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以信;袁杰;刘兵;邹勇
目的:通过对合肥市经开区环卫工人两年健康体检结果的分析,了解影响其健康的主要危险因素,为有针对性地制定健康教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合肥市经开区环卫工人近两年的体检资料,对体检结果进行分析,找出患病率较高的疾病种类或症状,分析不同年龄段发病分布情况。结果患病率较高的疾病或症状由高到低依次为:心电图异常(22.85%)、血红蛋白减少(16.99%)、高脂血症(15.61%)、乙肝病毒携带(12.86%)、脂肪肝(12.40%)、肝囊肿(9.41%)、血糖升高(8.84%)和白细胞计数降低(8.50%)。年龄分布以45岁及以上人群检出率高。慢性宫颈炎、子宫肌瘤在女职工中的检出率高居女性疾病的前2位,检出率分别为55.14%和12.85%。结论合肥市经开区环卫工人的健康状况较差,加之特殊的工作环境,应加强健康教育和定期体检,指导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增强自我保健意识,提高健康水平。
作者:李雪峰;陆思伟;李立;凌世一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联合肾镜下弹道超声碎石系统在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BPH)并发膀胱结石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采用TURP和瑞士EMS公司第四代弹道超声系统治疗BPH并发膀胱结石18例资料。分析其清石率、膀胱穿孔、前列腺电切综合征(TURS)、严重出血、全身感染并发症情况及术前与术后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评分(QOL)、大尿流率(Qmax)比较。结果所有患者手术均一次成功,清石率达100%。手术中无膀胱穿孔、TU RS和全身感染并发症发生,1例患者术后出现血凝块填塞膀胱。术后随访3~11个月,平均6个月,所有患者均无膀胱结石复发。IPSS、QOL、Qmax与术前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 TURP联合肾镜下弹道超声碎石系统治疗BPH并发膀胱结石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涂和平;汪开保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评价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的营养风险及临床营养支持情况。方法采用营养风险筛查2002(NRS2002)对该院COPD患者的营养风险及临床营养支持进行调查。结果71.8%的 COPD住院患者处于中重度营养风险,但只有7.3%的COPD患者得到了营养支持。结论有必要加强对医护人员和COPD患者的培训和宣教,使之认识到营养支持对患者长期治疗的重要性。
作者:徐丙发;秦侃;李秀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高龄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高同型半胱氨酸(Hcy)血症与认知功能障碍(MCI)的关系。方法选择2010年5月-2012年10月在该院就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128例,年龄≥70岁。检测入选病例Hcy水平、血脂、糖化血红蛋白、叶酸、维生素B12、血肌酐等指标;采用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和日常生活能力量表对各组患者进行认知功能评定并比较。结果HbA1c、LDL-C、Hcy、FA、VitB12及收缩压均为糖尿病合并MCI的危险因素(P<0.05),2型糖尿病患者重度高Hcy血症组MCI发病率较中度及轻度高Hcy血症组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Hcy升高是高龄2型糖尿病患者认知功能下降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在高龄2型糖尿病患者中,合并高Hcy血症将会增加MCI的发病率。
作者:周广举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五味消毒饮制剂治疗烧伤残余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两组基础治疗方案相同,对照组采用温热水浸浴创面,治疗组采用五味消毒饮制剂浸浴创面,观察两组残余创面愈合时间、创面疗效及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金黄色葡萄球菌不同时间点计量。结果治疗组残余创面愈合时间短、创面疗效好,MRSA及金黄色葡萄球菌不同时间点计量均较对照组低。结论五味消毒饮制剂治疗烧伤残余创面的临床效果明显。
作者:胡以信;袁杰;刘兵;邹勇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单侧动态中和固定系统在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3月-2012年6月由于腰椎退行性疾病在该院骨科住院的患者40例,采用单侧动态中和固定系统治疗,运用腰痛和下肢痛的视觉模拟评分(VAS )、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ODI)、日本矫形外科学会(JOA)评分对患者术后恢复情况进行评价。结果所有40例患者与手术前的VAS/ODI/JOA评分相比,患者术后3个月和末次随访(20.65±4.71)个月时的评分均表现出明显的改善(P<0.05)。结论针对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的治疗,在短期的治疗效果来看,采用单侧动态中和固定系统是一种有效的手段。
作者:许纯锐;温伟;吴剑飞 刊期: 2014年第08期
血管高信号征(FVH)定义为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fluid-attenuated inver-sion recovery,FLAIR)上大脑半球沿脑沟或脑表面分布的点状、线状或管状的高强度信号。FVH主要出现于急性脑卒中和颅内动脉狭窄-闭塞性疾病患者中,其与血管严重狭窄或闭塞显著相关。FVH的形成机制可能是狭窄或闭塞血管远端侧支血管内的缓慢、紊乱的血流,而非血管内血栓形成。FVH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密切相关,不仅可用于诊断颅内动脉狭窄或闭塞病变,而且可预测患者侧支循环的形成情况,从而对于评估其临床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具有重要价值。该文总结了FVH的定义、发生率、常见部位、病理生理机制、临床意义等研究进展。
作者:张卫;朱幼玲;朱双根;翟登月;张文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子宫内特殊部位异位妊娠的超声诊断分析及鉴别。方法选择60例疑似宫内特殊部位异位妊娠患者分别经腹超声和经阴道超声诊断,分析超声检查结果并与手术病理情况相对照。结果阴道超声的准确性高于腹超声(P<0.05);阴道超声的灵敏度、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高于腹超声(P>0.05);阴道超声在宫角妊娠、瘢痕妊娠、宫颈妊娠、峡部妊娠、间质部妊娠方面的准确率均高于腹超声(P>0.05)。结论经腹超声及经阴道超声均为诊断特殊部位异位妊娠的有效方法,经阴道超声的准确率更高。
作者:刘巨方;童燕燕;姚雯婷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建立参味合剂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TLC法对制剂中五味子、麦冬、甘草进行定性鉴别;采用HPLC法测定制剂中五味子醇甲含量,色谱柱为Diamonsil C18柱(5μm,250 mm ×4.6 mm);流动相为甲醇-水(58∶42);检测波长为250 nm。结果在TLC色谱中检出五味子、麦冬和甘草,阴性对照无干扰;五味子醇甲进样量在0.3012~3.012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55%,RSD=1.05%(n=6)。结论所建立TLC鉴别方法和HPLC含量测定方法专属性强,结果准确,重现性好,可作为参味合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管敏;王淼;达庆国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神经发育早期干预方案在高危早产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80例高危早产儿,并随机分为神经发育早期干预组(n=40)和常规处理的对照组(n=40),干预组的新生儿接受神经发育疗法干预治疗,而对照组接受家庭常规干预,评价结果采用精神运动发育指数(PDI)、智力发育指数(MDI)及两组患儿12个月中脑瘫儿发生率。结果干预组的PDI和MDI评分在矫正年龄3、6、9、12个月时均高于对照组的评分,干预组在12个月中脑瘫儿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发育早期干预可以明显改善高危早产儿的运动和感知能力,对临床应用有积极的指导作用。
作者:陈小冰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不同时间使用氨甲环酸对初次行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失血量的影响。方法将90例初次行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早期组(30例,氨甲环酸术前1 h使用)、晚期组(30例,氨甲环酸术中使用)和对照组(30例,不使用)。统计分析患者的显性红细胞丢失量、隐性红细胞丢失量与总红细胞丢失量。结果(1)对照组(96.3±21.7)mL的显性失血量显著多于早期组(45.9±9.7)mL、晚期组(46.2±9.5)mL,Ps<0.01;早期组的显性失血量与晚期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早期组(140.6±21.1)mL、晚期组(216.7±48.6)mL的隐性失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335.1±60.3)mL,Ps<0.01;早期组的隐性失血量明显少于晚期组(P<0.01)。(3)早期组(236.7±42.4)mL、晚期组(344.0±51.5)mL的总红细胞丢失量显著少于对照组(492.8±65.1)mL,Ps<0.01;早期组的总红细胞丢失量明显少于晚期组(P<0.01)。结论氨甲环酸能够明显减少初次行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失血量,术前1h使用比术中使用更能明显减少隐性失血量。
作者:甘伟伟;刘斌;谢贵杰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了解安庆市不同人群和季节中螨诱发变应性鼻炎特点。方法对2012年3月-2013年2月就诊的992例疑似变应性鼻炎患者进行皮肤点刺试验,记录点刺结果;数据的统计学分析使用SPSS20.0软件进行。结果在不同季节中,秋季尘螨阳性率显著高于春季(χ2=21.63,P<0.01)、夏季(χ2=18.25,P<0.01)和冬季(χ2=6.93,P<0.01),而夏季螨过敏性鼻炎比例分别和春季(χ2=137.13,P<0.01)、秋季(χ2=64.24,P<0.01)以及冬季(χ2=284.90,P<0.01)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不同人群中,少年、青年分别和童年(χ2=4.32,P<0.05;χ2=3.89,P<0.05)、中老年(χ2=24.01,P<0.001;χ2=27.57, P<0.001)相比,尘螨阳性率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并且青年螨过敏性鼻炎比例分别和童年(χ2=284.94,P<0.01)、少年(χ2=94.16,P<0.01)以及中老年人(χ2=62.24,P<0.01)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秋季是螨致敏过敏性鼻炎高的季节,但夏季为螨过敏性鼻炎高发季节;少年和青年是螨致敏过敏性鼻炎的危险人群,青年人群的螨过敏性鼻炎比例高。
作者:王保霞;梁素青;何凤;田华;王晶晶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应用立体定向放疗对其复发率与远处转移率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就诊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104例,随机分为立体定向放疗组和常规放疗组,每组各52例。立体定向放疗组患者采用立体定向放疗进行治疗,常规放疗组采用常规分割照射进行治疗。患者随访3年,死亡病例依据死亡原因纳入统计。统计患者的近期疗效与放疗后1、2、3年的复发率和转移率。结果立体定向放疗组获得了较高的完全缓解(CR)率和较低的进展(PD)率。立体定向放疗组的有效率(80.77%)与放疗后常规放疗组(51.92%)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立体定向放疗组患者1、2、3年的复发率和转移率与同时间段的常规放疗组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应用立体定向放疗可以获得较好的完全缓解率,有效的控制了复发与远处转移的发生。
作者:庞晓琳;马燕;刘灵慧;郑坚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子宫肌瘤剥除术与开腹子宫肌瘤剥除术的临床疗效和应用价值。方法研究对象为2010年1月-2013年1月于该院行子宫肌瘤剥除术的患者84例,分为腹腔镜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对两组患者的术中及术后的情况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腔镜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及住院费用要高于对照组(P<0.05);而出血量、术后病率、肛门的排气时间、离床时间、术后的住院时间均要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复发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子宫肌瘤剥除术具有创伤小、出血少及恢复快等优势,是治疗子宫肌瘤较为理想的选择,但不能完全的取代开腹子宫肌瘤剥除术。
作者:支翠芳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建立复方氨酚美沙糖浆中盐酸甲基麻黄碱、愈创甘油醚、氢溴酸右美沙芬的定量分析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色谱柱为Agilent HC-C18(4.6 mm ×250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1%磷酸,梯度洗脱;流速为1 mL·min-1,检测波长为216 nm。结果盐酸甲基麻黄碱、愈创甘油醚、氢溴酸右美沙芬分别在0.1412~1.412、0.605~6.05、0.1568~1.568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分别为0.9996、0.9998、0.9995);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0.05%、98.69%、99.68%,RSD 分别为2.24%、1.85%、2.03%(n=9)。结论该法快速准确,重复性好,可为复方氨酚美沙糖浆的质量控制提供定量评价方法。
作者:赵惠茹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痛风是人体嘌呤代谢异常所致的一组综合征,高尿酸血症是其病变发展中的一个阶段。目前的研究中尚未有得到公认的稳定持久的高尿酸血症模型,对此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该文简述了实验研究中常用的动物模型的原理及方法,并对其进行评价。
作者:杨韬;陈真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特异性IgE在鼻内镜下鼻窦手术患者中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该院收治的93例在鼻内镜下治疗的慢性鼻窦炎患者,进行血清学、影像学检查以及问卷调查。结果术前IgE阴性组患者手术后症状和生活质量VAS评分的降低差值高于IgE阳性组患者(P<0.05);术前IgE阴性且不伴鼻息肉患者的术后CT、VAS、SNOT-20、SF-36评分均明显低于术前IgE阳性伴鼻息肉患者(P<0.05);未愈组血清IgE和SIgE的阳性率明显高于痊愈组的阳性率(P<0.05)。结论特异性IgE水平增高往往提示鼻内镜下鼻窦手术术后疗效不佳,而且对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的影响更大。
作者:陶维能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观察小檗碱对葛根素在大鼠体内药动学的影响。方法建立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大鼠血浆中葛根素的浓度。大鼠灌胃给予葛根素(100 mg·kg-1)及葛根素和小檗碱混合物(100 mg·kg-1+50 mg·kg-1、100 mg·kg-1+100 mg ·kg-1、100 mg·kg-1+200 mg·kg-1),用HPLC法测定大鼠给药后不同时间血浆葛根素的浓度,DAS ver1.0数据处理软件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葛根素在0.10~10.00 mg·L-1范围内线性良好(r=0.9995)。合用小檗碱前后葛根素的主要药动学参数Cmax分别为(0.54±0.05)、(0.59±0.03)、(0.67±0.02)、(0.73±0.03)mg·L-1;AUC0~∞分别为(4.90±2.91)、(4.63±2.11)、(3.42±2.44)、(6.18±2.57)mg·L-1·h-1;CL 分别为(26.92±16.24)、(25.94±13.36)、(44.58±30.36)、(18.82±8.47)L·h-1·kg-1。结论高剂量小檗碱可提高葛根素在大鼠体内的吸收。
作者:吴恒;陈礼明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血清前白蛋白(Prealbumin,PAB)、C 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载脂蛋白 A1(Apolipoprotein-A1, ApoA1)对重症肺炎患者生存状况的评估价值。方法将重症肺炎患者根据入院治疗30 d后的生存情况分为恶化组和非恶化组,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入院1周内血清PAB、CRP、ApoA1动态变化情况。结果血清PAB入院后5 d,恶化组(165.47±33.79)mg·L-1,非恶化组(193.36±40.81)mg·L-1,两组具有明显差异(P<0.05);血清CRP水平入院后1 d开始,恶化组(27.13±7.64)mg·L-1,非恶化组(22.84±6.24)mg·L-1,两组具有明显差异(P<0.05);血清ApoA1水平从入院后3 d,恶化组(1.15±0.33)g·L-1,非恶化组(1.37±0.39)g·L-1,两组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血清PAB、CRP、ApoA1对重症肺炎患者生存状况具有良好的评估价值,可结合患者住院时间及病情进行综合分析。
作者:李怀云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目的:分析该院近年来导致药物性肝损伤的常见药物种类、药物性肝损伤的临床特点、诊断及预后,提高临床医生对本病的认识,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根据Danan标准RUCAM简化评分系统对2002年4月-2012年4月间临床诊断为药物性肝损伤而入住该院的198例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SPSS 17.0软件将数据进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98例患者中,引起肝损伤的药物主要为中草药、抗结核药、抗肿瘤药、抗生素等,共占62.12%,男性97例(48.99%),女性101例(51.01%);年龄3~88岁,中位年龄47岁;第一次服药至发生肝损伤的潜伏期在4~180 d,中位时间26 d;肝细胞损伤型124例(62.63%),胆汁淤积型35例(17.68%),混合型39例(19.69%);38例无明显临床症状或体征,仅有实验室检查异常(19.19%),而有临床症状160例(80.81%),主要表现为乏力(65.66%)、纳差(52.02%)、眼黄尿黄(44.95%);经治疗后痊愈59例(29.80%),好转108例(54.55%),自动出院28例(14.14%),死亡3例(1.52%),预后较好。结论该院198例药物性肝损伤主要临床类型为肝细胞损伤型,临床特点与各类型急、慢性肝脏疾病相似,并无特异性,预后好。
作者:江学富;汪凯;汪朝辉;温已鹏 刊期: 2014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