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9582例孕妇剖宫产率及剖宫产指征回顾性分析

邹琴童;张文颖

关键词:剖宫产, 剖宫产率, 指征, 精神因素
摘要:目的 回顾性分析剖宫产率及剖宫产指征的变化,探讨降低剖宫产率的措施.方法对2008年1月-2011年12月9 582例孕妇剖宫产率及指征进行分析.结果 剖宫产率2008年为49.2%,2009年为46.1%,2010年43.1%,2011年4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指征表明:孕妇精神因素(29.47%~33.87%)居第一位,其中高龄初产及临界骨盆呈上升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胎儿异常从26.37%上升至31.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盆狭窄及瘢痕子宫呈下降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近4年精神因素占比大,加大宣传,仍是降低剖宫产率的重点,重视产前检查,控制孕期营养,严格把握剖宫产指征,有助于降低剖宫产率.
安徽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CT引导下肾囊肿介入治疗方法改进

    目的 对CT导向下经皮肾囊肿穿刺介入硬化治疗进行探讨与改进.方法 CT引导下对49例68个肾囊肿拟进行硬化治疗,笔者除常规程序外,增加了囊液蛋白定性试验与囊肿造影,进一步明确诊断后选择性给予囊肿硬化治疗.结果 本组68个囊肿采用该方法后,进行硬化剂治疗有63个囊肿,其余2个囊肿诊断考虑肾盂源性囊肿,2个为感染性囊肿,1个为囊性肾癌,未行硬化剂治疗.结论 术中进行囊液蛋白定性试验与囊肿造影,有效地鉴别囊肿性质,降低了介入治疗风险,提高肾囊肿介入硬化治疗的安全性.

    作者:崔凯;李云云;胡达海;刘长林;罗超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复方枳椇子制剂对乙醇所致小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目的 研究复方枳椇子制剂(CPH)对乙醇所致小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56%乙醇灌胃的方法来诱导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将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CPH(1,2,4 g·kg-1)组和阳性(XJGGK)组.测定小鼠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甲胎蛋白(AFP),以及肝组织中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含量或活性,并进行小鼠肝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 CPH可显著降低饮酒小鼠血清中ALT、AST含量的升高,降低MDA含量,增加SOD活性和GSH-Px含量,并能改善乙醇损伤小鼠肝病理组织结构,但CPH提取物对饮酒小鼠AFP水平没有明显影响.结论 CPH对乙醇所致小鼠肝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清除氧自由基和抗脂质过氧化有关,为将CPH开发成安全、有效的功能食品提供依据.

    作者:宋莎莎;何伟;袁平凡;路景涛;魏伟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非肾上腺素能非胆碱能神经调节与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的研究进展

    神经源性膀胱(neurogenic bladder)是一类由于神经系统病变导致膀胱和(或)尿道功能障碍,进而产生一系列下尿路症状及并发症的疾病总称[1]。脊髓损伤(SCI)是神经源性膀胱的常见原因之一,临床表现为尿储留、尿失禁、输尿管返流、肾积水等。传统观念认为副交感(胆碱能)神经和交感(肾上腺素能)神经是调节膀胱尿道功能的主要神经,近年来,非肾上腺素能非胆碱能(NANC)神经对下尿路生理和病理状态下的调控作用日益受到关注。本文就近年来NANC信号调控在下尿路及SCI神经源性膀胱中的相关机制作一综述。

    作者:郑洁;郭海英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瑞芬太尼复合利多卡因在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瑞芬太尼复合利多卡因在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气管异物患儿40例,随机分为R组和F组,每组20例.均入室后吸入七氟醚,入睡后行静脉穿刺,静脉穿刺后停止吸入七氟醚.之后R组静脉注射1%利多卡因3 mg·kg-1,静脉泵注异丙酚50~150 μg·kg-1·min-1、瑞芬太尼0.1~0.5 μg·kg-1·min-1和静脉注射维库溴铵0.05 mg·kg-1维持麻醉(R组,n=20);F组静脉穿刺后不注射利多卡因,而是静脉泵注异丙酚50~150 μg·kg-1·min-1、静脉注射芬太尼2 μg·kg-1和静脉注射维库溴铵0.05 mg·kg-1维持麻醉(F组,n=20).术中经硬质支气管镜侧孔行高频通气.记录各时点血流动力学变化,对比两组患儿术中体动、屏气呛咳、低氧饱和度(SpO2降至90%以下)、硬质气管镜退镜次数以及术后呛咳、躁动发生率,并比较手术时间和苏醒时间.结果 两组术中患儿术中体动、低氧饱和度、支气管镜退镜次数、手术时间和术后躁动无统计学差别,R组术中、术后呛咳发生率少、苏醒更加迅速、术中血流动力学更稳定.结论 瑞芬太尼复合利多卡因在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中的应用,术中术后并发症少,苏醒迅速且苏醒质量高.

    作者:宗志军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气相色谱法测定托吡酯中有机溶剂的残留量

    目的 建立抗癫痫药托吡酯中残留有机溶剂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用气相色谱仪,采用DB-Wax(30 m×0.32 mm,0.25 μm)毛细管柱;分流比:30:1;进样口温度:150 ℃;柱温:初始温度45 ℃保持6 min,以25 ℃·min-1的速度升至150 ℃,保持4.5 min;FID检测器温度:275 ℃;载气:N2;载气流速:1.5 mL·min-1;进样量:1.0 μL.结果 各残留溶剂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均大于0.99,回收率均在90%~110%之间.结论该方法操作简单,重复性好,灵敏度高,适用于托吡酯中残留溶剂的含量测定.

    作者:张谦;王海坤;李含君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血液病患者院内感染的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血液病患者医院感染的临床特点.方法对1年来该院血液科诊治的1 381例血液病住院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的162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血液系统疾病的院内感染发生率为11.73%,其中急性白血病感染发生率高(18.16%),其次是多发性骨髓瘤(16.66%)、淋巴瘤(13.88%);发生院内感染部位以呼吸道感染(包括上下呼吸道)为主共69例(42.59%),发生院内感染的病原菌以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等革兰阴性杆菌(G-)为主,有27株(占58.69%),其中多重耐药菌(MDRO)菌株有13株(占15.43%).血液病发生院内感染与患者疾病类型、年龄、化疗后白细胞数量等因素具有直接相关性,且易出现MDRO感染.结论 及时准确地确诊血液系统疾病的类型,积极治疗原发病,合理使用广谱抗菌药物及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在治疗期间医务人员要加强环境控制及感染源控制,是预防和降低血液病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主要措施.

    作者:严红;赵海军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不同径路行冠状动脉内旋磨术治疗重度钙化病变的对比研究

    目的 对照研究经桡动脉和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内旋磨术(RA)治疗重度钙化病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回顾分析2008年1月-2012年9月期间,我院对107例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术中发现重度钙化、球囊无法充分扩张或支架无法通过的病变联合RA治疗,按介入径路不同,分为TRI组(经桡动脉途径,n=59)和TFI组(经股动脉途径,n=48),观察两组的有效性:旋磨成功率、支架植入成功率、术后平均卧床时间、平均住院天数等,安全性:术中和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期间及术后一年的临床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的随访结果.结果 桡动脉组和股动脉组的RA治疗的成功率均为100%(NS),支架植入成功率(100%和97.9%,P=0.265)、旋磨术后即刻总体并发症(15.3%和18.2%,P=0.675)、支架术后即刻总体并发症发生率(3.4%和4.2%,P=0.833)、住院期间MACE发生率(7.9%和16.7%,P=0.156)和一年随访的MACE发生率(3.4%和6.0%,P=0.516)差异无显著性,但桡动脉组在穿刺总体并发症发生率(3.4%和18.8%,P=0.009)、术后桡动脉组平均卧床时间(9.1±18.0)h和(38.4±25.8)h,P<0.001、平均住院天数(3.8±1.5)d和(5.3±1.7)d,P<0.001,显著优于股动脉组.结论 经桡动脉途径行冠脉内旋RA治疗重度钙化病变同股动脉途径同样安全有效,而病人耐受性更佳.

    作者:尤威;叶飞;陈绍良;吴志明;张俊杰;田乃亮;林松;刘志忠;许田;王蓉;徐海梅;刘玲玲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ICU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撤机后镇静对呼吸循环功能的影响

    摘要:目的 观察右美托咪啶对ICU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撤机后镇静作用。方法 成功撤机> 12 h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48 例,给予右美托咪啶负荷剂量1.0 μg·kg-1,滴定维持剂量0.2~0.7 μg·kg-1·h-1,保持患者Ramsay 镇静深度评分3~4分,给药0、30 min、1、2 h监测INBP、HR、SpO2、PETCO2。结果 与0 min比较,30 min、1、2 h SBP明显下降(P<0.05),HR明显下降(P<0.05),完成实验的患者在任何时间点均SBP>90 mmHg,HR>60 mmHg,无微循环灌注不足表现,PETCO2无明显改变(P>0.05)。结论 右美托咪啶用于ICU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撤机后镇静未产生明显呼吸抑制,血压和心率轻度降低。

    作者:商雄跃;储庆霞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左卡尼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左卡尼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 104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6例和观察组48例.两组常规治疗相同.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左卡尼汀静脉滴注,观察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心电图缺血改善程度.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卡尼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临床应用安全.

    作者:冯俊;黄海涛;章美华;孙召金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HPLC法测定兰索拉唑胶囊中兰索拉唑的含量

    目的 建立并优化测定兰索拉唑胶囊中兰索拉唑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色谱柱为依利特C18(4.6 mm × 250 mm,5 μm),流动相为乙腈-0.1 mol·L-1磷酸盐缓冲液(pH7.2)(75:25),检测波长为285 nm.结果兰索拉唑在浓度为线性范围为8 ~ 160 mg·L-1,相关系数为0.999 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1%,RSD=1.19%.结论 该方法操作简单、快速、准确,可用于兰索拉唑胶囊中兰索拉唑的含量测定.

    作者:陈志;吴云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管损伤原因分析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管损伤原因和预防措施.方法对2009年10月至2012年12月15 137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22例胆管损伤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2例胆管损伤中,因胆道解剖变异或病理变异致伤18例;盲目止血致伤1例;操作失误3例.结论 胆道解剖变异、病理变异和医生的临床经验是导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管损伤的重要因素.严格的腹腔镜外科训练,丰富的胆道外科经验及正确对待中转开腹的态度是避免胆管损伤的有效措施.

    作者:蔡军;龚仁华;孙登群;钟兴国;范育林;何新苗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胃癌患者血清Galectin-3蛋白的临床意义

    目的 测定胃癌患者血清中Galectin-3蛋白的水平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EL1SA法检测60例胃癌患者和40例健康体检者血清中的Galectin-3蛋白、CA199和CEA水平,比较Galectin-3蛋白水平在60例胃癌患者手术前血清中和40例健康体检者血清中的变化.通过对60例胃癌患者术前Galectin-3水平与40例健康体检者血清中的Galectin-3水平进行比较,分析Galectin-3的表达与肿瘤临床特征的关系,比较Galectin-3、CA199和CEA在胃癌诊断中的价值.结果 正常组中Galectin-3浓度显著小于肿瘤组(P<0.01).肿瘤组血清中Galectin-3蛋白表达与胃癌患者年龄及病理分期均呈正相关(P<0.05),Galectin-3、CA199 和CEA三个指标联合检测胃癌效果佳.结论 Galectin-3蛋白可能成为诊断胃癌有价值的肿瘤指标.

    作者:孙远松;张长乐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眼用盐酸倍他洛尔脂质体-原位凝胶的研制及体外释药的研究

    目的 制备盐酸倍他洛尔(BH)眼用脂质体-原位凝胶(ISG),并对其体外释药特性进行考察.方法 采用逆向蒸发法制备BH脂质体(BHL);以泊洛沙姆407和188(P407,P188)为温敏性ISG基质,以胶凝温度为指标,筛选P407与P188的佳配比;采用无膜溶出模型对BHL的体外释放行为进行考察.结果 BHL的平均包封率为(88.24±5.46)%(n=3);当P407与P188的处方用量分别为21%及6%时,胶凝温度接近人眼表温度(34℃);BHL-ISG体外药物释放和凝胶溶蚀均呈现零级释放特征,两者相关性良好.结论 BHL-ISG结合脂质体和原位凝胶的特点,延缓药物释放,为其角膜滞留性研究奠定了基础.

    作者:王军;谈弋;何文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肩关节镜术治疗Bankart损伤20例的手术配合

    目的 探讨并总结肩关节Bankart损伤病人的肩关节镜手术配合体会.方法 选择行肩关节镜探查加盂唇修补缝合术的肩关节Bankart损伤病人20例,同时做好术前准备、术中、术后护理配合等.结果 2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明显手术并发症.术前术后所有病人进行肩关节ROWE氏评分系统,所有病例随访平均28.4个月(2~40个月),术前得分平均(49.35±9.58)分,术后得分平均(81.60±8.13)分,优良率为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术前充分准备、加强术中术后护理配合,是保证手术成功的重要因素.

    作者:徐云生;徐洪港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动力髋螺钉与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分析

    目的 比较动力髋螺钉(DHS)与股骨近端髓内钉(PFN)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手术损伤、疗效及并发症情况.方法 选取60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方法不同随机分为DHS组与PFN组各30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以及患肢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PFN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显著低于DHS组(P<0.05),术后卧床时间组间差异不明显(P>0.05),提示PFN手术损伤更小.PFN组固定物相关并发症显著低于DHS组(P<0.05),而两组患者内科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提示经PFN治疗的患者固定物相关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两组患者随着随访时间延长,Harris评分均有提高.术后同时间段比较,PFN组术后1个月Harris评分高于DHS组(P<0.05);而术后3个月、12个月两组Harris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PFN组患者术后短期内患肢功能恢复较快,而两种治疗方式长期疗效相似.结论 相对于DHS,PFN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手术创伤小,固定物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低,术后短期内功能恢复更快,有利于改善患者的预后.

    作者:周炳怀;许松涛;王松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咽喉部癌患者术后鼻饲饮食的护理体会

    咽喉部癌是耳鼻咽喉科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有日益增长的趋势,其发病率占全身恶性肿瘤的5.7%~7.6%,占耳鼻咽喉科恶性肿瘤的11%~22%[1],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是目前提高喉癌患者生存率的主要手段,周到合理的围手术期护理对咽喉部癌手术患者的康复和提高术后的生存质量极为重要,而营养支持对术后患者的康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科自2006-2012年共收治咽喉部癌患者40例,在规范进行围手术期护理的同时,对患者鼻饲饮食营养效果密切观察,合理鼻饲饮食促进术后快速康复率达100%,对提升患者健康水平具有重要意义.现将我科收治的40例咽喉癌患者的围手术期鼻饲营养饮食护理的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梁素青;王保霞;何凤;田华;王晶晶;谢宏武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超临界流体技术制备固体分散体的研究进展

    超临界流体具有溶解性好、传质能力高、表面张力低及渗透性强等优点,使用超临界流体技术制备的固体分散体粒径均匀可控、纯度高、无溶剂残留,具有传统方法不可比拟的优势.目前,使用超临界流体技术制备固体分散体国内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该文介绍了超临界流体技术制备固体分散体的方法、原理,归纳总结各方法新研究进展并提出其存在的问题,为该方面研究者提供参考.

    作者:张维;张志云;张志丽;黎秋媛;王立红;周丽莉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生长抑素在结直肠术后肠瘘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观察生长抑素在结直肠癌患者术后肠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32例术后发生肠瘘的结直肠癌患者并随机分为两组,16例患者采用禁食,补液,抗炎,胃肠减压或外引流等基础治疗作为对照组,16例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生长抑素6 mg·d-1微量泵输入治疗作为观察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肠瘘恢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同时对漏出液时行检测,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漏出液血清淀粉酶及胆汁酸水平.结果 观察组恢复正常饮食时间,住院时间及瘘口闭合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观察组血清淀粉酶、胆汁酸及红细胞比容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5例发生并发症,对照组3例发生并发症,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对结直肠癌患者术后肠瘘患者采用基础治疗的同时,辅以生长抑素治疗,可进一步减少消化液分泌,促进瘘口修复,缩短住院时间,疗效显著.

    作者:孙弢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新生儿乳糜胸4例的诊断和治疗

    目的 总结新生儿乳糜胸的诊断及治疗经验.方法 4例乳糜胸患儿予脱脂奶喂养,分别行胸腔穿刺、胸腔闭式引流配合化学胸膜固定术(胸腔内注入红霉素)以及奥曲肽持续滴入.结果 4例患儿中1例经多次胸腔穿刺治愈,3例加用化学胸膜固定术治疗后痊愈,1例在此基础上加用生长抑素奥曲肽后痊愈.结论 对新生儿乳糜胸首先应选择保守治疗,使用一般治疗加用胸腔内注入红霉素有效,对于难治性的乳糜胸患儿在此基础上加用生长抑素及其类似物奥曲肽治疗效果明显.

    作者:闵红;张彦萍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妊娠期糖尿病孕妇择期分娩前胎肺成熟度测定的临床价值

    目的 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择期分娩前胎肺成熟度测定的临床价值及必要性.方法 选取120例37~40周的妊娠期糖尿病孕妇,随机分为羊膜腔穿刺组与非羊膜腔穿刺组各60例,羊膜腔穿刺组在终止妊娠前行羊膜腔穿刺抽取羊水做泡沫试验,确定胎肺成熟度,非羊膜腔穿刺组在终止妊娠时不做羊膜腔穿刺,比较两组妊娠结局及围产儿结局.结果 两组孕妇妊娠期高血压、羊水过多、剖宫产、产后出血、巨大儿、低体重儿、新生儿低血糖、新生儿窒息、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羊膜腔穿刺组孕妇平均穿刺孕周(38.57±0.92)周,第1、2、3、4试管阳性率分别为98.33%、93.33%、90.00%、76.67%.结论 孕龄准确的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在妊娠37周后择期终止妊娠前行胎肺成熟度测定无绝对必要性,可不必常规行羊膜腔穿刺测定胎肺成熟度.

    作者:徐芳 刊期: 2013年第06期

安徽医药杂志

安徽医药杂志

主管:安徽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安徽省药学会