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管损伤原因分析

蔡军;龚仁华;孙登群;钟兴国;范育林;何新苗

关键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胆管损伤
摘要: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管损伤原因和预防措施.方法对2009年10月至2012年12月15 137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22例胆管损伤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2例胆管损伤中,因胆道解剖变异或病理变异致伤18例;盲目止血致伤1例;操作失误3例.结论 胆道解剖变异、病理变异和医生的临床经验是导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管损伤的重要因素.严格的腹腔镜外科训练,丰富的胆道外科经验及正确对待中转开腹的态度是避免胆管损伤的有效措施.
安徽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血液病患者院内感染的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血液病患者医院感染的临床特点.方法对1年来该院血液科诊治的1 381例血液病住院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的162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血液系统疾病的院内感染发生率为11.73%,其中急性白血病感染发生率高(18.16%),其次是多发性骨髓瘤(16.66%)、淋巴瘤(13.88%);发生院内感染部位以呼吸道感染(包括上下呼吸道)为主共69例(42.59%),发生院内感染的病原菌以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等革兰阴性杆菌(G-)为主,有27株(占58.69%),其中多重耐药菌(MDRO)菌株有13株(占15.43%).血液病发生院内感染与患者疾病类型、年龄、化疗后白细胞数量等因素具有直接相关性,且易出现MDRO感染.结论 及时准确地确诊血液系统疾病的类型,积极治疗原发病,合理使用广谱抗菌药物及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在治疗期间医务人员要加强环境控制及感染源控制,是预防和降低血液病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主要措施.

    作者:严红;赵海军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穿黄消炎胶囊的质量控制研究

    目的 建立穿黄消炎胶囊的质量控制研究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穿黄消炎胶囊中的穿心莲和一只黄花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测定脱水穿心莲内酯含量.结果 薄层鉴别色谱特征明显,专属性强;脱水穿心莲内酯在12.92~129.20 mg·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7),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52%(RSD=0.66%).结论该方法准确、灵敏,重复性好,可作为穿黄消炎胶囊的质量控制研究.

    作者:陶善斌;汪电雷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在乳腺环形强化病灶的应用

    目的 评估MRI动态增强在乳腺环形强化病灶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1例乳腺患者MRI环形强化病例,所有病例均经病理证实.患者均行3D快速梯度回波序列动态增强扫并描绘制时间-信号强度曲线.结果 21例乳腺环形强化病变中,恶性病灶16例,良性病灶5例,病灶增强形态特征及时间一信号强度时间曲线在良恶性乳腺病变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差异(P<0.05).结论 动态增强MRI可以作为鉴别诊断乳腺环形强化病灶的良恶性有效手段.

    作者:韩贺山;管京乐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阿托伐他汀联合应用左旋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联合应用阿托伐他汀与左旋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5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阿托伐他汀联合左旋氨氯地平治疗,对照组单独采用左旋氨氯地平治疗,观察期为3个月,分别于治疗前后测定两组血压及血脂水平,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两组治疗前血压和血脂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血脂指标和收缩压的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而舒张压及脉压差的下降幅度对照组大于治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所有患者均无其他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阿托伐他汀与左旋氨氯地平联合应用可更显著地降低高血压病患者的收缩压、脉压差和血脂,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单一用药,不良反应少,患者耐受性好,是一种较理想的降压治疗方案.

    作者:陈春燕;张浩;张奋启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乙肝前S1抗原与乙肝五项阳性相关性的研究

    目的 探讨乙肝前S1 抗原与乙肝五项阳性的相关性,为其临床研究提供可参考依据.方法 共收集120例入住我院肝病科的患者,详细记录其病史及相关信息.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及定量法对空腹抽取的肘静脉血进行乙肝前S1 抗原、乙肝五项及HBV-DNA检测,分析其相互关系.结果 不同乙肝五项模式下,乙肝前S1抗原与HBV-DNA的检测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18例HBcAb阳性患者中检出有部分患者乙肝前S1抗原阳性,表明HBeAg阴性的患者无论HBeAb阳性或阴性均有可能存在存在病毒的复制.在85例HBV-DNA阳性患者中乙肝前S1抗原检出率为82.4%,HBV-DNA与乙肝前S1抗原检出符合率为68.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乙肝前S1抗原可以比较敏感的反映乙型肝炎病毒的复制,对HBeAg阴性的患者亦可以比较敏感的反映其是否存在病毒的复制,且与HBV-DNA相比操作简单而差异不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邓燕玲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药房信息自动化促进国内药师工作职能的转型

    目的 药房信息自动化为药房的管理模式带来新鲜化,方便、效率高、管理规范等优势加快促进药师国内药师工作职能的转型.方法 结合药房信息自动化带来的革新,试论药房信息自动化在药师工作职能转型中的促进作用.结果 药房信息自动化是今后的发展方向,加快药师工作职能的转型,在转型的过程中药师专业知识、技能水平、综合素质仍需不断的努力.结论 药房信息自动化促进了国内药师工作职能的转型.

    作者:滕步洋;袁丽娟;赵亚丽;茹秋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综合运用干预措施对我院抗菌药物应用的效果评价

    目的 评价综合干预措施对干预前后抗菌药物应用的对比变化以及综合干预的效果,规范医师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高治疗水平.方法 通过制定规范、加强教育、分级管理、检查反馈等措施来干预临床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现象.对医院干预前(2012年1-4月份)和干预后(2012年5-8月份)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对比和分析.结果 干预后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比例由66.90%下降至60.88%,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由75.91DDD下降至62.93DDD,Ⅰ类手术切口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由100%下降至29.58%,微生物送检率由17.71%提高至30.62%,干预效果显著.结论 综合干预措施对促进医院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是可行的和有效的.

    作者:武德廉;WU De-lian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妊娠期糖尿病孕妇择期分娩前胎肺成熟度测定的临床价值

    目的 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择期分娩前胎肺成熟度测定的临床价值及必要性.方法 选取120例37~40周的妊娠期糖尿病孕妇,随机分为羊膜腔穿刺组与非羊膜腔穿刺组各60例,羊膜腔穿刺组在终止妊娠前行羊膜腔穿刺抽取羊水做泡沫试验,确定胎肺成熟度,非羊膜腔穿刺组在终止妊娠时不做羊膜腔穿刺,比较两组妊娠结局及围产儿结局.结果 两组孕妇妊娠期高血压、羊水过多、剖宫产、产后出血、巨大儿、低体重儿、新生儿低血糖、新生儿窒息、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羊膜腔穿刺组孕妇平均穿刺孕周(38.57±0.92)周,第1、2、3、4试管阳性率分别为98.33%、93.33%、90.00%、76.67%.结论 孕龄准确的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在妊娠37周后择期终止妊娠前行胎肺成熟度测定无绝对必要性,可不必常规行羊膜腔穿刺测定胎肺成熟度.

    作者:徐芳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利伐沙班合成工艺改进

    目的 优化利伐沙班的合成工艺.方法以N-苯基乙醇胺为起始原料,与氯乙酰氯环合、然后经硝化、还原、酰胺化、再经环合、脱保护、后经酰胺化制得利伐沙班.结果 合成的利伐沙班的总收率为41.7%.其结构经IR、1H-NMR和MS确证.结论工艺经改进后,操作简化,成本降低,收率提高,适合工业化生产.

    作者:符坚;朱小华;李强;陈国华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α-硫辛酸联合甲钴胺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α-硫辛酸(LA)联合甲钴胺对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2008年4月-2012年12月在该科住院的2型糖尿病伴有周围神经病变患者82例,随机分成两组.A组40例给予LA和甲钴胺联合治疗,B组42例给予单用甲钴胺治疗,疗程均为15 d.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及神经传导速度(NCV).结果 A组治疗总有效率(85.0%)高于B组(69.0%)(P<0.05);两组治疗后临床症状及神经传导速度均有明显改善(均P<0.05),但A组的疗效优于B组(P<0.05);两组均未见明显药物不良反应.结论 α-硫辛酸联合甲钴胺治疗能有效改善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症状和神经传导速度,可以推广应用临床治疗.

    作者:王安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肩关节镜术治疗Bankart损伤20例的手术配合

    目的 探讨并总结肩关节Bankart损伤病人的肩关节镜手术配合体会.方法 选择行肩关节镜探查加盂唇修补缝合术的肩关节Bankart损伤病人20例,同时做好术前准备、术中、术后护理配合等.结果 2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明显手术并发症.术前术后所有病人进行肩关节ROWE氏评分系统,所有病例随访平均28.4个月(2~40个月),术前得分平均(49.35±9.58)分,术后得分平均(81.60±8.13)分,优良率为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术前充分准备、加强术中术后护理配合,是保证手术成功的重要因素.

    作者:徐云生;徐洪港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香鳞毛蕨对红色毛癣菌的抑制作用及机制研究

    目的 测定香鳞毛蕨提取液对红色毛癣菌的小抑菌浓度(MIC),探讨香鳞毛蕨对红色毛癣菌的抑制机制.方法采用培养基药物浓度稀释法对红色毛癣菌进行抑制性实验,并用透射电镜观察药物作用后红色毛癣菌的微观结构变化.结果 香鳞毛蕨对红色毛癣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抑菌效果与浓度相关,生药的 MIC值为0.25 g·mL-1;透射电镜观察发现药物能够改变红色毛癣菌菌体形态,细胞质聚集明显,细胞壁模糊且部分缺失,菌体的膜性系统发生破坏.结论 香鳞毛蕨对红色毛癣菌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其主要作用机理与破坏菌体的细胞壁结构相关.

    作者:吴洁莹;赵沁元;何宇愿;沈志滨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咽喉部癌患者术后鼻饲饮食的护理体会

    咽喉部癌是耳鼻咽喉科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有日益增长的趋势,其发病率占全身恶性肿瘤的5.7%~7.6%,占耳鼻咽喉科恶性肿瘤的11%~22%[1],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是目前提高喉癌患者生存率的主要手段,周到合理的围手术期护理对咽喉部癌手术患者的康复和提高术后的生存质量极为重要,而营养支持对术后患者的康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科自2006-2012年共收治咽喉部癌患者40例,在规范进行围手术期护理的同时,对患者鼻饲饮食营养效果密切观察,合理鼻饲饮食促进术后快速康复率达100%,对提升患者健康水平具有重要意义.现将我科收治的40例咽喉癌患者的围手术期鼻饲营养饮食护理的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梁素青;王保霞;何凤;田华;王晶晶;谢宏武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苍术对照药材标定方法研究

    目的 建立苍术对照药材的标定方法,为构建中药标准物质研制的技术平台提供基础.方法 对14批苍术样品的基原、性状、鉴别、特征指纹图谱、检查和含量测定等进行分析研究.结果 对现行标准中薄层鉴别方法进行了改进和优化,增加了HPLC特征指纹图谱,形成较为完善的苍术对照药材标定技术规范;并比较了两种基原的苍术在薄层色谱、特征图谱等方面存在差异.结论 苍术对照药材的标定方法不仅为苍术对照药材的标定提供了依据,而且为苍术药材和饮片的鉴别、质量评价以及质量标准的制定提供新的依据.

    作者:陶有福;张亚中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造影剂肾病早期诊断的研究进展

    造影剂肾病(CIN)是院内获得性急性肾功能衰竭的主要原因之一,预后较差,对其进行及时诊断及预防是有效处理CIN的关键.有可能早期诊断CIN的生物标志物包括胱抑索C、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载脂蛋白、白细胞介素18、肾损伤分子1、肝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等.该文对各种CIN早期诊断生物指标做一综述,探讨适合用于CIN早期诊断的生物标志物.

    作者:张婷;吴继雄;许邦龙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左卡尼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左卡尼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 104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6例和观察组48例.两组常规治疗相同.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左卡尼汀静脉滴注,观察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心电图缺血改善程度.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卡尼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临床应用安全.

    作者:冯俊;黄海涛;章美华;孙召金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9582例孕妇剖宫产率及剖宫产指征回顾性分析

    目的 回顾性分析剖宫产率及剖宫产指征的变化,探讨降低剖宫产率的措施.方法对2008年1月-2011年12月9 582例孕妇剖宫产率及指征进行分析.结果 剖宫产率2008年为49.2%,2009年为46.1%,2010年43.1%,2011年4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指征表明:孕妇精神因素(29.47%~33.87%)居第一位,其中高龄初产及临界骨盆呈上升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胎儿异常从26.37%上升至31.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盆狭窄及瘢痕子宫呈下降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近4年精神因素占比大,加大宣传,仍是降低剖宫产率的重点,重视产前检查,控制孕期营养,严格把握剖宫产指征,有助于降低剖宫产率.

    作者:邹琴童;张文颖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气相色谱法测定托吡酯中有机溶剂的残留量

    目的 建立抗癫痫药托吡酯中残留有机溶剂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用气相色谱仪,采用DB-Wax(30 m×0.32 mm,0.25 μm)毛细管柱;分流比:30:1;进样口温度:150 ℃;柱温:初始温度45 ℃保持6 min,以25 ℃·min-1的速度升至150 ℃,保持4.5 min;FID检测器温度:275 ℃;载气:N2;载气流速:1.5 mL·min-1;进样量:1.0 μL.结果 各残留溶剂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均大于0.99,回收率均在90%~110%之间.结论该方法操作简单,重复性好,灵敏度高,适用于托吡酯中残留溶剂的含量测定.

    作者:张谦;王海坤;李含君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妊娠期合并急性阑尾炎23例诊治分析

    目的 探讨妊娠期急性阑尾炎的诊断及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4年6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妊娠期急性阑尾炎23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手术治疗21例,保守治疗2例;术后病理检查:单纯性阑尾炎4例,化脓性阑尾炎15例,坏疽性阑尾炎2例;切口感染1例.结论 妊娠期急性阑尾炎对孕妇及胎儿都会产生不利影响,明确诊断后,应尽早手术治疗.

    作者:赵智毅;王晓亮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骨疏灵颗粒提取工艺优化

    目的 优选中药复方制剂骨疏灵的提取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以淫羊藿苷和黄芪甲苷的提取率为评定指标,用多指标综合评分法进行数据处理,优化提取条件.结果 优选出的提取条件为煎煮2次,每次1 h,第1次加水量为11倍,第2次加水量为8倍.结论优选得到的工艺稳定可行.

    作者:朱裕林;张冬梅;王雷;韩岚;方清影;方朝晖;陈卫东 刊期: 2013年第06期

安徽医药杂志

安徽医药杂志

主管:安徽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安徽省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