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俊华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肝癌的危险因素和肝癌病发的相关性,为其预防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2009年9月至2013年1月期间在该院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256例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时期健康体检者358例作为对照组.调查两组HBV感染、饮酒、饮茶、食用剩饭菜、食用腌制食品、吸烟、家族肝癌史、慢性肝病史、文化程度、生活质量等情况,并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应用比值比(OR)和95%可信区间(95 % CI)进行评估.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在HBV感染、饮酒、饮茶、食用剩饭菜、食用腌制食品、吸烟、家族肝癌史、慢性肝病史、文化程度、生活质量等方面均存在显著差异,经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HBV感染、饮酒、饮茶、食用剩饭菜、家族肝癌史、慢性肝病史、生活质量其OR值分别为13.524、4.856、0.080、3.806、24.691、19.815和0.095,95 % CI分别为6.952~18.625、3.784~7.367、0.059~0.605、3.018~8.224、10.890~35.265、8.754~29.543和0.275~0.569.结论 HBV感染、饮酒、家族肝癌史、慢性肝病史、食用剩饭菜可能是原发性肝癌的主要危险因素;吸烟和吃食用腌制食品可能是其次要危险因素;饮茶和生活质量则可能是其重要保护因素;文化程度可能是其次要保护因素.
作者:钟文洲;陈正义;王齐全 刊期: 2014年第02期
播散性带状疱疹也称为泛发性带状疱疹,表现为在局部发疹后数日内,全身发生类似水痘样皮疹,常伴有高热,可并发肺、脑损害,病情严重,可致死亡[1].临床较为少见,现将我科收治的1例播散性带状疱疹病例,报道如下.1 病历摘要1.1 病史患者,男,77岁,农民.主诉因左侧头面部皮疹伴疼痛5 d,加重2 d就诊.5 d前无明显诱因下,左侧头面部出现片状红斑,红斑基础上分布许多绿豆大小不等的水庖,且有明显的头痛,去当地医院就诊,诊断结果不详,给予罗红霉素口服(剂量不详),季德胜蛇药片外敷治疗,皮疹及临床症状未见改善.
作者:戴前梅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和咪唑安定两种不同镇静药物对下肢手术椎管内麻醉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2年1月-2013年5月我院收治的60例实施下肢手术椎管内麻醉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实验组患者采取右旋美托咪定于麻醉诱导后按0.5~1.0 μg·kg-1给予负荷剂量,输注时间为15 min,然后再按0.3~1.0 μg·kg-1·h-1持续泵入,直至手术结束前15 min;对照组患者采用静脉注射负荷量咪唑安定0.03~0.1 μg·kg-1,输注15 min后以0.03~0.1 μg·kg-1·h-1剂量维持,直至手术结束前15 min,观察比较2组患者术前及术后认知功能及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的发生率.结果 2组患者术后7 d POCD发生率均低于术后1 d,且观察组患者术后1、7 d POCD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2组患者术后1、7 d MMsE评分均较术前明显下降,术后7 d较术后1 d明显升高,观察组术后1、7 d MMSE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 (P<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和咪唑安定2种镇静药均可在下肢手术椎管内麻醉患者中使用,但采用右美托咪定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更低.
作者:程洪武;郑观顺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对比观察两种单片复方制剂缬沙坦/氨氯地平(倍博特)与缬沙坦/氢氯噻嗪(复代文)治疗老年晨峰高血压的疗效,为临床提供指导和帮助.方法 选择90例治疗或未经治疗的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全部给予缬沙坦单药80 mg,每天1次,治疗4周后其中58例经动态血压监测具有晨峰血压现象(MBPS)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换用药物倍博特(n=29),对照组换用药物复代文(n=29),每天1次,观察换药治疗4周后24 h 平均收缩压(SBP)、24 h 平均舒张压(DBP)、24 h平均血压达标率、晨峰血压控制率.结果与换药治疗前比较,2组换药治疗4周后24 h平均 SBP 和DBP均下降(P< 0.05),观察组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24 h血压达标率、晨峰血压控制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缬沙坦/氨氯地平或缬沙坦/氢氯噻嗪均能有效控制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血压,但缬沙坦/氨氯地平具有更高的血压达标率及晨峰血压控制率,更适合老年高血压病患者.
作者:胡广全;王晓晨;许邦龙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CAG方案(阿克拉霉素+阿糖胞苷+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用于治疗相关性急性髓系白血病诱导化疗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对13 例治疗相关性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采用CAG方案化疗2疗程的缓解率及不良反应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3 例治疗相关性急性髓系白血病采用CAG方案诱导化疗1疗程后完全缓解率53.8%(7/13),部分缓解率7.7%(1/13);化疗2疗程后完全缓解率69.2%(9/13).主要不良反应为恶心、呕吐、骨髓抑制和感染.结论 CAG方案用于治疗相关性急性髓系白血病诱导化疗的有效率高,多数患者不良反应不严重,可作为一种安全有效的推荐方案.
作者:罗贤生;王智明;黄海妹;陈晓霞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序贯化康复训练应用于脑卒中肢体偏瘫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130 例脑卒中肢体偏瘫患者并随机分为两组各65 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脑卒中常规治疗,包括降低颅压、营养神经等;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根据患者疾病不同时期进行相应的康复训练即序贯化康复训练.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躯体功能采用NIHSS(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及BI指数(ADL评分)进行评估,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理变化采用SAS(焦虑自评量表)及SDS(抑郁自评量表),并对两组患者评估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NIHSS评分及BI指数无显著差异,治疗后各组NIHSS评分明显降低,BI指数明显升高,与相应组治疗前差异显著(P<0.05),且观察组NIHSS评分降低及BI指数升高更为显著(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SAS及SDS评分无显著差异,治疗后各组SAS及SDS均较相应组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但观察组降低更为显著,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脑卒中肢体偏瘫患者在采用神经内科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配合序贯化康复训练,可明显改善患者肢体功能障碍,提高患者生活能力,减轻不良心理,从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邱雁飞 刊期: 2014年第02期
在各种组织器官的恶性黑色素瘤中以皮肤多见.淋巴转移是其多见的播散途径;亦可为血道播散,可致全身各组织、多见于肺、骨、肝、肾上腺、脑、骨髓、胃肠道和软组织.眼恶性黑色素瘤恶性度高,死亡率高.笔者报道1例眼恶性黑色素瘤患者,手术20年后仍发生肝转移比较少见,且难以发现,被误诊为肝结核,报道如下.
作者:冯艳红;李丽;戴玮玮;邱洁;常家宝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由于中药上市前研究目的 比较单纯、实验人群范围比较窄、用药时间较短等原因,很难得出药品全面的安全性数据,这不利于药品上市后的合理安全的应用.安全性再评价是中药上市后再评价的首要环节,该文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对参麦注射液、丹红注射液、参芪扶正注射液等中药注射剂目前的安全性研究作一综述,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作者:李双虎;秦侃;范鲁雁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白细胞(WBC)与血小板(PLT)、血糖(GLU)、心肌酶(AST、CK、CKMB、LDH)在手足口病合并心肌炎诊断中的相关性分析.方法 随机抽取2011年5-6月该院收治的手足口病合并心肌炎患儿中的44例(危重组),小的为7个月,大的为4岁,年龄平均1.58岁,正常体检儿童50例(对照组),小的为3岁,大的为4岁,平均3.72岁.分别对危重组和对照组的WBC、PLT、GLU、AST、CK、CKMB、LDH进行测定、比较和分析.结果 危重组患儿的WBC、GLU、PLT、AST、CK、CKMB、LDH的检测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1).提示患儿的检测结果越高,症状越重,预后越差.WBC与PLT、GLU、AST、CK成显著正相关性(P<0.01),与CKMB、LDH无明确相关(P>0.05).结论 测定手足口病患儿的WBC、PLT、GLU、AST、CK、CKMB、LDH对预测手足口病合并心肌炎的严重程度及预后有实用临床价值.
作者:叶迎宾;黄秀香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比较两种方案局部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近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86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观察组44例,对照组42例.胸腔置管排净胸腔积液后,观察组胸腔注射白介素-2(IL-2)联合α-干扰素(α-INF),对照组胸腔内注射单药顺铂,均为每周1次,每次40 mg,共1~3次.4周后观察两组患者近期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86例患者均可评价近期疗效及毒副反应.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61.4%和57.1%(P>0.05).观察组毒性反应以发热、胸痛为主,对照组以白细胞下降及消化道反应为主.观察组的发热稍高于对照组(P>0.05),而对照组的白细胞下降及消化道反应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 IL-2联合α-INF是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一种有效、安全性好的方法之一,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应用.
作者:潘刚;金正瑞;韩军侠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通过回顾性分析9例经病理证实的原发性脑淋巴瘤γ刀治疗前后磁共振(MR)特点,探讨MR在原发性脑淋巴瘤诊断和治疗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 9例原发性脑淋巴瘤γ刀治疗前后行MR平扫、增强、磁共振波谱(MRS)检查,对其磁共振影像特点进行分析,并运用配对t检验比较经γ刀治疗前后MRS各峰下化学物质含量的均值是否有差异.结果 该组共9例原发性脑淋巴瘤.6例单发,3例多发,T1WI显示4例呈等信号,5例呈低信号,T2WI显示4例呈等信号,5例呈高信号,增强后病灶均明显强化,其中4例可见握拳征,经γ刀治疗后病灶均明显缩小或消失;9例MRS显示:胆碱(Cho)升高,N-乙酰天冬氨酸(NAA)降低,4例见脂质(Lip)峰;与治疗前波谱比较显示:Cho降低,NAA升高;比较治疗前后NAA、Cho各含量及NAA/Cr、Cho/Cr的均值,两者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 综合分析MRI及MRS特点对于原发性脑内淋巴瘤临床诊断和γ刀治疗后评估具有一定的价值.
作者:宋文;余长亮;王海宝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不同通道建立方式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肾结石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月该院收治的80例肾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微通道经皮肾镜碎石术进行治疗(MPCNL),观察组采用标准通道经皮肾镜碎石术进行治疗(PCNL),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结石清除率、住院时间、并发症等.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一期结石清除率分别为92.5%和90.0%、住院天数分别为(5.7±1.3)d 和(5.3+1.1)d、血红蛋白下降值分别为(9.5±3.2)g·L-1和(10.5±3.3)g·L-1、灌注液用量分别为(18.7±1.7)L和(17.9±1.3)L,两组比较差异均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的平均手术时间分别为( 112.5±13.5)min和(90.3±15.6)min、出血量分别为( 54.3±14.7)mL和(103.1±64.7)mL,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5.0%和12.5%,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微通道及标准通道经皮肾镜碎石术在治疗肾结石中各有优势,均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而微通道出血少、并发症发生率低,更为安全,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常全森;李虎;朱永士;马楠;孔德志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通过对某三甲医院急诊内科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处方进行点评,发现临床使用地塞米松磷酸钠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方法 利用某三甲医院临床药学管理系统(PASS),抽取急诊内科2012年9月至2013年2月全部处方数及使用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处方数,记录抽取结果.同时,利用医院药品微机管理系统(HIS)和PASS随机抽取2012年9月至2013年2月急诊内科含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处方每月100张,共600张,药学人员对每张处方进行初评,处方点评专家组进行终评,得出点评结果.通过医院管理部门,与临床科室有效沟通,反馈处方点评结果、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结果 2012年9月至2013年2月每月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处方数分别为432、327、233、185、271、264张,合计总处方数1 448张,占急诊内科总处方数的11.97%,总体呈下降趋势.期间急诊内科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处方合理率分别为28%、43%、36%、48%、73%、70%,总体上合理率由28%上升到70%.不合理处方类型主要表现在适应证不适宜、遴选的药品不适宜、有配伍禁忌等.抽取的处方中部分处方医师不合理处方比例在下降,合理率不断提高.结论 通过实施处方点评及与临床医生的有效沟通等干预措施,地塞米松磷酸钠处方开具的合理率在不断提高,使用率呈下降趋势,处方点评取得一定效果.但仍需完善HIS功能设置,加强医务人员对相关法律法规和诊疗规范的学习,提高药学人员与临床医生的沟通能力,从而提高处方质量,促进合理用药.
作者:伍章保;杜陈侠;陈泳伍;张圣雨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指标,探讨甲状腺功能亢进对2型糖尿病患者代谢指标,骨密度及糖尿肾病的影响.方法 对54例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的2型糖尿病患者与104例甲状腺功能正常的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回顾性对照研究.结果 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的2型糖尿病患者与甲状腺功能正常的2型糖尿病患者相比:TC、LDL-C、左前臂骨密度、左髋骨骨密度、舒张压及体重指数均降低,eGFR升高,FBG、HbA1c、TG、HDL-C、收缩压及尿白蛋白/肌酐上均无差异.结论 甲亢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TC、LDL-C、舒张压及体重指数,升高eGFR,合并甲亢的2型糖尿病应积极控制血糖,防止骨质疏松.
作者:王高峰;任安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规范化管理对老年患者院外带入压疮的实施效果.方法 通过分析老年患者院外带入压疮特点,正确评估,采取有效的质量监控和加强健康指导来提高院外压疮的治愈率.结果 老年患者院外带入压疮的治愈率由原来90%提高到97%.结论规范化质量管理可明显提高老年患者院外带入压疮的治愈率.
作者:孙新;王利;戴俭慧;龚燕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儿童支原体肺炎临床特征及激素治疗.方法 选择65例支原体肺炎患儿,分析进展组与非进展组的临床表现、胸片表现及血液化验结果,Logistic回归建立预测模型.结果 进展组患儿喘息、呼吸困难、胸痛、ESR升高、CRP升高、大片状阴影、淋巴结肿大、胸腔积液的比例明显高于非进展组.根据危险评分系统,把患儿分为高危进展组、中危进展组、低危进展组,三组患儿病情进展性发展发生率分别为76.9%、15.4%、7.7%.结论 儿童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征有助于指导激素治疗的应用,合理应用激素以缓解症状,避免病情加重,取得较满意的疗效.
作者:周家仍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外伤性头面颈异物救治及护理.方法 选取于2007年1月-2012年1月就诊于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外伤性头面颈异物22例的患者,异物位于食道、颈侧、颈部、面部、视神经管,或贯穿多个解剖部位如眶-鼻、面-鼻-咽、颅-颈等.均在全身麻醉下手术取出异物.结果 22例患者均痊愈出院.1例颅-颈钢筋贯通伤病人术后出现面瘫,2个月后完全恢复.6例食道穿孔均在20 d内愈合.2例眶-鼻异物患者术后无视力下降.2例面-鼻异物患者术后面部有不同程度的疤痕,鼻腔均未见功能障碍.3例面部异物患者1例患者术后有面瘫,3个月后完全恢复.3例颈部异物患者1例术后出现手术侧上肢活动差,2个月后完全恢复.1例视神经管子弹患者取出异物视力未能恢复.结论 对于外伤性头面颈异物的患者,及时采用合适的手术方案取出异物,同时加强护理,特别是心理护理,是救治成功的关键.
作者:王婉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啶应用在胃管置入术中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60例拟行消化系统择期手术的全麻患者,年龄40~65岁,体重45~65 kg,ASAⅠ~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成两组(n=30).A组术前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啶1 μg·kg-1(10 mL,10 min泵完).B组术前静脉泵注生理盐水10 mL(10 min泵完).泵注结束后,留置胃管.记录患者泵药前(T0)、胃管置入前(T1)、胃管置入口腔时(T2)、胃管置入成功时(T3)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记录胃管置入操作用时、胃管置入一次成功的例数.观察相关不良反应.评价患者舒适程度.结果 B组T2、T3时SBP、DBP、HR显著高于B组T0时SBP、DBP、HR(P<0.05).A组T2、T3时SBP、DBP、HR均显著低于B组T2、T3时SBP、DBP、HR(P<0.05).A组胃管置入操作用时显著少于B组(P<0.05).A组胃管置入一次成功例数显著多于B组(P<0.05).A组相关不良反应显著少于B组(P<0.05).A组患者舒适程度显著优于B组(P<0.05).结论 右美托咪啶可安全有效地应用于胃管置入术.
作者:殷骏;王绍林;刘小彬;俞蕾;张进;王斌;陈俊;程庆余;何磊;张晶晶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医院新招聘职工的心理健康状况,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并对有心理问题的职工进行针对性的心理咨询和治疗.方法 采用明尼苏达多项人格测验(Minnesota Multiphasic Personality Inventory,简称MMPI)对66名新招聘职工进行测查,结果与中国大学生常模进行比较.结果 12.12%职工有心理异常,主要表现在抑郁、癔病、精神病态、精神衰弱及轻躁狂等;男职工在诈病分、精神分裂显著低于常模,差异有显著性(P<0.05);女职工在诈病分、疑病、抑郁、精神病态、精神衰弱、精神分裂及社会内向显著低于常模,而校正、男性化显著高于常模,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该院新职工总体心理状况良好,少数存在心理异常,男女新职工人格特征有别于常模,可针对性的进行个案调查及预防.
作者:胡一文;余雪梅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 对甘油磷酸胆碱粗品进行层析纯化,并对其进行稳定性研究,从而为工业化生产、包装、贮存和制剂的研发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三氧化二铝脱色法和硅胶柱层析法相结合的工艺对甘油磷酸胆碱进行层析纯化;设计影响其稳定性试验:分别取三份GPC(批号为100301、100302、100303)光线强度为4 500 LX的强光照射10 d,60℃高温放置10 d,温度25℃、相对湿度75%放置10 d,密闭于40℃、相对湿度75%的器皿中放置12月的加速试验,密闭于25℃、相对湿度75%的器皿中放置12月的长期试验并做重复试验,采用色谱柱为GraceSmart RP C18柱(2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60%乙腈-水溶液,检测其含量变化.结果 通过三氧化二铝脱色法和硅胶柱层析法相结合的工艺进行分离纯化,能得到纯度达99.5%以上的甘油磷酸胆碱产品;强光试验含量均数为99.51%(n=9)、RSD=0.40%,高温试验含量均数为99.65%、RSD=0.42%(n=9),高湿试验含量均数为99.30%、RSD=0.47%(n=9),加速试验含量均数为99.61%、RSD=0.57%(n=15),长期试验含量均数为99.12%、RSD=0.50%(n=15),重复试验含量均数为99.68%、RSD=0.43%(n=5).结论 层析纯化度高,工艺简单,可操作性强,适用于工业化生产;甘油磷酸胆碱的稳定性好,且采用的稳定性测定方法灵敏、准确、重现性好.
作者:高志荣;赵艳艳;张洪斌;崔云龙;曹明成 刊期: 2014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