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忆珍;孟桂萍
目的:探讨激活蛋白-2α的表达与鼻咽癌预后的关系,为指导个体化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激活蛋白-2α在鼻咽癌组织切片中的表达情况,并结合鼻咽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因素及预后进行分析。结果激活蛋白-2α在129例鼻咽癌组织切片中,阳性表达率为87.6%(113/129),阴性率、低度表达率、中度表达率、高度表达率分别为12.4%(16/129),21.7%(28/129),40.3%(52/129),25.6%(33/129)。单因素分析显示激活蛋白-2α表达性质与鼻咽癌的总生存时间相关,激活蛋白-2α表达阳性的患者5年生存率高于表达阴性的患者,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9)。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临床分期是鼻咽癌的独立预后因素(P=0.012)。结论激活蛋白-2α在鼻咽癌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激活蛋白-2α在分期较高的组织中阳性率更高,同时阳性表达的患者更易发生远处转移。提示激活蛋白-2α可能是鼻咽癌的一个预后分子指标。
作者:肖丽;孟祥玲;赵恩锋;陈亦辉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评价生长抑素在恶性肠梗阻和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治疗中的效果,以探索有效的非手术治疗方法。方法以2010年7月-2012年7月来院治疗恶性肠梗阻或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8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入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两组均有41例患者。予对照组对症支持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生长抑素,直至患者恢复肠功能。治疗14 d仍无效或者病情加重,可对具有手术指征的患者行手术治疗。治疗结束后,统计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疗效的差异。结果经过治疗,观察组各项症状、体征好转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经t检验,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C反应蛋白和胃肠减压量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观察组X线片和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恢复正常所需时间少于对照组,观察组的C反应蛋白和胃肠减压量较对照组下降更多,经t检验,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观察组临床疗效为痊愈和好转的人数多于对照组,且有效率也较高,有效率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恶性肠梗阻和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治疗中,生长抑素结合常规治疗较单纯采用常规治疗,能更好地缓解患者肠梗阻症状,并提高治疗成功率,可广泛应用于临床。
作者:季良;涂建成;屈陈江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研究弥漫性甲状腺肿伴甲亢患者的情绪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以该院213例弥漫性甲状腺肿伴甲亢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评问卷(包括抑郁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一般资料问卷等)的方式收集患者的人口社会学资料以及抑郁、焦虑、工作压力源等资料,再采用单因素分析的方法研究患者的情绪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结果在弥漫性甲状腺肿伴甲亢患者中抑郁的发病率为45.0%;焦虑的发病率为42.6%。影响弥漫性甲状腺肿伴甲亢患者抑郁情况的因素有性别、文化程度和抑郁史,而影响弥漫性甲状腺肿伴甲亢患者焦虑情况的因素有性别、文化程度、家庭年收入和焦虑史。弥漫性甲状腺肿伴甲亢病人中抑郁或焦虑者的血三碘甲状腺原氨酸水平和血甲状腺素水平都较非抑郁或非焦虑者低。结论弥漫性甲状腺肿伴甲亢增加了抑郁和焦虑的发病率。弥漫性甲状腺肿伴甲亢患者并发情绪障碍的风险与其个体特征有关。
作者:钱科威;李红;钱丽雅;戴强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比较双管喉罩与常规气管导管应用于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LC)中的安全性、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择期行LC手术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20例,ASA I~Ⅲ级,随机分为双管喉罩组( L组)与气管插管组( T组),每组60例,观察插管(喉罩)前后以及拔管(喉罩)即刻患者心率( HR)、平均动脉压( MAP)、气道峰压( PPeak )、脉搏血氧饱和度( SpO2)、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 PetCO2),并记录术中及术后的相关并发症。结果血流动力学的变化: L组在置入期和拔除期HR、MAP的变化与T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通气效果:两组的SpO2、PetCO2、PPeak数值随麻醉手术影响变化一致,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并发症:L组苏醒期躁动、拔出时呛咳、术后咽喉不适发生率与T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双管喉罩用于老年高血压患者LC手术操作简便,心血管应激反应轻,通气满意,苏醒快,咽喉部并发症少,安全可靠。
作者:郑建武;饶翔;周斌;谢亚东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肾功能不全患者在使用头孢哌酮钠他唑巴坦钠时可能会引起抽搐,引起有关医务人员关注。方法通过临床药师收集肾功能不全患者在正常用法用量下使用头孢哌酮钠他唑巴坦钠时引起抽搐的6例案例,分析其可能原因。结果6例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因感染给予头孢哌酮钠他唑巴坦钠静脉滴注。连续用药后数天,患者突发抽搐,停用头孢哌酮钠他唑巴坦钠后,对症处理后上述症状消失。结论肾功能不全患者使用头孢哌酮钠他唑巴坦钠时须根据内生肌酐清除率调整给药剂量,同时药物的疗程不宜过长,高龄患者更应谨慎,密切关注临床症状,警惕该药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张圣雨;邢海燕;姜玲;史天陆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观察姜黄消痤搽剂联合阿达帕林凝胶治疗痤疮的临床疗效,并评价其安全性。方法将2010年4月-2013年4月于该院就诊的200例痤疮患者随机分为三组,试验组为联合应用姜黄消痤搽剂和阿达帕林凝胶,对照A组为单独使用姜黄消痤搽剂,对照B组为单独使用阿达帕林凝胶。比较三组的临床疗效以及安全性。结果试验组的总有效率为84.6%,而对照A组和对照B组分别为45.6%,68.7%,试验组的治愈效果增强(P<0.05)。试验组的复发率为10.8%,明显降低于两组对照组,同时试验组未见刺激性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分别为83.1%、81.5%,降低了单独使用两种制剂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论姜黄消痤搽剂联合阿达帕林凝胶,相比于各自单独用药,其治愈率高,复发率低,不良发应少,是治疗痤疮较好的外用药物方案。
作者:廖薇;王晓翠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维生素D具有多种生物学效应,其分子作用机制较为复杂,与多种慢性疾病的发病密切相关。维生素D过多或过少均会引起疾病,如骨质疏松症、佝偻病、2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及癌症等。该文将近年来研究维生素D的分子作用机制进行简要综述。
作者:邱艳;赵凌杰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在成功建立乙醇诱导小鼠睾丸损伤模型的基础上,该研究主要探讨N-乙酰半胱氨酸( NAC)对急性乙醇暴露致小鼠睾丸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该研究由2个实验组成。实验1:28只雄性小鼠被随机分成4组,对照组和乙醇(1、3、6 g· kg-1)处理组;实验2:24只雄性小鼠被随机分成4组,对照组、乙醇组、NAC组和NAC+乙醇组。2个实验均于乙醇处理后24 h剖杀小鼠,取睾丸称重,各组小鼠睾丸用MDF液固定,制作石蜡切片,以备后续睾丸HE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3和6 g·kg-1乙醇暴露明显引起小鼠睾丸内多核巨细胞并向管腔内生殖细胞脱落等组织病理学改变;1和3 g·kg-1乙醇暴露明显抑制小鼠睾丸生殖细胞增殖;NAC明显保护3 g·kg-1乙醇暴露所致小鼠睾丸病理学损伤,显著减轻3 g·kg-1乙醇暴露对小鼠睾丸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结论 NAC明显保护乙醇急性暴露对小鼠睾丸组织病理学损伤。
作者:冯玉杰;徐羊阳;张龙;王国琛;王玉峰;杨津兰;王华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寻找适合消瘦患者的皮下注射依诺肝素钠的方法,探讨注射后局部压迫时间对消瘦患者皮下出血的影响。方法以体重指数<18.5 kg·m-2标准选取该科注射依诺肝素钠的消瘦患者50例,同一患者在每天的两次注射时分别采用同样的注射方法和两种不同的按压方式,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试验组注射后按压10 min,对照组注射后按压3 min,对注射后12 h的皮下出血情况作出记录与分析,通过对结果的分析找出按压时间与皮下出血发生率的关系。结果在该实验中,试验组发生皮下出血6例,对照组发生皮下出血15例,二者经字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用统一的标准方法注射依诺肝素钠后按压时间大于10 min可有效降低消瘦患者的皮下出血发生率。
作者:汪忆珍;孟桂萍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早期新生儿低血糖的危险因素,为临床防治新生儿低血糖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2年3月-2013年9月在该院新生儿病房住院的发生低血糖的早期新生儿130例(观察组),并按1:1的比例,随机选择同期住院的血糖正常的早期新生儿为对照组,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对低血糖相关危险因素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孕母重度妊高征(OR=8.765)、孕母糖尿病(OR=6.162)、宫内窘迫(羊水粪染)(OR=5.386)、重度窒息(OR=4.298)、早产儿(OR=2.389)、低出生体重儿(OR=2.826)、小于胎龄儿(OR=7.564)、红细胞增多症(OR=5.146)、重度溶血病(OR=11.830)是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巨大儿(OR=0.110)是新生儿低血糖的保护因素。结论对有低血糖危险因素的早期新生儿应常规检测血糖,及时采取措施纠正低血糖,以减少新生儿低血糖的发生,避免低血糖脑损伤。
作者:王波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观察自体富血小板凝胶治疗轻、中度眼表烧伤的疗效。方法选取该科收治的眼化学烧伤、热烧伤患者41例(54眼)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随机法分为自体富血小板凝胶治疗组(APG组)和对照组,APG组19例(26眼),对照组22例(28眼)。对照组采用常规局部和全身药物治疗,APG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自体富血小板凝胶外用滴眼。比较两组患者平均创面的愈合时间、角膜新生血管的发生率及视力恢复情况。结果对照组6眼(21.4%)出现感染,APG组1眼(3.8%);对照组平均愈合时间为(24.7±6.5) d,APG 组平均愈合时间为(19.1±3.5) d,APG 组平均愈合时间、感染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3个月后各有1眼出现角膜斑翳和角膜云翳,6眼出现角膜新生血管;APG组未出现角膜斑翳和角膜云翳病例,2眼出现角膜新生血管。 APG组角膜新生血管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APG组和对照组治疗后视力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恢复,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自体富血小板凝胶可缩短眼表修复时间,降低感染率和角膜新生血管发生率,不影响视力恢复,是轻、中度眼表烧伤治疗的新选择。
作者:吴建斌;黄任强;贾丽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观察经包皮入路治疗儿童隐匿阴茎的疗效并总结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11年5月-2013年5月采用经包皮入路方法治疗的68例中重度小儿隐匿阴茎患儿的临床资料,评估该手术方法的疗效。将其分成2组,A组(38例)分型为重度,B组(30例)分型为中度。结果术后3~5 d 去除阴茎包扎,保留美皮贴,4~6 d去除美皮贴,拔除尿管出院。所有病例随访3~6个月,阴茎显露均较满意。5例有包皮内板轻度水肿,阴茎予以稍加压包扎1周左右均恢复正常;3例阴茎轻度回缩,未予特殊处理。包皮内板水肿、阴茎回缩发生率A组、B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经包皮入路治疗儿童先天性隐匿阴茎效果满意,且操作简单、安全,并发症少,可以适用于各种分型的隐匿阴茎病例,值得推荐。
作者:蒋加斌;蔡盈;范登信;潮敏;张殷;李道龙;唐鹏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探讨金属内固定术后双源CT( DSCT)双能扫描的图像质量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25例金属内固定术后CT复查的患者进行双能扫描,用Dual Energy软件的Monoengergetic程序进行处理后行VR、MPR、MIP重建,对图像质量、伪影情况进行评价。结果 VR、MPR、MIP图像均可满足临床诊断,图像质量优良者分别占92%、90%、88%,无明显伪影图像分别占88%、86%、88%。结论 DSCT双能扫描能有效去除金属内固定物的金属伪影及线束硬化性伪影,清晰显示内固定物及其周围结构细节,满足临床诊断需要。
作者:程广金;梅尧;苏萱;祥明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观察埃克替尼用于治疗晚期肺腺癌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影响其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江苏省肿瘤医院慈善赠药点接受埃克替尼治疗90例晚期肺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可评价疗效的90例患者中完全缓解(CR)0例,部分缓解(PR)55例(61.1%),疾病稳定(SD)28例(31.1%),疾病进展(PD)7例(7.8%),客观缓解率(ORR)为61.1%,疾病控制率(DCR)为92.2%。90例患者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为10.5(1.3~22.3)个月。已知EGFR突变阳性的40例患者中CR 0例,PR 28例(70.0%),SD 12例(30.0%)。 ORR为70.0%,DCR为100%。结论埃克替尼治疗晚期肺腺癌具有显著的疗效和良好的安全性。
作者:马祥垒;史美祺;寇莹莹;汤依群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蛇床子素温敏型凝胶剂的研制,并建立其含量测定方法。方法建立用HPLC法测定制剂的含量及体外释药量。采用搅拌子法测定相变温度并测定其动态黏度,从而确定处方。用转篮法进行处方的体外释放实验。结果确定蛇床子素温敏型凝胶的佳基质配比是质量分数为25%的泊洛沙姆407和质量分数为10%的泊洛沙姆188的组合。结论该制剂制备工艺简单,进入体内形成凝胶并且24 h累计释放药物约83%。含量测定方法操作简便、快速准确。
作者:孙平飞;常忆凌;朱军旗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对胃肠肿瘤患者化疗后不良反应的作用。方法选取2010年6月-2012年6月该院收治的262例胃肠道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常规组和治疗组,每组131例。第一次化疗即开始不同护理方式,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治疗组为综合护理。采用血象分析和采用通用不良事件术语标准4.0版(Common Terminology Criteria Adverse Events Ver-sion 4.0,CTCAE v4.0)评价化疗的不良反应。结果与常规护理组相比,综合护理组血红蛋白的含量较常规护理组升高,两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35),白细胞、血小板和粒细胞含量的比较,综合护理较常规护理有升高的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护理组患者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的人数与常规护理组相比有所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6)。常规护理组(12.97%)化疗结束后患者死亡率高于综合护理组(5.34%)(P=0.043)。结论对术后化疗的胃肠肿瘤患者进行系统性的综合护理,能更好的保护胃肠道肿瘤患者。
作者:金海花;朱娜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认知训练对轻、中度阿尔茨海默病( AD)病人情绪障碍的影响。方法将90例轻、中度AD病人按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一般治疗及照护指导,研究组给予认知训练:注意训练、同时性言语及图形加工任务训练、继时性加工任务训练、计划系统训练以及日常生活能力训练,应用 MMSE、HAMA、HAM量表每3个月评估一次。结果干预后6个月,研究组的HAMA、HAMD分值开始比对照组及干预前低( P<0.05),有一定的统计学意义,干预后9、12个月,研究组的MMSE分值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认知训练可以大大减轻AD病人的情绪障碍,延缓其智能减退的过程。
作者:孔晓明;王莹;吴晓平;杜远;王玉梅;张许来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观察可视喉镜在急诊抢救气管插管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1-12月在该院急诊行抢救气管插管患者80例,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普通喉镜组(对照组:不锈钢弯喉镜)和可视喉镜组(观察组:通视达可视喉镜),每组40例。观察两组患者喉镜暴露声门时间、C/L喉镜显露分级、插管操作耗时( s)、首次插管成功率、总成功率及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暴露声门时间(5.23±0.56)s, C/L喉镜显露分级(Ⅰ~Ⅱ/Ⅲ~Ⅳ)35/5例,插管操作耗时(19.64±2.04)s,首次插管成功率达82.5%,总成功率为100%,出现并发症7例(17.5%),而对照组则分别为(7.84±0.68) s,27/13例,(38.79±2.23) s,62.5%,90%,18例(45.0%),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视达可视喉镜可提高急诊抢救气管插管的成功率,缩短插管时间,赢得抢救时间。
作者:王贵梅;孙立琴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肝癌介入术后患者并发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接受常规护理方法的60例肝癌介入治疗患者为对照组研究对象,选择接受围术期整体护理的62例患者为观察组研究对象,加强对观察组患者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估睡眠质量,采用生存质量核心量表(QOL-C30)评估生活质量。比较两组干预后并发症发生率、睡眠质量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16.1% vs 55.0%,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PSQI量表睡眠质量、睡眠时间、睡眠效率及总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QOL-C30量表躯体功能、心理功能及社会功能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强对肝癌介入治疗患者护理干预,可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改善睡眠及生活质量。
作者:刘玉莲;闻利红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了解某三级甲等专科医院近3年住院患者的止吐药应用情况,为临床合理选用止吐药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医院2011-2013年住院患者止吐药用药金额、用药构成比以及用药频度( DDDs)排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该院3年来止吐药的DDDs呈上升趋势;止吐药的应用主要为5-HT3受体拮抗剂,以格拉司琼应用广,其次是昂丹司琼和托烷司琼;帕洛诺司琼的日均费用( DDDc)值高,限制了其临床使用。注射剂是常用给药形式。结论该院住院患者止吐药应用基本合理,5-HT3受体拮抗剂占主导地位。
作者:许瑞;张建杰 刊期: 2014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