员应重视哮喘患儿及其家长的心理状况对病情及治疗的影响,从而多方位提高患儿及其家人生存质量.
作者:徐莉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该院连续5年大肠埃希菌的感染分布及耐药性特点,为临床预防控制和治疗大肠埃希菌感染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 收集该院2008-2012年临床分离的大肠埃希菌,采用纸片扩散法(K-B)进行药敏试验,资料用WHONET5.6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5年中共分离出1 526株大肠埃希菌,在尿液标本(33.6%)中检出多,科室分布以普外科(24.2%)、泌尿外科(17.2%)和急诊科(13.8%)为主;其中ESBLs阳性率51.8%,产ESBLs菌株对大多数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明显高于非产ESBLs菌株(P<0.01);检出3株(0.2%,3/1526)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的大肠埃希菌.结论 该院大肠埃希菌对抗菌药物呈现不同程度的耐药,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仍是活性高的药物,但已经出现耐药菌株,应加强耐药性监测,防止其在医院内的流行.
作者:胡志军;潘晓龙;周东升;唐吉斌;崇慧峰;张盛;吕旻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survivin在肺癌及其癌旁组织、良性病变的表达与肺癌发生、发展、预后的关系.方法 以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肺癌标本60例、癌旁组织15例、良性病变10例中survivin蛋白表达情况,用SPSS软件分析数据.结果 (1)survivin在肺癌高表达、在癌旁组织低表达、良性病变无表达.(2) survivin阳性染色主要位于细胞质,部分位于胞核,部分胞质胞核均表达.(3)survivin胞质表达与肺癌患者年龄、肿瘤大小、组织类型、分化程度、病理分期无关(P>0.05),与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4) 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survivin胞质阳性生存率高于阴性表达者,有统计学差异(P<0.05).(5)Cox多因素分析显示:淋巴结转移和survivin胞质表达是肺癌预后的高危因素,危险度为:18.882、3.546.结论 (1)survivin表达与肺癌的发生有关.(2)survivin胞质表达与肺癌淋巴结转移有关而与其他病理特征无关.(3)survivin胞质表达和淋巴结转移是肺癌患者独立预后因素.
作者:马建梅;陈承;黄伟 刊期: 2014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